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頁
胤礽的擔心並沒有錯,眼下諸王里就已經有了動搖的人了,如果他真的掛了,即使弘旦看到國家qíng況不妙,想要繼續改革,也會迫於形勢作出妥協!有時候政息人亡,不僅僅是繼任者不想堅持,也有可能是因為政權jiāo替之下不得已的舉動。
夫妻一體,妻者,齊也。丈夫名聲不好,妻子也脫不了gān系,皇后必須維護皇帝。有幾分力氣使幾分。
想通此節,心中覺得皇帝這是在以皇后之地位而壓制外朝的諸王,也只得認了——他們還真得吃這一套。
鑑於皇帝還在那裡吊著一口氣,諸王、大臣勉qiáng聽從了命令。卻有意無意地,事一先向弘旦請示。同時又丟出難題給皇后:新政要怎麼繼續推行呢?這就跟做飯似的,你不能以為吩咐一句“開飯”就有飯了,你得有柴有米,對吧?
成心出難題了這是。
淑嘉看著底下寫上來的摺子,臉上一陣青白jiāo錯。諸王的主意沒有打錯,她確實……不懂cao作!
第287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
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是道震撼xing的命令,震級qiáng烈到所有人都被震得頭暈眼花,眼裡只有這一件事qíng而忘了其他;皇帝病重,這是一件大事,大到很多人都忘了今年其實是一個大挑的年份。
淑嘉還要過問這一件事qíng呢,卻突然接到了一份摺子,不由大吃一驚。她還不習慣看摺子,以前也偶有瞄過幾次,都是胤礽無意間帶過來,覺得這摺子有趣,拿來跟淑嘉一起笑看的。
那會兒看摺子半點兒心理負擔都沒有,再棘手的事qíng都已經有別人處理完了,她只是跟著看兩眼罷了,真正的“看”。這一回卻是讓她跟著拿主意的,自與當時不可同日而語。
摺子到的時候,淑嘉正在看內務府關於本次選秀的安排,雖然每次大挑都是大同小異,卻也不能太不放在心上了。今年淑嘉還打算給弘早指婚,又趕上胤礽病重,雖然心裡不想,還是作了最壞的打算——如果胤礽真的有個三長兩短,總要在他閉上眼睛之前知道弘早的老婆是誰。與此同時,她還開始了關於烏雲珠丈夫人選的考慮。在此之前,她是沒有想過這麼早給女兒選丈夫的。
怔愣片刻,淑嘉才反應過來,現在她也要關心一下國家大事了。
即使是皇太子登基,大臣們還要掂量掂量新君的斤兩呢,何況是一個之前一直安後的皇后?這是淑嘉的第二反應。
必須把這件事qíng辦得漂漂亮亮的,否則不但自己站不住腳,還會連累了兒子一道被鄙視。這種事qíng是常見的,即使在普通大宅里,新管家當家,底下也多的是看人下菜碟的,報上一件事qíng,且看你怎麼處理,如果處理得好,大家就老實一點,不然的話,嘿嘿,對吧?有時候這樣的考驗還可能不止一件,非得你拿得出本事來壓住了眾人,從此他們才能不耍jian。
可是要怎麼辦呢?淑嘉把大挑的本子放到一邊,對著摺子咬起了手指頭。胤礽現在這個樣子,再拿事qíng去煩他,估計真要把他給累死了。弘旦恐怕不足以她根本就是朝堂門外漢、政事路人甲,她的處事經驗都是關於內宅後宮的,可以借鑑的也就是這些了。惡補朝堂知識,對於她來說,至少在這件事qíng上,已經來不及了。這會兒,外頭諸王、朝臣都在等著她的決斷吧?
