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張恆:“一年快要過去了,我們能不能做點什麼,大家有沒有什麼建議,提出來我們大家商議一下。”
他們下鄉是幫助中下貧農的,但是他們下鄉並沒有幫到什麼忙,人家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他們還要人家幫忙,才能在這裡安頓下來,遇到什麼問題也是他們求助於大隊。
每一年,張恆都要組織這麼一次,老人都知道,這是慣例了。
只不過,這麼長時間以來,他們都沒有討論出什麼讓人驚艷的主意。
顧千景是71年下鄉的,現在是73年,他也下鄉兩年了,他站了出來,說出他的想法:“我有一個不成熟的建議,我們大隊多水,但是我發現並沒有人種藕,這附近也沒有,我打聽過了,我們公社都沒有人種蓮藕的,我覺得可以利用起來,在池塘的邊緣種上蓮藕,也不需要怎麼打理,到時候就能一起收貨聯絡,魚在水裡,蓮藕在泥下,二者並不相爭,還能給大家創收。”
“另外,我從報紙上看到了有大隊養兔子創收,我覺得這也是一個思路……”
去年的時候,顧千景提出了養羊,林青石採納了,但是時間還不長,今年沒有看到什麼大的成效。
秦明珊佩服的看著他,他懂得好多啊,看著他在那邊侃侃而談,她的視線沒辦法從他身上離開。
林青石聽了張恆和顧千景整理後的話,頻頻點頭:“我記下了,我會認真的考慮,感謝你們的建議,過一段時間我會給你們回復!”
曉曉:啊,蓮藕,她怎麼忘了這個!藕夾!藕粉!藕湯!
這個可以有!
林青石還在找資料的時候,他的女兒已經惦記著十八種吃法了。
曉曉覺得,自己這麼久都沒想起來,應該是有替代物的原因,他們這片沒有蓮藕,但是有山薯,一種代替蓮藕,經常用來煲湯、涼性的山薯,吃起來粉粉的,跟蓮藕有些像。
不過它不是長在水裡的,而是在山地里。
明年,就有蓮藕出現了,這種山薯估計就要退場了。
……
過年是一家團圓的日子,不過對於他們家來說,想要一大家子齊全的,難。
林華鍵和林華煥都不在家,他們在部隊,情有可原,林華楊和林華澤比較近,但今年林華楊也沒辦法在家過年了,他要在任上過年。
他當年任期滿了之後,就被調去主政一方,這跟給人當秘書打下手是不一樣的,壓力也更大,過年的時候他要留在當地,林青石完全能理解。
職位越大,責任越大,他好好的做實事,在哪裡過年都一樣。
林華澤和藍巧敏回來過年的時候,大包小包的,帶著不少的年貨,他們在各自的廠里職位都不低,過年發的福利都被他們帶回來了。
林振民一回來就找姑姑,想要跟姑姑一起玩,他今年5歲,正是好玩的時候。
“姑姑!我想你了!”一張小嘴也格外的甜,曉曉抱住他:“小振民,姑姑也想你了!”
那一邊姑侄兩個親昵在一起,這頭他們把帶來的東西拿出來。
林華澤去廚房看了下,今年,衛喜樂準備年貨格外的大方。
林華澤看了,驚奇:“有發生什麼我不知道的事情嗎?”
衛喜樂指著曉曉:“你妹妹跟你說。
這事還多虧了她呢。”
林華澤:“怎麼了?做了什麼?”
曉曉捏了捏侄子嫩嫩的臉蛋:“你還記得去年我們自己家做的魚鬆嗎?”
“記得,我吃了不少,帶了一些走,我同事也很喜歡。”
“今年爸爸組織村裡的人做了一些,作為副業,向公社申報了,賣給公社的工廠,銷量不錯,今年大家都過了個肥年。”
林華澤來興趣了:“哦,這事你給我仔細說說。”
但曉曉不想說太多,因為總感覺跟她自賣自誇似的,她臉皮不夠厚。
她都有些感慨,她以為自己的臉皮夠厚了,因為都能把自己當成一個小孩子撒嬌賣痴裝傻,現在看來,修為還是不到家。
“我說完了呀。”
林華坤在旁邊笑出聲:“三哥,她這是不好意思了,來,我跟你們說。”
曉曉:“……”
不想聽,聽夠了,羞恥。
她一溜煙的抱著侄子跑了:“小振民,姑姑帶你出去玩,我用大白的毛做了個毽子,我們踢毽子吧。”
衛喜樂看了,失笑,繼續忙碌,到了年底,一天天的年味變得濃郁,也更加忙了,主婦要忙著打掃家裡,清洗座椅,床單,衣服,碗筷,還要準備過年的吃食,篩選出豆子做豆腐、做年糕等等。
做年糕需要糯米,糯米可是個金貴的東西,大多數都是做一點點,過年的時候嘗一嘗,就算了。
衛喜樂忙,藍巧敏也不會幹看著,跟著一起點豆腐,做年糕,炸丸子,忙得不亦樂乎。
林青石和林華澤也沒閒著,去買對聯,買鞭炮,至於說過年的新衣服,這老早就做好了,現在這時候有多少人捨得買成衣的,都是買了布料自己回家做衣服,自己做衣服需要時間,很早就開始準備了,不然時間來不及。
曉曉今年過年又有新衣服了,她今年過年有兩身新衣服。
他們下鄉是幫助中下貧農的,但是他們下鄉並沒有幫到什麼忙,人家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他們還要人家幫忙,才能在這裡安頓下來,遇到什麼問題也是他們求助於大隊。
每一年,張恆都要組織這麼一次,老人都知道,這是慣例了。
只不過,這麼長時間以來,他們都沒有討論出什麼讓人驚艷的主意。
顧千景是71年下鄉的,現在是73年,他也下鄉兩年了,他站了出來,說出他的想法:“我有一個不成熟的建議,我們大隊多水,但是我發現並沒有人種藕,這附近也沒有,我打聽過了,我們公社都沒有人種蓮藕的,我覺得可以利用起來,在池塘的邊緣種上蓮藕,也不需要怎麼打理,到時候就能一起收貨聯絡,魚在水裡,蓮藕在泥下,二者並不相爭,還能給大家創收。”
“另外,我從報紙上看到了有大隊養兔子創收,我覺得這也是一個思路……”
去年的時候,顧千景提出了養羊,林青石採納了,但是時間還不長,今年沒有看到什麼大的成效。
秦明珊佩服的看著他,他懂得好多啊,看著他在那邊侃侃而談,她的視線沒辦法從他身上離開。
林青石聽了張恆和顧千景整理後的話,頻頻點頭:“我記下了,我會認真的考慮,感謝你們的建議,過一段時間我會給你們回復!”
