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話題太沉重,充滿了血腥、苦澀和悲涼的味道,奉九趕緊扯出個話頭,“我今天才知道一件事,真是,哎……”

  寧錚懶懶地配合著太太,勉強表現出一點興趣。

  “還記得那位坐飛機撞山遇難的大詩人麼?不是都說他的前夫人很不容易,離了婚還贍養著前夫的父母?”

  “記得,這樣的女人的確難得。”

  “是。”奉九也點頭,“可我今天聽了一位‘保衛中國同盟’的同事說,她和她的哥哥們囤積居奇,大發戰爭財。”

  現在國難當頭,很多人都捐光了身家,可是,還是有這樣的人,將軍服布料等軍需物資囤積起來,賣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價格。

  奉九不無感慨地想著,當初,這位大詩人的離婚一事鬧得極不體面,輿論沸沸揚揚,大部分人都站到了原配一邊。可到了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奉九才意識到,也許二人早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她打心眼兒里鄙棄這個唯利是圖、一身銅臭的商人。

  奉九早已加入了孫夫人成立的泛民主人士組成的愛國聯盟,積極從國際範圍內募款籌款,平日裡去醫院、福利院、學校等地,並負責管理位於相國寺的“傷兵醫院”和歌樂山的“戰時兒童保育院”。

  江夫人對此表示贊成,她知道,丈夫現在並不希望自己與奉九這個乾妹妹過於接近,而知情知趣的奉九也早就敏感地察覺到了這一點;同時江夫人也明白,自己可以放心地把醫院和保育院交給她管理。

  江夫人有時也納悶,原本她這位乾妹妹可是中國第二號人物的夫人,但自“雙十二事變”後,早已跌落神壇,可觀其人,仍一如既往——不疾不徐,從容自若。

  這份定力,倒是跟她視權力如糞土的丈夫如出一轍,兩人都稱得上是“赤子”,這樣的人在中國政壇極度稀缺,而這,正是對權力一向有著強烈欲望的她如此欣賞這對夫妻的原因。

  第119章 漢家兒郎俠骨香(下)

  奉九完成工作回了家,張羅了晚飯,就等著大家陸續回來一起吃。

  沒想到第一個回來的,居然是難得能在傍晚準時回家的巧稚。

  自從在重慶機場偶遇霍凱行後不久,巧稚也輾轉到達了重慶,這位畢業於協和並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生受到了熱烈歡迎,日常輪流在重慶各個婦嬰醫院巡診,做得風生水起,與霍凱行一直情深意篤。

  但很快,重慶大空戰爆發了,因負責瞭望的農民無法認出日軍此後一戰成名的最新戰機——零式戰機機腹掛的是副油箱還是炸彈,導致空軍誤判其強大的續航能力。

  霍凱行駕駛伊-16 飛機,在璧山奉命與飛行大隊的同事們一起迎擊敵寇,由於飛機性能的巨大差異,終於將璧山空戰打成了抗戰史上最慘烈的空戰。

  霍凱行在飛機被擊落後跳傘,但在空中就已被追蹤而至的日本飛行員的機關槍掃得血肉模糊。他雙臂懸盪,垂著頭,身上綁著降落傘,在空中逐漸墜落的樣子,悲壯異常,地面上偷偷觀看的老百姓當場哭成一片。

  巧稚被通知去認領他的遺體。她掏出手絹,想擦乾淨他的臉,卻發現,只剩左臉是完整的,看起來依然安靜美好,就好像他們還在協和讀書時,他總是固執地守在她的身後,等她終於按捺不住佯裝不滿回頭瞪他時,他就會茫然不覺地沖她燦然一笑,眉眼生動耀眼,襯著透過玻璃窗照射進來的金色餘暉,一頭豐美的黑髮似乎也在粼粼閃光,是青春的模樣,以至於給人一種錯覺,他能不朽。

  巧稚從那以後變得安靜,絕不多說一句話,讓周圍的同事和朋友們倍感擔心——他們始終沒有公開結婚,但其實,他們私下裡早已舉行了兩個人的婚禮,這也是霍凱行的意思。

  直到她看到了三嫂,這才哭了出來,從此以後,巧稚就住進了一奶同胞的哥哥在歌樂山的家。

  她是奉九的閨中密友,芽芽的知心姑姑,龍生和塞西爾生活及學業上的好導師。

  早上,跟嫂子一起張羅著早餐,姑嫂再親親熱熱地挽著胳膊一起出門,閒暇時偶爾一起去喝茶看電影,她們如此親密,以至於寧錚有時都免不了要吃妹妹的醋。

  奉九毫不客氣地說:“這你可嫉妒不來,誰讓你不是女人的。”寧錚氣結。

  奉九其實正有點生氣,看到巧稚回來,趕忙跟她訴苦:孔庸之居然托江夫人替大兒向芽芽提親。這位連羅斯福政府撥給中國的抗戰專款也敢往自己兜里揣的前財政部長,他家那三個孩子,就一個小女兒還算靠譜,大兒二女都是不知道什麼轉世的:兒子貪婪專橫,專愛找有夫之婦,二女兒聲名狼藉,身邊總是美女環繞,看著就像是跟古希臘女詩人薩福脫不了干係。

  巧稚笑著說,這還不簡單,讓三哥把槍往他桌子上一拍,他就老實了。奉九想了想孔財神的藍緞袍子小坎肩,也笑了起來,說,我當場就回絕了,江夫人也毫不意外,大概也是被她大姐逼的。只是納悶,他們家怎麼張得開這張嘴。

  她接著說,孔庸之是山西人,卻總想往山東孔家靠,曾為此專門托人找到精於家譜研究的潘光旦,請他證明自己是孔家後代。不過,潘教授可沒賣他面子,斷然否認道:“山西就沒一家是仲尼後人。”把中間人都臊得無地自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