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和珅心中已經有了主意,應了一聲,也不說是反對還是贊成,便這樣走了。

  同時是軍機大臣、直隸學政、戶部左侍郎,還是九門提督,和珅一個人管了不少的位置,可以說是榮耀滿身了。

  今科會試,雖說是糊了名字進行的審卷,可在會試結束jiāo卷之後,著了人一起審卷,和珅看到最後謝振定的名字已經被報上來了,卻直接一筆給勾去了,讓下面再找個人上來。

  這般霸道的舉動,頓時就讓下面的官員驚訝了。

  只是這科舉上這種事qíng多了去了,官場裡眾人都知道的規則。想必是這謝振定什麼地方得罪了和珅,也只能說是他倒霉了。

  這件事原本是這樣不聲不響地下去了的,直到放榜的時候也沒人知道。

  那謝振定在聽說和珅便是今科直隸學政的時候,便開始擔心自己的事qíng,不顧他安慰自己只覺得上面的官員還不會大膽到這樣的程度,以為自己是不會出事的。

  可信心滿滿的他,並沒有在金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那一瞬間,謝振定整個人都蒙了。

  他這才知道,和珅是真的做得出來的,別人說他是弄權的貪官權臣,果然不假。

  終究是他要吃這個虧的……

  可心底又怎麼可能甘心?十年寒窗苦讀,難道就因為一個和珅的阻攔便這樣付之東流?

  放榜當日,謝振定直接在酒樓里喝了個痛快。

  和珅一筆勾去他名字之後,便根本沒理會了,哪裡想到這件事會讓王傑知道。

  謝振定始終是個實誠的人,一身都是正氣,雖有時候顯得過於不懂得變通,卻很對王傑的胃口。即便是這人沒有拜在他門下,當他的門生,可王傑一直在關注著他。知道謝振定進了會試,便一直等著放榜,但不曾想到和珅竟然真的敢這樣做。

  他知道和珅跟謝振定之間有小小的恩怨,也曾聽謝振定提起,卻沒想到會有如今的後果。

  當下王傑直接去找了和珅,要學政那邊將謝振定的答卷拿出來看。

  和珅哪裡能答應他?王傑說什麼他就做什麼,哪裡來的那麼大的面子?更何況,謝振定的答卷的確很厲害,和珅看了也佩服,這人是個有才的,可萬萬不該得罪了他。

  和珅看著滿臉怒氣的王傑,只笑說道:“我和珅便是小人,這金榜已經放過了,哪裡有重查的規矩呢?誰不知道這作答還要看主考官跟閱卷官的口味,他自己時運不齊,這一年沒遇到合適的,再過三年來應當是合適的。”

  也就是說,一次沒考上,讓他第二次來,第二次來和珅興許就不為難他了。

  王傑今日並不是來跟和珅吵架的,他qiáng壓了怒氣,問他:“和珅,你到底給不給重查答卷?”

  難道要他眼睜睜看著謝振定這樣落榜?難保不是下一個連霜城!

  他還不清楚嗎?十年寒窗,哪裡是那麼容易的?多少個日日夜夜chūn秋,不都為了金榜題名的那一刻嗎?和珅也不是沒參加過科舉的,這裡面是個什麼門道和心思,他哪裡能不清楚?可是清楚,卻還要坑害一個小輩,哪裡是個軍機大臣的作風?這樣睚眥必報,分明是因私廢公了。

  王傑的憤怒,是顯而易見的。

  和珅知道自己這做得不對,但他喜歡,千金難買爺高興,和珅今兒還就高興了,不答應了。

  和珅固然受過當年科舉里那些個人作弊的苦,可那時候阻攔他的是傅恆那一家子。到底是誰坑了誰還不一定呢,那用了他試卷的人現在怕早就不知道被打到哪個地方去了。他和珅雖然是被算計的,可反算計出去的也是他。

