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頁
出乎意料的是,這樣一軟一硬兩套方案下去,至少頭一所蒙學是辦起來了,京畿附近的新政推行qíng況也頗為不錯。而諸王大臣在被皇后一記亂拳打暈之後,又見識到了這女人發狠的一面,都老實了。
讓他們沉默的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這是個女人,她能撒潑,你不能!跟個女人斗,贏了,不算本事,輸了,實在丟人。而且看眼前的qíng形,輸的可能xing還挺大。大家不是敵我矛盾,不過是試試水而已,又沒有鐵了心跟她作對,不如靜觀其變,該工作的工作,不要生事好了。
事qíng是這樣的。
對於還有的不良傳言,淑嘉也沒有繼續保持沉默,不明著辯解,卻逮著一個借論因果而影she的人大罵:“我一個婦道人家都知道,子不語怪亂力神,這些東西還好意思自稱是聖人門徒!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他這麼愛說,我就成全他,給他一紙度牒,革了功名,拘到京里來念經好了!不要荒廢了他這一身裝神弄鬼的本事。”
把聖人門徒打成了神棍,還真是沒有她不敢gān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遇到個撒潑的女人,連理都沒法講了。
眾人待要勸,這主意卻得到了雍王的支持,弄得朝野側目。
諸王大臣不再耍滑,以弘旦已經不算菜鳥的從政能力,然穩住了陣腳。
只是還有一樣,鑲huáng旗的蒙學剛剛開辦,有士紳來當老師,就算是一大成功了。然而要推廣,光是京中,預計要再辦七所,這也是依著慣例來的,八旗辦事都是按旗來分,不亂次序的。銀子不算多,人手也有了,時間上卻要拖上幾個月才能都辦好。
鑲huáng旗因是試點,盯的人多,辦事效率自然高。其餘七旗里,一是七所學校一同辦,工作量大,二也是上頭注意力分散,略有不及,故而耗時更久。
等到這些蒙學辦好了,胤礽也能下地了,正好移駕暢chūn園修養。
皇帝能起身了!
真是一個好消息,人心慢慢安定了下來,諸項工作也有餘不紊地相繼展開了。
————————————————————————————————————————
淑嘉了一口氣,從政聽起來威風,可實在不是人gān的差使!越是知道自己的命令會對別人有多大的影響,就越要慎重。移駕之前還有一項工作要做,那就是大挑。看皇帝這個樣子,今年就一切從簡了。
乾清宮東暖閣,胤礽扶案而立。坐著、躺著久了,他寧願站著看文件。淑嘉垂下臉,看著像是恭謹,實則緊張。昨日對鏡梳頭,讓她看到了一絲白髮,這一驚也是非同小可的。對著鏡子扒拉了好一會兒,也沒能把這白頭髮給看成黑的。
淑嘉有些惴惴,公布的名單是她擬的,當然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給胤礽進後宮。胤礽也沒有異議,照單全發了。然後突然道:“你看純愨公主的兒子成袞扎布如何?”
“嘎?”這倒親戚關係倒是淑嘉的qiáng項,胤礽活到出嫁的姐妹不算多,純愨公主就是六公主,康熙四十五年下嫁蒙古博爾濟吉特氏喀爾喀台吉策凌,策凌是成吉思汗二十世孫,隨祖父投清後被康熙收入內廷學習。策凌與公主感qíng很好,額附生得也頗為英俊,公主也不是醜女,兩人的兒子長相也好。
淑嘉對此人基本信息是知道的,只是不知道胤礽為什麼會突然說起他來。
她還是忘了一點,她在意近親結婚,胤礽不在意!成袞扎布與烏雲珠年紀正相仿。
胤礽經此一病,雖漸好轉,卻也心生感慨,什麼都是假的,他的功業是真的,他的老婆孩子要安排好!弘早此次指婚,嫡妻擇的是傅爾丹的幼女。所有兒女中,也就是烏雲珠與幼子弘昞沒有定下來了,弘昞還小,烏雲珠卻已及笄。
“兩代尚主?”反對也只能從這一條來了,“是不是恩典太過?”
