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不知這來年的除夕,能否和奉奉一起度過。
顧勵一直覺得奇怪,原本鄉試過了,第二年春便該是會試。可現在鄉試與會試中間還隔著一年,暗地裡打聽過才知道,這是有一年鄉試鬧出了事,王正為了遮掩,假借原主頒布的旨意,讓會試時間隔了一年。
會試的時間定在四月,也就是說這個冬天他可以暫時不用著急,先處理別的事情。
冬天其實也沒甚大事,老百姓不用種地,水利工程還沒開工,就連耿崇明都已經回鳳翔府過年了,顧勵閒來無事,便出宮去官署找官員們聊天,增進了解,問問人這一年做了哪些事。
他的本意是閒來無事聊一聊,可沒想到把官員們嚇得半死。六部九卿等人與他相處慣了的,知道他脾氣溫和,不怎麼害怕,那些官署中的小小員吏就不一樣了,一年都沒幾次機會見,每次見還都隔著老遠,上次和顧勵「促膝相談」已經是大半年前了,突然被顧勵搞襲擊,問起這一年做了哪些工作,沒有任何準備,一時半會兒很難答得上來。
而且顧勵雖然笑眯眯地說:「就隨便講講。」但只要他們有哪裡記錯了說錯了,顧勵反應靈敏,總能第一時間發現錯漏,然後毫不猶豫地指出來。
顧勵折騰完了這幫京官們,便開始折騰地方官,把地方官的上疏翻出來仔細看看,若有與印象中對不上的,便去信仔細盤問。
這般打發了大半個冬天,算算時間,也約莫要開春了,氣溫還沒有回升,雨水也比往常多,果然是小冰期的症候。
剛過元宵節時,聶光裕等人就被他派出去搞水利了,看春天這個降水量,黃河在夏天大概率會漲水。
開春了,給貞兒找個老師的事情也該提上議程了。穆丞相向他推薦了一名翰林院學士,按照大楚前例,每天上午由這位學士來給貞兒啟蒙。
貞兒聽了兩天的課,就開始跟顧勵哭訴不想上學了,上學好累。顧勵勸他:「貞兒是皇子,不可以怕苦怕累。」
貞兒有點委屈,問他:「那可以讓小貓跟貞兒一起念書嗎?」
顧勵看他一個人的確提不起學習的興趣,便跟楊尚書商量一下,每天早晨讓謝蓮去把小貓帶進宮裡來,上午上了課,用了午膳再送回去。
此外,顧勵又讓李棠去內書堂找了幾名小閹童,這些孩子都聰明伶俐,勤奮好學,有他們陪著顧由貞,課堂氣氛比以前好,貞兒也終於開始認真聽課了。
哪知道貞兒上了沒幾天的學,居然生病了。御醫看過,說是因為這陣子經常下雨,氣溫反覆,孩子著涼了。
貞兒躺在床上,振振有詞地對顧勵說:「是非得要貞兒每天早晨起床念書,貞兒才會生病的!」顧勵哭笑不得,一面開導他,一面還要費心照顧他,哄他吃藥喝熱水,待貞兒病好了,顧勵人都瘦了幾圈。
群臣們把他的消瘦看在眼裡,勸他趕緊納妃,顧勵被他們催得實在不勝煩擾,這幫人也是閒了,就該給他們找點事做。
可還沒等顧勵琢磨著要給朝臣找點事做,建虜便先一步來給他找事了。
剛入春,安靜了一個冬天的建虜便磨刀霍霍,度過大凌河,攻打錦州城。焦烈威傳了塘報來,他自寧遠派了兵,解了錦州之圍,然而看建虜逡巡不去的樣子,是打算打持久戰。
焦烈威沒把話挑明,但是顧勵知道,他在暗示顧勵多撥點軍費。過了一個秋冬,顧勵雖然攢了點錢,可都得省著花,開春時又往水利工程裡頭砸了不少,遼東那邊還能給多少?顧勵愁啊。
他不知道該跟誰說,只能一個人偷偷出宮散心解悶。
不知不覺間,他來到了鳴玉坊,陳奉曾經的那處宅邸外。從街上向閣樓內張望,只見到裡頭一片漆黑,顧勵曾在這裡得到多少的快樂,現在就有多失意。
就在這時,一個人影在閣樓內一閃。顧勵渾身一震,難以置信,再凝目看去,那人影又消失了。
顧勵情不自禁向前走了兩步,方才是他看錯了嗎?還是——還是這宅子裡真的有人?
