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她嘴上跟他說些沒邊沒際的調笑話,手上動作卻快速而齊整的替他穿衣,北千秋如今個子實在是比較矮小,她搬了個小凳墊在腳下才能給他披上坎肩,左陽有些難以適應,想要讓她回去躺著自己來。她卻說:「做夫妻本就是這樣,每個人都要做最本來的自己,又要去為了對方改變一下自己。不過,我也就是今兒醒的早,你要是以後敢在我睡著的時候叫我,我非砍了你。」
左陽笑起來,他怎麼可能捨得將她熟睡的時候叫起來。看著她拿來玉佩,微微躬身給他系在腰間扣上,這才整理好一切,她後退了兩步,身上簡單披著外衣倒是很滿意左陽如今這一身,左陽正要走動,她卻道:「等等,你後頭坎肩有一處沒有齊整。」
她踮腳站在小凳上,簡單整了一下坎肩,卻一把從後面抱住他,唇湊到他耳邊來,呵氣如蘭:「房裡頭的事情,何必耿耿如懷,旁人又不會知道,就咱們二人知道就是了。」
左陽忍不住臉紅起來,卻拽住她胳膊,想要將她扯下來,小聲道:「我知道了。」
「不過你真的身材好好,寬肩窄腰屁股翹,嗷嗷。」她吸了吸口水。
「……」他生生受了這誇獎。
左坤這一去,便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調兵如此之多,軍衣軍晌便是國庫開支的重中之重,往年但軍衣一項的開支,就占足了年開支的四分之一以上,如今為了驅逐柔然,回招老兵,整治軍府,從軍人數達到往年的一倍還多,這份開支就太讓人頭疼了。
北千秋與左陽既然理政,這些擔子都落在了他們二人身上,夫妻倆愁著國事,倒是婚後根本沒個蜜月,大半日子都是在宮內度過的。
所幸是宮內太妃太嬪安定,太子——啊不,小皇帝又年幼,每天沒多少事兒,就是跟在北千秋後頭一口一個北姑的喚著,對於國事方面有問不完的問題,北千秋開始對這皇位的一切政務熟悉的時候,都是十五年前了她消息靈通,深諳官場與南方行事,的確是個好老師。
就是沒耐性了點。
小皇帝畢竟年紀小,有些事情反應不過來,就問的詳細,甚至說著說著就扯開去問別的了,北千秋卻不喜歡哄孩子,她以前對著十幾歲時候的左陽都話也不多,幾乎在左陽懂事摸透她脾氣之前,都沒怎麼理過他。
小皇帝自然經常在她面前碰壁,他小時候就是見過好多次北千秋的,甚至沒少讓北千秋抱,對她親密,厚著臉皮求知若渴。
左陽倒是對他很有耐心,北千秋不喜歡廢話,小皇帝年紀太小之前也不過是剛接觸政事,哪裡理解得來,往往就是記著北千秋說的東西,來找左陽解釋。左陽得了閒的時候,便會從體制根源跟他逐一分析起來,今上如醍醐灌頂,可算是明白了些。
幸而開春天氣極佳,西北戰事頻頻告捷,明媚的春風吹活了江南的莊稼,也吹入宮廷中,長安的繁華絲毫不會被政局動盪影響,寒食清明的節日裡,百姓們依然是一片盛世般的狂歡。
宮內的樹枝漸青,宮內不像往年多分出錢來維持和修繕,稍顯的有那麼些雜亂,不過卻也多了許多生命力。何榮兒一身繡芍藥的深紅色宮裝,挽著發手裡拈著信,後頭跟著幾名年輕宮女,走進上書房院內,停在剛換下冬簾的門口,行禮道:「王爺,是豫州送來的私信。」
裡頭卻響起了北千秋輕輕地聲音:「進來吧。」
