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既然在周爾茂這裡開了世襲遞降的規矩,又借著成親王的罪名將他的爵位更改為世襲遞降,顧勵便索性頂著藩王宗室們的壓力,把「承襲爵位之人,若觸犯大楚法律,根據其犯罪情節輕重,分別處以死刑、褫奪爵位、爵位世襲遞降」這條法令提出來,由刑部進一步完善,編入律法之中。

  當然,顧勵也沒少在《大楚晨報》上為這條政策宣傳。《大楚晨報》已賣到了應天府一帶,因此他的宣傳在民間響應熱烈,百姓們紛紛稱道,讓顧勵覺得頂著宗室的罵聲推行這條法令還是值得的。

  此外,顧勵還下了詔令,鼓勵底層的宗室子弟們科舉經商。宗室子弟有近十萬人,然而除了頂層的親王侯爵們,底層的皇族成員其實生活十分悲慘。□□下令不允許皇室子弟科舉經商,以至於皇族成員們只能靠俸祿過活。上個世紀末經過不斷的爭取,宗室子弟們可以參加科舉了,但是考上的人不多,大部分人還是掙扎在貧困線上。

  結果不出意外,這詔令遭到了文臣們的反對。文臣們擔心皇族成員參加科舉和經商,會讓他們掌握太多權力,進而威脅到君權穩定,但是顧勵堅持己見,這些底層的宗室子弟往往沒有多少權力人脈,科舉也好經商也罷,影響不了什麼,當然,顧勵在詔令里詳細區分了底層皇族成員的認定範圍,成親王、福王這種坐擁千里良田的皇室成員,顧勵是不可能允許他們的科舉經商的。

  此外,土豆和玉米已經在皇莊裡種上了,根據看管皇莊的太監匯報,他們按照顧勵交代的耕種法子播種培育,現在長勢不錯。顧勵還是有點不放心,讓司禮監掌印太監李棠安排人下去,到各處皇莊巡視一遍,看看這些皇莊內的宦官們有沒有盡心照料。畢竟這土豆和玉米可是關係到大楚能不能順利度過小冰期。

  僅僅是通過這麼一件小事,就讓顧勵意識到,他想要削減宮中宦官員額沒有那麼容易。全國各地的皇莊都要宦官來管理,此外還有礦產,沿海地區的市舶司、茶馬交易、食鹽專賣、皇室採辦、稅監等等各個職務都需要任命宦官,難怪登記在冊的宦官達到四萬人,因為需要用到他們的地方太多了。官僚體系已經夠龐大了,不可能把這些事再交給官員們。而且皇室採辦、食鹽專賣、皇莊管理等事務,都是與皇室收入相關,沒有交給外廷的道理。

  就像要削減宦官的員額很難一樣,要給官僚體系瘦身也不容易。顧勵前幾天讓左世爵交一份整頓吏治的報告,左世爵倒是在報告裡提出,要裁去那些吃空餉不做事的人員,可是這事做起來比說起來難多了。

  這些吃空餉的人員,大多在朝廷里有深厚背景,人脈廣,關係盤根錯節,誰敢動他們?

  顧勵敢動,可顧勵不可能親自去一個個把人揪出來,即便是穆丞相,也不可能對每一部每一司的人員了如指掌,要篩查處這些吃空餉的官員,說到底還是要交給各個部門的長官。可是這些人在官場上待久了,大部分都是老滑頭,怎麼可能冒著得罪人的風險上報名單?所以這事易展開,難落實。

  原本十三道御史與六科給事中是專職糾察百官,但顧勵也不信任他們。十三道御史共有一百二十人之多,六科給事中六十餘人,這一百八十多人,怎可能人人都是清廉正直之人,給了他們這麼大的權力,卻沒有管束,那就是給了他們貪污腐敗的機會。

  顧勵把他的想法跟穆丞相說了,希望他能提出對策。穆丞相勸他,裁員動靜太大,若當真要這麼做,只怕朝中的反應要比顧勵查貪污案還大,還是一步步來,先按照考成法,督察百官日常考勤各項工作,此外便是限制恩蔭,官宦人家的子弟,不允許捐官或恩蔭入仕,只能通過科舉。

  顧勵也只能先這麼辦,把左世爵和都察院左都御史、六科都給事中幾人找來,敲定考成法細節、恩蔭限制範圍,以及言官們的監督範圍,並頒布詔令。

  顧勵還特意交代,考成法不僅僅針對京官,同樣針對各個地方官員,需得在邸報上提及。

  除去讓御史與給諫們監督,顧勵沒有忘記更重要的是人民群眾的監督。他在《大楚晨報》上特意花了兩頁紙,解釋了推行考成法的意義,呼籲百姓們行使監督權。

  但是這事在百姓中應者寥寥,顧勵還特意到京城裡走了一趟,想聽聽茶樓酒肆市井街頭有沒有人談論,結果百姓們反應都很冷淡。

  看來百姓並不太信任所謂的「群眾監督」。顧勵回宮之後,又特意把都察院左都御史找來,詢問他設立在京城中的監察部有沒有收到群眾報案,沒想到居然一例也沒有。

  顧勵正愁著呢,他倒是想要立木取信,但這根木頭又在哪裡?

  也是他打著瞌睡送枕頭,問了都察院左都御史沒幾天,穆丞相就急匆匆進宮來找他,把監察部收到的第一宗案子送到他案頭了。

  報案人居然還是個老熟人,耿崇明。

  這事還是前陣子顧勵下旨讓地方政府剿滅流寇所起。叛軍中大部分人都回了家鄉,只有極少一部分,分作幾股流寇,三五十人成群,四處作亂。顧勵原本下了旨,要求各地配合協同剿匪,另外還自六科給事中、十三道御史、都察院各派出一人進行監督。

  哪知道便在陝西鳳翔府,一股流寇四處作亂,鳳翔知府因怕監督責問其辦事不力,於是捉拿了無辜百姓,當做流寇殺了交差。耿崇明正是陝西人,見了此事,義憤填膺,便來京城告御狀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