  人在面對這樣的不公平的時候並非是全無反抗之力的,怪只怪謝振定太弱。

  “你讓他恨我就恨我,左右你也找不見證據的,空口說白話便罷了。我和珅當朝一品大員,軍機大臣,皇上的心腹,怎麼會這樣沒肚量跟個小子計較?怕是王傑大人您說出去也沒人信的。”

  他這樣的話,無疑讓王傑冷了臉。

  馮霜止聽說王傑找上府來了,很是驚訝,聽人說兩個人在前面有了爭執,便叫人去探,讓周曲去找了消息,哪裡想到周曲剛剛過去,便瞧見王傑從裡面出來。

  周曲連忙找了機會,拉住了王傑,笑問道:“王大人怎麼這麼快便出來了?”

  王傑方才與和珅相談不愉快,只冷笑一聲,道:“你也別問我了,只告訴你家夫人,我王傑有自己的原則,有的事qíng不能越過界,即便是當初她幫了我,卻不能要我做昧良心的事。說王傑恩將仇報也好,忘恩負義也罷,都不管了,周先生還是回去了吧。”

  周曲萬沒想到事qíng已經嚴重到這種地步,回去找人回了馮霜止,馮霜止聽了也只能嘆氣。

  這王傑是個犟脾氣,這一回怕是真的要出事了。

  和珅卻懶得理會,到了他這個地步,即便出事也能隨便找個替罪羊,更何況在知道王傑要找上門來的時候他就做好了安排。

  只要旁的人都一口咬定謝振定的答卷不對他們的口味便好,一篇文章,好的能說成是壞的,壞的更能夠說成是好的,全憑藉著眾人嘴巴說出一朵花來。

  王傑的確去告狀了,甚至告到了御前去,可現在的乾隆只將事qíng甩給了永琰,永琰最擅長的是和稀泥。現在他還依仗著和珅,處理了和珅要得罪和珅,使自己失去阻力,可真要包庇著和珅,又無疑會失了王傑這樣的能臣gān吏的心。

  這一下,難辦的人倒一下成了永琰。

  只是最後福康安給永琰出了個高招,他不知道從哪裡搞來了謝振定平日裡寫過的一些詩詞,要永琰趁機給了皇上看,若是皇上看對了演眼緣,再說別的事qíng就簡單了。

  永琰在接受了福康安給他的建議的同時幾乎就知道了,福康安跟和珅之間還是掐得厲害。

  畢竟一山不容二虎,這朝廷里有一個福康安就夠了,沒必要多一個和珅,甚至也沒必要有王傑。只是王傑畢竟不好除,也不容易逮住把柄,這王傑太gān淨,只讓人束手無策。

  和珅的話,就容易多了。

  永琰用了這個辦法,在乾隆閒暇時候讓吳書來隨便將這謝振定寫的東西給乾隆呈上去了,乾隆偶然之間一翻,讀到一本不同的書,便去翻名字,卻發現是個沒名字的,這一下感了興趣,問了吳書來。

  吳書來將永琰jiāo代的話都說了一遍,只說是下去搜羅書的時候不小心拿到的,也不知道是誰寫的。

  叫了永琰來問,於是這才抖出了謝振定。

  乾隆聽著這名字耳熟,再這一問,這才算是真的知道了謝振定這件案子是怎麼回事,只不過他畢竟有心無力,只讓人將謝振定的試卷給傳上來。

  和珅不怕王傑,就怕背後有人給他算計著出yīn招,現在果然來了,他又恨得牙癢。

  一時衝動是露了痕跡,看即便不是他做的,在旁人看來也都是他做的,怎麼說都說不清,現在說是他做的,反而gān脆。

  然而要他在皇帝面前承認自己做過,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和珅只讓人將試卷遞了上去,卻矢口否認這件事跟自己有關係,他不曾從中動過手腳,只能是說王傑以為是他,卻逮不到確鑿的證據。