她推門進去,並沒有看到左陽,而是北千秋身著寶藍色長裙,皺著眉頭坐在正位上,指尖袖口全是不小心弄得墨汁,皇上翹腳趴在桌案上,挽著小冠和北千秋低聲討論著什麼,阿朝身著簡單宮裝,在一旁磨墨,看著摺子也側耳聽得仔細。
何榮兒進來見了禮,北千秋抬起眼,髒兮兮的手指在唇上比了一下,小聲道:「王爺睡著了,躺在後頭榻上睡著了,隔得近,他睡覺淺,動靜大一點就醒了。」
何榮兒連忙點頭,左陽的忙,她作為如今宮內的內司也是知道的。她的內司權勢倒不如當年的北千秋廣泛,但很多細碎的雜事卻都落在了她身上。北千秋目光清澈,氣色也隨著春天來臨而愈發明媚,抬手叫她將信遞過來,阿朝連忙去給她擦了手才讓她去拿。
那封私信她簡要瞟了兩眼,似乎是喜訊,她眉頭鬆開了些,卻也並不見得是多麼高興,將那信遞給小皇帝,他到了十一歲也是開始長個的時候,畢竟是個孩子,那些事情過去,性子裡頭的跳脫有些顯露出來,他快眼掃過信,眼睛亮起來只道是:「這是軍中捷報,很好嘛……北姑為何不開心。」
「軍中不該死這麼多將士的。我朝依靠前代的牧場,最不缺的便是馬,一個帶兵兩萬的大營,手下少有四千騎兵,平均每人多一匹替馬,中軍再有馱馬,這一個軍營便也是萬匹馬,再加上鎧甲的普及率是八成,盾甲的普及率是六成,這便是前朝也不曾有過的配置,一個月五場或大或小的戰役,士兵的折損率卻比我預估的高了兩成,一個月死了這麼多人,打了勝仗又有什麼用!」北千秋低聲斥道。
她又怕左陽醒來,連忙回頭看了一眼,屏風後頭的榻上靜悄悄的,依稀有左陽躺著的輪廓透過來,她偏了偏頭透過屏風縫隙看了一眼他的脊背,這才轉臉聽小皇帝說話。
「可是,以咱們的境況,打了勝仗才是關鍵啊。」小皇帝小聲道:「士兵折損率縱然是高了些,或許是新兵的緣故。他們作為將士,為國捐軀不該是正常,馬革裹屍、戰死沙場,每個人當兵之前都有過這樣的覺悟啊。」
左陽笑起來,他怎麼可能捨得將她熟睡的時候叫起來。看著她拿來玉佩,微微躬身給他系在腰間扣上,這才整理好一切,她後退了兩步,身上簡單披著外衣倒是很滿意左陽如今這一身,左陽正要走動,她卻道:「等等,你後頭坎肩有一處沒有齊整。」
她踮腳站在小凳上,簡單整了一下坎肩,卻一把從後面抱住他,唇湊到他耳邊來,呵氣如蘭:「房裡頭的事情,何必耿耿如懷,旁人又不會知道,就咱們二人知道就是了。」
左陽忍不住臉紅起來,卻拽住她胳膊,想要將她扯下來,小聲道:「我知道了。」
「不過你真的身材好好,寬肩窄腰屁股翹,嗷嗷。」她吸了吸口水。
「……」他生生受了這誇獎。
左坤這一去,便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調兵如此之多,軍衣軍晌便是國庫開支的重中之重,往年但軍衣一項的開支,就占足了年開支的四分之一以上,如今為了驅逐柔然,回招老兵,整治軍府,從軍人數達到往年的一倍還多,這份開支就太讓人頭疼了。
北千秋與左陽既然理政,這些擔子都落在了他們二人身上,夫妻倆愁著國事,倒是婚後根本沒個蜜月,大半日子都是在宮內度過的。
所幸是宮內太妃太嬪安定,太子——啊不,小皇帝又年幼,每天沒多少事兒,就是跟在北千秋後頭一口一個北姑的喚著,對於國事方面有問不完的問題,北千秋開始對這皇位的一切政務熟悉的時候,都是十五年前了她消息靈通,深諳官場與南方行事,的確是個好老師。
