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作者有話要說:
嗯,系統的理想人選出現了...
第44章 44.時代新青年俞慶
“連製造醜聞都不能夠的市民們在所有名人的醜聞中找到了足以自我辯護怯懦無能的藉口,同時,無色到了賴以樹立自己實際上並不存在的優勢的台基。”。*
雖說沒有指名道姓,眾人無端臉色發燙。儒雅女士繼續淡淡的說道:
“我沒xx那麼有名,但我比她素質好”。 “我沒有xx那樣的命運,但我比她世故” 。“我沒有xx那麼聰明,但…”——如此一來,公眾便如豬一般無比幸福的墜入酣睡之中。*
圍觀的知識分子居多也都能聽明白,漸漸地議論聲也就消了,不一會兒交通擁堵的問題就迎刃而解。出乎顧念意料之外年輕的李先生面色紅燥地向那位女士連連道謝卻被避開不受,這下只能臉色滴血似的勸著方娟茹家去,旁邊的年輕女子識趣的自己叫了車走了。
顧念看也沒自己什麼事了,想來方姐姐該不樂意自己見到這種場景就叫胖丫護送她好好回去冷靜一番就是了,自己不便插手她的糟心事,朋友之間這點距離還是要有的。
卻見身邊的校友們包括朱吟秋在內都一副不虧是我偶像的態度一擁而上,顧念也頭次見到一位五官平平無奇卻莫名的覺得出眾的人物,眾人圍住她一起移到路邊的西班牙餐廳說話,點上些異國師傅推薦的下午茶點,氣氛融洽。
透過落地玻璃窗,陽光正好,長桌上幾個銀質的雙層甜點塔,下層是油黃噴香的一個個夾心小麵包和小漢堡,上層是小塊的水果蛋糕和彩色馬卡龍,掌心大的骨質白瓷小杯里散發著誘人的手磨咖啡的香味。
一陣又一陣的女孩們的輕笑聲傳出,大家都忘了剛才的鬧劇愉悅得很。顧念也弄明白了那位女士的名字—俞慶棠。
好像是前幾年畢業的學姐,也是聖瑪麗的風雲人物之類的,還任過學生會主席,怪不得了。
顧念剛好無意中坐在她對面,想起之前對方平息混亂場面的三言兩語,佩服的兩眼閃亮。
“噗呲!”,俞女士輕攏阮呢披肩,“才先是日本的芥川先生之語。你要是喜歡我借你他的《侏儒警語》好了,那些話,你可以慢慢看個夠。”。
顧念意識到自己視線太直白了,趕緊拿個藍色的小巧馬卡龍一口塞到嘴裡迴避,不像其他同窗們一樣用鎏金的銀質小刀叉分作小塊優雅的進食。誰知被嘴裡炸開的清甜酥軟迷住,又送了一些咖啡入口,嘴裡接二連三的綻放美味,控制不住自己露出陶醉的表情快速的把幾種甜點都吃下肚。
好吃是不錯可相應的價錢也很好看,雖說俞前輩有意買單可架不住同窗們熱情只好罷手,六七個人平攤後顧念忍痛付了十幾個銀元出去,這也是平日她為什麼拼命想法子攢零錢的原因,雖然已經儘量避免一些無用的交際了,有時也難免遇上不得不參與的情況,聖瑪麗女學生們消費水平真不是蓋的,還好最近還留著一點設計得來的辛苦費要不就要面臨一些很難堪的局面了。
一時顧念也沒了興致,人貴在自知,不能因為通過了生死關卡就放鬆警惕,還是要繼續努力才行啊!不要管別人的閒事先管好自己吧。
作者有話要說:
*芥川龍之介(1892~1927),日本小說家。 代表作有《羅生門》、《竹林中》、《鼻子》、《偷盜》、《舞會》、《阿富的貞操》、《偶人》、《橘子》、《一塊地》以及《秋》等。
芥川龍之介生於東京,本姓新原,父經營牛奶業。生後9個月,母精神失常,乃送舅父芥川家為養子。芥川家為舊式封建家族。龍之介在中小學時代喜讀江戶文學、《西遊記》、《水滸傳》等,也喜歡日本近代作家泉鏡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鷗外的作品。1913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科。學習期間與久米正雄、菊池寬等先後兩次復刊《新思潮》,使文學新潮流進入文壇。
