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山海關離京城不遠,這一扣人一耽擱,永昌公主作亂,賈赦自立為王的事就傳入了山海關。
交通不便的時間差就是這樣令人措手不及。陳之傲還全然懵逼不知京城狀況,這頭賈赦已經打響了順應天命的旗號。天授須彌芥子,多唬人啊。而且賈赦這個天命所歸的神器和自古那些起事的傳說祥瑞不一樣,古時候那些天命所授多半是噱頭,賈赦這個須彌芥子據說是幾千人親眼所見的。
陳之傲回了信,沒有立刻答應賈赦,也沒把話說死,便放了賈赦派去的信差,又派了心腹一同入京打探情況。
賈赦看了陳之傲的信,知道事情還有轉圜餘地,放心了不少。
山海關,京城的東門戶,依山臨海,若是北疆柳萱部回攻京城,山海關守將出兵攔截,會對柳萱部造成不小的麻煩。陳之傲目前表現出觀望姿態,便有爭取的餘地。
在賈赦看來,權利,從來都是人授而不是神授。靠著自己天命所歸的名聲,很容易得到百姓的支持,再爭取一些實權人物的支持,便可進一步擴大實力了。
接下來的日子,各地方勢力紛紛打出旗號,有些原本就是永昌公主一系的,比如晉中、衡水等地,自然是擁護永昌公主,打的名目是代天子討伐逆賊賈赦。
有的還是擁護景懷帝的,和賈赦一樣,打的是清君側的旗號。但是不管打的什麼旗號,各方勢力都在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相互兼併。於是,各方勢力相互割裂穿插,軍閥混戰,誰也沒有連成片。
這種局勢賈赦早就預料到了。但是自古行軍打仗,最忌後方不穩。現在賈赦的勢力範圍,一是以通州為據點的周王嫡系部隊;二是裴四海經營了極久的平安州。但是這兩塊地雖然互為犄角,但是並不相連,且四面皆被其他勢力包圍,好比兩塊飛地。
若要站穩腳跟,還需快些將這兩塊地連起來才好。
如今戰事起了,別看賈赦嫡系部隊規模是極小的,但是發展卻是最快的。一是賈赦那受命於天的名聲,二是周王嫡系部隊戰無不勝,至今沒吃過敗仗,但凡投軍的,或是為了吃口飯,或是為了搏前程,但是誰不想活命呢,跟著勝率最高的部隊,活命的機率則最大。還有一個,周王嫡系因為糧草充足,從不滋擾百姓,名聲極好。民間因為戰亂而失了生計的人,投靠的自然更多。
周王軍是不缺糧草的,缺的是兵器。但是賈赦到處,打掃戰場如有神助,只要打一場勝仗,周王軍的兵器輜重便有增無減。如此此消彼長,周王軍發展壯大得極快。
於賈赦而言,如今只有一項棘手之事,賈璉還困在京城。當日賈赦自立為王,帶眾出城的時候,帶出了賈敬、許岩、左良、林如海等人的家小,就是稍慢一拍的曾闊,賈赦也用留在京城的內應將其家小送出了城。唯有賈璉,因為現在已經成了景懷帝的保命符,暫時沒打聽到被軟禁在哪裡。
至於賈母等人,為防她壞事,賈赦等人的行事都沒告知她。待得賈赦自立為王的消息傳到賈母耳里,嚇得賈母險些丟魂。但是賈母這種人,現在做人質都沒什麼價值,留在善永侯府反倒安全。
加之賈赦等人出城之前,留了部分人在京城潛伏做內應,也將賈赦之前取來的上書房諸王孫公子的貼身物件掛在了善永侯府門外,善永侯府非但沒人招惹,甚至還成了極安全的所在,連賈政夫妻都回去了。
那些個上書房的王孫公子,現在成了景懷帝的保命符。即便有許岩留在宮裡的內應打聽,一時半會兒也沒打探到賈璉的消息。
