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婷卻搖頭道:「我來,是同大奶奶說一聲,我還想繼續服侍老太太。」

  姜紅菱倒是頗為訝異,問道:「老太太染了疫病,怕要過給了你。你有這份孝心是好,但總要想想自身。」

  顧婷垂首笑道:「多謝大奶奶照拂,但老太太於我有恩,她如今得了病,人皆不能近前,我去服侍湯藥,也算答報了老太太的恩情。還請大奶奶成全了我。」說著,竟跪了下去。

  姜紅菱勸了她幾句,顧婷卻死活不肯鬆口。見她如此執意,姜紅菱也只好答應了她。

  待顧婷離去,胡惠蘭方才說道:「這小丫頭倒是知恩圖報的。撞上這樣的事,別說是乾親,就是嫡親的子孫,怕也是離得遠遠的呢。」

  姜紅菱心中卻只覺的有些怪異,蹙眉搖了搖頭。

  顧思杳離了松鶴堂,便徑直出府,吩咐人備下馬匹,騎了往齊王府而去。

  齊王為要姜紅菱不成,反被顧思杳折斷了右臂,怒火中燒,氣不可遏。齊王府中,正鬧得沸反盈天。

  他右臂纏著夾板,坐在花廳之中,同毓王談論此事,說得極惱恨之處,竟要下令王府侍衛去拆了義勇侯府,以泄此憤。

  毓王看著齊王那張輕狂跋扈的臉,因過於縱慾而渾濁的眼珠中血絲滿布,口中兀自謾罵不休,辱罵顧思杳之餘,還不忘了羞辱姜紅菱幾句。聽著那一句句的污言穢語,他只覺胸口仿佛有什麼在燒灼著,自打懂事以來,他從未如現下這般恨著什麼人,迫切的想要誰死去。哪怕是當初母妃容嬪遇害之時,那憤恨之情也不如當下這般熾烈。

  毓王握緊了拳頭,面上卻依舊是神色淡淡,聽齊王罵了一陣,方才說道:「二哥,你卻聽我一句言語。此事,是你無禮在先。那姜氏是侯府的少夫人,怎會無端從你姬妾房中出來。何況,你也在場,還同侯府的世子起了衝突。那日的事,眾目睽睽,目睹之人眾多。此事傳揚開來,姜氏固然名節受損,但於二哥你的名聲,也無甚好處。你不說怎樣遮蓋,倒還要上人門上去大動干戈。這叫全江州城人看著,要如何議論?」

  齊王將手向桌上一拍,喝罵道:「本王管他們如何議論!本王是皇上親封的齊王,還怕這些小老百姓議論不成?!本王看上了姜氏,是她的福氣!這賤婦竟不識抬舉,顧思杳也跟瘋子一般,竟然折斷了本王的胳膊。昨兒大夫說起,我這條胳膊要好,也需得三月有餘的功夫!這口氣,你叫我怎生咽得下!」

  毓王心中恚怒,忍著氣惱同他周旋,又說道:「二哥消氣,二哥貴為親王不假。但姜氏也是侯府的女眷,來王府做客,被人引至後宅姬妾房中。硬說起來,便可算二哥一個逼淫良家婦女的罪名。二哥行的正坐得端,自然不怕人議論。但不日御駕即將親臨江州,這事如若傳入皇上耳中,只怕於二哥有些不利。」

  齊王這兩日早已昏了頭,竟將這件大事拋之腦後,此刻經由毓王提點,方才想起來。前幾日京中傳書,言說德彰皇帝御駕南巡,再有十日將達江州。江州地方為迎聖駕,正忙得不可開交。他身為本方封王,亦有接駕之責。

  他雖自幼深得皇帝寵愛,母妃又是後宮位同次後的第一寵妃,但皇帝的脾氣他是知道的,深惡品行低劣之人。即便如他,也不敢犯了這個忌諱。

  想至此處,齊王心中那團怒火,也如雪獅子向陽,盡數化了,只剩滿腹的焦慮驚悸。

  第133章

  毓王見他面色大變, 曉得這話奏效了,便趁熱打鐵, 說道:「皇上御駕將至, 太子與淮王也在伴駕之列。這兩位同二哥一向不合,二哥也是知道的。若是讓這兩位知道了二哥的事跡, 一狀告至御前,二哥受責不說, 只怕貴妃娘娘也要落個教子不嚴之過。」

  這一番話, 倒令齊王驚出了一身冷汗。

  近段日子,柳貴妃自宮中傳書與他, 言說近段時日來宮中頗為不太平。為些緣故, 皇帝甚而還斥責了她幾番, 原本今年端午要封她做皇貴妃, 也臨時出了變故,延期再議。柳貴妃在信中仔細叮囑,要他在江州安分守己, 這一段切莫惹出事端。皇帝駕臨江州之際,要他想些法子,盡力討得皇帝歡心云云。

  他法子尚未想出,卻先捅了這個簍子出來。若是傳到皇帝耳中, 只怕不能善了。

  齊王是個紈絝之徒, 全無半分籌謀,聽了毓王的話,更是六神無主, 半點主意也沒,連忙問道:「依著六弟說,這事卻要怎生是好?那日我也是多吃了幾杯酒,就被蘭氏那賤人花言巧語糊弄了,方才幹出這等糊塗事來。」

  毓王心中雖恨他無恥,面上也還是說道:「二哥也不必焦慮,這事昨日雖則許多人瞧著,但到底是侯府世子將那姜氏接出去的。裡面的事,旁人一無所知。只要侯府的人不聲張,想必旁人也說不得什麼。只是……」說至此處,他卻忽然皺眉不語。

  齊王正聽他主意,見他忽然不說,心中焦躁,情急說道:「只是什麼?我如今也沒個能商量的人,六弟若有什麼好主意,但說無妨。」

  毓王見這話投機,當即說道:「只是侯府少夫人受了這樣的委屈,只怕人家不得個說法,不肯輕易了結此事。二哥既是受了姬妾挑唆,不如就把那侍妾交由侯府,任憑他們發落。侯府出了這口氣,又見二哥誠心認錯,想必也就不會追究了。」

  齊王聞聽此言,倒是踟躕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