是奉奉嗎?!
他心臟砰砰狂跳,雖然知道陳奉現在多半仍在歐洲,可是只要一想到奉奉有可能回來了,他就無法抑制地激動到顫抖。
顧勵等那陣頭暈目眩的感覺過去,激動的情緒漸漸平息下來,往胡同巷子裡走去。因前段時間陰雨連綿,胡同的角落內生了一些濕滑的青苔,可陳宅的大門口卻乾乾淨淨,明顯是有人清理過了!
是奉奉,一定是奉奉!
顧勵敲了敲大門,卻遲遲沒有人來開門。他等不及,攀上院子牆頭,以一個熊貓翻身的姿勢掛上牆,雙腳正要著地,身後一人喝道:「什麼人?!」
顧勵一慌,從牆頭上摔了下來,屁股落地,尾椎都要摔裂了。
那人走上前來,高佻的影子罩住了顧勵:「是你。」
顧勵抬起頭,一瞬間像是被潑了一盆冷水似的,從頭涼到了腳。
這人不是奉奉。
「你是誰?奉奉呢?」顧勵爬起來,四處張望,盼望著那個熟悉的人影下一秒就能出現在庭院裡。
「顧宜興,你不記得我了麼?」年輕人走到他跟前來:「鳳鳳是誰?這裡是我家。」
這年輕人高挑俊秀,青竹白雪似的,顧勵有點印象,思索了一下,記起來了,這人他在宣城伯的堂會戲上見過,是公安才子楊廷璧。
顧勵一直覺得奇怪,原本鄉試過了,第二年春便該是會試。可現在鄉試與會試中間還隔著一年,暗地裡打聽過才知道,這是有一年鄉試鬧出了事,王正為了遮掩,假借原主頒布的旨意,讓會試時間隔了一年。
會試的時間定在四月,也就是說這個冬天他可以暫時不用著急,先處理別的事情。
冬天其實也沒甚大事,老百姓不用種地,水利工程還沒開工,就連耿崇明都已經回鳳翔府過年了,顧勵閒來無事,便出宮去官署找官員們聊天,增進了解,問問人這一年做了哪些事。
他的本意是閒來無事聊一聊,可沒想到把官員們嚇得半死。六部九卿等人與他相處慣了的,知道他脾氣溫和,不怎麼害怕,那些官署中的小小員吏就不一樣了,一年都沒幾次機會見,每次見還都隔著老遠,上次和顧勵「促膝相談」已經是大半年前了,突然被顧勵搞襲擊,問起這一年做了哪些工作,沒有任何準備,一時半會兒很難答得上來。
而且顧勵雖然笑眯眯地說:「就隨便講講。」但只要他們有哪裡記錯了說錯了,顧勵反應靈敏,總能第一時間發現錯漏,然後毫不猶豫地指出來。
顧勵折騰完了這幫京官們,便開始折騰地方官,把地方官的上疏翻出來仔細看看,若有與印象中對不上的,便去信仔細盤問。
這般打發了大半個冬天,算算時間,也約莫要開春了,氣溫還沒有回升,雨水也比往常多,果然是小冰期的症候。
剛過元宵節時,聶光裕等人就被他派出去搞水利了,看春天這個降水量,黃河在夏天大概率會漲水。
開春了,給貞兒找個老師的事情也該提上議程了。穆丞相向他推薦了一名翰林院學士,按照大楚前例,每天上午由這位學士來給貞兒啟蒙。
貞兒聽了兩天的課,就開始跟顧勵哭訴不想上學了,上學好累。顧勵勸他:「貞兒是皇子,不可以怕苦怕累。」
貞兒有點委屈,問他:「那可以讓小貓跟貞兒一起念書嗎?」