許岩、左良、周福都武藝高強,加上賈赦本身更是深不可測,幾人曾勸過賈赦不如就點了武藝高強的人直入皇宮,就算尋不到賈璉,也可以綁了景懷帝逼問。
但是叫賈赦給否了。賈赦倒不是不想救賈璉,而是這隊伍剛拉起來,不能做那種為了自身利益犧牲將士的事,不然失了民心,註定一敗,敗了便不是自己一家一族的事了,是整個大周軍都受牽連。
趙子龍長板波救回阿斗,人都救回來了,劉備還要摔一摔表明態度,以穩人心呢,自己豈能現在讓眾人以身犯險。末世來的人,都是理智勝於感性的,或者說冷血,但是他們都會做出利益最大化,最有利於保存力量的選擇。這幾乎已經成為了賈赦的本能,但在所有屬下看來,這些都是周王大公無私的體現。
當然,賈赦不帶人犯險救賈璉,還有個原因是賈璉作為景懷帝的重要護身符,即便落入永昌公主手裡,也不會有生命危險的。只有活著的賈璉,才能要挾賈赦,若是賈璉有個好歹,只能招來賈赦的瘋狂報復。
在種種制衡之下,便入了冬。
因為氣候的關係,冬天一般是不出兵的,即便已經捲入戰鬥的各方,也都關閉城門,修整防務,苦練兵馬。但是永昌公主和賈赦先後起兵的事,卻也傳入了邊疆。譬如西海沿子、粵海、北疆等地。
天下要易主了,這些地方的實權人物也各懷心思,即便不出兵,也開始備荒備戰。
這時候,周王賈赦的地盤已經擴大了很多,廊坊等地也都成了賈赦的勢力範圍,從江南沿運河北上的道路,被賈赦截死了。
太平時候,京城人煙阜盛,戰亂年間,因為人口多,便消耗極大。有些家中沒有存糧的百姓,要麼外逃,要麼就近入伍,或是加入永昌公主軍,要麼加入景懷帝的護國軍。當然,因為通州賈赦隔得不遠,也有不少百姓聽聞周王名聲,前來投靠賈赦的。都是為了一口飯吃,京城附近的三支主要力量都在壯大。
交通不便的時間差就是這樣令人措手不及。陳之傲還全然懵逼不知京城狀況,這頭賈赦已經打響了順應天命的旗號。天授須彌芥子,多唬人啊。而且賈赦這個天命所歸的神器和自古那些起事的傳說祥瑞不一樣,古時候那些天命所授多半是噱頭,賈赦這個須彌芥子據說是幾千人親眼所見的。
陳之傲回了信,沒有立刻答應賈赦,也沒把話說死,便放了賈赦派去的信差,又派了心腹一同入京打探情況。
賈赦看了陳之傲的信,知道事情還有轉圜餘地,放心了不少。
山海關,京城的東門戶,依山臨海,若是北疆柳萱部回攻京城,山海關守將出兵攔截,會對柳萱部造成不小的麻煩。陳之傲目前表現出觀望姿態,便有爭取的餘地。
在賈赦看來,權利,從來都是人授而不是神授。靠著自己天命所歸的名聲,很容易得到百姓的支持,再爭取一些實權人物的支持,便可進一步擴大實力了。
接下來的日子,各地方勢力紛紛打出旗號,有些原本就是永昌公主一系的,比如晉中、衡水等地,自然是擁護永昌公主,打的名目是代天子討伐逆賊賈赦。
有的還是擁護景懷帝的,和賈赦一樣,打的是清君側的旗號。但是不管打的什麼旗號,各方勢力都在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相互兼併。於是,各方勢力相互割裂穿插,軍閥混戰,誰也沒有連成片。
這種局勢賈赦早就預料到了。但是自古行軍打仗,最忌後方不穩。現在賈赦的勢力範圍,一是以通州為據點的周王嫡系部隊;二是裴四海經營了極久的平安州。但是這兩塊地雖然互為犄角,但是並不相連,且四面皆被其他勢力包圍,好比兩塊飛地。