其間,芥川發表短篇小說《羅生門》(1915)、《鼻》(1916)、《芋粥》(1916)、《手帕》(1916),確立起作家新星的地位。1916年大學畢業後,曾在橫須賀海軍機關學校任教,旋辭職。1919年在大阪每日新聞社任職,但並不上班。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聞視察員身份來中國旅行,先後遊覽上海、杭州、蘇州、南京、蕪湖、漢口、洞庭湖、長沙、鄭州、洛陽、龍門、北京等地,回國後發表《上海遊記》(1921)和《江南遊記》(1922)等。自1917年至1923年,龍之介所寫短篇小說先後六次結集出版,分別以《羅生門》、《菸草與魔鬼》、《傀儡師》、《影燈籠》、《夜來花》和《春服》6個短篇為書名。 1927年發表短篇《河童》,對資本主義社會及其制度作了尖銳的嘲諷。同年7月由於健康和思想情緒上的原因,服毒自殺,享年35歲。
第45章 45.勸友
早間的涼氣一過,中午熱的人心理無端的發麻。下課的途中李楠微連連打了好幾個噴嚏。
姚慧見她兩頰泛著猩紅,莫名的嬌艷,嘴唇卻乾燥而蒼白,忍不住勸道,“雖說天氣一天比一天熱了,你也不該那麼愛嬌慣穿些輕綢薄紗,早晚還是穿件長袖的好!”。
李楠微心不在焉的哦一聲用帕子蓋了蓋鼻子,“就是受了一點涼能有什麼事,該是這個新換的香水味兒太沖了,改明兒叫他給我送瓶新的來!我們這個年紀就該趁著大好時光多穿用些,叫我說,姚慧你也不差那幾個錢,怎麼跟阿念似的成日裡素著,你倆就是要好,學尼姑都一路,把我撇到一邊。”。
嗯,系統的理想人選出現了...
第44章 44.時代新青年俞慶
“連製造醜聞都不能夠的市民們在所有名人的醜聞中找到了足以自我辯護怯懦無能的藉口,同時,無色到了賴以樹立自己實際上並不存在的優勢的台基。”。*
雖說沒有指名道姓,眾人無端臉色發燙。儒雅女士繼續淡淡的說道:
“我沒xx那麼有名,但我比她素質好”。 “我沒有xx那樣的命運,但我比她世故” 。“我沒有xx那麼聰明,但…”——如此一來,公眾便如豬一般無比幸福的墜入酣睡之中。*
圍觀的知識分子居多也都能聽明白,漸漸地議論聲也就消了,不一會兒交通擁堵的問題就迎刃而解。出乎顧念意料之外年輕的李先生面色紅燥地向那位女士連連道謝卻被避開不受,這下只能臉色滴血似的勸著方娟茹家去,旁邊的年輕女子識趣的自己叫了車走了。
顧念看也沒自己什麼事了,想來方姐姐該不樂意自己見到這種場景就叫胖丫護送她好好回去冷靜一番就是了,自己不便插手她的糟心事,朋友之間這點距離還是要有的。
卻見身邊的校友們包括朱吟秋在內都一副不虧是我偶像的態度一擁而上,顧念也頭次見到一位五官平平無奇卻莫名的覺得出眾的人物,眾人圍住她一起移到路邊的西班牙餐廳說話,點上些異國師傅推薦的下午茶點,氣氛融洽。
透過落地玻璃窗,陽光正好,長桌上幾個銀質的雙層甜點塔,下層是油黃噴香的一個個夾心小麵包和小漢堡,上層是小塊的水果蛋糕和彩色馬卡龍,掌心大的骨質白瓷小杯里散發著誘人的手磨咖啡的香味。
一陣又一陣的女孩們的輕笑聲傳出,大家都忘了剛才的鬧劇愉悅得很。顧念也弄明白了那位女士的名字—俞慶棠。
好像是前幾年畢業的學姐,也是聖瑪麗的風雲人物之類的,還任過學生會主席,怪不得了。
顧念剛好無意中坐在她對面,想起之前對方平息混亂場面的三言兩語,佩服的兩眼閃亮。
