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龐統聽聞此事,提著酒來找他:“你不會吧?”

  諸葛亮搖著羽扇:“什麼不會?”

  “黃姑娘?”

  諸葛亮輕搖羽扇,但笑不語。

  這世界上就有一種人,表面或許平平無奇,內里卻藏錦繡榮華。

  他希望有朝一日,人們在評價他人時,可以從對方的才學、品性出發,不帶任何偏見或歧視。

  無論男女,無關容貌,無關出身。

  只識風采。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章,西北偏北的涼州地主傻兒子馬超進城記……吧?

  -

  第117章 番外二

  興安元年五月,三十五歲的糜荏登基為帝。

  繼位之後,改國號為“華”,將被迫西遷的朝廷搬回重建完成的新洛陽。他沒有大刀闊斧改革,而是繼續任用原班官吏,慢慢引入人才。

  不久,捉拿出逃的袁紹家人,流放邊疆;又封劉協為陳留王,回歸陳留。

  朝中官吏大多願意跟隨新朝新帝,但也有執拗追隨漢室的,紛紛辭官歸鄉。

  於是朝中空缺不少,糜荏便決定開武考與文考,並成為科舉,為朝廷吸納新鮮血液。

  他下了聖旨,凡及冠之人皆可前來京洛參加科舉。科舉分為兩場,相隔半個月,拿到書院結業證書的學子可以不必參加第一場考試。

  考慮到時間倉促,最終將科舉定在今年九月中旬。

  ……

  九月初,一行人從涼州策馬、坐馬車而來,正是前往洛陽參加科舉的涼州年輕人。

  三十餘人的小將團,皆出生於涼州將士、士族。裡頭有馬騰的兒子馬超、馬越,韓遂的兒子韓琦、韓尚……等等年輕一代涼州小將。

  這段時間文士們大多不願承認誰人才學第一,沒有選出榜首。而武將們相互比拼過幾次,每次都是馬超最為勇猛,最終眾人以他為首。

  馬越笑道:“兄長你一定能拔的頭籌,成為今次武狀元!”

  其餘人紛紛附和,棗色駿馬上容貌俊美的青年,便露出一個志得意滿的笑容。

  從涼州一路策馬而來,身下馬匹奔走的灰色水泥官路,漸漸變得寬敞起來。

  這水泥路是這幾年朝廷鋪設的。等到繁華之地,便是四駕馬車並行的路了。

  路變得堅硬而平坦,天子又推廣了一種名為“馬蹄鐵”的東西,據說可以延緩馬蹄脫落的時間,讓馬兒更好的奔跑。

  韓遂、馬騰本來不以為意。但等到試驗之後,給麾下馬匹全部訂上“馬蹄鐵”。

  一行人很快便至涼州與司隸的交界處。

  這些年輕人沒有來過中原,不過越往東南行,與涼州的區別越是肉眼可見。

  首先,州郡中的人口多了不少,從稀稀拉拉變得擁擠繁華。

  路邊不再是荒山,而是整整齊齊的稻、麥田,上頭抽出了穗子,九月又能成熟。地里偶爾豎著幾座高大寬敞的玻璃暖棚,是朝廷為各村莊統一搭建的冬季蔬菜基地。

  冬季若是能吃上新鮮的蔬菜,那是何等的愜意啊!而想要這個蔬菜基地,村民可以應徵去造橋鋪路,能造怎樣的規模,全由各村莊出的勞動力決定。

  除此之外,沿途的村莊整潔有序。偶爾還能聽到一些哼哼、咯咯噠的聲音,正是農人養的牲畜。

  這些年屯田下來,農人們的糧食多有盈餘,拿著多的向朝廷兌換兩、三隻雞崽、鴨崽未嘗不可。等到年關拿去城中販賣,或者自家享用,都是不錯的方案。

  到了京洛,城中愈發繁華。

  青磚與水泥澆築的城牆高大牢固,城中百姓臉上平和安定,都穿著名棉布製成的衣裳。街邊還有小孩跑來跑去,手裡拿著糖畫之類的吃食。

  這可是糖啊!涼州士族才吃得到的東西,這京洛人人都吃得起?

  馬超等人被震驚了,下馬一人買了一塊,心虛複雜地品嘗著口中甜滋滋的味道。

  商販見他們滿身匪氣,打扮也不像京洛人,裝著膽子和他們搭話。涼州的文士趁機套出一些東西:

  據說陛下這兩年擴大種植棉花與甘蔗,又推廣了一些機器,原先只賣給士族的布匹、白糖每年都在降價,現在稍微富裕些的普通百姓都能買得起。

  士族們原本頗有微詞,但陛下到底是陛下,今年封禪時天降神跡,沒人膽敢與他唱反調。

  日食神跡馬超知道。當時馬騰聽說這事,喝醉酒抓著馬超的手念叨:“幸好你爹當年沒聽王允的話跟著他造反,不然怕是怎麼死都不知道啊!”

  馬超嗤之以鼻。

  糜荏再神,也還是個人。當年他爹若是有膽量起兵,這天下鹿死誰手還不一定。

  ——他爹完不成的事,便由他來做吧!

  既然抵達京洛,眾人很快找到客棧住下。叫上好酒好菜,又差僕從去打聽來的都是什麼人。

  因為人多,一行人就坐在客棧大廳里用午膳。

  侍從很快打探回來:“今年參加武考的有甘寧,呂蒙,都是非常厲害的對手。”

  甘寧乃巴郡人,之前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人稱錦帆賊。【百科】被益州刺史荀攸招安,送來朝中考武狀元。

  呂蒙則是汝南富陂人,在姐夫鄧當麾下做事,曾以一敵十餘山賊,也十分有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