曉曉:啊,蓮藕,她怎麼忘了這個!藕夾!藕粉!藕湯!
這個可以有!
林青石還在找資料的時候,他的女兒已經惦記著十八種吃法了。
曉曉覺得,自己這麼久都沒想起來,應該是有替代物的原因,他們這片沒有蓮藕,但是有山薯,一種代替蓮藕,經常用來煲湯、涼性的山薯,吃起來粉粉的,跟蓮藕有些像。
不過它不是長在水裡的,而是在山地里。
明年,就有蓮藕出現了,這種山薯估計就要退場了。
……
過年是一家團圓的日子,不過對於他們家來說,想要一大家子齊全的,難。
林華鍵和林華煥都不在家,他們在部隊,情有可原,林華楊和林華澤比較近,但今年林華楊也沒辦法在家過年了,他要在任上過年。
他當年任期滿了之後,就被調去主政一方,這跟給人當秘書打下手是不一樣的,壓力也更大,過年的時候他要留在當地,林青石完全能理解。
職位越大,責任越大,他好好的做實事,在哪裡過年都一樣。
林華澤和藍巧敏回來過年的時候,大包小包的,帶著不少的年貨,他們在各自的廠里職位都不低,過年發的福利都被他們帶回來了。
林振民一回來就找姑姑,想要跟姑姑一起玩,他今年5歲,正是好玩的時候。
“姑姑!我想你了!”一張小嘴也格外的甜,曉曉抱住他:“小振民,姑姑也想你了!”
那一邊姑侄兩個親昵在一起,這頭他們把帶來的東西拿出來。
林華澤去廚房看了下,今年,衛喜樂準備年貨格外的大方。
林華澤看了,驚奇:“有發生什麼我不知道的事情嗎?”
衛喜樂指著曉曉:“你妹妹跟你說。
這事還多虧了她呢。”
林華澤:“怎麼了?做了什麼?”
曉曉捏了捏侄子嫩嫩的臉蛋:“你還記得去年我們自己家做的魚鬆嗎?”
“記得,我吃了不少,帶了一些走,我同事也很喜歡。”
“今年爸爸組織村裡的人做了一些,作為副業,向公社申報了,賣給公社的工廠,銷量不錯,今年大家都過了個肥年。”
林華澤來興趣了:“哦,這事你給我仔細說說。”
但曉曉不想說太多,因為總感覺跟她自賣自誇似的,她臉皮不夠厚。
她都有些感慨,她以為自己的臉皮夠厚了,因為都能把自己當成一個小孩子撒嬌賣痴裝傻,現在看來,修為還是不到家。
“我說完了呀。”
林華坤在旁邊笑出聲:“三哥,她這是不好意思了,來,我跟你們說。”
曉曉:“……”
不想聽,聽夠了,羞恥。
她一溜煙的抱著侄子跑了:“小振民,姑姑帶你出去玩,我用大白的毛做了個毽子,我們踢毽子吧。”
衛喜樂看了,失笑,繼續忙碌,到了年底,一天天的年味變得濃郁,也更加忙了,主婦要忙著打掃家裡,清洗座椅,床單,衣服,碗筷,還要準備過年的吃食,篩選出豆子做豆腐、做年糕等等。
做年糕需要糯米,糯米可是個金貴的東西,大多數都是做一點點,過年的時候嘗一嘗,就算了。
衛喜樂忙,藍巧敏也不會幹看著,跟著一起點豆腐,做年糕,炸丸子,忙得不亦樂乎。
林青石和林華澤也沒閒著,去買對聯,買鞭炮,至於說過年的新衣服,這老早就做好了,現在這時候有多少人捨得買成衣的,都是買了布料自己回家做衣服,自己做衣服需要時間,很早就開始準備了,不然時間來不及。
曉曉今年過年又有新衣服了,她今年過年有兩身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