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幾乎是將所有能說會道的人都集合在一起,就差將皇帝說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能力勝過秦皇漢武了。

  但是,他們不傻,在看到大慶皇帝的態度之後,他們立即意識到,他們得到的消息有誤,這代的皇帝不好忽悠,就不約而同的將最有誠意的那一份遞了出來。

  作為這次戰爭的主力,洪沙瓦底地使者硬著頭皮說道:「這次是我國大學者們寫的,是為了體現對皇帝陛下的尊重,之前的,是武將所書,但我們都是誠心誠意歸降的。」

  另外兩國使者一聽,也趕緊表示同意,他們也是這樣的。

  太子對他們的狡辯不予置否,只是又淡淡地問道:「所以,書寫的都是用的你們自己的文字?」

  三國使者懵了,這降書不用自己的文字書寫,那用什麼文字?但還是點頭表示是這樣的。

  太子搖頭嘆氣,然後轉身對皇帝拱手道:「啟稟父皇,兒臣知道,大都督為何接到降書,仍不停手,這確實是個誤會啊。」

  皇帝嘴角一抽,但還是配合地問道:「太子為何如此篤定,且說來聽聽。」

  太子道:「回父皇,依兒臣所見,大都督根本不認識降書上的內容,反倒以為他們在挑釁!」

  這下別說是三國使臣,就算是站班的文武大臣們聞言,都差點兒趴下了。

  皇帝勉強沒讓自己被口水嗆到,看了一眼傻眼的三國使臣之後,問道:「太子所言可有依據?」

  太子道:「據兒臣所知,榮國公征戰沙場數十年,雖有儒將之稱,但本身文采卻極為一般,對他國文字,更是不可能認識。」

  「聽聞,二十三年前,征討茜香國的時候,茜香國女皇也曾命人遞上降書,但因當時負責軍務的寧國公負傷回京救治,榮國公就曾因誤解其鄙視自己不通他國文字,笑其不通文墨大怒,並且,自那之後,周邊藩國無人不知,若是遞上降表,需配以大慶文字翻譯,否則均視為挑釁。」

  「因此,榮國公作戰,軍中一般是不會配以翻譯,因為,榮國公實在不願意打仗的時候,還要分出心神,照顧文職者。」

  媽的,還可以這麼解釋?誰不知道當年賈代善說的那些都是藉口,其目的就是為了給自己的兄長賈代化報仇?

  但是,這話不能說,再加上看皇帝若有所思的點頭之後,就開始發呆,明顯是不想解決,於是,臣工們開始議論開了,整個朝堂嗡嗡地亂成一團。

  而三國使者在知道這些人討論的內容的時候,那真是差點兒氣吐血,因為他們掙得面紅耳赤的問題是:打仗的時候,是不是有必要帶個文書,以便解讀降書,不會弄出這般誤會。

  文人們說,賈代善這是瞧不起他們讀書人,而武將們卻說,你們一天天除了玩兒嘴皮子還會幹什麼,憑什麼不能瞧不起?

  而正在回憶當年賈代善戰場上英姿颯爽的風采,根本沒注意朝堂上的爭吵內容,至於太子殿下,更是不知道想到了哪裡,笑得那叫一個溫柔。

  而作為被荼毒地最狠的孔雀之國,使者想著那對據說是夫妻,卻堪比雌雄大盜的賈赦和張氏,再看看皇帝和太子的態度,當即一口血噴了出來,徹底昏死過去。

  這也怪不得孔雀之國的師者承受能力差,關鍵是,張氏懷裡有一隻小白虎,那小白虎在發現賈赦這輩子投胎的人家可能挺貧窮之後,擔心琪兒跟著受苦,於是化身成了尋寶虎。

  再加上,對於賈赦來說,人頭就相當於金幣,相當於裝備,張氏為了能換上六神裝,也是輔助技能全開。

  於是,孔雀之國的人當真是面臨了這麼一對兒殺神不算,又在小白虎的幫助下,原本打算賠本賺吆喝的賈赦,又發現這本來在他眼中窮的褲衩子都穿不起的國家,竟然也是很富有的。

  就這樣,夫妻倆帶著十萬大軍,一邊兒屠殺搶人頭,賺金幣,一邊兒命人搜刮當地的金礦、銅礦以及鐵礦,其它的,比如煤礦之類的,他看不上眼兒,但也給做了標記,那些就等到時候談判的人來了,他們自己去扯皮吧。

  大慶,對於戰爭物資,是有明文規定的,戰爭所得金銀財寶,七成歸入國庫,一成歸主將以及兩位偏將所得,一成由其他將領按照功績分配,餘下一成犒賞戰士,包括死去的人的撫恤金等,給所有參戰的士兵平分。

  在其他的人部下或許會出現貪污過篩子的行為,但是在賈赦這裡是絕對不存在的,他不會久留在西南大軍,也不在意那些將領的潛規則。

  若是一但被他發現有人截留將士該得的金銀,那你就把命留下做補償吧,他真的直接在戰場上斬殺過一個頭目,殺雞儆猴之後,真的沒人敢冒犯他。

  但他手下是否紀律嚴明,孔雀之國不在意,但這對兒雌雄大盜對他們國家的傷害,卻是要命的。

  打,打不過,求和,人家不理,什麼兩國交戰,不殺來使,在賈赦那裡根本不存在來使的,來了就是刺探軍情的,自然得殺!

  至於他們說的那些嘰里呱啦地,對不起,老子聽不懂,至於軍中的翻譯,老子哪有功夫再聽一遍你們墨跡,有那時間,收割點兒金幣它不美好嗎?攢夠了金幣,換了裝備它不香嗎?

  而孔雀國帶來的大慶翻譯,賈赦根本沒等人家開口,直接一扇子把腦袋給割了,你既然覺得孔雀國的待遇好,那就永遠留在這裡吧,誰允許你吃裡扒外之後,再用漢語討好敵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