“好像有點兒麻煩了。”允祥摸著新剃的簇青頭皮。他正坐在雍王府的房裡,雍王端坐在桌後,雙眉之間印出了一個川字。
雍王此時應該有很多事qíng要忙的,卻不得不與弟弟碰個頭,jiāo換一下意見。與允祥不同,他的長項是在民政方面,如果新政被廢止,他就等於被廢了武功,只能做個庸王了。反之,他也將名垂青史,而不是僅僅在列傳里寫一個生卒年月、生母為誰。
雍王的臉更加嚴肅了,沉聲道:“我們只要儘自己的本份就好。”
允祥輕輕一笑:“四哥說的是。外頭為了給皇上祈福,正在做法事呢,我也打發人悄悄送了二百銀子到廟裡,算是盡一份心意吧。四哥你?”
雍王咳嗽一聲,他最是信佛的一個人:“我只每日念一卷經罷。”
允祥看他四哥這裡且討不來主意了,也就告辭了,得他也以不變應萬變好。
允祥地走後,雍王起身磨起了地磚,心中不安,還是叫來了他的心腹參謀,戴鐸。
“還是要看皇帝能不能撐過來,能大安,那是最好。否則,就要看皇后與太子是不是能扛得住了。太子雖已成人,卻還年輕,只恐主少國疑。皇后……”戴鐸搖了搖頭,壓低了聲,“畢竟是婦人。王爺當堅太子之心。太子打定了主意,哪怕一時蟄伏,終有再起之時。況且,”戴鐸笑得yīn險,“眼下這般qíng勢,太子只要想做個差不多的皇帝,他就得用您,就得……接著gān下去!”
“老十五要受大用了吧?”允禟又跑到了允禩家裡閒坐,他與其他兄弟的關係都是一般,大家走了不同的路子,jiāo流自然也會少。只有允禩,從小關係就不錯,後來雖各有事忙,終比與旁人好了不少。
允禩是屬於看笑話型的,他是個有大志的人卻被打擊得頗慘,時至今日,他翻不了盤,卻也不想乖乖聽使喚。同時,也想趁此一亂,擴大一點自己的勢力。“管他誰受重用,我只樂得清閒。”
允禟心裡鄙視了一把這位哥哥,樂得清閒你一天見了八個人!卻聽允禩道:“不管你以後是想升官還是想發財,這都是個好機會。你呀……自己琢磨。”終究沒有把話說得太明白。他也有點兒吃不准,事qíng究竟會往哪個方向發展。皇后、太子,在繼承上是絕對優勢沒錯,但是,在朝堂力量對比上,還真不好說,尤其現在要對抗讀人。但是皇后背後有石家,她的兒子們連著數個大族,他們的態度也不好說。
允禑與允祿商議了半天,想支招,卻沒有具體的方案,他們對這新政都不算很了解。結論是,讓淑惠多去看看她姐姐。
石家這幾天熱鬧非凡,多少人登門拜訪,就想探探有沒有什麼內幕。漫說皇后根本沒有召娘家人進宮議事,就算有,石家人的xing子,也不會泄漏出來。
舉朝驚疑。
很快,他們心裡的猶豫就更深了。摺子猶如石沉大海,皇后根本沒理這茬兒,倒是弘旦,態度堅決地表示,他爹是為了新政累倒的,這事兒,沒完!
原本在胤礽肩上扛上的壓力瞬間轉移到了弘旦的身上,他的母親確是個明理的女人。然而與他的叔父們、男權社會的大臣們一樣,他還是對母親從政不報希望的。這是一個爛攤子,指望一個女人,是蠢蛋的做法。召集了他四叔和四弟,讓他們穩住,又親自見了雅爾江阿,請他穩定宗室。
而改革,必須繼續!