“這會子還管什麼恩典?!”伸手覆上了淑嘉的手,“策凌是在內廷長大的,上回擊敗準噶爾,他立了功,已晉為郡王。成袞扎布有父如此,純愨的陪嫁我也沒收回來,成袞扎布比尋常蒙古台吉更有教養些。”爵位有了,也算比較有共同語言。
淑嘉沉聲道:“她還小呢,你急什麼?小孩子家家的,這就下嫁,那麼遠的路。”
“太遠……我再想想。”
淑嘉在政務上的一套亂拳,胤礽也只能接受了,除了qiáng力壓制獲取反彈,他也沒有旁的辦法了,倒是淑嘉的這個辦法,與祖制有些背離,卻是阻力最小的辦法了。
俗話說得好,有得必有失,胤礽病qíng穩定之後,卻給她出了一道難題:怎麼樣嫁女兒才好?她必須提出一個合適的人選,否則就等著女兒遠嫁吧。她的胸懷還沒有寬廣到讓女兒遠嫁蒙古。
第289章 天馬行空的想法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說的就是這樣的吧?”胤礽輕聲曼吟。暢chūn園有水有木,還有如他所說的荷花。修養中的人,自然是要出來散散心的。左手邊是兒子,右手邊是老婆,身後跟著一群托著各種會用到的家什的宮女太監,啊。
一家三口漫步在暢chūn園中,頗有閒qíng逸志。光看他們眼下的qíng形,絲毫想像不出,這個國家的新政正在重重阻力之下展開。
胤礽病qíng好轉,在暢chūn園裡還召見了一回諸王大臣,雖然時間比較短,人看起來也瘦了不少,卻是實實在在的變得好起來了。
諸王大臣誠心誠意地想酬神!終於不用再跟那個女人打jiāo道了!說起來皇后也沒有怎麼著他們,可惜她打完一套亂拳又罵完一回人之後,已經被列入了最好不要去惹的名單里。
這是一個可怕的女人,她有四個已經成家立業的兒子,分在各部,其中一個還是太子,弘旦一經指婚,又被安排領了工部差使,還有她的娘家兄弟子侄、姻親戚里,足以保證她信息來源的豐厚可靠。
你拿細節去問她,她會說,這點事都要來問我,底下辦事的人真是白痴,拿錢不辦事,當我是傻的嗎?你要有意不讓她知道某些事qíng,她又能東拉西扯,不知道怎麼地就扯到這上頭來了(此女歪樓技能滿級),暗示,你們瞞不了我。
弄得一群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只能老老實實想辦法gān活。這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沒有見識的後宮婦人,她或許缺乏常識,卻不一定缺乏眼光,時不時靈光一現,就想出匪夷所思的主意來。在朝上混了那麼久的大老爺們兒,叫個女人反襯成了庸材,幾十年老臉都丟盡了!
大家挺盼著這座大山繼續呆在她該呆的地方的。
他們也是想得太美好了,畢竟那個女人是皇帝的老婆太子的媽,在皇帝還沒有徹底康復之前,他們還是要跟她碰面的。而胤礽雖然覺得老婆在政事上,呃,會出囧招,卻也並不無知。淑嘉的分寸也掌握得不錯,該出面的出面,該放手的放手。
他仍然掛心朝政,卻也不必像先前那樣著急上火了,慢慢修養著,身體也漸漸有了好轉。只是季節不對,盛夏正熱,沒病還能熱出病來,他康復得並不算快,也不敢再過份cao勞。
“唔,再過幾日,天沒這麼熱了,你也大安了,咱們撐船過去游一遭,那才有意思呢。”
弘旦聽著他爹娘的對話,哭笑不得,因為新政的重重問題而緊張的心弦也鬆了下來。笑道:“正是正是,再多過些時日,蓮子也該熟了,正好吃。”
淑嘉抽抽嘴角:“你怎麼成了吃貨了?”擱到平日,弘旦是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的,他小人家架子端得平穩得很!
弘旦臉上一紅:“民以食為天嘛。”
胤礽收回了目光,漫不經心地問道:“今年雨水如何?各地有無災異之事?”
淑嘉心中一嘆,養個病都養不安生!這麼大的國家,哪一年沒有幾個地方受災?弘旦一一述來:“今年雖沒過完,也過了一大半兒了,大致上是個什麼qíng形也心裡有數兒了,大約就是這幾處了,不算很嚴重。只恨新政沒推行完畢,按攤丁入畝來算,貧者要繳的稅反而變少,如果能早幾年推行,他們手頭能更有些餘糧余錢,也能扛得住災荒。”
“這幾處免了今年的賦稅吧。”胤礽祭出通用法寶來。
“嗻。”
淑嘉這才道:“走了這麼一會兒,你們不累,我還累了呢,前頭亭子裡歇一歇腳罷。”
弘旦看一看胤礽額上已出汗,笑道:“額娘累了?是兒子疏忽了,該打。”
一家子坐到了亭子裡,跟著的宮女太監擺上毛巾、水果、茶點,打扇兒的、打水的,忙個不亦樂乎。
胤礽談興上來了,又說起了國事。難為他病了這麼久,放手了幾個月,還是想忍不住打聽打聽。
淑嘉拿牙籤戳了一塊果ròu慢慢咬著,耳朵里聽著這父子倆說話。多數是弘旦在說,胤礽一面聽,時不時點評兩句,某人xingqíng如何、某人本事如何、某人又有何缺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這件事辦得好,那件事如果這樣辦效果會更好。遇到覺得重要的問題,還會提問。
弘旦已匯報到在京八旗除鑲huáng旗蒙學已辦,其他七旗的蒙學下個月才開學,但是效果不錯:“每學已收了兩三百不等的學生,必得一、二十老師,每人每年服役二十日計,輪班也能班下百多號人了。不特順天府,直隸地界的士紳也能容下大半了。”
胤礽道:“除開京師,八旗還在哪裡駐防?各處有多少人?攜眷的有多少?”
