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九十一章 定終身

  打發了來人,她回屋梳妝已畢,外頭方才傳來消息,稱上房已開了門。

  她便帶了丫頭小玉,前往問安。途徑寧馨堂時,卻見門戶緊閉,一絲動靜也沒有,微微一笑,便走了過去。

  行至上房,傅沐槐與陳杏娘已然起身,陳杏娘在屋裡梳頭,見她過來,招呼她坐。

  傅月明上前,與父母問安已畢,因看母親梳頭,便自作主張,取了梳子替她梳理。陳杏娘望著鏡里,女兒立在身後,亭亭玉立,很有幾分大姑娘的樣子了,不由心中寬慰,一笑說道:「眨眼就是十五了,既是中秋,又是月兒的生辰。月兒今年就滿十四了,倒要好生辦一辦。我的主意,就在咱家的花園裡擺上幾桌酒,將素日裡同咱們往來的親友請上一請。還有林家那邊,人姑娘好意請了月兒過去做客,也該還了這席才是。雖然身份有別,但他們不來是他們的,咱們只管請了就是。」傅月明聽了,才要張口,傅沐槐便接口說道:「這話有理,人家賞不賞臉是一回事,然而咱們卻不能失了禮數。」

  傅月明想了想,便笑道:「我是個小輩,做什麼生日呢?沒得叫人恥笑張狂。那天又是八月十五,合家團圓的好日子,只怕沒人肯出來。我想著,倒不如往後挪上一日,借著還林家的席,請上一請,倒還使得。老爺太太以為如何呢?」

  傅沐槐微一沉吟,說道:「你說的不錯,我倒給忘了,就這樣辦罷。」

  二人穿衣已畢,傅月明便將早間林家來人一事講了。傅沐槐與陳杏娘齊聲說道:「既是林家來人,你怎麼不來告與我們?」傅月明說道:「那時候爹娘還沒起床,我不好過來的。林家送了封帖子過來,也並沒別的什麼話。」說著,叫小玉將帖子遞了過去。

  傅沐槐接了帖子一瞧,十分躊躇。陳杏娘見他如此,便問道:「怎麼,林家有什麼話說?」傅沐槐搖頭道:「就是沒話,我倒不知如何回了。」

  三人正在屋裡說話,廊上寶珠進來回道:「門上人來報,季先生來了,現在堂上等候。」陳杏娘一聞此言,臉頓時拉了下來,不悅道:「哪有這樣一大清早就尋上門來的,成什麼道理!」傅月明便說道:「許是人家有事呢?」陳杏娘哼道:「什麼大不了的事,能趕著人早飯前就過來!」傅月明笑道:「今兒是爹娘起晚了,這會兒都要日上三竿了呢。母親不說自己晏起,倒怨人家來的早。」一席話,說的陳杏娘也笑了起來,又向傅沐槐說道:「你吃了早飯再去罷,且叫他等等也罷了。」

  傅沐槐卻是深敬季秋陽的秀才身份,說道:「他來的早,怕是也不曾吃過什麼。把早飯拿出去,我同他一道吃了罷。」說著,便披了衣裳出去。陳杏娘無法,只得叫人到堂上擺飯,自家卻拘了傅月明在屋內,不許她出門一步。

  傅沐槐走至堂上,卻見季秋陽在堂上坐著。

  看他出來,季秋陽當即起身,二人見禮過,又各自落座。傅沐槐笑道:「先生今兒過來的早,想必還未用過早飯,我叫下人拿飯去了。有事,也等咱們吃了飯再說。」季秋陽本是吃了飯來的,見他如此說,倒不好推拒,便應了。

  一時,傅家下人擺了些粥飯點心出來,二人一道用過。小廝來安端了兩盞泡茶上來,二人各取一盞在手,坐了說話。

  傅沐槐有事相求,卻先不提起,只望著他笑問道:「先生這樣早過來,可是有事要說?近來我不在家,家裡娘子身子又不大好,小女的課我聽聞卻是停了一陣。」季秋陽頓了頓,說道:「不錯,在下今日前來,是同員外辭行的。」傅沐槐乍聞此言,登時一驚,忙問道:「先生怎麼忽然要走,莫非是我傅家何處怠慢了先生?」季秋陽連忙笑道:「員外多心了,並非如此。實是在下有些私事,須得往外地去一趟,少則也要個半載功夫才得回來。在下不能繼續課業,還望員外另請名師。」說著,便自懷內抽出一封銀子,雙手遞上,又笑道:「這是員外的束脩,在下中途毀約,受之有愧,原樣奉還。」

  傅沐槐卻不肯接,說道:「先生這是做什麼,先生好歹也在我家教了這些時候,就是如今不教了,我也斷無收回銀子的道理。先生如此,豈不讓世人笑話我傅沐槐鏗吝小氣?我們商人門第,是最忌諱這個名聲的。」季秋陽見他執意推拒,只得收了回去。

  傅沐槐本欲央他做個中間人,轉向林家說和繡品買賣事宜,今見他辭行,這話自也不好出口了,心中好不失望,只隨口問道:「先生要去辦些什麼事?竟要半年的功夫!若是有什麼難事,先生大可告與我。我雖不能,也可略盡些綿薄之力。」

  季秋陽想了一回,便說道:「實不相瞞,今年大考之際將近,在下預備進京赴考。」傅沐槐聞言,只微微一怔,隨即大喜道:「正該如此。我觀先生並非池中之物,來日必要蟾宮折桂,金榜題名的!先生前程要緊,我自也不好強留。」言畢,趁著季秋陽低頭吃茶的功夫,向一個小廝低聲吩咐了幾句,說道:「快去,就對太太說,是我的言語。」

  那小廝繞過軟壁,向後飛跑。

  傅沐槐便在堂上,陪著季秋陽閒講。

  二人說了一會兒的話,那小廝自後頭端出一方托盤來,其上呈著五十兩銀子。傅沐槐令其捧與季秋陽,季秋陽不解,問道:「員外,這是何意?」傅沐槐笑道:「先生上京,路上盤費所需必定不少。我素日裡聽聞,就是進了京,上下各處打點,人情往來,也需銀子使費。先生在我家裡這許多時日,我們一家與先生添了不少麻煩。昨日聽小女說,我不在這段時日,也多虧先生照應。此乃我一點心意,還望先生不要嫌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