第127頁
「不會。大匠與阿桑姑娘為何站在後邊?可往前走走……」
裴修儀禮貌地笑道,引著大匠和阿桑一起擠到前面,撣了撣衣袖繼續走。
一路上,不時有六部官吏找裴修儀寒暄,也有人故意露出冷淡不屑的目光。
裴修儀微笑著應了。
他知道有人服他,有人不服。去了新都後他從此不是裴閣主,而是裴相。
「喲,裴閣主,你們的車隊都走了三批了,你還沒走啊。」
鍾鎮背著長刀跳下馬,三兩步湊近裴修儀,猙獰地笑道:「新都離幽雲堡近多了。日後裴閣主就守在石峰山的總壇吧,我會保護好他。」
裴修儀假笑道:「鍾將軍天天守在永安宮裡,消息落後太多了,新都見。」
鍾鎮:「…」
鍾鎮覺得自己錯過了什麼。
裴修儀去檢查最後一批石碑,笑容逐漸隱去。
天子是個厭惡陳舊規矩的人,他取締了所有儀仗,一且從簡。
連遷都的車隊都是按事務繁重來排,誰趕著去新都幹活誰就走到最前面。
此令一出,工部、戶部、吏部的官吏加班加點收拾起行囊,滿臉寫著要快馬跑到新都,為掙一個前列差點打起來。
玄機閣已經包好了千碑窟珍藏的石碑,分批押送著一路北上。
裴修儀按理說兩天前就得跟過去,因為分壇瑣事多,耽擱到了現在。
見到裴修儀過來,有弟子快步上前匯報導:「閣主,陛下令我們不必等待,收拾好了就啟程。」
「真是看得嚴實……」裴修儀無奈地想,又說,「走吧……」
裴修儀上車前,最後望了眼昭歌的北大門。
阿桑擔心天子會提前走,裴修儀很清楚,天子不會先走,甚至會留到最後。
因為謝懷安喜歡熱鬧心腸又軟,搬走前一定捨不得地想再看一眼昭歌,看看送了他滿街雞蛋蓮蓬大小竹筐的人們。
又過了一個時辰,天子尚未現身,傳令說啟程。
裴文正趕著一輛鋪好軟香褥子的空馬車,不緊不慢地綴在最後。
他偶爾向後看一眼。
送行的百姓緩緩跟著,望不到頭。
第61章 送君十里
臨出發的前夜,謝懷安還在伏案。
梳理良種的工作已經到了最後一步。
這活聽著簡單,然而就像講財表一樣,一講帶出來一串。
大景適合耕種的土地有幾個片區,分別最適宜種什麼?幾塊可以種棉花的產區,相配的最佳的棉種在哪個郡縣?有棉花了是不是再搜尋一下水稻、番薯和土豆?
後兩個是外傳的作物,要找得造船出海。水稻倒是在大景的南境有更抗旱、不挑土地、一年多熟的品種,應該早日帶出來推廣……
謝懷安遇見麻煩事就習慣性地想偷懶。
他剛想去睡覺,忽而想著養病本就耽擱了一陣,遷都又要耗一陣,別到時候影響了屯田和春耕,乾脆趁著鴻曜出去忙的時候透支了精氣,一鼓作氣完成了文書。
他寫得頭暈眼花,到最後握著硬筆的手都有點飄,胃裡也涌著想吐的衝動,寫完了將數頁紙往臥房的枕頭下一塞,裝作累了早睡了。
第二天清晨,迎接他是滿臉陰沉的鴻曜,還有熟悉的起燒的感覺。
「咳咳……」謝懷安帶著一股莫名的心虛壓住了咳嗽,從枕下摸出自己的成果,笑了笑,頗有些自得地遞給鴻曜。
「景春棉,花青棉,龍文稻,寧泉稻……還有好幾個備選的,都是好種好養活可以推廣的品類。在哪找,適合在哪種,播種及收穫的時期我寫明白了……咳咳,還請陛下過目後幫我改改字,再交給工部。」
鴻曜珍重地收起文書。
謝懷安肩膀一縮,總覺得鴻曜還是想凶他。
謝懷安前世發燒時照過鏡子,對自己的臉滿意得很,知道自己此時雙目微紅嘴唇乾澀,只要軟下聲音對愛他的人撒個嬌,想要什麼都能辦成。
「陛下……我不該說了休息轉頭又去書房,我知道錯了。」
謝懷安軟聲笑道,去拉鴻曜的衣角。
他的手常年冰冷,只有生病時會有熱度,剛伸出去鴻曜就握住了。
鴻曜嘆了口氣,親著謝懷安的手,又去親他微熱的額頭。
「為何對朕道歉?先生啊,你這麼一揮手,知道給出了什麼嗎?」
「給了文書,連篇的錯字,有的還用上了表格。」謝懷安自謙道,往後躲去。
「是人命。衣與食就是活下去的希望。」鴻曜半跪在地上,虔誠地握著謝懷安的手。
「朕恨不得讓全天下人都忙碌起來。唯有先生……」
「快別說了陛下,咳咳,讓我忙吧!」謝懷安禁不住夸,連咳帶喘著要縮回手。
「我也做不到更多事了,多虧陛下相信我……不止南境,新都再北一點也有肥沃的土地,運氣好一點,不出幾年我們都能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啦。」
昭歌北大門外。
車隊顧忌著後面的人群,緩緩行進。
百姓攜老扶幼出城送行。
裴文正趕著空蕩的大車,身側跟著幾輛玄機閣押送石碑的小車,不時向周邊看去。
忽而,他神色一喜。
婁賀架著著一輛古樸的馬車,出現在與大道相交的林間小路盡頭。