弘旦掰著指頭數著:“盛京自不必提,杭州、西安、廣州……這其中有攜眷的,也有不攜眷的……”
胤礽放鬆地靠著椅背:“八旗統共有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會上蒙學?”
這個也難不倒弘旦,報完了數他的臉色也變得凝重了起來,蒙學不是後世的義務教育一讀讀個九年、十二年的,三年五載也就罷了。八旗人口數是在增長沒錯,總是不很多的,而且,現在讀的只有男童,學齡兒童數目還要減半。
如京城、廣州這樣有旗人攜眷聚的地方,可以消耗得了這麼些服役的讀人。其他偏遠地方呢?根本消耗不了那麼多。
“兒子想過這個了,”頓了頓,“不過是叫他們服役,教也是服役,做點子旁的也是服役不是?。”
“他們還能做什麼?”胤礽很直白地問,“除了誹謗朝政、吟風弄月、搬弄是非,他們還能做什麼?真正有本事的要麼補缺,要麼特旨徵召了。”留下的,應了那一句百無一用是生。就算是入朝為官了的,也有無能之輩。
平日裡胤礽看著他們也是頗為順眼的,真要想一件他們能gān的、利國利民的事qíng,真能讓人想得禿了頂!
弘旦抹抹汗,拿眼睛看淑嘉。淑嘉也在發愣,她確實把事qíng想得簡單了一點。對於這些讀人,她能想到的辦法,也就是讓他們教教了。至於做官,一是官職就這麼多,不可能盲目擴招,二也是很多科舉考試出來的官員,能力也是有限,很多人真是擅長風花雪月,卻連數學題都做不好。
讓他們沉默的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這是個女人,她能撒潑,你不能!跟個女人斗,贏了,不算本事,輸了,實在丟人。而且看眼前的qíng形,輸的可能xing還挺大。大家不是敵我矛盾,不過是試試水而已,又沒有鐵了心跟她作對,不如靜觀其變,該工作的工作,不要生事好了。
事qíng是這樣的。
對於還有的不良傳言,淑嘉也沒有繼續保持沉默,不明著辯解,卻逮著一個借論因果而影she的人大罵:“我一個婦道人家都知道,子不語怪亂力神,這些東西還好意思自稱是聖人門徒!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他這麼愛說,我就成全他,給他一紙度牒,革了功名,拘到京里來念經好了!不要荒廢了他這一身裝神弄鬼的本事。”
把聖人門徒打成了神棍,還真是沒有她不敢gān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遇到個撒潑的女人,連理都沒法講了。
眾人待要勸,這主意卻得到了雍王的支持,弄得朝野側目。
諸王大臣不再耍滑,以弘旦已經不算菜鳥的從政能力,然穩住了陣腳。
只是還有一樣,鑲huáng旗的蒙學剛剛開辦,有士紳來當老師,就算是一大成功了。然而要推廣,光是京中,預計要再辦七所,這也是依著慣例來的,八旗辦事都是按旗來分,不亂次序的。銀子不算多,人手也有了,時間上卻要拖上幾個月才能都辦好。
鑲huáng旗因是試點,盯的人多,辦事效率自然高。其餘七旗里,一是七所學校一同辦,工作量大,二也是上頭注意力分散,略有不及,故而耗時更久。
等到這些蒙學辦好了,胤礽也能下地了,正好移駕暢chūn園修養。
皇帝能起身了!
