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凌晨兩點半,一眾人在龍都城外集合,用了神行符往扶山的方向趕, 到那裡的時候正好三點。

  離渡陵封印出現的時間還有四十五分鐘。

  幾個人走進去, 此時是寅時天, 更深露重, 黎明尚遠,四周望去黑壓壓的一片,風從遠處簌簌而來,喑啞的宛如鬼哭。

  傅同不喜歡這種太過森冷的感覺,默不作聲的往傅潛淵懷裡拱了拱, 察覺到他的動作,傅潛淵低頭:「崽崽,怎麼了,是不是覺得冷了?」

  傅同搖了搖頭:「不冷,就是……不喜歡。」

  傅潛淵懂他的意思, 就沒再說別的,抬手把崽崽往深里抱了抱,倒是饒涉在傅同的崽崽濾鏡下忘了他的大佬屬性,多想了下,以為是傅同怕了不好意思說,在旁邊認認真真的開了口。

  「大佬, 不用怕,這把符紙你拿好,遇到什麼東西的話直接撒,有我在,保你萬鬼不侵。」

  傅同從傅潛淵懷裡抬起頭,朝饒涉的方向望了一眼,然後就明白了小天師這次為什麼這麼有底氣。

  因為他身上的裝備真的太齊全了——

  身背太極幡,手握八卦盤,符紙盒裡少說放了兩百張符,側面還掛著硃砂糯米桃木劍。

  而且探墓這種事,本來也在小天師的專業領域內。

  饒涉捧著扶山的地圖,一邊走一邊盯著琢磨,半晌,感嘆的點點頭:「還真是標準的王侯陵風水啊,」

  樊休在旁邊瞄了一眼,感覺上面除了山就是水,沒什麼太特別的點,就問他:「怎麼看出來的?」

  「你看過鬼吹燈麼?」

  「看過,怎麼了?」

  「裡面不是有這樣一句台詞麼?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重險,不出陰陽八卦形。」

  「其實這句話出自唐代風水大師楊筠松所著《撼龍經》的廉貞星第五章 ,原文是尋龍千里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纏山是纏護之山,關鎖為關水之鎖,你們看這裡——」

  饒涉指了指地圖頂端:「這裡是扶山主脈,也叫龍脈,旁邊有數十道小山脈,然後你看這些小山脈像不像一道又一道的牆?從主脈開始一路辭樓下殿,中間有藏風,環遊龍息,風水庇護,這就是纏山隱龍之象。」

  樊休似懂非懂的看著他指的地方,接著問:「那關鎖呢?」

  「這個就更好理解了。」饒涉手指往下,「你看,扶山下有水自遠方而來,近山被束於兩脈之間,重重山巒鎖住出水,來水廣闊,去水緊窄,得水聚氣,是為千重鎖。」

  「纏山和千重鎖都在,那這裡的王侯陵肯定是跑不了的。」

  饒涉說,說完看向樊休:「你聽懂了嗎?」

  「聽懂是聽懂了,但我還是有個問題。」

  「什麼?」

  「照你說的這些,渡陵其實是個風水祥瑞地對吧?既然如此,薛陵是怎麼以煞氣化身的?」

  「……」

  饒涉一噎。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直沉默著在前面引路的羽衣人突然停了下來,出聲。

  「到了。」

  饒涉環視一圈,又看了看地圖,發現他們已經快到了龍脈頂端,現在大概是在龍頸的地方停下了。

  龍頸……

  饒涉摸摸下巴,若有所思的朝前面五六米遠的地方看了過去,這麼看了快三分鐘後,突然抬手朝那邊一指,問:「宗行,你說的渡陵封印,是不是在那裡?」

  宗行是羽衣人的名字,還是譚霖送他們出龍都的時候說的。

  宗行往他指的地方一瞥,淡淡嗯了一聲。

  聽到自己的猜想成為事實,饒涉皺起眉,怪異感從心底驟然騰起,越來越濃。

  因為他剛才指的地方……是龍逆鱗的位置。

  觸之則殺的方位,怎麼會有人選擇在這裡建陵,還是帝王陵?

  他心裡這麼想著,那邊宗行已經走了過去,在被饒涉認為是逆鱗的地方席地而坐,眼睛也隨之合上了。

  此時三點四十,離目標時間只剩五分鐘。

  饒涉在宗行旁邊站定,反手把背上的太極幡解下來拿到了手裡,旁邊幾個人也是差不多的反應,傅同爪子握刀,宿宣紅線在手,樊休卻不像往常一樣抱著竹筒打算隨時砸人,而是握了一柄布滿銅鏽的青銅劍。

  這劍饒涉看著眼熟,好像……是薛陵八百年前就換下來不用的那柄。

  饒涉:「……」

  他看樊休:「你拿薛陵這柄已經報廢的青銅劍做什麼?」

  「做有備無患的事。」樊休一臉你還是太年輕的表情,「以我的經驗看,進墓後如果要找人,還是得用一些和這人有關的物件做媒介,我都帶來了,而且齊全的很。」

  說著,他把背上的小背包解了下來,打開往前一送,饒涉和宿宣看了一眼,頓時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樊休帶的確實是很齊全。

  薛陵入職時簽的契約書,用來做定位樣本的血液,辦公桌上的青銅小擺件,他養的仙人球上面的刺,再加上剛才的青銅劍……基本就是薛陵所有的私人用品了。

  服氣。

  饒涉用眼神向樊休表達了他心裡的佩服,正要說話,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一聲異響。

  太極幡重新被握緊,他回頭,看到宗行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睜開了眼睛,背後隱約有金光透過羽衣滲了出來,左手呈爪狀插入地下,剛才饒涉聽到的聲音,就是因為這個而響起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