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紅菱見他竟公然親昵,不由臉上微熱,虛推了他一把,斥道:「這是做什麼,怪熱的。」嘴上雖這樣說,身子卻沒動彈,乖覺的任他抱了。

  此刻日頭西斜,餘暉遍灑,照在姜紅菱身上,薄紗羅衣之下,隱隱透出冰肌玉骨。她微微垂首,鬢髮自耳畔滑下,精緻的臉上眸光似水,柔媚無限。

  雖是兩人尚未成親,但擁著她,顧思杳只覺的心中充滿了甜意與溫暖,一切的辛苦為了這一刻都是值得的。直到了當下,侯府於他,方才有了家的意味。

  姜紅菱餘光輕掃過這個男子,清雋的臉上,挺直的鼻樑被日頭撒上了一層碎金,偎依在他胸前,是前所未有的踏實與安穩。這個男子,就是她的男人。從昨夜起,他就是了。

  每每想到這裡,姜紅菱便覺的不可思議。

  這一整日,她都為此事恍惚,甜蜜之中帶著一絲焦慮,但不論如何,她都不曾後悔。

  第135章

  兩人依偎著, 看著窗外落日餘暉漸漸退下地平。

  如錦從外面進來,問道:「晚飯得了, 討兩位的示下, 可就擺進來?」

  顧思杳沒有言語,姜紅菱點頭道:「就擺在這屋裡罷。」

  如錦得了吩咐, 點頭出去。

  片刻功夫,如錦便提了兩支黃花梨樓花食盒進來, 如素將姜紅菱平日裡吃飯的八仙桌抬出來, 兩個丫頭便將飯菜一一擺了出來。

  待擺桌齊整,如錦過來請他們二人過去。

  姜紅菱起身, 拉著顧思杳走到了桌邊, 兩人相對而坐。沒說什麼留下吃飯的言辭, 自然的仿佛就該如此。

  桌上照例是八菜一湯, 四葷四素,中有一道燉蛋白,倒是顧思杳許久不曾見過的菜餚了。

  這燉蛋白, 乃是雞蛋白與火腿、魚肚、鹿筋、冬筍調和,佐以醬油、茴香文火煨之。成菜色澤白嫩,爽嫩鮮香,是顧思杳生平最愛的菜餚。

  這道菜, 原是他生母宋氏所創, 算是一道私房菜。他幼年時,體弱挑食,宋氏在他飲食上費盡了心思, 偶然間做成此菜,倒是合他的胃口。然而自從宋氏過世,他便再也不曾見過這道菜了。

  顧思杳執起筷子,夾起一塊燜蛋放入口中,細嚼之下,那滋味與記憶之中幾乎無二。

  他心中微微有些奇怪,看著姜紅菱,問道:「這道菜,是怎麼來的?」

  姜紅菱垂首淺笑,說道:「我記得你愛吃這個,所以特意吩咐廚房做的。」

  如錦在旁盛飯,忍不住添了一句:「奶奶今兒在廚房待了一下午,試了好多回才做出來的呢。想著二爺要回來吃晚飯,定要在晚飯前弄好。」

  顧思杳聽著,不由問道:「你……是怎麼知道的?這道菜,除了我娘,世上該沒有第二個人會做了。」

  姜紅菱笑了笑,說道:「記得之前你曾提起過,我想起來,便試著做了。這菜不算難做,材料也有限,試了幾次也就做成了。」她並未把話說透徹,顧思杳微微想了一陣,方才記起。前世,在侯府三十家宴上,他多吃了兩杯酒,同人議論世間肴饌時,曾提起過。不想,她竟然記在了心上,還記了兩世。

  顧思杳心中觸動,說道:「原來你還記著。」

  姜紅菱臉上微紅,淺笑道:「你的事情,我都記著。」

  兩人相視一笑,沒有多餘的言語,卻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吃過了晚飯,已是掌燈時分,顧思杳吩咐小廝去坤元堂取了家常衣裳過來,在這邊換了。兩人在燈下榻上坐著說話。

  姜紅菱想起白日之事,吩咐丫鬟將胡惠蘭送來的冊子取來,交與顧思杳,便說道:「這是惠蘭白日裡拿來的,我看了幾眼,卻沒什麼要緊的事情。」

  顧思杳接過去,翻了幾頁,見其中果然如往常一般,以蠅頭小楷,細細密密的記著那些女學生所講之事。字跡娟秀端莊,柔韌有力,所載事由寫的清楚明白,條理分明,文理也極通。

  顧思杳看了一遍,便贊道:「只可惜這胡姑娘是個女子之身,不然考取功名不在話下。」

  姜紅菱亦在一旁說道:「從小大夥都這麼說,她也是個古怪脾氣,女紅針織一概不大放在心上,倒是天天鑽在故紙堆里。落後大了,她家中為她看了多少親事,都不合她的心意,總是不成。拖到後來,家中生變,這親事便再也沒了著落。」說著,又問道:「這上面寫的事,當真有用麼?」

  原來,姜紅菱辦這女學之初,不過是為了家中多一筆進項,自己在府中的地位更為牢固。顧思杳得知此事,便托她將那女學中的見聞按日記錄下來。

  如此這般,也有些時日了。胡惠蘭每次送來的書冊,她也看過,見不過是些家長里短的瑣碎事,便不知顧思杳要這些事情做什麼。

  顧思杳卻道:「見微知著,她們都是官宦之家的千金,日常閒談雖都是內宅里的家常,卻能知道些外頭打聽不著的事情。」

  姜紅菱聽了他的言語,不由問道:「二爺,你到底在做些什麼?」

  自打重生以來,顧思杳似是十分忙碌,甚少留在府中。他遷至侯府之後,更是每日早出晚歸,鮮少有在家的時候。

  侯府早已江河日下,兩府的老爺官場仕途都不甚順遂,只靠著朝廷封賞的食邑與田裡的租子,實在難以維持偌大一個攤子。

  依著上一世的記憶,姜紅菱本料當家之後是要捉襟見肘的,誰知掌事至如今,並不覺如何艱難,家計還寬鬆的很。細算起來,竟是顧思杳三五不時往府中交納的銀兩抵了大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