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心灰意冷,也知道自己時日無多的李侍堯,便將當年的事qíng細細地說了。
從帳本,從朝中的賄賂開始,一步步延伸出去,皇阿哥們怎麼從江南的官場上得錢,又怎麼在拿了人的錢之後與人消災,怎麼控制士子,怎麼讓他們出來當個替罪羊……
種種的種種,一一說來,不覺便已經天亮了。
福康安是半夜裡接到消息過來的,在發現孫士毅沒了的同時,消息就已經往宮裡遞了,只是皇帝在休息,怕是無人去驚擾他,等到睡醒了,怕才是驚濤駭làng的時候。
待李侍堯說完,時間也差不多了,做口供筆錄的官員手都酸了。
“李大人,這便是前因後果了嗎?”和珅問了一句,而後看向那筆錄官,李侍堯一點頭,而後那筆錄官也向著和珅一點頭,示意他都已經記好了。
李侍堯知道自己沒有多少時日了,下面的差役將那口供拿過來給李侍堯畫押,李侍堯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罷了……罷了……”
罷了。
也無法追究那麼多了,一切都走到了盡頭,還有什麼不能認的呢?
他大拇指在盒中點了一下,便用力地壓在了那密密麻麻寫滿了字的紙頁上,“終究是你們贏了。”
和珅看著李侍堯大拇指上那一點紅,不說話,王傑也沉默極了,福康安過來的時候事qíng已經發生了,他自始至終不過是在這邊看著。
李侍堯畫押完畢,便重新找了個廚房收監。
下面的人將那畫押了的口供遞上來給了王傑,王傑眼神冷冰冰地便這樣一看,又遞給了和珅:“和大人與福大人也看看吧。”
和珅接過來,看著只覺得這運作的模式很熟悉,在李侍堯說的時候他便知道了。
他知道王傑是意有所指,只不過混不當一回事,只看了一眼便遞給了福康安,笑道:“我了解得還算清楚,福大人看看吧。”
福康安哪裡不知道這兩個人都是話裡有話?
他只是隨意地一掃,便冷笑了一聲,也不說話,便將那口供遞了回去,道:“事qíng既然已經算是真相大白,今日便進宮回了皇上吧。”
只是不知道,進宮又會有怎樣的變故。
眼看著時間已經晚了,這三人是忙碌了一個晚上,通宵下來看著連眼窩都有些青了,因為和府離刑部這邊比較近,和珅便順道請兩人去他府里吃個早飯,畢竟福康安現在是個府里沒人的,王傑雖說是被賜婚了,但到底沒成親,和珅府里卻有個能gān的女主人時時看顧著,隨時回去都有能吃的。
這一行三人一起大早上來,和珅帶了倆,當真是讓馮霜止沒怎麼想到的。
她昨夜看和珅出去了,只從劉全兒處聽說是去了刑部,知道肯定是案子那邊出了什麼事qíng,卻沒想到和珅竟然還帶了人回來吃早飯。還好她早就預備著了,便著人添了分量,一起去前廳里布置了,她自己倒是沒出現,只讓丫鬟帶了話而已。
和珅坐下來,便有丫鬟遵照吩咐給端了水讓幾位爺淨手,之後才端上早上的吃食,都是些jīng致的水果粥點,一夜忙碌下來吃著這jīng致的東西,自然而然地便有些放鬆下來。
王傑雖秉承著食不言寢不語的習慣,可他忽然之間想到一個問題,不吐不快:“和大人怎麼忽然之間來找王某,若是昨日夜裡沒發現,怕是李侍堯也被滅口了。”
之前是都在忙,不曾注意到這個問題,現在和珅經他這一提,才想起這一茬兒來,於是道:“還虧了這帳本。”
他將袖中的東西取出來,往桌上一放,因為這是馮霜止手抄的本子,所以看上去跟原本王傑的那一本不一樣,現在和珅拿出來的這一本要新很。
因為燒著了一些,所以露出裡面娟秀而略顯得凌亂的字跡,這是馮霜止當時趕著時間抄下來的,所以字跡頗有幾分潦糙的味道。
王傑一看便愣住了:“這是……那帳本?”
當初福康安也在找這東西,不過自打江南的事qíng被發現之後,這帳本其實已經沒有了意義。
和珅喝了一碗湯,又將碗放下了,便翻到一頁一指,這上面,李侍堯的名字也在,錢都給了宮裡面某個皇子阿哥,標記了個八和十一。
福康安道:“這帳本不是已經到了皇上的手裡嗎?怎麼和大人您這裡還有?”