“噗呲!”,俞女士輕攏阮呢披肩,“才先是日本的芥川先生之語。你要是喜歡我借你他的《侏儒警語》好了,那些話,你可以慢慢看個夠。”。
顧念意識到自己視線太直白了,趕緊拿個藍色的小巧馬卡龍一口塞到嘴裡迴避,不像其他同窗們一樣用鎏金的銀質小刀叉分作小塊優雅的進食。誰知被嘴裡炸開的清甜酥軟迷住,又送了一些咖啡入口,嘴裡接二連三的綻放美味,控制不住自己露出陶醉的表情快速的把幾種甜點都吃下肚。
好吃是不錯可相應的價錢也很好看,雖說俞前輩有意買單可架不住同窗們熱情只好罷手,六七個人平攤後顧念忍痛付了十幾個銀元出去,這也是平日她為什麼拼命想法子攢零錢的原因,雖然已經儘量避免一些無用的交際了,有時也難免遇上不得不參與的情況,聖瑪麗女學生們消費水平真不是蓋的,還好最近還留著一點設計得來的辛苦費要不就要面臨一些很難堪的局面了。
一時顧念也沒了興致,人貴在自知,不能因為通過了生死關卡就放鬆警惕,還是要繼續努力才行啊!不要管別人的閒事先管好自己吧。
作者有話要說:
*芥川龍之介(1892~1927),日本小說家。 代表作有《羅生門》、《竹林中》、《鼻子》、《偷盜》、《舞會》、《阿富的貞操》、《偶人》、《橘子》、《一塊地》以及《秋》等。
芥川龍之介生於東京,本姓新原,父經營牛奶業。生後9個月,母精神失常,乃送舅父芥川家為養子。芥川家為舊式封建家族。龍之介在中小學時代喜讀江戶文學、《西遊記》、《水滸傳》等,也喜歡日本近代作家泉鏡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鷗外的作品。1913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科。學習期間與久米正雄、菊池寬等先後兩次復刊《新思潮》,使文學新潮流進入文壇。
其間,芥川發表短篇小說《羅生門》(1915)、《鼻》(1916)、《芋粥》(1916)、《手帕》(1916),確立起作家新星的地位。1916年大學畢業後,曾在橫須賀海軍機關學校任教,旋辭職。1919年在大阪每日新聞社任職,但並不上班。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聞視察員身份來中國旅行,先後遊覽上海、杭州、蘇州、南京、蕪湖、漢口、洞庭湖、長沙、鄭州、洛陽、龍門、北京等地,回國後發表《上海遊記》(1921)和《江南遊記》(1922)等。自1917年至1923年,龍之介所寫短篇小說先後六次結集出版,分別以《羅生門》、《菸草與魔鬼》、《傀儡師》、《影燈籠》、《夜來花》和《春服》6個短篇為書名。 1927年發表短篇《河童》,對資本主義社會及其制度作了尖銳的嘲諷。同年7月由於健康和思想情緒上的原因,服毒自殺,享年35歲。
第45章 45.勸友
早間的涼氣一過,中午熱的人心理無端的發麻。下課的途中李楠微連連打了好幾個噴嚏。
姚慧見她兩頰泛著猩紅,莫名的嬌艷,嘴唇卻乾燥而蒼白,忍不住勸道,“雖說天氣一天比一天熱了,你也不該那麼愛嬌慣穿些輕綢薄紗,早晚還是穿件長袖的好!”。
李楠微心不在焉的哦一聲用帕子蓋了蓋鼻子,“就是受了一點涼能有什麼事,該是這個新換的香水味兒太沖了,改明兒叫他給我送瓶新的來!我們這個年紀就該趁著大好時光多穿用些,叫我說,姚慧你也不差那幾個錢,怎麼跟阿念似的成日裡素著,你倆就是要好,學尼姑都一路,把我撇到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