若要站穩腳跟,還需快些將這兩塊地連起來才好。
如今戰事起了,別看賈赦嫡系部隊規模是極小的,但是發展卻是最快的。一是賈赦那受命於天的名聲,二是周王嫡系部隊戰無不勝,至今沒吃過敗仗,但凡投軍的,或是為了吃口飯,或是為了搏前程,但是誰不想活命呢,跟著勝率最高的部隊,活命的機率則最大。還有一個,周王嫡系因為糧草充足,從不滋擾百姓,名聲極好。民間因為戰亂而失了生計的人,投靠的自然更多。
周王軍是不缺糧草的,缺的是兵器。但是賈赦到處,打掃戰場如有神助,只要打一場勝仗,周王軍的兵器輜重便有增無減。如此此消彼長,周王軍發展壯大得極快。
於賈赦而言,如今只有一項棘手之事,賈璉還困在京城。當日賈赦自立為王,帶眾出城的時候,帶出了賈敬、許岩、左良、林如海等人的家小,就是稍慢一拍的曾闊,賈赦也用留在京城的內應將其家小送出了城。唯有賈璉,因為現在已經成了景懷帝的保命符,暫時沒打聽到被軟禁在哪裡。
至於賈母等人,為防她壞事,賈赦等人的行事都沒告知她。待得賈赦自立為王的消息傳到賈母耳里,嚇得賈母險些丟魂。但是賈母這種人,現在做人質都沒什麼價值,留在善永侯府反倒安全。
加之賈赦等人出城之前,留了部分人在京城潛伏做內應,也將賈赦之前取來的上書房諸王孫公子的貼身物件掛在了善永侯府門外,善永侯府非但沒人招惹,甚至還成了極安全的所在,連賈政夫妻都回去了。
那些個上書房的王孫公子,現在成了景懷帝的保命符。即便有許岩留在宮裡的內應打聽,一時半會兒也沒打探到賈璉的消息。
許岩、左良、周福都武藝高強,加上賈赦本身更是深不可測,幾人曾勸過賈赦不如就點了武藝高強的人直入皇宮,就算尋不到賈璉,也可以綁了景懷帝逼問。
但是叫賈赦給否了。賈赦倒不是不想救賈璉,而是這隊伍剛拉起來,不能做那種為了自身利益犧牲將士的事,不然失了民心,註定一敗,敗了便不是自己一家一族的事了,是整個大周軍都受牽連。
趙子龍長板波救回阿斗,人都救回來了,劉備還要摔一摔表明態度,以穩人心呢,自己豈能現在讓眾人以身犯險。末世來的人,都是理智勝於感性的,或者說冷血,但是他們都會做出利益最大化,最有利於保存力量的選擇。這幾乎已經成為了賈赦的本能,但在所有屬下看來,這些都是周王大公無私的體現。
當然,賈赦不帶人犯險救賈璉,還有個原因是賈璉作為景懷帝的重要護身符,即便落入永昌公主手裡,也不會有生命危險的。只有活著的賈璉,才能要挾賈赦,若是賈璉有個好歹,只能招來賈赦的瘋狂報復。
在種種制衡之下,便入了冬。
因為氣候的關係,冬天一般是不出兵的,即便已經捲入戰鬥的各方,也都關閉城門,修整防務,苦練兵馬。但是永昌公主和賈赦先後起兵的事,卻也傳入了邊疆。譬如西海沿子、粵海、北疆等地。
天下要易主了,這些地方的實權人物也各懷心思,即便不出兵,也開始備荒備戰。
這時候,周王賈赦的地盤已經擴大了很多,廊坊等地也都成了賈赦的勢力範圍,從江南沿運河北上的道路,被賈赦截死了。
太平時候,京城人煙阜盛,戰亂年間,因為人口多,便消耗極大。有些家中沒有存糧的百姓,要麼外逃,要麼就近入伍,或是加入永昌公主軍,要麼加入景懷帝的護國軍。當然,因為通州賈赦隔得不遠,也有不少百姓聽聞周王名聲,前來投靠賈赦的。都是為了一口飯吃,京城附近的三支主要力量都在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