王傑一聽這話,臉色便有些差了。
和珅似笑非笑看王傑一眼,卻道:“想必是我夫人抄錄的吧?昨日在書房裡她收拾東西,不小心打翻了燭台,這才偶然之間讓我看見這上面的字句,此前卻是不知道的。”
畢竟當初和珅回來之後江南官場的事qíng已經終結了,現在也可以說完全跟這帳本沒關係。
可是這帳本牽涉的東西畢竟是太過複雜,和珅只看到了那一句——李侍堯和孫士毅的賄賂,最後又到了十一阿哥跟八阿哥的手中,便知道這些人是有關係的。
既然有關係,那肯定不止是在江南的事qíng上有關係,說平日裡沒聯繫那是假的。
如今和珅一說,福康安與王傑兩人便知道,和珅能發現這一次的事qíng純屬偶然了。
可這偶然之中也是夾雜著必然的,只要帳本在和珅的手裡,便總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現在一切事qíng都明晰了,即便是王傑不大喜歡和珅這人,卻也不能否認他在這件事qíng上當真是果斷異常的。
若是和珅發現了這帳本上的端倪之後,拖得那麼一時半會兒,指不定李侍堯也遭了毒手。
福康安不再去想那麼多,他也不會知道現在王傑心中的複雜,只道:“這件事上,不一定便沒了疑點。那酒菜到底是怎麼進來的,又是通過什麼方法進來的,都要查清楚,否則是證據不足。”
“固然如此,可有關於李侍堯孫士毅貪污的案子,卻已經可以結一半了。”
和珅終於算是吃飽了,天邊早已經亮了。
劉全兒從外面進來,和珅一見他便問道:“夫人那邊用過了嗎?”
劉全兒道:“夫人那邊一切都好,不過讓奴才關照您一下,說是您熬夜頭疼,回頭忙完了還得叫給您熬點安神的東西。”
和珅有頭疼的毛病,早年染上的,也不知道拖了幾多時了。用腦子多了,又時常熬夜,他自己這些年都要忘得差不多了,卻還有馮霜止記掛著。唇邊不由得掛了一抹笑,和珅道:“讓她放心好了,一會子我進宮,你去準備一下車馬。”
只剛剛用過早上的粥食不久,宮裡的傳召便來了,找三個人進宮。
和珅他們對望了一眼,便一同去了。
乾隆今早起來便聽說了李侍堯的事qíng,眼看著要好的身子便氣得舊病復發了。
他召見了和珅他們,王傑直接上去遞了那李侍堯的口供,乾隆一看,便是久久沒有說話,過了很久才要他們走。
乾隆似乎也心灰意冷不想說什麼了。
和珅他們退出去,乾隆卻捏住那口供,便狠狠地往桌上一拍,“好,好,好!好一群孽子!”
他qiáng撐著身子,便喊了一聲:“吳書來!”
吳書來連忙從裡面進來,“萬歲爺,怎麼了?”
乾隆身子抖著,幾乎要坐不住,等吳書來來了,才能扶住身體,這時候康熙顫抖著手,伸出來,便一點,道:“去,去,去給朕綁了老八老十一來!要朕好生看看,這兩個逆子,朕苦心護著他們,他們卻要在背地裡做這腌臢的事qíng!去!給朕綁來!”
天子一怒,何其可怕?
吳書來哪裡敢違背,連忙領命去吩咐下面的侍衛,剛出宮門便見到來請安的永琰。
永琰見他一臉的慌張,只覺得奇怪:“吳總管,您這是?”
吳書來也說不清,只說是和大人他們來,說李侍堯招供了、孫士毅沒了,乾隆看了那口供大怒,現在正在發火呢,要永琰暫時別進去。
這個時候進去就是自己拉著火,沒得當了皇帝的出氣筒。
永琰聽了,謝過了吳書來,便緩緩地轉身走了。
小路子跟在他身後,也沒說話。
永琰遠遠看著和珅那三人從宮門口,走過,便笑了一聲:“這天下,誰能逃過我的算計?”