弘旦面臨的qíng形比史上乾隆面臨的要糟糕得多,雍正這個勞模把自己累了個死,好歹留下了一個不錯的局面。胤礽也只是把准部暫時打老實了,把鹽法給改了而已。攤丁入畝剛剛施行不幾年,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根本就沒有推行下去,國庫、藩庫之欠銀也沒有追繳完。他還有一堆必須尊敬的“叔王”、世家,他爹培養出來的人才,還都在基層里轉悠呢。
從年份、形勢上來說,他這跟雍正剛繼位的時候,也差不多了。不想死,就必須改。
形勢比人qiáng,太平太子弘旦同學,在重壓之下,瞬間成長。
——————————————————————————————————————————
弘旦深知,他硬壓這些正在觀望的叔王實非明智之舉,更兼涉及諸多讀人,更是難辦。他的辦法也很簡單,讀人不可靠了,是吧?那我用旗人。他的想法是,拉著旗人集團,qiáng力施行下去。
這就必須藉助母親的身份,而母親也必須展現威嚴才行。母親在輩份上占優,排行上是叔王們的嫂子,這是先天優勢,如果母親挺住了,就能讓叔王有所顧忌,自己的命令也就更能被認真執行。
打定主意,弘旦去找淑嘉。
侍疾實行輪班制,烏雲珠與弘晰、弘曈、弘早、在東暖閣里,淑嘉回西配殿歇息。
弘旦一進門,衝到淑嘉面前,抱著他額娘的大腿就開始哭:“額娘一定要幫我!”
把淑嘉嚇了一大跳:“出什麼事了?”
弘旦一邊哭一邊道:“眼下實是生死存亡,額娘一定要站在兒子這一邊啊!”哽咽著,卻吐字清晰地跟淑嘉分析利害關係,“事關阿瑪的心愿,也是為了兒子日後能不受制於人,兒子須得背水一戰了!”
他已看過那道摺子了,短時間內,好的辦法是沒有,只有拼著qiáng力推行了。細細說著他的打算,如何拉攏旗人集團:“這事兒,只要做下去了,木已成舟,想反對的人也就沒得鬧了。想當年,剃髮令不也辦下來了?”說得咬牙切齒,“他們連祖宗的模樣兒都能忘了,就偏偏不能當差納糧了?”
淑嘉愕然,聽到剃髮令,她是憤怒的,聽到弘旦的口氣,她是憤怒的,但是聽完了他的話,這憤怒又不知道沖誰發好了。百姓是純樸的,易統治的,他們剃髮易服,或許沒有想那麼多,誰當皇帝他們都得納稅,對吧?這些讀人,還真是……讓她想起了幾個扔在記憶角落裡的名詞“公知”、“五毛”、“帶路黨”。
伸手拍拍兒子的頭:“知道了。”這一緩,不由深深地看了看兒子的頭頂,這小子,跟老娘耍起心眼兒來了。
弘旦自以說服了母親,底氣更足。諸王、朝臣依舊在觀望。
他們沒想到的又或者說是在意料之中的是:皇后果然出了亂拳,她老人家對他們的摺子不加理睬,卻下了另一道命令,她老人家覺得,應該辦學,主收旗人子弟。
乾清宮西暖閣,樹起一架屏風,擋住了內外視線。淑嘉在屏風後頭給自己打氣,諸王大臣在屏風前面各懷心事。
這是要加恩於人了?弘旦皺眉一想,思路是不錯的,他想的是壓,他額娘想的是施恩拉攏。旗丁內的呼聲,是旗主王爺們也不能忽略的。
八旗有官學,但是入學也是有各種限制的,並不能做到普及教育。淑嘉玩的這一手,倒是給了中下層旗人一些盼頭。而且這是啟蒙xing質的學校,可以晉級。
“凡學得好的,或取前十、或取前二十,可升入八旗官學讀。入了官學,自有師傅教著,一隻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倒不用多費什麼事兒。”淑嘉笑吟吟的。進了八旗官學,前景就比賦閒在家的旗丁要好多了。
你妹!諸王大臣心裡暗罵一聲,他們兩口子壞到一塊兒去了!先有胤礽威脅上的旗人,後有淑嘉挾旗丁以制諸王。
不管皇后這一記亂拳對於新政有沒有影響,她卻是在“為旗丁謀福利”,誰反對她,那些自覺可能從中受益的旗丁就要斜著眼睛看誰了。
夫妻一體,妻者,齊也。丈夫名聲不好,妻子也脫不了gān系,皇后必須維護皇帝。有幾分力氣使幾分。
想通此節,心中覺得皇帝這是在以皇后之地位而壓制外朝的諸王,也只得認了——他們還真得吃這一套。
鑑於皇帝還在那裡吊著一口氣,諸王、大臣勉qiáng聽從了命令。卻有意無意地,事一先向弘旦請示。同時又丟出難題給皇后:新政要怎麼繼續推行呢?這就跟做飯似的,你不能以為吩咐一句“開飯”就有飯了,你得有柴有米,對吧?
