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頁
鴻司和塞西爾也趕了上來——塞西爾早取了個中文名字,叫寧若愚。當初要把他送回去,可塞西爾鐵了心要呆在中國,拿出各種叛逆手段反抗,藍蒲生家族無法,再加上也遭遇了一些動盪,無力到中國來接人——當初奉九大哥到了香港後,也只能打道回府了——只好囑託寧錚夫婦代為撫養,畢竟,陪都還算安全。
而遠在美國波士頓的唐氏和寧氏家族則越來越龐大了:就在奉九和艾嬤嬤的千里遷徙後半年,香港淪陷,寧家一家除了二哥二嫂,基本都被他們轉道送去了美國;印雅格現在絕大部分時間都留在美國,和葛蘿莉、秋聲夫婦、唐度、唐奉先一起,精心地撫養著一群孩子們,偶爾還會通過回國休假的飛虎隊隊員,甚至是陳納德將軍、史迪威將軍及其他往來穿梭中美之間的人,給身在重慶的他們捎點消息和孩子們的照片,有時甚至還有錄影,這讓這對不得不對兩個兒子不負養育責任的父母心酸又欣慰了。
鴻司已十八歲了,早已長成一個比他父親還要俊秀挺拔的青年。他去年就進入位於沙坪壩松林坡的國立中央大學學習,塞西爾則打算明年也上這所大學。
芽芽其實早就可以跳級升入大學,但她不,她願意做喜歡的事情,比如幫著父親拍攝如何防毒的宣傳片——日寇不遵守國際公約,在侵華戰爭中大肆使用毒氣,所以教會老百姓使用防毒面具很有必要。但老百姓對怪模怪樣的防毒面具無法接受,而做示範的士兵一戴上,個個像不懷好意的燕巴虎,老百姓認為這模樣比毒氣還要命,最後寧錚靈機一動,乾脆拉來自家姑娘親身示範。
芽芽長得靈秀非凡,天性愛笑,看著就可愛親切,所以改由她做示範,效果不知好了多少,芽芽在山城也由此聲名大噪。
媽媽照例很忙,她與居住在兩路口的孫夫人走得很近——孫夫人氣質卓然,對芽芽一見就喜歡上了,所以總讓奉九帶著芽芽去她那裡玩兒,還教她彈鋼琴,也是怪了,奉九怎麼要求她學琴她都不學,可孫奶奶一說,她就同意了,學了一段時間後,彈得還相當不錯。
當初他們按照江的意思,抵達重慶去黃山官邸拜會這一對擁有中國最高權力的夫婦時,兩個快五年未見的昔日拜把子兄弟敷衍地握手後,半天都沒說話,幸好有八面玲瓏的江夫人和不得不展現良好家教的奉九救場,一唱一搭的,化解了一些尷尬。
江夫人和委員長沒有孩子,她見到寧家這三個孩子後,不禁連連驚嘆於孩子們的漂亮:一會兒夸芽芽靈氣十足,一會兒夸龍生頎秀,看到塞西爾更是好奇地打聽了兩家的交情,無限感嘆,扯了好一頓。不過,到後來他們起身道別時,奉九都覺得幸虧黃山官邸沒有留飯的意思,要不大家都得消化不良。
主人將客人送到門口,江夫人捅咕老江一下,他才不情不願地說:“瑞卿,你是真有個好太太。”意味深長地看了奉九一眼後,又道:“你想上戰場,那是不行的——我總得保你周全。再說,寧軍各部也早已併入各個戰區的集團軍,你再去領導他們,我怕會引起各大戰區司令長官們的不安。”
說白了就是:我不得不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放你出來,但別得寸進尺——寧軍好不容易拆散了,就別再想著重整旗鼓;再讓你手握兵權,我不放心,我的嫡系也不會答應。
寧錚沉默半晌,輕聲說好,接受了作為軍需部防毒處長的職務,這也是一個創舉了——堂堂中華民國一級上將,加上追授的也不過十七位而已;即使是抗戰開始後第三次重新劃定的十一大戰區司令,絕大多數也不過是二級上將。可現如今,這位一級上將,卻只能擔任處長的職務。
他們一家出來時已是彩霞滿天,此時正是夏日,西邊的天空如著了火一般壯美,山下的長江江面打著無數的小漩渦,就好像無數個漢字被一筆一划寫出,又被新冒出來的水渦給抹掉,如此循環反覆,倒讓人聯想起流傳了千百年的巴渝巫術。三個孩子自在地去一邊玩耍了,他們知趣地意識到,大人們有事要談。
奉九輕聲道:“瑞卿,要不,我們去美國?我真的很想坦步爾和安安。”
她替他的丈夫委屈,她在乎的不是職務,但,不能如此明目張胆地羞辱人。
寧錚沉默半晌,才道:“奉九,我被關了快五年,已經浪費了很多時間,現在,我還是很高興自己有機會能為抗戰做些事。”
“……好。其實,我也想為我們的國家做些事。”
寧錚摟住她,“現在,蘇俄和德國已經打起來了,史達林已援助了我們很多軍火,也組織了志願隊幫助我們的空軍。我有預感,下一個就是美國,它快參戰了。現在,戰爭早已進入相持階段,離反攻不遠了,只要再堅持一下。還有,”他替奉九緊了緊領口,生怕山風吹了她還是沒太恢復好的喉嚨。
“一旦日寇被驅逐,只怕……”寧錚沉吟著。
“只怕延安和重慶還會打起來。”奉九接著說。