  證據如果能這麼輕而易舉地找到,便不稱之為證據了。

  王傑最後是氣了個半死,卻奈何不了和珅,唯一欣慰的是,乾隆到底覺得謝振定厲害,叫他上來,看了他的答卷之後又出題考了他,謝振定難得抓住這樣的機會,卻是答得滴水不漏。

  最後皇帝特批了他個狀元,倒讓和珅沒面子了。

  皇帝雖然說是寵信著和珅,卻平衡了一下,也給了王傑面子,不追究和珅了。

  和珅是碰了壁回來,只是他如此竟然渾不在意這樣的小事qíng。放到別人的身上,不死也要脫層皮,和珅這邊竟然像是沒事一樣。

  出了事給他撐著的人可不止一個兩個,正所謂是大樹根深,風雨難動。現在的和珅在朝中早已經是根深葉茂,不是一般人能夠撼動的。

  謝振定這一局看似是和珅輸了,可實際上卻是和珅給了眾人一個下馬威,要王傑等人認清楚這朝中的局勢。即便是謝振定起來,也是要任由和珅拿捏的。

  和珅不是什麼善茬,他的意思就是告訴這朝中的人,惹了他便沒好下場,現在即便是控制科舉這樣的事qíng他做出來,皇帝也不管他,可見現在的和珅多厲害了。

  一時之間,朝中人人對和珅這邊又是追捧又是賄賂。

  王傑這邊的清流們眼見著這樣的場面,只氣得七竅生煙。

  之前滿朝文武協同起來一起處理損孫士毅李侍堯案子的心思早已經沒了,當時不過是形勢所迫,若是讓他們現在還去跟著和珅一起混,那是怎麼也不可能的。

  這件事看似這樣過去了,沒料想皇帝給了他一個御史的職,這人倒開始一門心思地參和珅了。

  王傑早將和珅的事qíng說給了劉墉聽,劉墉說讓他厲害著,總歸一日要露出馬腳來的。

  這一等就等了多年,要逮住和珅的把柄如何不容易?

  反正和珅就是這樣一個人——拿出當年對付阿桂的手段對付謝振定,對方越是參他,他就越要在皇帝面前誇獎這謝振定,說對方剛直不阿,不感qíng用事,不因私廢公,很有才華……

  總之在皇帝的面前,和珅說盡了謝振定的好話。

  這一招當真是屢試不慡,久了皇帝自然疏遠了謝振定。

  乾隆身子骨不好了,還沒翻過年便又病了,不過和珅已經懶得管乾隆的事兒了,他府里傳出了一件喜事。

  馮霜止終於又有了消息,還記得當初這小夫妻倆說要第二個孩子,希望是個女兒,沒想到這一等幾乎就要等一年。

  馮霜止這胎懷得不容易,只高興壞了和珅,忙叫周望淵來看了,周望淵只說是馮霜止身子虛,這一胎需要好好調理一下,更為穩妥。

  和珅跟馮霜止都高興,想著要過年關,便用自己馬車與馮霜止上了街,半途碰見福康安,和珅想起上次謝振定科舉一事福康安在背後使的絆子,便笑了一聲,說要下去找他談談,於是只有馮霜止一個人在馬車裡。

  謝振定正好從旁邊走過,他什麼都彈劾,看見又是劉全兒趕著車在一旁,便是皺了一下眉。

  車裡坐的不是和珅,而是馮霜止,這也是違了制的,謝振定了冷了臉便上去說話。馮霜止只覺得這是冤家路窄,也不知道怎麼竟然招惹了這一位煞星。

  她原本沒想與這人計較,違了制的也的確是自己,剛掀開車簾準備下去,不想和珅回來了,只握住了她的手,要他進去,轉臉卻對謝振定道:“我夫人乃是一品的命婦,你說命婦不得乘我這車,今日便去皇上面前求一道旨,好將你嘴堵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