成心出難題了這是。
淑嘉看著底下寫上來的摺子,臉上一陣青白jiāo錯。諸王的主意沒有打錯,她確實……不懂cao作!
第287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
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是道震撼xing的命令,震級qiáng烈到所有人都被震得頭暈眼花,眼裡只有這一件事qíng而忘了其他;皇帝病重,這是一件大事,大到很多人都忘了今年其實是一個大挑的年份。
淑嘉還要過問這一件事qíng呢,卻突然接到了一份摺子,不由大吃一驚。她還不習慣看摺子,以前也偶有瞄過幾次,都是胤礽無意間帶過來,覺得這摺子有趣,拿來跟淑嘉一起笑看的。
那會兒看摺子半點兒心理負擔都沒有,再棘手的事qíng都已經有別人處理完了,她只是跟著看兩眼罷了,真正的“看”。這一回卻是讓她跟著拿主意的,自與當時不可同日而語。
摺子到的時候,淑嘉正在看內務府關於本次選秀的安排,雖然每次大挑都是大同小異,卻也不能太不放在心上了。今年淑嘉還打算給弘早指婚,又趕上胤礽病重,雖然心裡不想,還是作了最壞的打算——如果胤礽真的有個三長兩短,總要在他閉上眼睛之前知道弘早的老婆是誰。與此同時,她還開始了關於烏雲珠丈夫人選的考慮。在此之前,她是沒有想過這麼早給女兒選丈夫的。
怔愣片刻,淑嘉才反應過來,現在她也要關心一下國家大事了。
即使是皇太子登基,大臣們還要掂量掂量新君的斤兩呢,何況是一個之前一直安後的皇后?這是淑嘉的第二反應。
必須把這件事qíng辦得漂漂亮亮的,否則不但自己站不住腳,還會連累了兒子一道被鄙視。這種事qíng是常見的,即使在普通大宅里,新管家當家,底下也多的是看人下菜碟的,報上一件事qíng,且看你怎麼處理,如果處理得好,大家就老實一點,不然的話,嘿嘿,對吧?有時候這樣的考驗還可能不止一件,非得你拿得出本事來壓住了眾人,從此他們才能不耍jian。
可是要怎麼辦呢?淑嘉把大挑的本子放到一邊,對著摺子咬起了手指頭。胤礽現在這個樣子,再拿事qíng去煩他,估計真要把他給累死了。弘旦恐怕不足以她根本就是朝堂門外漢、政事路人甲,她的處事經驗都是關於內宅後宮的,可以借鑑的也就是這些了。惡補朝堂知識,對於她來說,至少在這件事qíng上,已經來不及了。這會兒,外頭諸王、朝臣都在等著她的決斷吧?