就是沒耐性了點。
小皇帝畢竟年紀小,有些事情反應不過來,就問的詳細,甚至說著說著就扯開去問別的了,北千秋卻不喜歡哄孩子,她以前對著十幾歲時候的左陽都話也不多,幾乎在左陽懂事摸透她脾氣之前,都沒怎麼理過他。
小皇帝自然經常在她面前碰壁,他小時候就是見過好多次北千秋的,甚至沒少讓北千秋抱,對她親密,厚著臉皮求知若渴。
左陽倒是對他很有耐心,北千秋不喜歡廢話,小皇帝年紀太小之前也不過是剛接觸政事,哪裡理解得來,往往就是記著北千秋說的東西,來找左陽解釋。左陽得了閒的時候,便會從體制根源跟他逐一分析起來,今上如醍醐灌頂,可算是明白了些。
幸而開春天氣極佳,西北戰事頻頻告捷,明媚的春風吹活了江南的莊稼,也吹入宮廷中,長安的繁華絲毫不會被政局動盪影響,寒食清明的節日裡,百姓們依然是一片盛世般的狂歡。
宮內的樹枝漸青,宮內不像往年多分出錢來維持和修繕,稍顯的有那麼些雜亂,不過卻也多了許多生命力。何榮兒一身繡芍藥的深紅色宮裝,挽著發手裡拈著信,後頭跟著幾名年輕宮女,走進上書房院內,停在剛換下冬簾的門口,行禮道:「王爺,是豫州送來的私信。」
裡頭卻響起了北千秋輕輕地聲音:「進來吧。」
她推門進去,並沒有看到左陽,而是北千秋身著寶藍色長裙,皺著眉頭坐在正位上,指尖袖口全是不小心弄得墨汁,皇上翹腳趴在桌案上,挽著小冠和北千秋低聲討論著什麼,阿朝身著簡單宮裝,在一旁磨墨,看著摺子也側耳聽得仔細。
何榮兒進來見了禮,北千秋抬起眼,髒兮兮的手指在唇上比了一下,小聲道:「王爺睡著了,躺在後頭榻上睡著了,隔得近,他睡覺淺,動靜大一點就醒了。」
何榮兒連忙點頭,左陽的忙,她作為如今宮內的內司也是知道的。她的內司權勢倒不如當年的北千秋廣泛,但很多細碎的雜事卻都落在了她身上。北千秋目光清澈,氣色也隨著春天來臨而愈發明媚,抬手叫她將信遞過來,阿朝連忙去給她擦了手才讓她去拿。
那封私信她簡要瞟了兩眼,似乎是喜訊,她眉頭鬆開了些,卻也並不見得是多麼高興,將那信遞給小皇帝,他到了十一歲也是開始長個的時候,畢竟是個孩子,那些事情過去,性子裡頭的跳脫有些顯露出來,他快眼掃過信,眼睛亮起來只道是:「這是軍中捷報,很好嘛……北姑為何不開心。」
「軍中不該死這麼多將士的。我朝依靠前代的牧場,最不缺的便是馬,一個帶兵兩萬的大營,手下少有四千騎兵,平均每人多一匹替馬,中軍再有馱馬,這一個軍營便也是萬匹馬,再加上鎧甲的普及率是八成,盾甲的普及率是六成,這便是前朝也不曾有過的配置,一個月五場或大或小的戰役,士兵的折損率卻比我預估的高了兩成,一個月死了這麼多人,打了勝仗又有什麼用!」北千秋低聲斥道。
她又怕左陽醒來,連忙回頭看了一眼,屏風後頭的榻上靜悄悄的,依稀有左陽躺著的輪廓透過來,她偏了偏頭透過屏風縫隙看了一眼他的脊背,這才轉臉聽小皇帝說話。
「可是,以咱們的境況,打了勝仗才是關鍵啊。」小皇帝小聲道:「士兵折損率縱然是高了些,或許是新兵的緣故。他們作為將士,為國捐軀不該是正常,馬革裹屍、戰死沙場,每個人當兵之前都有過這樣的覺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