小路子沒應聲,只是將頭埋得更低了。
主子說這樣的話的時候,一般都是自言自語,平日裡是不會這樣說的。
“待八哥跟十一哥的事qíng一了,便將那些人都料理掉,萬不要露出什麼馬腳。”永琰淡淡吩咐了一句。
小路子這才應聲:“奴才記住了。”
究其所以,永琰一是狠,二不過是妒。
只是最後,全部歸結到了全力的頭上。
皇帝找了八阿哥跟十一阿哥來問話,拖著病體斥罵他們,可沒想到這兩個人竟然說他們冤枉,不曾給李侍堯孫士毅下毒,皇帝gān脆地直接找了獄卒來對質,順著昨夜送飯的人牽出了一群來,像是鎖鏈一樣環環相扣,最後果然落到了八阿哥跟十一阿哥的身上。
八阿哥跟十一阿哥哪裡想到忽然之間出這樣的問題,無論他們怎麼辯解,都已經是證據確鑿了。
乾隆氣得再次吐了一口血,便將那案上的硯台朝著他們腦袋扔,罵道:“滾,滾!都給朕滾!朕看著那帳本上當初有你們的名字,顧念著你們乃是朕的皇子,是大清的主子,所以包庇了你們不曾處理!如今李侍堯與孫士毅案東窗事發,本來是要直接處置掉他們,你們往中間橫cha一腳,何其糊塗!還敢狡辯,你們謀著朕這位子,朕偏不給你們!都滾!”
“皇阿瑪,兒臣無辜啊!皇阿瑪——”
“吳書來,把這兩個人給我扔出去!關進宗人府去!快滾——”
乾隆氣倒了,只恨自己這兩個兒子不肯悔改。
他不是沒暗中籌划過的,乾隆有那麼多的兒子,現在卻沒剩下幾個來,常年陪在身邊的也就那幾個人。他是帝王,可也是父親,有時候難免偏袒自己的兒子,便派了人去悄悄想要勒令那孫士毅與李侍堯自己了斷,作出個畏罪自殺的模樣來,可是哪裡想到老八跟老十一太心急,要做掉這兩個人,若是乾隆自己動手,還不會知道自己這兩個兒子這樣地殘忍——他乾隆自己做是一回事,旁人做又是一回事了。
如今的乾隆,是真的累了。
當了這四十幾年的皇帝,竟然是心神疲憊到如此地步了。
乾隆再次病倒了,十五阿哥繼續監國。
重新出了宮門的和珅等人聽說了皇帝召見兩位阿哥的事兒,只都笑了一聲,說是兩位阿哥自己作死了。
從帳本,從朝中的賄賂開始,一步步延伸出去,皇阿哥們怎麼從江南的官場上得錢,又怎麼在拿了人的錢之後與人消災,怎麼控制士子,怎麼讓他們出來當個替罪羊……
種種的種種,一一說來,不覺便已經天亮了。
福康安是半夜裡接到消息過來的,在發現孫士毅沒了的同時,消息就已經往宮裡遞了,只是皇帝在休息,怕是無人去驚擾他,等到睡醒了,怕才是驚濤駭làng的時候。
待李侍堯說完,時間也差不多了,做口供筆錄的官員手都酸了。
“李大人,這便是前因後果了嗎?”和珅問了一句,而後看向那筆錄官,李侍堯一點頭,而後那筆錄官也向著和珅一點頭,示意他都已經記好了。
李侍堯知道自己沒有多少時日了,下面的差役將那口供拿過來給李侍堯畫押,李侍堯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罷了……罷了……”
罷了。
也無法追究那麼多了,一切都走到了盡頭,還有什麼不能認的呢?
他大拇指在盒中點了一下,便用力地壓在了那密密麻麻寫滿了字的紙頁上,“終究是你們贏了。”
和珅看著李侍堯大拇指上那一點紅,不說話,王傑也沉默極了,福康安過來的時候事qíng已經發生了,他自始至終不過是在這邊看著。
李侍堯畫押完畢,便重新找了個廚房收監。
下面的人將那畫押了的口供遞上來給了王傑,王傑眼神冷冰冰地便這樣一看,又遞給了和珅:“和大人與福大人也看看吧。”
和珅接過來,看著只覺得這運作的模式很熟悉,在李侍堯說的時候他便知道了。
他知道王傑是意有所指,只不過混不當一回事,只看了一眼便遞給了福康安,笑道:“我了解得還算清楚,福大人看看吧。”
福康安哪裡不知道這兩個人都是話裡有話?
