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你怎麼都不安慰我?太醫們都知道撿好聽的話說,你這麼一說, 我一點希望都看不見了。」
「生死有命, 不如坦然接受。」裴淵停下腳步, 抬手把她攬入懷中:「皇上年紀大了,這是遲早的事, 等將來咱們上了歲數,也會面臨這樣的難關。」
趙如裳把臉埋進他懷裡,伸手抓著他的衣袖,溫熱的氣息傳來,驅散了身上的寒意:「死一次就夠了……我們都要長命百歲。」
皇帝病重的消息,沒有刻意隱瞞,很快朝堂之上就傳遍了, 趙如裳在宮裡住了兩日, 裴淵要進國子監了,擔心她一個人在府里胡思亂想,便又勸說她繼續住在宮裡。
趙如裳知道裴淵是有心讓自己多陪父皇, 也就同意了。
九月里皇帝的身體稍微有了好轉, 但太醫還是在搖頭,這一點起色不過是暫時的,誰都知道皇帝油盡燈枯, 熬不過多少日子了。
趙如裳心裡愈發沉重,有些寢食難安,皇后把她的擔憂看在眼裡, 悄悄讓人把周敏溪請進宮陪她說說話。
趙如裳夜裡沒睡好,下午才補了一覺,看到周敏溪來,還以為自己沒睡醒看花了眼。
周敏溪朝她一笑,什麼都沒說,先伸出手臂把她抱了滿懷。
「宜嘉姐姐,你瘦了。」
趙如裳醒了神,總算露出笑來:「你怎麼進宮了?」
周敏溪跟著她進門,笑嘻嘻道:「想在宮裡住兩日,陪陪你。」
周敏溪很久沒在宮裡住過了,小時候姐妹倆倒經常一起睡,豆蔻年華時女兒家的心思都在深夜裡互相傾訴。
趙如裳一頓,也明白這是皇后的意思,若無其事的點點頭:「也好,我正愁一個人無聊。」
周敏溪近來的狀態要好了些,國舅去世,周夫人也沒有再強行逼迫她,擔心周敏溪再想不開真的削髮為尼,就實在對不住九泉之下的丈夫了。
趙如裳問起近況,周敏溪也沒隱瞞,直言不諱道:「我和我娘說了,尋個時間和楊家退婚,我還在孝期,不能耽誤人家。」
按倫常來說,父母逝世,兒女都該守孝三年,不得嫁娶作樂,可再有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子嗣繁衍傳承對高門大戶來說至關重要。
周敏溪已經定了親,眼看婚期近在眼前,國舅卻突然離世,這樣的情況,最多延遲一年再行婚嫁也並非說不出過去。
可周敏溪鐵了心想要取消婚約,旁人總能看出點異常來,但安義伯家如今等不得三年,誰知道這三年間會有什麼變故,雖然周家家大勢大,卻也不是開始期盼的結果。
名利與香火來說,自然還是家族綿延不絕更加重要。
周夫人雖有心挽留,但架不住周敏溪一意孤行,也只能鬆口。
趙如裳嘆氣:「你和那楊世子,真沒可能了嗎?」
「有緣無分吧。」周敏溪眼底掠過一絲苦澀,隨即又勾唇笑了笑:「但說不定我哪天有了喜歡的人,一時衝動就要跟他私奔了呢?」
「瞎說什麼呢。」趙如裳嗔她一眼:「便是遇見了喜歡的人,也要正大光明,三書六禮親聘,私奔像什麼話!」
周敏溪面上笑容淡了下去,勉強頷首:「世事無常,誰又說得准呢……」
「不說我了,你和駙馬怎麼樣?姐夫沒怠慢你吧?」
周敏溪眼中儘是揶揄,趙如裳習慣了被打趣,也沒多少羞赧,含笑道:「挺好的。我可是公主,怠慢誰也不能怠慢我啊!」