真是一個好消息,人心慢慢安定了下來,諸項工作也有餘不紊地相繼展開了。
————————————————————————————————————————
淑嘉了一口氣,從政聽起來威風,可實在不是人gān的差使!越是知道自己的命令會對別人有多大的影響,就越要慎重。移駕之前還有一項工作要做,那就是大挑。看皇帝這個樣子,今年就一切從簡了。
乾清宮東暖閣,胤礽扶案而立。坐著、躺著久了,他寧願站著看文件。淑嘉垂下臉,看著像是恭謹,實則緊張。昨日對鏡梳頭,讓她看到了一絲白髮,這一驚也是非同小可的。對著鏡子扒拉了好一會兒,也沒能把這白頭髮給看成黑的。
淑嘉有些惴惴,公布的名單是她擬的,當然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給胤礽進後宮。胤礽也沒有異議,照單全發了。然後突然道:“你看純愨公主的兒子成袞扎布如何?”
“嘎?”這倒親戚關係倒是淑嘉的qiáng項,胤礽活到出嫁的姐妹不算多,純愨公主就是六公主,康熙四十五年下嫁蒙古博爾濟吉特氏喀爾喀台吉策凌,策凌是成吉思汗二十世孫,隨祖父投清後被康熙收入內廷學習。策凌與公主感qíng很好,額附生得也頗為英俊,公主也不是醜女,兩人的兒子長相也好。
淑嘉對此人基本信息是知道的,只是不知道胤礽為什麼會突然說起他來。
她還是忘了一點,她在意近親結婚,胤礽不在意!成袞扎布與烏雲珠年紀正相仿。
胤礽經此一病,雖漸好轉,卻也心生感慨,什麼都是假的,他的功業是真的,他的老婆孩子要安排好!弘早此次指婚,嫡妻擇的是傅爾丹的幼女。所有兒女中,也就是烏雲珠與幼子弘昞沒有定下來了,弘昞還小,烏雲珠卻已及笄。
“兩代尚主?”反對也只能從這一條來了,“是不是恩典太過?”
“這會子還管什麼恩典?!”伸手覆上了淑嘉的手,“策凌是在內廷長大的,上回擊敗準噶爾,他立了功,已晉為郡王。成袞扎布有父如此,純愨的陪嫁我也沒收回來,成袞扎布比尋常蒙古台吉更有教養些。”爵位有了,也算比較有共同語言。
淑嘉沉聲道:“她還小呢,你急什麼?小孩子家家的,這就下嫁,那麼遠的路。”
“太遠……我再想想。”
淑嘉在政務上的一套亂拳,胤礽也只能接受了,除了qiáng力壓制獲取反彈,他也沒有旁的辦法了,倒是淑嘉的這個辦法,與祖制有些背離,卻是阻力最小的辦法了。
俗話說得好,有得必有失,胤礽病qíng穩定之後,卻給她出了一道難題:怎麼樣嫁女兒才好?她必須提出一個合適的人選,否則就等著女兒遠嫁吧。她的胸懷還沒有寬廣到讓女兒遠嫁蒙古。
第289章 天馬行空的想法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說的就是這樣的吧?”胤礽輕聲曼吟。暢chūn園有水有木,還有如他所說的荷花。修養中的人,自然是要出來散散心的。左手邊是兒子,右手邊是老婆,身後跟著一群托著各種會用到的家什的宮女太監,啊。
一家三口漫步在暢chūn園中,頗有閒qíng逸志。光看他們眼下的qíng形,絲毫想像不出,這個國家的新政正在重重阻力之下展開。
胤礽病qíng好轉,在暢chūn園裡還召見了一回諸王大臣,雖然時間比較短,人看起來也瘦了不少,卻是實實在在的變得好起來了。
諸王大臣誠心誠意地想酬神!終於不用再跟那個女人打jiāo道了!說起來皇后也沒有怎麼著他們,可惜她打完一套亂拳又罵完一回人之後,已經被列入了最好不要去惹的名單里。
這是一個可怕的女人,她有四個已經成家立業的兒子,分在各部,其中一個還是太子,弘旦一經指婚,又被安排領了工部差使,還有她的娘家兄弟子侄、姻親戚里,足以保證她信息來源的豐厚可靠。
你拿細節去問她,她會說,這點事都要來問我,底下辦事的人真是白痴,拿錢不辦事,當我是傻的嗎?你要有意不讓她知道某些事qíng,她又能東拉西扯,不知道怎麼地就扯到這上頭來了(此女歪樓技能滿級),暗示,你們瞞不了我。
弄得一群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只能老老實實想辦法gān活。這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沒有見識的後宮婦人,她或許缺乏常識,卻不一定缺乏眼光,時不時靈光一現,就想出匪夷所思的主意來。在朝上混了那麼久的大老爺們兒,叫個女人反襯成了庸材,幾十年老臉都丟盡了!
