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康熙六十一年,暢chūn園。
臘月的園子已不復夏日鬱鬱蔥蔥的景象,灰濛濛的天色像是隨時都會飄下幾片雪花來。園中的空地上扎滿了帳篷,京中三品以上的官員和各地的督撫都已被急召了回來,等著聽候裡頭的宣召。每個人的臉上都不見哪怕半點兒的笑意,連說話都是壓低了聲音的,像是生怕驚擾了什麼。
太醫們步履匆匆地跑進跑出,清溪書屋裡頭瀰漫著一片藥香。萬歲爺已趁著清醒時叫宣了遺詔,也將該jiāo代的事都盡數jiāo代清楚了,誰心裡頭都清楚,這隻怕也就是到了最後的當口了。
胤祺在榻邊寸步不離地守了三天三夜,除了頭天晚上和衣淺眠了半個時辰,就再沒合過眼。胤禛打外頭走了進來,一見著這個的弟弟已蒼白得近乎發青的面色,心裡頭就止不住的微微發沉:“五弟,歇一會兒吧,四哥替你守著皇阿瑪……”
胤祺沒有應聲,只是輕輕搖了搖頭,又扶著康熙略略坐起來了些,小心地在他身後墊了幾個軟枕。胤禛這才發覺皇阿瑪竟是醒著的,忙快步走過去撲跪在榻前,握了那隻蒼老無力的手,壓低了聲音輕喚道:“皇阿瑪……”
“老四……做皇上該說的,朕都與你說過了,可阿瑪還有幾句話,想說給家裡人聽……”
康熙的jīng神似乎好了些,略略回握了這個兒子的手,淡淡地笑了笑:“生老病死,都是人之常qíng。朕活了六十七載,也算是高壽了,有什麼好難受的……別跟你五弟學,臭小子不講理,非拿朕跟老祖宗比……”
胤祺淺淺笑了笑,又接過梁九功遞過來的參湯,自個兒試了試溫度,才舀了一勺送到康熙嘴邊:“兒子怎麼就不講理了,明明是皇阿瑪耍賴。”
“好好,就算皇阿瑪耍賴……”
康熙忍不住輕笑起來,就著他的手喝了幾勺參湯,歇了一陣才又道:“老四,八福晉甚屬不婦,被朕下旨逐回母家,卻也借引子發落了你的嫡福晉,你心裡頭……可怨朕麼?”
“皇阿瑪的苦心,兒臣心裡都清楚。”
胤禛忙應了一聲,又略略放緩了聲音道:“那拉氏xingqíng軟弱多疑,太容易受人指使利用,非是——非是主家良選……”
“你就直說主掌六宮就是,都到了這個時候,又有什麼好忌諱的?”
眼見著皇阿瑪的氣息仿佛足了不少,jīng神也竟像是好了些似的,胤禛心裡頭反倒禁不住的越發沉了下去。下意識抬頭看向一旁的弟弟,卻見胤祺依然只是一片若無所察的平靜,只是耐心地給皇阿瑪一勺勺地餵著參湯,只覺著胸口越發堵的厲害,盡力眨去了眼中的水意:“皇阿瑪……”
“聽朕說完。”康熙含笑溫聲打斷了他的話,歇了片刻又緩聲道:“弘暉沒了額娘,將來怕也過不好日子……他的資質平平,寬厚良善卻是有的,就把他過繼給你五弟吧——左右這麼些年,也都是你五弟替你教孩子,不過就是串個門兒的事……”
“皇阿瑪,兒子都過繼過來五個兒子、八個閨女了,再這麼下去兒子可該養不起了。”
胤祺淺笑著cha了一句,叫康熙不由失笑出聲,抬手對著他虛點了兩下:“朕好容易給你建了那麼大一個府邸,不塞滿了怎麼行?養不起就跟你四哥要錢,你四哥若敢不給,朕就夜夜找他,問問清楚是怎麼回事兒……”
胤禛艱難地挑起了個笑意,點點頭哽聲道:“皇阿瑪放心,兒臣一定好好兒照顧五弟,無論五弟想要什麼,兒臣都一定會想辦法做到。”
“你們兄弟一向要好,朕放心……”
康熙淡淡笑了笑,又輕輕握了下他的手,衝著外頭望了望:“你先出去罷,陪著兄弟們待會兒,朕有話同你五弟說。”
胤禛點了點頭,起身退出了屋子。康熙這才又看向身旁的這個兒子,靜靜望了半晌,才終於垂了目光夢囈般緩聲道:“朕昏睡著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夢見朕躺在榻上動彈不得,朕的兒子們在榻前,個個兒心裡頭都只盤算著皇位的事,bī著朕說出儲君人選……朕被氣得渾身發抖,卻已什麼都做不了,也什麼都說不出來……朕屍骨未寒,他們就已打成了一團……”
胤祺的身子猛地一顫,下意識摒了呼吸。還不待想出該怎麼回話,康熙卻又淡淡笑了,輕輕握住了他的腕子,安撫地拍了兩下:“跟皇阿瑪說實話,這是不是——就是你當初,在夢裡見到的qíng形?”