“好像有點兒麻煩了。”允祥摸著新剃的簇青頭皮。他正坐在雍王府的房裡,雍王端坐在桌後,雙眉之間印出了一個川字。
雍王此時應該有很多事qíng要忙的,卻不得不與弟弟碰個頭,jiāo換一下意見。與允祥不同,他的長項是在民政方面,如果新政被廢止,他就等於被廢了武功,只能做個庸王了。反之,他也將名垂青史,而不是僅僅在列傳里寫一個生卒年月、生母為誰。
雍王的臉更加嚴肅了,沉聲道:“我們只要儘自己的本份就好。”
允祥輕輕一笑:“四哥說的是。外頭為了給皇上祈福,正在做法事呢,我也打發人悄悄送了二百銀子到廟裡,算是盡一份心意吧。四哥你?”
雍王咳嗽一聲,他最是信佛的一個人:“我只每日念一卷經罷。”
允祥看他四哥這裡且討不來主意了,也就告辭了,得他也以不變應萬變好。
允祥地走後,雍王起身磨起了地磚,心中不安,還是叫來了他的心腹參謀,戴鐸。
“還是要看皇帝能不能撐過來,能大安,那是最好。否則,就要看皇后與太子是不是能扛得住了。太子雖已成人,卻還年輕,只恐主少國疑。皇后……”戴鐸搖了搖頭,壓低了聲,“畢竟是婦人。王爺當堅太子之心。太子打定了主意,哪怕一時蟄伏,終有再起之時。況且,”戴鐸笑得yīn險,“眼下這般qíng勢,太子只要想做個差不多的皇帝,他就得用您,就得……接著gān下去!”
“老十五要受大用了吧?”允禟又跑到了允禩家裡閒坐,他與其他兄弟的關係都是一般,大家走了不同的路子,jiāo流自然也會少。只有允禩,從小關係就不錯,後來雖各有事忙,終比與旁人好了不少。
允禩是屬於看笑話型的,他是個有大志的人卻被打擊得頗慘,時至今日,他翻不了盤,卻也不想乖乖聽使喚。同時,也想趁此一亂,擴大一點自己的勢力。“管他誰受重用,我只樂得清閒。”
允禟心裡鄙視了一把這位哥哥,樂得清閒你一天見了八個人!卻聽允禩道:“不管你以後是想升官還是想發財,這都是個好機會。你呀……自己琢磨。”終究沒有把話說得太明白。他也有點兒吃不准,事qíng究竟會往哪個方向發展。皇后、太子,在繼承上是絕對優勢沒錯,但是,在朝堂力量對比上,還真不好說,尤其現在要對抗讀人。但是皇后背後有石家,她的兒子們連著數個大族,他們的態度也不好說。
允禑與允祿商議了半天,想支招,卻沒有具體的方案,他們對這新政都不算很了解。結論是,讓淑惠多去看看她姐姐。
石家這幾天熱鬧非凡,多少人登門拜訪,就想探探有沒有什麼內幕。漫說皇后根本沒有召娘家人進宮議事,就算有,石家人的xing子,也不會泄漏出來。
舉朝驚疑。
很快,他們心裡的猶豫就更深了。摺子猶如石沉大海,皇后根本沒理這茬兒,倒是弘旦,態度堅決地表示,他爹是為了新政累倒的,這事兒,沒完!
原本在胤礽肩上扛上的壓力瞬間轉移到了弘旦的身上,他的母親確是個明理的女人。然而與他的叔父們、男權社會的大臣們一樣,他還是對母親從政不報希望的。這是一個爛攤子,指望一個女人,是蠢蛋的做法。召集了他四叔和四弟,讓他們穩住,又親自見了雅爾江阿,請他穩定宗室。
而改革,必須繼續!