大家挺盼著這座大山繼續呆在她該呆的地方的。
他們也是想得太美好了,畢竟那個女人是皇帝的老婆太子的媽,在皇帝還沒有徹底康復之前,他們還是要跟她碰面的。而胤礽雖然覺得老婆在政事上,呃,會出囧招,卻也並不無知。淑嘉的分寸也掌握得不錯,該出面的出面,該放手的放手。
他仍然掛心朝政,卻也不必像先前那樣著急上火了,慢慢修養著,身體也漸漸有了好轉。只是季節不對,盛夏正熱,沒病還能熱出病來,他康復得並不算快,也不敢再過份cao勞。
“唔,再過幾日,天沒這麼熱了,你也大安了,咱們撐船過去游一遭,那才有意思呢。”
弘旦聽著他爹娘的對話,哭笑不得,因為新政的重重問題而緊張的心弦也鬆了下來。笑道:“正是正是,再多過些時日,蓮子也該熟了,正好吃。”
淑嘉抽抽嘴角:“你怎麼成了吃貨了?”擱到平日,弘旦是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的,他小人家架子端得平穩得很!
弘旦臉上一紅:“民以食為天嘛。”
胤礽收回了目光,漫不經心地問道:“今年雨水如何?各地有無災異之事?”
淑嘉心中一嘆,養個病都養不安生!這麼大的國家,哪一年沒有幾個地方受災?弘旦一一述來:“今年雖沒過完,也過了一大半兒了,大致上是個什麼qíng形也心裡有數兒了,大約就是這幾處了,不算很嚴重。只恨新政沒推行完畢,按攤丁入畝來算,貧者要繳的稅反而變少,如果能早幾年推行,他們手頭能更有些餘糧余錢,也能扛得住災荒。”
“這幾處免了今年的賦稅吧。”胤礽祭出通用法寶來。
“嗻。”
淑嘉這才道:“走了這麼一會兒,你們不累,我還累了呢,前頭亭子裡歇一歇腳罷。”
弘旦看一看胤礽額上已出汗,笑道:“額娘累了?是兒子疏忽了,該打。”
一家子坐到了亭子裡,跟著的宮女太監擺上毛巾、水果、茶點,打扇兒的、打水的,忙個不亦樂乎。
胤礽談興上來了,又說起了國事。難為他病了這麼久,放手了幾個月,還是想忍不住打聽打聽。
淑嘉拿牙籤戳了一塊果ròu慢慢咬著,耳朵里聽著這父子倆說話。多數是弘旦在說,胤礽一面聽,時不時點評兩句,某人xingqíng如何、某人本事如何、某人又有何缺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這件事辦得好,那件事如果這樣辦效果會更好。遇到覺得重要的問題,還會提問。
弘旦已匯報到在京八旗除鑲huáng旗蒙學已辦,其他七旗的蒙學下個月才開學,但是效果不錯:“每學已收了兩三百不等的學生,必得一、二十老師,每人每年服役二十日計,輪班也能班下百多號人了。不特順天府,直隸地界的士紳也能容下大半了。”
胤礽道:“除開京師,八旗還在哪裡駐防?各處有多少人?攜眷的有多少?”
弘旦掰著指頭數著:“盛京自不必提,杭州、西安、廣州……這其中有攜眷的,也有不攜眷的……”
胤礽放鬆地靠著椅背:“八旗統共有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會上蒙學?”
這個也難不倒弘旦,報完了數他的臉色也變得凝重了起來,蒙學不是後世的義務教育一讀讀個九年、十二年的,三年五載也就罷了。八旗人口數是在增長沒錯,總是不很多的,而且,現在讀的只有男童,學齡兒童數目還要減半。
如京城、廣州這樣有旗人攜眷聚的地方,可以消耗得了這麼些服役的讀人。其他偏遠地方呢?根本消耗不了那麼多。
“兒子想過這個了,”頓了頓,“不過是叫他們服役,教也是服役,做點子旁的也是服役不是?。”
“他們還能做什麼?”胤礽很直白地問,“除了誹謗朝政、吟風弄月、搬弄是非,他們還能做什麼?真正有本事的要麼補缺,要麼特旨徵召了。”留下的,應了那一句百無一用是生。就算是入朝為官了的,也有無能之輩。
平日裡胤礽看著他們也是頗為順眼的,真要想一件他們能gān的、利國利民的事qíng,真能讓人想得禿了頂!
弘旦抹抹汗,拿眼睛看淑嘉。淑嘉也在發愣,她確實把事qíng想得簡單了一點。對於這些讀人,她能想到的辦法,也就是讓他們教教了。至於做官,一是官職就這麼多,不可能盲目擴招,二也是很多科舉考試出來的官員,能力也是有限,很多人真是擅長風花雪月,卻連數學題都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