胤祺只覺著胸口隱隱地攪著發疼,沉默了半晌,終於還是極輕地點了點頭。康熙釋然地輕笑起來,緩緩點了點頭,合了眼輕嘆道:“朕——何其有幸……”
“皇阿瑪,您跟兒子說過的,那只是個夢——夢醒了就沒事兒了……”
胤祺輕聲勸了一句,還想再餵他喝些參湯,康熙卻只是含笑搖了搖頭,抬手輕輕地推開了:“左右不過是這一刻……這東西實在太難喝,朕其實向來厭惡得緊,都已到了這時候,就不給自個兒找罪受了——你可知道,這些兒子裡頭,朕最擔心的就是你……前些年老祖宗走的時候,你就大病了一場,這回朕也該走了,朕也不攔著你傷心……可有一點,傷心也要有個度,差不多也就夠了,別傷了自個兒的身子……”
胤祺臉上始終平靜溫和的神色終於仿佛隱隱出現了些裂痕。平日裡引以為傲的演技似乎再派不上半點兒用場,張了張口卻發不出絲毫聲音,只是像是忽然從噩夢裡頭驚醒了似的,止不住地輕輕發著抖,眼底漸漸浸潤開溫熱的濕意。康熙淺笑著沖一旁的梁九功使了個眼色,從他手中接過那一柄扇子,輕輕放在了這個兒子的手裡:“這是你當年送朕的,如今你還拿著,將來想皇阿瑪的時候,就打開來看看,就當是皇阿瑪跟你說話了……”
胤祺急促地喘了兩口氣,qiáng忍住喉間的哽咽,下意識將那一柄扇子攥緊了,只覺著心中已是一片絞痛。這扇子一看就是時常被把玩的,沉香烏木的扇骨已因常年的摩挲而變得光滑溫厚,像是被包了一層上好的漿,在被淚水模糊了的視線裡頭閃著墨玉似的溫潤光芒。
康熙輕輕握了他的手,含著笑示意他把扇子打開。胤祺其實早已猜出了這扇子裡頭寫的是什麼——那還是當年他從江南回來的時候,特意叫曹寅花了大功夫,專叫那些個jīng通緙絲的繡娘一點點繡上去的,專門從皇阿瑪批的奏摺上頭偷偷拓印下來的字……
墨絹的扇面被緩緩展開,恍惚間二十年已過,這一把扇子也已蒙上了些許歲月的風塵。上頭的字不再像當初那樣帶著金燦燦的華貴亮芒,卻仿佛被歲月度上了一層溫存如玉的淡色。上頭沒有落款,也沒有什麼jīng美的飾紋,只有四個字安安靜靜地落在上頭——朕知道了。
看著這四個字,胤祺的胸口像是被什麼狠狠地擊中了似的,喉間驀地彌散開一片血腥氣。抿緊了唇努力想要笑一笑,嘴角卻沉重得難以抬起半分。
“記著朕的話,你是朕的松昆羅,就要過那海東青該有的日子……”
康熙的氣力似是終於耗得差不多了,聲音也漸漸低微了下來,眼中卻仍是柔和的笑意:“朕什麼都不囑咐你,可唯有一點……你要活得高高興興的,一定要過自己想過的日子,決不可委屈了自己……知道嗎?”