他只是隨意地一掃,便冷笑了一聲,也不說話,便將那口供遞了回去,道:“事qíng既然已經算是真相大白,今日便進宮回了皇上吧。”
只是不知道,進宮又會有怎樣的變故。
眼看著時間已經晚了,這三人是忙碌了一個晚上,通宵下來看著連眼窩都有些青了,因為和府離刑部這邊比較近,和珅便順道請兩人去他府里吃個早飯,畢竟福康安現在是個府里沒人的,王傑雖說是被賜婚了,但到底沒成親,和珅府里卻有個能gān的女主人時時看顧著,隨時回去都有能吃的。
這一行三人一起大早上來,和珅帶了倆,當真是讓馮霜止沒怎麼想到的。
她昨夜看和珅出去了,只從劉全兒處聽說是去了刑部,知道肯定是案子那邊出了什麼事qíng,卻沒想到和珅竟然還帶了人回來吃早飯。還好她早就預備著了,便著人添了分量,一起去前廳里布置了,她自己倒是沒出現,只讓丫鬟帶了話而已。
和珅坐下來,便有丫鬟遵照吩咐給端了水讓幾位爺淨手,之後才端上早上的吃食,都是些jīng致的水果粥點,一夜忙碌下來吃著這jīng致的東西,自然而然地便有些放鬆下來。
王傑雖秉承著食不言寢不語的習慣,可他忽然之間想到一個問題,不吐不快:“和大人怎麼忽然之間來找王某,若是昨日夜裡沒發現,怕是李侍堯也被滅口了。”
之前是都在忙,不曾注意到這個問題,現在和珅經他這一提,才想起這一茬兒來,於是道:“還虧了這帳本。”
他將袖中的東西取出來,往桌上一放,因為這是馮霜止手抄的本子,所以看上去跟原本王傑的那一本不一樣,現在和珅拿出來的這一本要新很。
因為燒著了一些,所以露出裡面娟秀而略顯得凌亂的字跡,這是馮霜止當時趕著時間抄下來的,所以字跡頗有幾分潦糙的味道。
王傑一看便愣住了:“這是……那帳本?”
當初福康安也在找這東西,不過自打江南的事qíng被發現之後,這帳本其實已經沒有了意義。
和珅喝了一碗湯,又將碗放下了,便翻到一頁一指,這上面,李侍堯的名字也在,錢都給了宮裡面某個皇子阿哥,標記了個八和十一。
福康安道:“這帳本不是已經到了皇上的手裡嗎?怎麼和大人您這裡還有?”
王傑一聽這話,臉色便有些差了。
和珅似笑非笑看王傑一眼,卻道:“想必是我夫人抄錄的吧?昨日在書房裡她收拾東西,不小心打翻了燭台,這才偶然之間讓我看見這上面的字句,此前卻是不知道的。”
畢竟當初和珅回來之後江南官場的事qíng已經終結了,現在也可以說完全跟這帳本沒關係。
可是這帳本牽涉的東西畢竟是太過複雜,和珅只看到了那一句——李侍堯和孫士毅的賄賂,最後又到了十一阿哥跟八阿哥的手中,便知道這些人是有關係的。
既然有關係,那肯定不止是在江南的事qíng上有關係,說平日裡沒聯繫那是假的。
如今和珅一說,福康安與王傑兩人便知道,和珅能發現這一次的事qíng純屬偶然了。
可這偶然之中也是夾雜著必然的,只要帳本在和珅的手裡,便總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現在一切事qíng都明晰了,即便是王傑不大喜歡和珅這人,卻也不能否認他在這件事qíng上當真是果斷異常的。
若是和珅發現了這帳本上的端倪之後,拖得那麼一時半會兒,指不定李侍堯也遭了毒手。
福康安不再去想那麼多,他也不會知道現在王傑心中的複雜,只道:“這件事上,不一定便沒了疑點。那酒菜到底是怎麼進來的,又是通過什麼方法進來的,都要查清楚,否則是證據不足。”
“固然如此,可有關於李侍堯孫士毅貪污的案子,卻已經可以結一半了。”
和珅終於算是吃飽了,天邊早已經亮了。
劉全兒從外面進來,和珅一見他便問道:“夫人那邊用過了嗎?”
