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時候,江珮和董淑蓮會跟著董志兆上山,偶爾幫他推推石頭什麼的。那根大鐵撬就很好用,找好一個支點,然後用力往前推。只是姑娘家的力氣小,也就是推一些小的石塊。

  一塊大的石頭要分成小的,就先要分離。在大石頭上打上小扎(長十厘米的鑽子),然後再打,連著一排小扎,到了一定程度,石頭便會裂開。接著再把分離下來的石頭鑿成需要的大小。

  整個採石場都回想著「叮噹,叮噹」的聲音,打好的石頭被放在一旁。董志兆打的石頭,都是三十乘三十的正方體,每條邊上都會留下鐵鑽敲打過的痕跡。完成的石頭便整齊的摞在一起。

  天稍微熱點,便去涼快地里坐一下。董淑蓮繼續提著簍子上山去挖草藥,最近可以明顯的看出她愛說話了,尤其是對江珮。

  董志兆拍了拍手上的石灰,腳上的膠鞋也被汗浸濕了,「淑蓮好像很喜歡跟你說話。」

  江珮用手挑著地上的小石子,「那有誰不願意跟我說話呢?」

  「你說得對!」董志兆點頭,好像家裡的弟妹都喜歡跟江珮說話,連自己那刁鑽的小妹都是。「江珮人見人愛。」

  歪頭看著董志兆,江珮指著堆好的石頭,「會有人買嗎?」既然鑿出了石頭,自然是要賣錢的,可是買主總要有吧,不然堆在這裡也沒有用。

  「我晚上去四爹家一趟,他是老師,認識的人多,他那天也提過。」董志兆道,四爹是支持他干一番的,當老師這麼多年,他的思想比幾個兄弟開化。

  江珮拿著小石子在手裡玩,沒想到這些石頭真的被董志兆變成錢了。還有這人的手真巧,手裡也出活兒,如果分離的石頭大的話,一天能鑿出二十多塊,是個踏實肯乾的。

  「我算過了,按外面的價錢算,每塊石頭七八毛錢,一天就能掙二十塊。」董志兆算著帳,「很快就給政方還上那二百了。」

  「可是很辛苦啊!」江珮知道一天二十塊錢很多了,都快趕上城裡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了。當然前提還是要有買主。

  「辛苦算什麼?不辛苦也沒有錢啊!」董志兆的食指蜷起,在江珮額頭上敲了一記,「等我從四爹家回來,就給你買糖吃。」

  江珮揉揉額頭,好像最近董志兆很喜歡敲敲她的頭,捏捏她的臉,可是他對自己的弟妹也沒這樣啊?

  轉眼間,到了收地瓜的時候,地里到處是收穫的人們。臉上有豐收的喜悅,更多的是對於分地的期待。

  江珮也跟著董家的人到了地里。董卓這日正好不上班,由他負責刨地瓜。

  董卓先把地瓜蔓從根部用鐮刀割斷,然後剩下的人把蔓藤拖去地邊上。

  董志聞只呆了一會兒,便說有事跑沒了影兒,剩下董母,董淑蓮和江珮。可能早已經習慣,董卓只是嘟噥的罵了幾聲,回頭拿著钁頭到了地邊上。

  從第一排地瓜嶺開始,董卓高高的舉起钁頭,然後找准地方落下,再輕輕一提,地瓜便被帶了出來。

  一棵地瓜會結不少,一個個的粉紅色的外皮,大的小的抱在一起。

  「今年的地瓜收了。」董母拿起一個掂了掂分量,「這個得兩斤了。」

  江珮和董淑蓮一人拿了一個簍子在地里撿著,沒一會兒工夫就滿了簍子。然後,董卓便挑去山坡下面,那裡停著小推車,把簍子裡的地瓜倒進小車的大竹筐里。

  從外面回來的董志兆沒有上山打石頭,放下車子就來到地里,把滿了的小車推回家去。一個上午,董家兩塊地里的地瓜全收完了。

  幾個人一起往回走,董卓扛著钁頭,還是不和大兒子說一句話。倒是董母問著,「這兩天怎麼瘦了?」

  「沒有,我吃的很多。」董志兆道。

  「你四爹怎麼說的?」董母又問。

  「四爹說讓我回來等著,有信兒就跟我說了。」

  總覺得大兒子這次的事做得和別人不一樣,董母還是有些擔心的,「等分了地,先把地種好。當年鬧饑荒的時候你還小,記不住,這什麼時候都要有糧食。」

  「娘,我知道了。」董志兆點頭。

  董母嗯了聲,慢了腳步和最後的江珮一起走著,「淑蓮的身上好了不少,她說是你給的偏方?」

  「我有個認識的人,當時也是發燒燒起的皮炎,用了這方子,後來就好了。」江珮道,「我就給淑蓮試了試,想著或許有用。」

  這個媳婦心裡有自己的閨女,董母有些欣慰,「好幾年了,怕是血液里都帶上這病了。不知道能不能治好,就是別讓她受那麼些罪就好。」

  聽著董母的嘆息,江珮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她的面前,母親總是笑著,可是背後她看見母親哭過,嘆息過,以至於美麗的她早早地生了白髮。

  「其實我這心裡不好受,我悔恨的不行,要是那天她沒上山……」董母又是一嘆,「到現在找個人家,心裡都怕人家會不會嫌棄她?」

  看來到底是親生孩子,就算平日裡董母多偏心小兒子,心裡還是疼另外幾個孩子的。

  因為分家單上寫著,所以董志兆和江珮分了一些地瓜。今年收成好,院子裡堆了不少。接下來就要給地瓜分分類。

  好看的,沒有傷痕的地瓜要單獨撿出來,留著做明年的地瓜種;再好一些的就是平常吃的,這些的話放在院子裡曬一曬,會更甜,然後存放進家裡的地窖;剩下的有傷痕的,小的,白瓤的就用來切地瓜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