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四周俱寂。寒蟬不敢妄語。

  沒有猶豫了,這兩個顆心相撞,相愛,誰也不虧欠誰。

  情愛火熱沁人心,而熱意退去之後,裊裊餘存是繞指柔,也是百鍊鋼。

  從什麼時候開始,她們變成了一樣的人?

  擁抱傳達力量,親吻給予勇氣,連接讓命運相通,從此以後,她們隔著天阻不分彼此。

  方致遠開著玩笑,說:「這輩子若是不成,還有下輩子。」

  「下輩子誰還記得你?」關雨霂擰著她的衣服口,離襟一揪,皺得不像話。

  「若是我先去了,我就為你造橋,你走我的橋,便去不了奈何橋,碰不上孟婆,喝不了那碗孟婆湯。」

  「那我為你養蠶,同你連千絲萬縷的線。」

  「好,就這麼定了。」

  她們像小孩一樣拉著勾,在澹然恬靜的回味里沉沒,在動盪的夜晚中神色不虞。

  此生,我們遇見了彼此。

  此生,我們再也不會迷失在無邊的黑夜裡。

  這人間何處覓良人似君樣。

  這人間何處尋佳配若身旁。

  是珠玉,是珍味,是看不絕的俗世煙火,是眠不足的合歡鴛帳,是治不好的相思惡疾。

  誰家庭院,紅梅綴雪正初發?

  昨兒沐春暉,今兒攜著萬縷情愁兩紛飛。

  斷魂夜裡,佳思難續,夢別在蘭桂香濃時分。

  過迴廊,枯葉泫露淒音長。

  望不盡,兩眼相思半江水。

  欲訴一曲琵琶,卻掩面不能終曲。

  ***

  撫州港灣飄著一艘小船,沒有一位來客。

  關雨霂沒有上船,她上京了。

  作者有話要說:

  雨霂:幾時聽話過了?

  紙鳶:昨天晚上可聽話了。(可是這裡很嚴肅,我不能調皮)

  強行@了一下隔壁的舊作《蠶》,一個還算正經的晦澀苦味短篇,算作《撫州閒話》的前身。 不大好懂,也不僅僅講愛情,半BE。

  閒花,也就是野花,三十章中致遠曾經這麼比喻過自己。鷓鴣,在二十八章用過。

  以鷓鴣之身,懷鴻鵠之志,拍翅在冰封雪凜。我鍾愛這種在絕望中覓光的可笑。

  致遠的沐浴而冠,靈感取于靖難時王叔英的『沐浴更衣,書絕命詞藏於衣裾間,自盡於玄妙觀的銀杳樹下』。讀時的觸動難以言說,大約就如『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一般。碎,也要碎得漂亮。

  話雖說得挺悽苦了些,但這篇HE,大家放心看吧。

  話說,還差七八章完結吧,我都想像不到這是真的。

  第71章 章六十九

  嘉化十七年秋,京中言官有譖,撫州巡撫方致遠被執,征至京師。公在位兩年,惠愛於民,城中百姓皆涕泣。其妻關氏同月上京,召撫州,江陵兩地百姓,捧墨筆,擊鼓詣闕訟冤,不得入。後巷辨於東順門,抗論不屈。

  勾結外商?

  「撫州本為土薄民稀荒蠻之地,海上強盜橫行,漁船不敢遠航。夫君在位之初,問民疾苦,察民所需,平賊匪,民得以安居,引外商,民得以樂業。今碼頭貨輪無數,交易繁盛,不過奉行為民興業,還富於民之理。何來勾結一說?」

  中飽私囊?

  「聲名起,謗亦相隨。撫州府庫充實,政事清明,斷小恩,拒惠利,官民一心無嫌隙。夫君廉潔奉公,一身清臞風骨,不曾動用官家一分銀錢,其至誠高節之心,上極青天,下通地脈,誠無愧焉。」

  私囤軍火?

  「朝臣依違形勢,偷安眼前,不肯為天下長慮。夫君以己之力,革弊修政,乘時進取,專研洋學,所獲之圖紙皆呈於朝廷,反為蜚語所中。婦人無知,敢問其罪為何?乃忠公勤恪乎?是竭忠於國歟?」

  有是理乎?

  「居官有績,不遷擢,立身無玷,遭徵召。以莫須有之詞,押清白之軀,實非法令讚頌太平之道。十三年,家父近杖鄉之年被誣下獄。十五年,於昭雪之日瘐死獄中。四年前,朝廷錯判,民婦失怙,今夫君蒙冤,民婦為衷情所激,斗膽妄言,罔識忌諱,不勝戰慄惶恐,旦求公道於人間。」

  ***

  怎會不念故鄉?關雨霂常常羨慕方致遠提起申洲時眼中的那一抹山溫水暖。她生在京城,長在京城,但京城於她早已沒了故鄉當有的那份溫存。

  可她不得不面對故鄉,因為那裡囚禁了她的家。

  她想起了幼年最愛的枕頭,沒了她,便入不了香甜的夢,還有阿娘哄著吃飯的那一聲喃喃,沒了她,便咽不下鬆軟的飯。枕頭早就不知道去哪了,阿娘也成了天上的星星。舊事淡去,舊物無蹤,唯有熹微舊影朦朦朧朧,熟悉可人,悄聲在荒蕪之際,淡淡吟出一折小睡初醒時,最溫情的,也最回不去的絕望。

  她曾經有個家,父慈母善,老天奪走了它。後來有人給了她一個家,款款深深,老天又奪走了它。

  是不是軟弱之人,就抓不住幸福?她想把屬於自己的奪回來。這是她的愛人在雨窗前教會她的。

  「若是喜歡,便去拿。」

  當年的嫁妝花了大半,她似從未有過如此揮金如土的日子。是該花的,若是不花,怕也花不成了。不知檢點地拋頭露面,跟個潑婦般地鬧市鳴冤,著了魔似地傾慕一個女子。不該做的皆做了。她一一細數近來所行之荒唐事,在路過關家舊院之時,於心中默默祈求阿爹已投胎到了戶好人家。不然他日黃泉相見,難說會不會被一根戒尺打斷腿。是悲景,也是哀情,可她不知怎地,打心底的釋然,竟有了付之一笑的灑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