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不知他們今年是否還有南下劫掠的準備。

  只是沒想到,先鬧將起來的,不是北方的建虜,而是南方的文人。

  開春時阿巴赫讓人送來議和的書信,要求大楚賠款割地,雙方以大凌河為界,當時他交代兵部尚書楊鴻見假意講款,拖延時間。

  楊尚書一直在派兵部的官員與建州女真暗中書信來往,為顧勵爭取時間,拖得一時是一時。可這事不知怎麼的,泄露了出去,南方生員們把楊鴻見痛罵一頓,稱他行此綏靖之舉,乃是姑息養奸的賣國賊。

  南方生員罵聲如沸,朝中亦有人連番彈劾,楊尚書氣得稱病在家,不上朝了。

  顧勵連忙派李棠帶上米麵土豆紅薯花生去看望他,好生寬慰了一陣子。

  顧勵一時間也不知該怎麼做才好。他覺得這事情不太好辦,他授意楊尚書假意講款,這本就是台面下的事,若是拿到明面上大張旗鼓地來說,建虜說不定便要以此為藉口南下開戰;可若是不做解釋,讓楊尚書背下這個黑鍋,那他這個當皇帝的也太混帳無恥了。

  穆丞相來找他,詢問他該怎麼辦,顧勵把自己的疑慮說了出來,總結道:「若是事情無法平息,朕就把責任都攬到自己頭上來,講清楚這事乃是朕授意楊尚書做的。」

  穆丞相想了想,說:「陛下啊,建虜是否會南下,並不取決於您和楊尚書是否欺騙了他們,而是取決於,他們是有必要南下!」

  顧勵想了想,明白了穆丞相這話的意思。受騙上當只是一個藉口,建虜是否會南下,要看他們南下劫掠能占到多少便宜,是否足以彌補挑起戰亂的損失,也要看他們有沒有兵將馬匹,有能力南下劫掠。

  如果南下占不到便宜,反而要吃虧,建虜就算知道議和講款只是騙局,也願意忍一時之氣,等到時機成熟。

  「盛京剛鬧過天花,北邊有焦烈威鎮守,建虜幾次游襲,都未能討到便宜去,老臣想他們就算想要南下,也要掂量一二。」

  顧勵已想明白,說:「朕這就在《大楚晨報》上為楊尚書正名。」

  穆丞相思索道:「此事或許沒這麼簡單,不過陛下可先這麼辦,也好引蛇出洞。」

  顧勵當即寫了一篇小論文,一來闡明假意講款乃是大楚的戰爭策略,不能推到楊尚書一人頭上,二來分析時弊,是時張賊之亂剛過,百廢待興,大楚要時間休養生息,恢復農業和經濟,冒然挑起戰爭是不明智的。

  原以為在《大楚晨報》上這麼一發,大家就都應該可以理解了,哪知道這一次,他踢到鐵板了。

  南方的文人發揭帖檄文,討伐顧宜興滿口胡言,助紂為虐,又聲稱大楚泱泱大國,怎麼可能連建虜這等小小跳蚤都摁不死,顧宜興不過是在妄自揣測上意罷了。

  這事情一定是有人在背後挑頭。

  而且他看出來了,這幫人是衝著顧宜興和《大楚晨報》來的!

  對此,顧勵十分憤怒,這幫人是想幹嘛,顧宜興妨礙到你們裝逼了嗎?!

  顧宜興找了個南來的讀書人來問過才知道,顧宜興的確妨礙到他們裝逼了。

  南方復社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文社組織,顧勵是一直都知道的。復社提倡復古文風,可顧宜興攜白話文體高調亮相,搶盡文壇風頭,誰人不眼紅?上次江夏生假扮他召開文會,來參加的文人多少眼紅的,多少泛酸的,他都見過。

  從這幫南方復社的文人角度來看,金庸先生天縱才華,自射鵰、神鵰兩部後,便再也未曾在《大楚晨報》上連載,了趣接替金庸,現如今也已經悄無聲息,如今在《大楚晨報》上連載話本小說的,都需得由報坊精挑細選,沒有誰是常勝將軍!

  可這個顧宜興究竟是什麼東西?要才無才,要名無名,卻能在《大楚晨報》上長盛不衰,《大楚晨報》有多麼大的影響力,大家都明白,顧宜興,他配嗎?強捧遭天譴哪!

  既然朝廷不過是要一個能發聲的人,那麼這個人只要會做文章,是誰都可以!把顧宜興拉下馬,換成他們上,有何不可?!能成為《大楚晨報》的常駐文手,誰不眼紅?!

  而且顧宜興的白話文,已經影響到了文人們的文學審美,擠壓了復古文風的生存空間。來年春闈在即,若是考官青睞白話文本,對復社的文人們將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可是,這幫人大概沒有想到,顧宜興這個馬甲的皮下,乃是全國最高統治者。

  顧勵叫人去查,挑頭的果然是復社的骨幹張生。

  顧勵讓人去南直隸請張生,用的是顧宜興的名義。

  此外,他問過國子監祭酒,找了幾名頗有才華的監生撰文,表面是針砭時弊,實際上則是為「假意講款」正名。

  張生這廝之所以帶頭挑事能這般成功,就是因為這些南方文人們壓根不了解遼東的真實局勢,一廂情願地認為大楚軍隊一出便能橫掃建虜,哪怕是假意議和,也無法容忍。這些文人太天真也太理想主義了。

  甚至別說文人們,朝中不少官員都還抱著「建虜不過區區屬夷」的輕敵態度,壓根認不清遼東形勢,不知道建州女真人的實力究竟如何,也不知道邊防軍隊們付出了多少,遼東守將們一旦吃了敗仗就要被彈劾打壓,這種目空一切的心態,對打仗是不利的。

  於是在這短短半個月內,文壇上你方唱罷我登場,一番唇槍舌戰硝煙滾滾,最後是「顧宜興」在《大楚晨報》上發起文會,文會地點——關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