「我聽說端靜公主原先的貼身宮進了許家,最近生了個大胖兒子。宜嘉姐姐你看著有沒有眼紅,想不想也生個兒子?」
趙如裳哭笑不得:「聽天由命吧,生孩子這種事強求不來的,我想要就能生嗎?」
「當然啦!」周敏溪回答的理所應當,十分嚴肅的說:「你既然想生,駙馬就得努力!有些男人可厲害了,一次就能懷上,你和姐夫多努力,年底就該有喜訊了。」
趙如裳實在忍不住伸手戳戳她的腦額頭,好氣又好笑:「你腦袋都裝了些什麼玩意兒,什麼話都敢說。」
不過經周敏溪這麼插科打諢,她心裡的煩悶也好轉了許多。
夜裡姐妹倆說了半宿的私房話,趙如裳調整了思緒,順其自然地面對皇帝即將老去的現狀。
皇帝難得精神好了些,見了太子和幾位大臣,處理幾起要緊的政事。趙如裳和周敏溪去看望時,正巧在門外聽見皇帝下令太子正式監國。
皇帝登基近三十年,最終在奄奄一息之時,將手中權利盡數交給了太子。
趙如裳在門口聽著,不由得心頭酸澀,雖然早知會有這麼一日,卻還是有種無可奈何的悲痛。
周敏溪在旁邊悄悄捏了捏她的手,關切看過來,趙如裳淡淡一笑,朝她搖了搖頭。
好不容易等裡面的人出來,趙如裳進門去和皇帝說話,周敏溪想了想沒有跟上,把一方清淨留給他們,自己漫步不遠處的竹林四角亭里稍坐。
才剛坐下,就好巧不巧的從竹林間隙里看到幾丈之外走來一行人。
一個小太監推著輪椅,坐在上面的人身著月白錦衣,風度翩翩,面含淺笑,哪怕只是坐著,也自有一身氣度風華。
旁邊同行的,是一位十六七歲的年輕姑娘,容顏姣好,端莊大方,看向厲王的眼神里儼然是無法忽略的嬌羞歡喜。
周敏溪認得她,是國子監祭酒的女兒尤雨容,厲王還未過門的王妃。
「生死有命, 不如坦然接受。」裴淵停下腳步, 抬手把她攬入懷中:「皇上年紀大了,這是遲早的事, 等將來咱們上了歲數,也會面臨這樣的難關。」
趙如裳把臉埋進他懷裡,伸手抓著他的衣袖,溫熱的氣息傳來,驅散了身上的寒意:「死一次就夠了……我們都要長命百歲。」
皇帝病重的消息,沒有刻意隱瞞,很快朝堂之上就傳遍了, 趙如裳在宮裡住了兩日, 裴淵要進國子監了,擔心她一個人在府里胡思亂想,便又勸說她繼續住在宮裡。
趙如裳知道裴淵是有心讓自己多陪父皇, 也就同意了。
九月里皇帝的身體稍微有了好轉, 但太醫還是在搖頭,這一點起色不過是暫時的,誰都知道皇帝油盡燈枯, 熬不過多少日子了。
趙如裳心裡愈發沉重,有些寢食難安,皇后把她的擔憂看在眼裡, 悄悄讓人把周敏溪請進宮陪她說說話。
趙如裳夜裡沒睡好,下午才補了一覺,看到周敏溪來,還以為自己沒睡醒看花了眼。
周敏溪朝她一笑,什麼都沒說,先伸出手臂把她抱了滿懷。
「宜嘉姐姐,你瘦了。」
趙如裳醒了神,總算露出笑來:「你怎麼進宮了?」
周敏溪跟著她進門,笑嘻嘻道:「想在宮裡住兩日,陪陪你。」
周敏溪很久沒在宮裡住過了,小時候姐妹倆倒經常一起睡,豆蔻年華時女兒家的心思都在深夜裡互相傾訴。
趙如裳一頓,也明白這是皇后的意思,若無其事的點點頭:「也好,我正愁一個人無聊。」
周敏溪近來的狀態要好了些,國舅去世,周夫人也沒有再強行逼迫她,擔心周敏溪再想不開真的削髮為尼,就實在對不住九泉之下的丈夫了。