梁九功qiáng忍著淚快步出去,將阿哥們都傳了進來。胤祺卻仿佛全然不曾察覺到似的,握緊了手中的扇子,迎上自家皇阿瑪殷殷期盼的目光,無聲地淺淺笑了笑,又極輕地點了點頭。康熙吃力地抬起視線,緩緩掃過跪在地上抽噎著的兒子們,又忽然想起了夢裡頭那淒涼無助的qíng形,只覺著前塵竟恍如夢境一般。怔忡良久,終於釋然地淡淡笑了起來,極輕地嘆了一聲,安心地緩緩闔上了雙眼。
暢chūn園內,終於響起了震天的悲聲。
胤禛已做了二十年的太子,皇位的jiāo接早已沒了任何懸念。張廷玉忍痛定了定心神,帶頭摘下帽子上的紅纓,主持宣召了大行皇帝的傳位遺詔,奉太子胤禛為新君,主持先帝後事。梁九功抹了把淚,恭敬地上前要扶他坐下接受眾阿哥們朝拜稱臣,胤禛卻抬手將他輕輕攔開,像是不曾聽見那遺詔似的,快步走到仍跪在榻前的胤祺身旁,半跪在地上輕輕扶住了他的身子:“五弟,先起來,地上涼……”
一碰上這個弟弟的身子,他才終於發覺到胤祺的身上竟已冷到了什麼地步。心裡驀地抽緊了,手上加了力道想要將他攙起來,胤祺卻只是略站起了些便無力地向一旁栽倒。梁九功撲過去將他扶穩了,開口時已帶了難抑的哭腔:“阿哥,阿哥——您記著萬歲爺的話啊,別傷了身子……”
如今先帝已然大行,這一句萬歲爺其實已是叫出大錯了的,可在場的人卻沒一個有心思在意這幾乎要命的錯處。胤祥匆忙搬了椅子過來,幾個人小心翼翼地扶著胤祺坐下,一時竟再沒人顧得上這新君即位的頂天大事。
張廷玉心中一緊,快步出去叫人傳太醫進來,胤禛半跪在椅子邊上,把這個弟弟的手擱在手心裡頭焐著,忍了淚意啞聲道:“五弟,難受就哭出來,別忍著……”
胤祺只覺著喉間腥甜的氣息越發濃重,卻又本能的記著這個時候自個兒還不能出什麼岔子。艱難的將胸口翻湧的血氣平復下去,握緊了手中的扇子,將一瞬恍惚的心神qiáng行凝聚了起來,掙扎著站起了身子:“四哥,先去受賀……”
胤禛還想要說什麼,張廷玉已含淚攔住了他,湊近了壓低聲音哽道:“皇上,以恆親王的xing子,若非眼看著這些事兒都了了,是不會肯歇下的……”
胤禛又何嘗不知道這個弟弟的xing子,咬著牙沉默了半晌,終於還是微微點了點頭,由張廷玉扶在了椅子裡坐下。兄弟們心裡早都是有數的,胤祥過去扶著五哥在頭裡跪下,規規矩矩地行起了三拜九叩的大禮。
清楚地感覺到這個哥哥的身子越來越沉,最後的幾拜幾乎已是徹底伏在了他的手臂上。胤祥的心裡頭也跟針扎似的難受,賀完了最後的一聲萬歲,便匆忙將人一把撈了起來緊緊抱住:“五哥——五哥!”
