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七微頓,順著她的話點首。

  鬧了這一會兒,也不知是不是白費,宋意歡讓柳薇把書桌收拾了,雖然謝七神神叨叨的,但若是下次遇見錦宓公主,便同她打探幾句。

  甚覺乏累,宋意歡便差走謝七,自行回房去歇息,待用過晚飯之後,柳薇端來清水洗洗臉。

  「奴婢看謝七是真傻了。」柳薇道:「公主哪裡出過嫁,如今才豆蔻之年。」

  宋意歡將乾淨的帕子擰盡水,輕輕拭臉,細細思索著,盛朝八大士族,穆薛程陸,燕謝蘇周。

  宋意歡一愣,平西王府謝家,常年鎮守遼西,其世子名為謝啟衍,自幼在京城長大,前年雖二皇子李昭景去南境平亂,尚未歸京。

  宋意歡手中帕子差點沒拿穩,方才都被謝七東繞西繞的,都把她繞糊塗了。

  這位平西王世子同錦宓公主關係可不一般,猶記得前世,謝世子並沒去往南境,而是三年後皇帝賜其與錦宓公主完婚,婚後不過兩個月,便出征遼西。

  之後再到穆奕同薛渝言大婚,而她也是死在那個時候。

  如此說來謝七口中,天玄二十五年與公主成婚,也就是三年後……

  想到此,宋意歡用清帕捂了下雙眼,便放入盆中,柳薇見她神色凝重,問道:「小姐這是怎麼了。」

  宋意歡緩和了下眉目,擦拭手上的水,道聲無事,便讓柳薇將用具端下去了。

  隨後宋意歡便靠在榻上,輕按著鼻樑,是她想得太奇幻了嗎,這個謝七不會就是平西王世子吧,可他又怎麼知道三年後公主同他成婚呢。

  宋意歡放下手來,有太子殿下就已經挺奇怪的,還有平西王世子,似乎頭有些隱隱作疼,還是先休息下再說,不要再胡思亂想。

  ******

  幾日之後,春日暖陽,盛京城出了件事,鬧得沸沸揚揚,街坊四鄰都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

  禮部的人在皇城牆下張貼告示:大盛女子年十五歲以上、十九歲以下,入宮為太子殿下採選正妃,勛戚大臣皆不得立,低階官級由官宦採選入宮,民間女子備使,令各給鈔為道里費,送赴京師。

  隔壁的王財主家媳婦說是:「東宮太子身患毒症,體弱多病,這會兒張貼告示出來,莫不是為了沖喜。」

  又聽另一婦人說:「哪兒啊,人寒闡寺的青燈法師遞貼都到長元殿去了,為太子尋命定之福女,入了東宮是堂堂太子妃,不是什麼沖喜的小媳婦。」

  光是這勛戚大臣除外,民間女子採選這一條就頗動人心,凡是身世清白的女子皆可備選。

  這盛京城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總之入宮採選之後,由青燈國師主持卜卦定下太子妃,為太子祈福。

  聽了這事,宋夫人連忙趕著來了宋意歡的南苑,輕拍著她的手,把這件事同她說了,這眉目里皆帶著喜色。

  倒是宋意歡心頭一抖,她實屬也沒想到會是這樣,大盛也二十來年沒有選妃選秀一說了。

  於聽雨別院時太子殿下同她說過選妃一事,這得有多少人,如果殿下不失言,這哪是選秀,分明是選她。

  名正言順、堂堂正正地入東宮,得了美名也不用遭人說府邸身世低。

  想著想著,宋意歡摸了摸嬌顏,其實太子殿下對她挺好的,起碼這樣不用難堪了。

  告示沒幾日後,盛京幾家女子備了選,宋夫人陸雲漣正想著需不需給司禮公公送禮,宋意歡將她勸住,莫想這些歪門子,不必擔心。

  這話說後第二日,宋意歡正在庭院中晾曬藥材,司禮公公便來了宋家,陸雲漣攜著人出去迎接。

  那宦官客客氣氣的,見到宋意歡瞧了好幾眼,笑著道:「不愧是盛京美人之首,這舉手投足間都嬌滴滴的,咱家見這事兒好說。」

  宋意歡抿唇一笑,行禮回道:「多謝公公誇讚。」

  那司禮公公便給了入宮的玉牌,採選入宮備使是好事情。

  待人走後,宋意歡看著那玉牌仿若鬆了口氣,想起太子那張冷顏,心中不知是高興還是放鬆,近來可莫出什麼事才好。

  作者有話要說: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幼年時小太子喜歡意歡,被皇帝一句話點明,教他媳婦是要搶的,然後太子追妻的方向就歪了,上一本《和尚》番外有提

  第37章 春雷

  酣春三月初, 鶯飛草長,正是踏青的節氣。

  而盛朝多年來不曾有選秀,禮部正籌備選妃事宜, 京都茶館裡也熱鬧起來,說著誰家的女子被定了採選。

  十五歲以上、十九以下且品行端正的女子,這可不好招,不是年紀不夠, 就是年紀太大, 或者為重臣之女, 皆不符合條件。

  聽聞幾日來盛京城裡, 司禮公公走訪的只有幾家。

  宋意歡本有在考慮謝七的事,但平西王於遼西鎮守, 她不能確定自己所猜想的是否是真的, 詢問謝七,他也是滿口不記得不知曉。

  宋府上下忙著她採選的事,於是暫且先放著。

  這麼久來, 聽雨別院那兒也沒什麼話帶過來, 宋意歡難免忍不住去想,他的事務應該很多吧。

  眼見這選妃的日子將近, 盛京採選的女子不多,但各州是來了不少女子, 街道上的馬車行人尤為熙攘。

  庭院裡的草木新枝正發,報春花開得艷, 屋內的炭火也都已撤下, 前幾日各房的被褥都拿來出晾曬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