弘旦面臨的qíng形比史上乾隆面臨的要糟糕得多,雍正這個勞模把自己累了個死,好歹留下了一個不錯的局面。胤礽也只是把准部暫時打老實了,把鹽法給改了而已。攤丁入畝剛剛施行不幾年,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根本就沒有推行下去,國庫、藩庫之欠銀也沒有追繳完。他還有一堆必須尊敬的“叔王”、世家,他爹培養出來的人才,還都在基層里轉悠呢。
從年份、形勢上來說,他這跟雍正剛繼位的時候,也差不多了。不想死,就必須改。
形勢比人qiáng,太平太子弘旦同學,在重壓之下,瞬間成長。
——————————————————————————————————————————
弘旦深知,他硬壓這些正在觀望的叔王實非明智之舉,更兼涉及諸多讀人,更是難辦。他的辦法也很簡單,讀人不可靠了,是吧?那我用旗人。他的想法是,拉著旗人集團,qiáng力施行下去。
這就必須藉助母親的身份,而母親也必須展現威嚴才行。母親在輩份上占優,排行上是叔王們的嫂子,這是先天優勢,如果母親挺住了,就能讓叔王有所顧忌,自己的命令也就更能被認真執行。
打定主意,弘旦去找淑嘉。
侍疾實行輪班制,烏雲珠與弘晰、弘曈、弘早、在東暖閣里,淑嘉回西配殿歇息。
弘旦一進門,衝到淑嘉面前,抱著他額娘的大腿就開始哭:“額娘一定要幫我!”
把淑嘉嚇了一大跳:“出什麼事了?”
弘旦一邊哭一邊道:“眼下實是生死存亡,額娘一定要站在兒子這一邊啊!”哽咽著,卻吐字清晰地跟淑嘉分析利害關係,“事關阿瑪的心愿,也是為了兒子日後能不受制於人,兒子須得背水一戰了!”
他已看過那道摺子了,短時間內,好的辦法是沒有,只有拼著qiáng力推行了。細細說著他的打算,如何拉攏旗人集團:“這事兒,只要做下去了,木已成舟,想反對的人也就沒得鬧了。想當年,剃髮令不也辦下來了?”說得咬牙切齒,“他們連祖宗的模樣兒都能忘了,就偏偏不能當差納糧了?”
淑嘉愕然,聽到剃髮令,她是憤怒的,聽到弘旦的口氣,她是憤怒的,但是聽完了他的話,這憤怒又不知道沖誰發好了。百姓是純樸的,易統治的,他們剃髮易服,或許沒有想那麼多,誰當皇帝他們都得納稅,對吧?這些讀人,還真是……讓她想起了幾個扔在記憶角落裡的名詞“公知”、“五毛”、“帶路黨”。
伸手拍拍兒子的頭:“知道了。”這一緩,不由深深地看了看兒子的頭頂,這小子,跟老娘耍起心眼兒來了。
弘旦自以說服了母親,底氣更足。諸王、朝臣依舊在觀望。
他們沒想到的又或者說是在意料之中的是:皇后果然出了亂拳,她老人家對他們的摺子不加理睬,卻下了另一道命令,她老人家覺得,應該辦學,主收旗人子弟。
乾清宮西暖閣,樹起一架屏風,擋住了內外視線。淑嘉在屏風後頭給自己打氣,諸王大臣在屏風前面各懷心事。
這是要加恩於人了?弘旦皺眉一想,思路是不錯的,他想的是壓,他額娘想的是施恩拉攏。旗丁內的呼聲,是旗主王爺們也不能忽略的。
八旗有官學,但是入學也是有各種限制的,並不能做到普及教育。淑嘉玩的這一手,倒是給了中下層旗人一些盼頭。而且這是啟蒙xing質的學校,可以晉級。
“凡學得好的,或取前十、或取前二十,可升入八旗官學讀。入了官學,自有師傅教著,一隻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倒不用多費什麼事兒。”淑嘉笑吟吟的。進了八旗官學,前景就比賦閒在家的旗丁要好多了。
你妹!諸王大臣心裡暗罵一聲,他們兩口子壞到一塊兒去了!先有胤礽威脅上的旗人,後有淑嘉挾旗丁以制諸王。
不管皇后這一記亂拳對於新政有沒有影響,她卻是在“為旗丁謀福利”,誰反對她,那些自覺可能從中受益的旗丁就要斜著眼睛看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