裴修儀禮貌地笑道,引著大匠和阿桑一起擠到前面,撣了撣衣袖繼續走。
一路上,不時有六部官吏找裴修儀寒暄,也有人故意露出冷淡不屑的目光。
裴修儀微笑著應了。
他知道有人服他,有人不服。去了新都後他從此不是裴閣主,而是裴相。
「喲,裴閣主,你們的車隊都走了三批了,你還沒走啊。」
鍾鎮背著長刀跳下馬,三兩步湊近裴修儀,猙獰地笑道:「新都離幽雲堡近多了。日後裴閣主就守在石峰山的總壇吧,我會保護好他。」
裴修儀假笑道:「鍾將軍天天守在永安宮裡,消息落後太多了,新都見。」
鍾鎮:「…」
鍾鎮覺得自己錯過了什麼。
裴修儀去檢查最後一批石碑,笑容逐漸隱去。
天子是個厭惡陳舊規矩的人,他取締了所有儀仗,一且從簡。
連遷都的車隊都是按事務繁重來排,誰趕著去新都幹活誰就走到最前面。
此令一出,工部、戶部、吏部的官吏加班加點收拾起行囊,滿臉寫著要快馬跑到新都,為掙一個前列差點打起來。
玄機閣已經包好了千碑窟珍藏的石碑,分批押送著一路北上。
裴修儀按理說兩天前就得跟過去,因為分壇瑣事多,耽擱到了現在。
見到裴修儀過來,有弟子快步上前匯報導:「閣主,陛下令我們不必等待,收拾好了就啟程。」
「真是看得嚴實……」裴修儀無奈地想,又說,「走吧……」
裴修儀上車前,最後望了眼昭歌的北大門。
阿桑擔心天子會提前走,裴修儀很清楚,天子不會先走,甚至會留到最後。
因為謝懷安喜歡熱鬧心腸又軟,搬走前一定捨不得地想再看一眼昭歌,看看送了他滿街雞蛋蓮蓬大小竹筐的人們。
又過了一個時辰,天子尚未現身,傳令說啟程。
裴文正趕著一輛鋪好軟香褥子的空馬車,不緊不慢地綴在最後。
他偶爾向後看一眼。
送行的百姓緩緩跟著,望不到頭。
第61章 送君十里
臨出發的前夜,謝懷安還在伏案。
梳理良種的工作已經到了最後一步。
這活聽著簡單,然而就像講財表一樣,一講帶出來一串。
大景適合耕種的土地有幾個片區,分別最適宜種什麼?幾塊可以種棉花的產區,相配的最佳的棉種在哪個郡縣?有棉花了是不是再搜尋一下水稻、番薯和土豆?
後兩個是外傳的作物,要找得造船出海。水稻倒是在大景的南境有更抗旱、不挑土地、一年多熟的品種,應該早日帶出來推廣……
謝懷安遇見麻煩事就習慣性地想偷懶。
他剛想去睡覺,忽而想著養病本就耽擱了一陣,遷都又要耗一陣,別到時候影響了屯田和春耕,乾脆趁著鴻曜出去忙的時候透支了精氣,一鼓作氣完成了文書。
他寫得頭暈眼花,到最後握著硬筆的手都有點飄,胃裡也涌著想吐的衝動,寫完了將數頁紙往臥房的枕頭下一塞,裝作累了早睡了。
第二天清晨,迎接他是滿臉陰沉的鴻曜,還有熟悉的起燒的感覺。
「咳咳……」謝懷安帶著一股莫名的心虛壓住了咳嗽,從枕下摸出自己的成果,笑了笑,頗有些自得地遞給鴻曜。
「景春棉,花青棉,龍文稻,寧泉稻……還有好幾個備選的,都是好種好養活可以推廣的品類。在哪找,適合在哪種,播種及收穫的時期我寫明白了……咳咳,還請陛下過目後幫我改改字,再交給工部。」
鴻曜珍重地收起文書。
謝懷安肩膀一縮,總覺得鴻曜還是想凶他。
謝懷安前世發燒時照過鏡子,對自己的臉滿意得很,知道自己此時雙目微紅嘴唇乾澀,只要軟下聲音對愛他的人撒個嬌,想要什麼都能辦成。
「陛下……我不該說了休息轉頭又去書房,我知道錯了。」
謝懷安軟聲笑道,去拉鴻曜的衣角。
他的手常年冰冷,只有生病時會有熱度,剛伸出去鴻曜就握住了。
鴻曜嘆了口氣,親著謝懷安的手,又去親他微熱的額頭。
「為何對朕道歉?先生啊,你這麼一揮手,知道給出了什麼嗎?」
「給了文書,連篇的錯字,有的還用上了表格。」謝懷安自謙道,往後躲去。
「是人命。衣與食就是活下去的希望。」鴻曜半跪在地上,虔誠地握著謝懷安的手。
「朕恨不得讓全天下人都忙碌起來。唯有先生……」
「快別說了陛下,咳咳,讓我忙吧!」謝懷安禁不住夸,連咳帶喘著要縮回手。
「我也做不到更多事了,多虧陛下相信我……不止南境,新都再北一點也有肥沃的土地,運氣好一點,不出幾年我們都能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啦。」
昭歌北大門外。
車隊顧忌著後面的人群,緩緩行進。
百姓攜老扶幼出城送行。
裴文正趕著空蕩的大車,身側跟著幾輛玄機閣押送石碑的小車,不時向周邊看去。
忽而,他神色一喜。
婁賀架著著一輛古樸的馬車,出現在與大道相交的林間小路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