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身旁侍立的內官倉惶來扶他,卻被一把推開,他抬手抹了把嘴角的血跡,眸中陰冷,「骨灰呢,去把她的骨灰給朕拿來,只要朕不同意,她哪裡都別想去!」

  皇帝在承乾宮裡設了方祭台,其上擺放靈位與骨灰盅,不准她入土為安,不准她的魂魄往生。

  他恨透了這個女人,她想要的一切,他都絕不會教她如願以償。

  ******

  芳林杏花落如雨,少女窈窕初長成。

  扶英今歲剛剛過完十五歲的生辰,便有郴州許多大戶人家遣媒婆上門來說親,但人還未踏進姜家宅子的大門,一早便教宋先生全都趕了出去。

  因她說自己不想嫁人,就算要嫁,也該有阿姐替她相看個好人家才是。

  但這願望想來是不成了。

  這年深秋時,有人從帝都寄來一封信箋,扶英看過了信,突然失魂落魄地跑進書房中翻出幾日前才收到的阿姐回信,一霎直冷到心底深處去了。

  信中說她的阿姐,早在盛夏時節便已自焚於明露殿,信中還說,晏清已死。

  扶英即刻收拾行囊,孤身一人策馬連夜趕往帝都,她長跪在宮門前求見皇帝,跪暈了一次又一次也還是無果,但每次也從沒有哪個守門的禁衛敢對她動手。

  直折騰到那年秋狩時聖駕前往圍場,她冒死攔路,才終於見到了皇帝。

  他坐在御駕上,透過車門的縫隙看了她許久,眸中波瀾不興卻又深不見底,最終吩咐了句,「讓她過來。」

  扶英撥開擋路的禁衛,疾步走過去踏上車轅,在隨侍的內官尚未來得及阻止之前,徑直推開車門,躬身進了裡頭。

  皇帝在她面上打量了幾眼,淡淡調轉開目光,問她找來做什麼?

  扶英盯著他,質問的語氣,「為我阿姐討個公道,你究竟把我阿姐怎麼了?」

  「她死於自焚。」皇帝答得簡短,一個字都不願意多說。

  「那骨灰呢,我要帶回祖籍安葬,還請皇上將阿姐的骨灰交還給我。」

  他聞言立時皺起眉頭,嗓音里壓著怒意,「姜家的女兒都是這般沒規矩,她是朕的女人,就是死了,今後也只會陪葬在朕的陵寢里。」

  扶英望著他眸中冷凝的怨恨與憤怒,忽地就不再問了,她想自己已經知道了一切來龍去脈。

  她不說話了,皇帝側臉轉向一邊,沒問她還有什麼事,也沒有趕她下去。

  秋狩一趟回宮,皇帝帶回了姜家二小姐,朝臣還沒來得及反對,便又聽聞皇帝將她打發去了羲和宮偏殿住著,同靖昌公主作伴,乍一看,似乎並不是眾人以為的那個意思。

  但那年年節宮宴過後,他帶著扶英去了棲梧宮,兩個人在空蕩蕩的後院池子邊吹風,喝酒,懷念著同一個人,只是一個是愛,另一個由愛生了恨。

  他喝得醉了,側過臉望著扶英許久,忽地喚了聲「皇后......」

  扶英那一霎覺得他可恨又可憐,她在心底冷笑了聲,沖他搖頭,「我不是阿姐,更不是你的皇后。」

  談不上一語驚醒夢中人,他皺眉噢了聲,並沒有幡然醒悟的失望神色,卻只是緩緩伸手過來握住她,問:「那你願意做皇后嗎?」

  他從前聽過一個人說了很多次不願意,所以話問出去心底很有些忐忑,不自覺握緊了她的手,很怕她也像那個人一樣,說不願意。

  但幸好,她雖然隔了一會兒點頭,但說得是:願意。

  他好像鬆了一口氣,背靠回到欄杆上,懶散地應了聲好,「等你長到十八歲,我們就成婚。」

  皇帝說到做到,在她十八歲那年,不顧朝臣們以死相逼的反對,給了她一場空前盛大的封后大典。

  晚上揭開蓋頭看著她,他甚至有些緊張,坐在床邊躊躇地像個未經人事的少年郎,手心攥出了汗,才終於伸臂將她攬進懷裡,低頭試探地在她唇上尋索。

  她迎合上去,將蜻蜓點水燃燒成熊熊烈火。

  他第一次婚禮時十三歲,第二次婚禮時二十八歲,中間相隔了十五年,但最終,他的皇后仿佛仍舊還是同一個人。

  只有後世史書為區分前後兩位姜皇后,稱她為「小姜後」。

  她的名聲並不好,妖媚惑主、專橫跋扈、德行有虧......太多了,她的劣跡多得數都數不過來。

  位住中宮的第二年,朝臣向皇帝進言重新恢復大選,消息傳到棲梧宮,她一氣之下便將棲梧宮砸了個稀巴爛。

  皇帝聞訊趕來,剛轉進屏風便當面迎上了一盞小香爐,他躲避不及,教她不偏不倚砸在額角上,鮮血一霎流淌下來,滴進眼睛裡,連帶著染紅了他的眼。

  「瘋女人!」

  他氣怒,擰眉兩步衝過去就要教訓她,她脾氣倒比他還大,對著他拳打腳踢,想到什麼就罵什麼,分毫都沒有顧忌。

  皇帝聽得煩躁,看著她一張嬌艷欲滴的紅唇中說出那樣傷人的話,突然抬手捏著她的下頜迫使她仰起頭來,俯身用自己的唇堵了上去。

  她掙扎得越發厲害,他便對她用強,直等到她放棄抵抗,嚶嚶地哭,全身都柔軟下來,他有些捨不得,試圖去取悅她,用溫柔的手段送她到歡愉的頂端。

  她的身體能連接到她的心,他也是。

  戰爭煙消雲散後,她趴在他胸口上,噘著嘴說不想他選妃。

  他沉吟了片刻,答應不選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