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哪怕魏嬪算得上是罪有應得,新君也不可能希望還會有先帝遺妃殉節而死,在定立年號、宣布大赦之前,永璽接連搬降了六條與大行皇帝有關的詔書。

  其一,圈定大行皇帝廟號為「高宗」,諡「定」,即為「高宗定皇帝」,孝靖皇后系帝諡為「孝靖定皇后」;

  其二,責令禮部、內務府、欽天監,於登基大典後儘快籌備後宮尊冊事宜,太皇太后尊奉為先、次皇太后,最後冊立皇后;

  其三,著命內務府整修慈寧宮、寧壽宮、壽康宮、壽安宮各處,以便太皇太后、皇太后、眾太妃太嬪搬遷入住,在此之前,皇帝於養心殿理政,高宗妃嬪,仍於原宮暫住;

  其四,奉太皇太后、皇太后懿旨,先帝妃嬪,久侍皇考,一應用度,俱應從優供給;

  其五,奉皇太后懿旨,著工部擇吉址,於裕陵(高宗陵寢)左近為皇太后另選萬年吉地;

  其六,因行國喪,命征緬王師撤回雲南境內,修整備戰,固守邊城。

  「知道了!」寒苓對回稟宮務的兒媳揮了揮手,「從今以後,這不再是乾隆皇帝的後宮了——」

  從今以後,我就不必再擔心會有什麼事兒了,也就——真的沒有我什麼事兒了!

  作者有話要說:  很榮幸還有讀者陪我走到現在,這篇文寫了差不多兩年,花費了整整一年時間更新完成,老實說,我沒想過要寫這麼長,最初的計劃是,我會以十六個人物為核心,寫十六個獨立的中短篇故事,構成一部長篇小說「七上八下一傾神」,這十六個故事,篇幅最短有的可能只有幾千字,最長的也可能只有十幾萬字,《繼後本紀》確實是在我構思當中篇幅最長的一個故事,但絕對沒有想到會像現在這麼長,因為,我寫到六十四章就打算完結掉它,開始下一個故事;後來發現,這樣做顯得虎頭蛇尾,只能一擴再擴,從十幾萬字寫到了六十多萬字。大女主的文我寫了好幾篇,已經完結的《大清女主—簡妃傳》是我的第一次嘗試,那篇文的缺點不少,但站在現在的角度看,如果我花費一定時間進行修改,假以時日,它肯定會變成我的代表作,大言不慚的講,從故事情節上看,她都有資格拍成電視劇了(如果我自己有錢,估計自己就投資拍了!);《等待陽光》這篇文看的人很少,很多讀者可能以為這是一部惡俗的描述霸道總裁與灰姑娘的都市言情小說,事實卻不是,我希望有更多的讀者喜歡它;《榮府長房》完全是計劃內的意外,之所以說是計劃內,因為我有寫「紅樓同人」的念頭,說是意外,因為我寫她的動機是為《等待陽光》做宣傳,當然了,寫《榮府長房》時,自己的文筆就逐漸成熟了,我在寫作過程中下定決心跟晉江簽約了;《繼後本紀》這篇文是我第一次嘗試寫一個「心機狠毒」的女人,這樣的女人,不能為封建禮教所包容,所以,女主的許多惡行都描繪的相當隱晦,因為主角光環,大家也都視而不見了,當然,她有自己的不得已,因為她要保護自己的孩子;能從《簡妃傳》看到《繼後本紀》的讀者,我估計也審美疲勞了,甚至會覺得幾個女主的人設雷同,所以,我希望緩一緩,免得讀者厭倦。比較「厚顏無恥」的說,如果成績夠好,我準備從下一篇小說開始就申V了,希望還能有讀者願意繼續支持!最後,再次感謝讀者們的不離不棄,我們——江湖再見!

  ☆、歷史中的半邊天(乾隆繼皇后二〇一))

  我,愛新覺羅永璽,高宗皇帝的皇四子,大清入關後的第五位天子,眾人眼中的昌泰皇帝,幾乎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確認為皇父的繼承人,總體來說,一路順風順水,直到登基稱帝也不曾真正經歷過太大的波折,算是古往今來少有的太平儲君,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我的額娘——皇父的輝發那拉皇后。

  額娘是一個我看不透的奇女子,聽說她是唯一一個被皇祖當作女兒疼愛的兒媳,額娘對皇祖也是打心底里敬重,皇父繼位後都以聖祖康熙爺為標榜,唯獨額娘,時刻把皇祖放在心中,每逢皇祖祭日,額娘一定要親自動手,為皇祖預備祭祀的御饌果品。

  聽說在我很小的時候,宮中發生了一起嚴重的行刺事件,額娘仗著一包迷藥,生生把我從刺客手中搶救了出來,長大後跟額娘閒聊,我曾經問過她:「那時您不害怕嗎?」

  「怎麼能不怕呢?」額娘苦笑道,「如果不是有你在,不等刺客進來,我早就慌了神自我了斷了!」

  這大概就是「母為子則強」吧!世間的人,對我好的不在少數,能為我不顧一切的,大約只有額娘一個人而已。

  額娘生了七個孩子,我是長兄,所以額娘對我最為嚴格,甚至,在十二弟出生後我曾一度懷疑:在額娘心中,我是不是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

  這是一絲足以讓我對額娘負愧一生的念頭,如果不是因為我,額娘的晚年一定會過得相當恣意灑脫。

  六個弟妹中,五妹自小養在孝齊憲皇后的宮中,因為我的緣故,她在陰差陽錯中下嫁給了毫無根基的海蘭察,額娘對此耿耿於懷,即便後來五妹與海蘭察夫妻諧和,依舊對我時有遷怒,起初我覺得委屈,等綿出生,我徹底理解了額娘的心態:都是親生的兒女,怎麼可能不會擔心將來頂門立戶的大兒子不去愛護自己的弟弟妹妹呢?

  皇父晚年最寵愛的兒子是九弟,據我猜測,皇父一定向額娘透漏了什麼,所以才使額娘作出了一個對自己相當殘忍的決斷,額娘的痛苦和煎熬是我遠遠不能體會的:唯一的丈夫和四個兒子之中的一個,必須在他們之間做出選擇,順從丈夫,自己頂多捨棄一個長子;選擇了兒子,自己永遠背上甩不掉的包袱,更何況她選擇的這個兒子將來未必能一直善待她的其他兒女——尤其是對大兒子的地位構成直接挑戰的二兒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