胤祺昏昏沉沉地靠在他臂間,只覺著耳旁的聲音忽近忽遠地縹緲著,眼前已是一片明明暗暗的模糊。恍惚著感覺到不少人圍了過來,有人將他架到了椅子上坐下,有人替他診著脈,有人緊緊攥著他的手不肯鬆開,也有人不住地同他說著什麼話。他努力地想要看清楚那些人都是誰,想要再看皇阿瑪一眼,身上卻像是被壓了千斤的擔子似的,手腳都止不住的發沉發麻,無論怎麼掙扎都站不起來。
臘月的園子已不復夏日鬱鬱蔥蔥的景象,灰濛濛的天色像是隨時都會飄下幾片雪花來。園中的空地上扎滿了帳篷,京中三品以上的官員和各地的督撫都已被急召了回來,等著聽候裡頭的宣召。每個人的臉上都不見哪怕半點兒的笑意,連說話都是壓低了聲音的,像是生怕驚擾了什麼。
太醫們步履匆匆地跑進跑出,清溪書屋裡頭瀰漫著一片藥香。萬歲爺已趁著清醒時叫宣了遺詔,也將該jiāo代的事都盡數jiāo代清楚了,誰心裡頭都清楚,這隻怕也就是到了最後的當口了。
胤祺在榻邊寸步不離地守了三天三夜,除了頭天晚上和衣淺眠了半個時辰,就再沒合過眼。胤禛打外頭走了進來,一見著這個的弟弟已蒼白得近乎發青的面色,心裡頭就止不住的微微發沉:“五弟,歇一會兒吧,四哥替你守著皇阿瑪……”
胤祺沒有應聲,只是輕輕搖了搖頭,又扶著康熙略略坐起來了些,小心地在他身後墊了幾個軟枕。胤禛這才發覺皇阿瑪竟是醒著的,忙快步走過去撲跪在榻前,握了那隻蒼老無力的手,壓低了聲音輕喚道:“皇阿瑪……”
“老四……做皇上該說的,朕都與你說過了,可阿瑪還有幾句話,想說給家裡人聽……”
康熙的jīng神似乎好了些,略略回握了這個兒子的手,淡淡地笑了笑:“生老病死,都是人之常qíng。朕活了六十七載,也算是高壽了,有什麼好難受的……別跟你五弟學,臭小子不講理,非拿朕跟老祖宗比……”
胤祺淺淺笑了笑,又接過梁九功遞過來的參湯,自個兒試了試溫度,才舀了一勺送到康熙嘴邊:“兒子怎麼就不講理了,明明是皇阿瑪耍賴。”
“好好,就算皇阿瑪耍賴……”
康熙忍不住輕笑起來,就著他的手喝了幾勺參湯,歇了一陣才又道:“老四,八福晉甚屬不婦,被朕下旨逐回母家,卻也借引子發落了你的嫡福晉,你心裡頭……可怨朕麼?”
“皇阿瑪的苦心,兒臣心裡都清楚。”
胤禛忙應了一聲,又略略放緩了聲音道:“那拉氏xingqíng軟弱多疑,太容易受人指使利用,非是——非是主家良選……”
“你就直說主掌六宮就是,都到了這個時候,又有什麼好忌諱的?”
眼見著皇阿瑪的氣息仿佛足了不少,jīng神也竟像是好了些似的,胤禛心裡頭反倒禁不住的越發沉了下去。下意識抬頭看向一旁的弟弟,卻見胤祺依然只是一片若無所察的平靜,只是耐心地給皇阿瑪一勺勺地餵著參湯,只覺著胸口越發堵的厲害,盡力眨去了眼中的水意:“皇阿瑪……”
“聽朕說完。”康熙含笑溫聲打斷了他的話,歇了片刻又緩聲道:“弘暉沒了額娘,將來怕也過不好日子……他的資質平平,寬厚良善卻是有的,就把他過繼給你五弟吧——左右這麼些年,也都是你五弟替你教孩子,不過就是串個門兒的事……”
“皇阿瑪,兒子都過繼過來五個兒子、八個閨女了,再這麼下去兒子可該養不起了。”
胤祺淺笑著cha了一句,叫康熙不由失笑出聲,抬手對著他虛點了兩下:“朕好容易給你建了那麼大一個府邸,不塞滿了怎麼行?養不起就跟你四哥要錢,你四哥若敢不給,朕就夜夜找他,問問清楚是怎麼回事兒……”
胤禛艱難地挑起了個笑意,點點頭哽聲道:“皇阿瑪放心,兒臣一定好好兒照顧五弟,無論五弟想要什麼,兒臣都一定會想辦法做到。”
“你們兄弟一向要好,朕放心……”
康熙淡淡笑了笑,又輕輕握了下他的手,衝著外頭望了望:“你先出去罷,陪著兄弟們待會兒,朕有話同你五弟說。”
胤禛點了點頭,起身退出了屋子。康熙這才又看向身旁的這個兒子,靜靜望了半晌,才終於垂了目光夢囈般緩聲道:“朕昏睡著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夢見朕躺在榻上動彈不得,朕的兒子們在榻前,個個兒心裡頭都只盤算著皇位的事,bī著朕說出儲君人選……朕被氣得渾身發抖,卻已什麼都做不了,也什麼都說不出來……朕屍骨未寒,他們就已打成了一團……”
胤祺的身子猛地一顫,下意識摒了呼吸。還不待想出該怎麼回話,康熙卻又淡淡笑了,輕輕握住了他的腕子,安撫地拍了兩下:“跟皇阿瑪說實話,這是不是——就是你當初,在夢裡見到的qíng形?”