“是。若果真如此,到那個時候,我們就暫時離開去美國。你知道的……”寧錚喃喃道。
我最恨打內戰。
不用說,到時候真又打起來,肯定還是老江挑頭,非要滅絕延安力量。
而遠在美國波士頓的唐氏和寧氏家族則越來越龐大了:就在奉九和艾嬤嬤的千里遷徙後半年,香港淪陷,寧家一家除了二哥二嫂,基本都被他們轉道送去了美國;印雅格現在絕大部分時間都留在美國,和葛蘿莉、秋聲夫婦、唐度、唐奉先一起,精心地撫養著一群孩子們,偶爾還會通過回國休假的飛虎隊隊員,甚至是陳納德將軍、史迪威將軍及其他往來穿梭中美之間的人,給身在重慶的他們捎點消息和孩子們的照片,有時甚至還有錄影,這讓這對不得不對兩個兒子不負養育責任的父母心酸又欣慰了。
鴻司已十八歲了,早已長成一個比他父親還要俊秀挺拔的青年。他去年就進入位於沙坪壩松林坡的國立中央大學學習,塞西爾則打算明年也上這所大學。
芽芽其實早就可以跳級升入大學,但她不,她願意做喜歡的事情,比如幫著父親拍攝如何防毒的宣傳片——日寇不遵守國際公約,在侵華戰爭中大肆使用毒氣,所以教會老百姓使用防毒面具很有必要。但老百姓對怪模怪樣的防毒面具無法接受,而做示範的士兵一戴上,個個像不懷好意的燕巴虎,老百姓認為這模樣比毒氣還要命,最後寧錚靈機一動,乾脆拉來自家姑娘親身示範。
芽芽長得靈秀非凡,天性愛笑,看著就可愛親切,所以改由她做示範,效果不知好了多少,芽芽在山城也由此聲名大噪。
媽媽照例很忙,她與居住在兩路口的孫夫人走得很近——孫夫人氣質卓然,對芽芽一見就喜歡上了,所以總讓奉九帶著芽芽去她那裡玩兒,還教她彈鋼琴,也是怪了,奉九怎麼要求她學琴她都不學,可孫奶奶一說,她就同意了,學了一段時間後,彈得還相當不錯。
當初他們按照江的意思,抵達重慶去黃山官邸拜會這一對擁有中國最高權力的夫婦時,兩個快五年未見的昔日拜把子兄弟敷衍地握手後,半天都沒說話,幸好有八面玲瓏的江夫人和不得不展現良好家教的奉九救場,一唱一搭的,化解了一些尷尬。
江夫人和委員長沒有孩子,她見到寧家這三個孩子後,不禁連連驚嘆於孩子們的漂亮:一會兒夸芽芽靈氣十足,一會兒夸龍生頎秀,看到塞西爾更是好奇地打聽了兩家的交情,無限感嘆,扯了好一頓。不過,到後來他們起身道別時,奉九都覺得幸虧黃山官邸沒有留飯的意思,要不大家都得消化不良。
主人將客人送到門口,江夫人捅咕老江一下,他才不情不願地說:“瑞卿,你是真有個好太太。”意味深長地看了奉九一眼後,又道:“你想上戰場,那是不行的——我總得保你周全。再說,寧軍各部也早已併入各個戰區的集團軍,你再去領導他們,我怕會引起各大戰區司令長官們的不安。”
說白了就是:我不得不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放你出來,但別得寸進尺——寧軍好不容易拆散了,就別再想著重整旗鼓;再讓你手握兵權,我不放心,我的嫡系也不會答應。
寧錚沉默半晌,輕聲說好,接受了作為軍需部防毒處長的職務,這也是一個創舉了——堂堂中華民國一級上將,加上追授的也不過十七位而已;即使是抗戰開始後第三次重新劃定的十一大戰區司令,絕大多數也不過是二級上將。可現如今,這位一級上將,卻只能擔任處長的職務。
他們一家出來時已是彩霞滿天,此時正是夏日,西邊的天空如著了火一般壯美,山下的長江江面打著無數的小漩渦,就好像無數個漢字被一筆一划寫出,又被新冒出來的水渦給抹掉,如此循環反覆,倒讓人聯想起流傳了千百年的巴渝巫術。三個孩子自在地去一邊玩耍了,他們知趣地意識到,大人們有事要談。
奉九輕聲道:“瑞卿,要不,我們去美國?我真的很想坦步爾和安安。”
她替他的丈夫委屈,她在乎的不是職務,但,不能如此明目張胆地羞辱人。
寧錚沉默半晌,才道:“奉九,我被關了快五年,已經浪費了很多時間,現在,我還是很高興自己有機會能為抗戰做些事。”
“……好。其實,我也想為我們的國家做些事。”
寧錚摟住她,“現在,蘇俄和德國已經打起來了,史達林已援助了我們很多軍火,也組織了志願隊幫助我們的空軍。我有預感,下一個就是美國,它快參戰了。現在,戰爭早已進入相持階段,離反攻不遠了,只要再堅持一下。還有,”他替奉九緊了緊領口,生怕山風吹了她還是沒太恢復好的喉嚨。
“一旦日寇被驅逐,只怕……”寧錚沉吟著。
“只怕延安和重慶還會打起來。”奉九接著說。
“是。若果真如此,到那個時候,我們就暫時離開去美國。你知道的……”寧錚喃喃道。
我最恨打內戰。
不用說,到時候真又打起來,肯定還是老江挑頭,非要滅絕延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