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此,蘇瑩覺得他高興就好。

  這次選秀,唯一有了個滿人福晉的是弘昭,弘昭這孩子也是個有個性的,他找了個在皇宮裡掐著腰和人吵架的姑娘索綽羅氏。

  雖然這姑娘是被人陷害的,但是敢在皇宮裡掀盤子就可以看出,這膽子不是一般的大,還好的是,這姑娘也沒在大廳廣眾之下吵,她拉著陷害她的另一個姑娘直接去了一個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在那裡和人掰扯,只不過,剛好讓弘昭看到了。

  也真是幸好皇宮裡的主子不多,在宮裡的太妃到各自的兒子府里養老之後,宮裡的人就更少了,蘇瑩那是左看右看都沒覺得自己這一家幾口人有增加服侍人數的必要,甚至這皇宮裡,要不是為了這次選秀,都是要放出去一部分宮女的,太監是沒辦法了放出去了,沒辦法放出去,可以從源頭截斷進來的人數啊!

  廢除太監製度,在現在這個時候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直接限制每年閹割進入皇宮的人數,像那些自己閹割自己的,那是想都不要想進皇宮的。

  在蘇瑩看來,膽子大沒什麼,只要有分寸就行,一個人如果是不分場合的發脾氣的話,確實不可取,但是,從調查結果看,這姑娘確實是被陷害的,也很注意影響的想自己解決,有勇無謀,但是她這是找兒媳婦,又不是找軍師,再有,這個索綽羅氏在記憶之中的清宮戲之中很少見,這個就這個,弘昭覺得滿意就好啦!

  至於弘安這小子,以他到現在還在痴迷練武,整天找快要升天的張道人探討道學的情況來看,還是他自己找吧。

  雍正皇帝做這個皇帝做了二十年,前十年確定了延續後世的遍布整個大清版圖的弟子繼承制的規矩以及充實北地的移民政策,後十年致力於一點一點的把所有的土地收歸國有,並不再允許買賣,普及教育,因為各種原因造成的女性承爵,也催生了這些承爵的女性需要女性幕僚的市場需求。

  因為皇帝一家帶的好頭,一夫一妻製得到了很好的推廣——不推廣也不行啊,看看那爵位傳承,人家皇家寧願把爵位給其它家的嫡子嫡女也不願意給庶子,這樣出來的王公們當然要堅決維護這個制度了,最好的辦法就是杜絕後院之爭,杜絕後院之爭最好的辦法就是,只娶一個福晉,值得慶幸的是,皇家選秀的時候,還是會來個在皇宮裡面的相親,優先考慮互相看對眼的,這簡直是讓一群害怕婚後生活所與非人的青年男女們鬆了好大一口氣。

  當然,你看上一個渣男或渣女,也誰都別怨就是了,只能怪自己眼光不好,反正指婚是沒有和離一說的,只有死福晉死丈夫,你才有再娶或再嫁的可能。

  土地收歸國家所有,創建秘折制度,發展內外情報機構,滿蒙漢三族聯姻,再加上蘇瑩和幾位兄弟合作的遍布了整個大清的商業網絡的收歸國有,給這個國家往更好的方向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胤禛當皇帝當了二十年之後,看著孫子都開始整天想著乘船到海外打海盜,突然發現沒意思,他當皇帝這麼久了,除了少年時出過一次海,就是在這片自己兢兢業業的國家裡面轉,看看他的皇后,前些年弘昭經過了考驗接替了靜親王的位置鎮守北海的時候,她還借著避暑的機會來了個千里送兒,去北海轉了一圈,就是可憐了他,只在京城熱河一條線上轉來轉去,唯一的愛好就是修個讓皇后每每以異樣的目光看的圓明園,這幾年,皇后是越發愛和退休的茉雅琪一起這裡走走那裡看看了,她可能都忘記了在皇宮裡面還有個丈夫呢。

  生活這東西,那就是人比人氣死人,胤禛越想越惱火,結果就是腦子一熱寫了個退位詔書,扔給太子弘易,等腦子涼下來,面對著圍著他團團轉就怕他身體出了什麼毛病的妻兒,覺得不做皇帝做太上皇也沒什麼太大的遺憾,反正兒子在海上也歷練了幾十年了。

  盛大的退位典禮一過,胤禛拉著福晉帶齊人馬上了海船,隨行戰船無數,直接開往終於認慫求著大清開放的歐洲,開始軍事大訪問,也看看那個歐洲共同的信仰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第182章

  清朝的皇帝在時代的潮流到來的時候, 順應時代的潮流, 選擇了退位,唯一保留下來的家產是紫禁城和幾處皇家園林,比如熱河行宮、圓明園、暢春園等等。

  清朝終其一朝, 自世宗以後, 保持著一夫一妻的制度,這種情況很好的避免了皇室的很多問題,即使夫妻之間的關係鬧得最不可開交的末三代皇帝, 也沒有採取廢后或者找個皇貴妃, 而是夫妻兩人冷戰幾年之後,皇帝直接選擇了退位,把帝位往自己整天埋首實驗室的妹妹頭上一扔,和每代的太上皇一樣去海外訪問去了, 直接使整個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第二個女皇帝。

  朝臣們如何哀嚎、腹誹、抗議, 面對著已經坐上了皇位的女皇帝,也只能忍了, 人家的皇位來的太正統了, 上一個皇帝和皇后冷戰, 連孩子都不生, 使得最後不管怎麼算, 這位女皇帝都是第一繼承人, 他們也很絕望啊!

  再者說,人家背後的支持力量完全不怕他們,他們再抗議, 皇帝一紙文書把他們扔到海外去管海外歸順的地盤可怎麼辦?那裡可是遠離中央,吏部的發配之地,真去了那裡,沒人會想著把你調回來,絕對是被調派到北地還慘。

  誰讓現在朝中勛貴培養子嗣都不管男女了!要知道,這麼些年了,女子在文官勢力上是插不上手,但是第一代靜親王茉雅琪、第二代靜親王愛新覺羅明智在北方軍隊的經營,南方船隊又有不知道哪裡來的李三姑娘以及李三姑娘帶出來的女性軍官的帶領下,一二百年的潛移默化下,導致了軍方勢力對於女子當政早就從不情不願變成了現在的能者居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