劉全兒道:“夫人那邊一切都好,不過讓奴才關照您一下,說是您熬夜頭疼,回頭忙完了還得叫給您熬點安神的東西。”
和珅有頭疼的毛病,早年染上的,也不知道拖了幾多時了。用腦子多了,又時常熬夜,他自己這些年都要忘得差不多了,卻還有馮霜止記掛著。唇邊不由得掛了一抹笑,和珅道:“讓她放心好了,一會子我進宮,你去準備一下車馬。”
只剛剛用過早上的粥食不久,宮裡的傳召便來了,找三個人進宮。
和珅他們對望了一眼,便一同去了。
乾隆今早起來便聽說了李侍堯的事qíng,眼看著要好的身子便氣得舊病復發了。
他召見了和珅他們,王傑直接上去遞了那李侍堯的口供,乾隆一看,便是久久沒有說話,過了很久才要他們走。
乾隆似乎也心灰意冷不想說什麼了。
和珅他們退出去,乾隆卻捏住那口供,便狠狠地往桌上一拍,“好,好,好!好一群孽子!”
他qiáng撐著身子,便喊了一聲:“吳書來!”
吳書來連忙從裡面進來,“萬歲爺,怎麼了?”
乾隆身子抖著,幾乎要坐不住,等吳書來來了,才能扶住身體,這時候康熙顫抖著手,伸出來,便一點,道:“去,去,去給朕綁了老八老十一來!要朕好生看看,這兩個逆子,朕苦心護著他們,他們卻要在背地裡做這腌臢的事qíng!去!給朕綁來!”
天子一怒,何其可怕?
吳書來哪裡敢違背,連忙領命去吩咐下面的侍衛,剛出宮門便見到來請安的永琰。
永琰見他一臉的慌張,只覺得奇怪:“吳總管,您這是?”
吳書來也說不清,只說是和大人他們來,說李侍堯招供了、孫士毅沒了,乾隆看了那口供大怒,現在正在發火呢,要永琰暫時別進去。
這個時候進去就是自己拉著火,沒得當了皇帝的出氣筒。
永琰聽了,謝過了吳書來,便緩緩地轉身走了。
小路子跟在他身後,也沒說話。
永琰遠遠看著和珅那三人從宮門口,走過,便笑了一聲:“這天下,誰能逃過我的算計?”
小路子沒應聲,只是將頭埋得更低了。
主子說這樣的話的時候,一般都是自言自語,平日裡是不會這樣說的。
“待八哥跟十一哥的事qíng一了,便將那些人都料理掉,萬不要露出什麼馬腳。”永琰淡淡吩咐了一句。
小路子這才應聲:“奴才記住了。”
究其所以,永琰一是狠,二不過是妒。
只是最後,全部歸結到了全力的頭上。
皇帝找了八阿哥跟十一阿哥來問話,拖著病體斥罵他們,可沒想到這兩個人竟然說他們冤枉,不曾給李侍堯孫士毅下毒,皇帝gān脆地直接找了獄卒來對質,順著昨夜送飯的人牽出了一群來,像是鎖鏈一樣環環相扣,最後果然落到了八阿哥跟十一阿哥的身上。
八阿哥跟十一阿哥哪裡想到忽然之間出這樣的問題,無論他們怎麼辯解,都已經是證據確鑿了。
乾隆氣得再次吐了一口血,便將那案上的硯台朝著他們腦袋扔,罵道:“滾,滾!都給朕滾!朕看著那帳本上當初有你們的名字,顧念著你們乃是朕的皇子,是大清的主子,所以包庇了你們不曾處理!如今李侍堯與孫士毅案東窗事發,本來是要直接處置掉他們,你們往中間橫cha一腳,何其糊塗!還敢狡辯,你們謀著朕這位子,朕偏不給你們!都滾!”
“皇阿瑪,兒臣無辜啊!皇阿瑪——”
“吳書來,把這兩個人給我扔出去!關進宗人府去!快滾——”
乾隆氣倒了,只恨自己這兩個兒子不肯悔改。
他不是沒暗中籌划過的,乾隆有那麼多的兒子,現在卻沒剩下幾個來,常年陪在身邊的也就那幾個人。他是帝王,可也是父親,有時候難免偏袒自己的兒子,便派了人去悄悄想要勒令那孫士毅與李侍堯自己了斷,作出個畏罪自殺的模樣來,可是哪裡想到老八跟老十一太心急,要做掉這兩個人,若是乾隆自己動手,還不會知道自己這兩個兒子這樣地殘忍——他乾隆自己做是一回事,旁人做又是一回事了。
如今的乾隆,是真的累了。
當了這四十幾年的皇帝,竟然是心神疲憊到如此地步了。
乾隆再次病倒了,十五阿哥繼續監國。
重新出了宮門的和珅等人聽說了皇帝召見兩位阿哥的事兒,只都笑了一聲,說是兩位阿哥自己作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