趙如裳問起近況,周敏溪也沒隱瞞,直言不諱道:「我和我娘說了,尋個時間和楊家退婚,我還在孝期,不能耽誤人家。」
按倫常來說,父母逝世,兒女都該守孝三年,不得嫁娶作樂,可再有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子嗣繁衍傳承對高門大戶來說至關重要。
周敏溪已經定了親,眼看婚期近在眼前,國舅卻突然離世,這樣的情況,最多延遲一年再行婚嫁也並非說不出過去。
可周敏溪鐵了心想要取消婚約,旁人總能看出點異常來,但安義伯家如今等不得三年,誰知道這三年間會有什麼變故,雖然周家家大勢大,卻也不是開始期盼的結果。
名利與香火來說,自然還是家族綿延不絕更加重要。
周夫人雖有心挽留,但架不住周敏溪一意孤行,也只能鬆口。
趙如裳嘆氣:「你和那楊世子,真沒可能了嗎?」
「有緣無分吧。」周敏溪眼底掠過一絲苦澀,隨即又勾唇笑了笑:「但說不定我哪天有了喜歡的人,一時衝動就要跟他私奔了呢?」
「瞎說什麼呢。」趙如裳嗔她一眼:「便是遇見了喜歡的人,也要正大光明,三書六禮親聘,私奔像什麼話!」
周敏溪面上笑容淡了下去,勉強頷首:「世事無常,誰又說得准呢……」
「不說我了,你和駙馬怎麼樣?姐夫沒怠慢你吧?」
周敏溪眼中儘是揶揄,趙如裳習慣了被打趣,也沒多少羞赧,含笑道:「挺好的。我可是公主,怠慢誰也不能怠慢我啊!」
「我聽說端靜公主原先的貼身宮進了許家,最近生了個大胖兒子。宜嘉姐姐你看著有沒有眼紅,想不想也生個兒子?」
趙如裳哭笑不得:「聽天由命吧,生孩子這種事強求不來的,我想要就能生嗎?」
「當然啦!」周敏溪回答的理所應當,十分嚴肅的說:「你既然想生,駙馬就得努力!有些男人可厲害了,一次就能懷上,你和姐夫多努力,年底就該有喜訊了。」
趙如裳實在忍不住伸手戳戳她的腦額頭,好氣又好笑:「你腦袋都裝了些什麼玩意兒,什麼話都敢說。」
不過經周敏溪這麼插科打諢,她心裡的煩悶也好轉了許多。
夜裡姐妹倆說了半宿的私房話,趙如裳調整了思緒,順其自然地面對皇帝即將老去的現狀。
皇帝難得精神好了些,見了太子和幾位大臣,處理幾起要緊的政事。趙如裳和周敏溪去看望時,正巧在門外聽見皇帝下令太子正式監國。
皇帝登基近三十年,最終在奄奄一息之時,將手中權利盡數交給了太子。
趙如裳在門口聽著,不由得心頭酸澀,雖然早知會有這麼一日,卻還是有種無可奈何的悲痛。
周敏溪在旁邊悄悄捏了捏她的手,關切看過來,趙如裳淡淡一笑,朝她搖了搖頭。
好不容易等裡面的人出來,趙如裳進門去和皇帝說話,周敏溪想了想沒有跟上,把一方清淨留給他們,自己漫步不遠處的竹林四角亭里稍坐。
才剛坐下,就好巧不巧的從竹林間隙里看到幾丈之外走來一行人。
一個小太監推著輪椅,坐在上面的人身著月白錦衣,風度翩翩,面含淺笑,哪怕只是坐著,也自有一身氣度風華。
旁邊同行的,是一位十六七歲的年輕姑娘,容顏姣好,端莊大方,看向厲王的眼神里儼然是無法忽略的嬌羞歡喜。
周敏溪認得她,是國子監祭酒的女兒尤雨容,厲王還未過門的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