胤祺只覺著胸口隱隱地攪著發疼,沉默了半晌,終於還是極輕地點了點頭。康熙釋然地輕笑起來,緩緩點了點頭,合了眼輕嘆道:“朕——何其有幸……”
“皇阿瑪,您跟兒子說過的,那只是個夢——夢醒了就沒事兒了……”
胤祺輕聲勸了一句,還想再餵他喝些參湯,康熙卻只是含笑搖了搖頭,抬手輕輕地推開了:“左右不過是這一刻……這東西實在太難喝,朕其實向來厭惡得緊,都已到了這時候,就不給自個兒找罪受了——你可知道,這些兒子裡頭,朕最擔心的就是你……前些年老祖宗走的時候,你就大病了一場,這回朕也該走了,朕也不攔著你傷心……可有一點,傷心也要有個度,差不多也就夠了,別傷了自個兒的身子……”
胤祺臉上始終平靜溫和的神色終於仿佛隱隱出現了些裂痕。平日裡引以為傲的演技似乎再派不上半點兒用場,張了張口卻發不出絲毫聲音,只是像是忽然從噩夢裡頭驚醒了似的,止不住地輕輕發著抖,眼底漸漸浸潤開溫熱的濕意。康熙淺笑著沖一旁的梁九功使了個眼色,從他手中接過那一柄扇子,輕輕放在了這個兒子的手裡:“這是你當年送朕的,如今你還拿著,將來想皇阿瑪的時候,就打開來看看,就當是皇阿瑪跟你說話了……”
胤祺急促地喘了兩口氣,qiáng忍住喉間的哽咽,下意識將那一柄扇子攥緊了,只覺著心中已是一片絞痛。這扇子一看就是時常被把玩的,沉香烏木的扇骨已因常年的摩挲而變得光滑溫厚,像是被包了一層上好的漿,在被淚水模糊了的視線裡頭閃著墨玉似的溫潤光芒。
康熙輕輕握了他的手,含著笑示意他把扇子打開。胤祺其實早已猜出了這扇子裡頭寫的是什麼——那還是當年他從江南回來的時候,特意叫曹寅花了大功夫,專叫那些個jīng通緙絲的繡娘一點點繡上去的,專門從皇阿瑪批的奏摺上頭偷偷拓印下來的字……
墨絹的扇面被緩緩展開,恍惚間二十年已過,這一把扇子也已蒙上了些許歲月的風塵。上頭的字不再像當初那樣帶著金燦燦的華貴亮芒,卻仿佛被歲月度上了一層溫存如玉的淡色。上頭沒有落款,也沒有什麼jīng美的飾紋,只有四個字安安靜靜地落在上頭——朕知道了。
看著這四個字,胤祺的胸口像是被什麼狠狠地擊中了似的,喉間驀地彌散開一片血腥氣。抿緊了唇努力想要笑一笑,嘴角卻沉重得難以抬起半分。
“記著朕的話,你是朕的松昆羅,就要過那海東青該有的日子……”
康熙的氣力似是終於耗得差不多了,聲音也漸漸低微了下來,眼中卻仍是柔和的笑意:“朕什麼都不囑咐你,可唯有一點……你要活得高高興興的,一定要過自己想過的日子,決不可委屈了自己……知道嗎?”