顧勵看他一個人的確提不起學習的興趣,便跟楊尚書商量一下,每天早晨讓謝蓮去把小貓帶進宮裡來,上午上了課,用了午膳再送回去。
此外,顧勵又讓李棠去內書堂找了幾名小閹童,這些孩子都聰明伶俐,勤奮好學,有他們陪著顧由貞,課堂氣氛比以前好,貞兒也終於開始認真聽課了。
哪知道貞兒上了沒幾天的學,居然生病了。御醫看過,說是因為這陣子經常下雨,氣溫反覆,孩子著涼了。
貞兒躺在床上,振振有詞地對顧勵說:「是非得要貞兒每天早晨起床念書,貞兒才會生病的!」顧勵哭笑不得,一面開導他,一面還要費心照顧他,哄他吃藥喝熱水,待貞兒病好了,顧勵人都瘦了幾圈。
群臣們把他的消瘦看在眼裡,勸他趕緊納妃,顧勵被他們催得實在不勝煩擾,這幫人也是閒了,就該給他們找點事做。
可還沒等顧勵琢磨著要給朝臣找點事做,建虜便先一步來給他找事了。
剛入春,安靜了一個冬天的建虜便磨刀霍霍,度過大凌河,攻打錦州城。焦烈威傳了塘報來,他自寧遠派了兵,解了錦州之圍,然而看建虜逡巡不去的樣子,是打算打持久戰。
焦烈威沒把話挑明,但是顧勵知道,他在暗示顧勵多撥點軍費。過了一個秋冬,顧勵雖然攢了點錢,可都得省著花,開春時又往水利工程裡頭砸了不少,遼東那邊還能給多少?顧勵愁啊。
他不知道該跟誰說,只能一個人偷偷出宮散心解悶。
不知不覺間,他來到了鳴玉坊,陳奉曾經的那處宅邸外。從街上向閣樓內張望,只見到裡頭一片漆黑,顧勵曾在這裡得到多少的快樂,現在就有多失意。
就在這時,一個人影在閣樓內一閃。顧勵渾身一震,難以置信,再凝目看去,那人影又消失了。
顧勵情不自禁向前走了兩步,方才是他看錯了嗎?還是——還是這宅子裡真的有人?
是奉奉嗎?!
他心臟砰砰狂跳,雖然知道陳奉現在多半仍在歐洲,可是只要一想到奉奉有可能回來了,他就無法抑制地激動到顫抖。
顧勵等那陣頭暈目眩的感覺過去,激動的情緒漸漸平息下來,往胡同巷子裡走去。因前段時間陰雨連綿,胡同的角落內生了一些濕滑的青苔,可陳宅的大門口卻乾乾淨淨,明顯是有人清理過了!
是奉奉,一定是奉奉!
顧勵敲了敲大門,卻遲遲沒有人來開門。他等不及,攀上院子牆頭,以一個熊貓翻身的姿勢掛上牆,雙腳正要著地,身後一人喝道:「什麼人?!」
顧勵一慌,從牆頭上摔了下來,屁股落地,尾椎都要摔裂了。
那人走上前來,高佻的影子罩住了顧勵:「是你。」
顧勵抬起頭,一瞬間像是被潑了一盆冷水似的,從頭涼到了腳。
這人不是奉奉。
「你是誰?奉奉呢?」顧勵爬起來,四處張望,盼望著那個熟悉的人影下一秒就能出現在庭院裡。
「顧宜興,你不記得我了麼?」年輕人走到他跟前來:「鳳鳳是誰?這裡是我家。」
這年輕人高挑俊秀,青竹白雪似的,顧勵有點印象,思索了一下,記起來了,這人他在宣城伯的堂會戲上見過,是公安才子楊廷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