梁九功qiáng忍著淚快步出去,將阿哥們都傳了進來。胤祺卻仿佛全然不曾察覺到似的,握緊了手中的扇子,迎上自家皇阿瑪殷殷期盼的目光,無聲地淺淺笑了笑,又極輕地點了點頭。康熙吃力地抬起視線,緩緩掃過跪在地上抽噎著的兒子們,又忽然想起了夢裡頭那淒涼無助的qíng形,只覺著前塵竟恍如夢境一般。怔忡良久,終於釋然地淡淡笑了起來,極輕地嘆了一聲,安心地緩緩闔上了雙眼。
暢chūn園內,終於響起了震天的悲聲。
胤禛已做了二十年的太子,皇位的jiāo接早已沒了任何懸念。張廷玉忍痛定了定心神,帶頭摘下帽子上的紅纓,主持宣召了大行皇帝的傳位遺詔,奉太子胤禛為新君,主持先帝後事。梁九功抹了把淚,恭敬地上前要扶他坐下接受眾阿哥們朝拜稱臣,胤禛卻抬手將他輕輕攔開,像是不曾聽見那遺詔似的,快步走到仍跪在榻前的胤祺身旁,半跪在地上輕輕扶住了他的身子:“五弟,先起來,地上涼……”
一碰上這個弟弟的身子,他才終於發覺到胤祺的身上竟已冷到了什麼地步。心裡驀地抽緊了,手上加了力道想要將他攙起來,胤祺卻只是略站起了些便無力地向一旁栽倒。梁九功撲過去將他扶穩了,開口時已帶了難抑的哭腔:“阿哥,阿哥——您記著萬歲爺的話啊,別傷了身子……”
如今先帝已然大行,這一句萬歲爺其實已是叫出大錯了的,可在場的人卻沒一個有心思在意這幾乎要命的錯處。胤祥匆忙搬了椅子過來,幾個人小心翼翼地扶著胤祺坐下,一時竟再沒人顧得上這新君即位的頂天大事。
張廷玉心中一緊,快步出去叫人傳太醫進來,胤禛半跪在椅子邊上,把這個弟弟的手擱在手心裡頭焐著,忍了淚意啞聲道:“五弟,難受就哭出來,別忍著……”
胤祺只覺著喉間腥甜的氣息越發濃重,卻又本能的記著這個時候自個兒還不能出什麼岔子。艱難的將胸口翻湧的血氣平復下去,握緊了手中的扇子,將一瞬恍惚的心神qiáng行凝聚了起來,掙扎著站起了身子:“四哥,先去受賀……”
胤禛還想要說什麼,張廷玉已含淚攔住了他,湊近了壓低聲音哽道:“皇上,以恆親王的xing子,若非眼看著這些事兒都了了,是不會肯歇下的……”
胤禛又何嘗不知道這個弟弟的xing子,咬著牙沉默了半晌,終於還是微微點了點頭,由張廷玉扶在了椅子裡坐下。兄弟們心裡早都是有數的,胤祥過去扶著五哥在頭裡跪下,規規矩矩地行起了三拜九叩的大禮。
清楚地感覺到這個哥哥的身子越來越沉,最後的幾拜幾乎已是徹底伏在了他的手臂上。胤祥的心裡頭也跟針扎似的難受,賀完了最後的一聲萬歲,便匆忙將人一把撈了起來緊緊抱住:“五哥——五哥!”
胤祺昏昏沉沉地靠在他臂間,只覺著耳旁的聲音忽近忽遠地縹緲著,眼前已是一片明明暗暗的模糊。恍惚著感覺到不少人圍了過來,有人將他架到了椅子上坐下,有人替他診著脈,有人緊緊攥著他的手不肯鬆開,也有人不住地同他說著什麼話。他努力地想要看清楚那些人都是誰,想要再看皇阿瑪一眼,身上卻像是被壓了千斤的擔子似的,手腳都止不住的發沉發麻,無論怎麼掙扎都站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