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昏昏欲罪之中,終於到了京畿兵營。禮部都已經安排妥當,兵營內外齊整肅穆,等著顧勵到來。

  顧勵忽然發現,他這樣很不好。

  事先安排下去,這些士兵們需得提前準備,說不定一早便在這裡候著了。而且他想看的,想問的,全都是禮部與司禮監事先安排好了的。他這樣,和現代那些大張旗鼓搞視察的領導有什麼區別?

  以後若要視察,最好輕車簡從。只不過他只是到京城裡走動,都要被言官們上疏勸諫,想私下裡來軍營看看,恐怕不容易,這一點行動自由,需得想辦法為自己爭取。

  短短數息之間,他已經想到了許多。顧勵從鑾駕上下來,兵營守備前來相迎。這些守備們都是宦官,後楚與明代一樣,宦官滲透到了行政、軍事機構的各處,是以宦官數量龐大,早不是開國時僅僅幾百人便可應付的了。顧勵倒是想把宦官收回宮內,把權力還給外廷,但現在手頭有更要緊的事,這事又複雜,便暫時擱置著。

  顧勵由眾人引領著,在軍營里巡視。

  顧勵慰問了上次守城之戰中負傷的傷員們,又問他們,戶部下發的撫恤銀有沒有領到,領到了多少。士兵們答道:「回稟陛下,都領到了,陣亡的將士,每人二十兩,受傷的,每人十兩,並十匹絹。」

  顧勵放下心來,和將士們一起操練了一會兒,出了些汗。

  顧勵問楊鴻見:「小譚呢,怎麼不見他人?」

  楊鴻見沒想到他還惦記著小譚,讓兵營統領去把小譚叫來。不一會兒小譚來了,先向顧勵行禮,顧勵先是問他在軍營中待了幾年了,老家哪裡的,原來他與楊鴻見是同鄉,難怪楊鴻見對他多加照拂。

  顧勵又問他:「撫恤銀收到了嗎?」

  小譚遲疑了一下,點點頭:「十兩銀子,並十匹絹,分文不少。」

  既然小譚也這般說,顧勵便放心了,又在兵營中看了一會兒,便打道回宮。

  巡視兵營之後的幾天,雨下個沒完,氣溫也再一次下降。謝蓮被顧勵帶進宮裡來,編入皇城禁軍,顧勵見過他幾次,這個年輕人一直都是一副笑眯眯的好脾氣模樣,顧勵對他頗有好感。

  王正貪污內帑案審到了尾聲,內帑追回了一部分,至於那些案犯人員,顧勵仍是將重犯抄家,犯案情節較輕的,便折銀贖罪。失竊的內帑還需繼續追討,那些幫著銷贓的人、購買人,顧勵都交代許他們折銀贖罪便是了。至於叛軍們,據兵部派出的游哨交代,叛軍殘黨兩萬餘人都已作鳥獸散,顧勵推測,就算絕大多數都返鄉了,也保不准還有人已習慣了打家劫舍的生活,打算另立山頭的,他特意交代了兵部多加注意,以免百姓再受匪患。

  顧勵抽了個空,出去看看陳奉,順道帶上了自己寫的一部數學基礎運算,打算給陳奉小狐狸掃盲。

  陳奉得了,果然奉為圭臬,手不釋卷,看到激動時,還要抓著顧勵的雙手說:「賽先生乃神人也!」

  顧勵想起耿崇明的事,問他:「我聽說前幾天陛下巡視京營時,遭人行刺,這事定然是你的手筆,對不對?」

  陳奉漫不經心地笑了一下:「我不過是向耿崇明報了個信,告訴他狗皇帝會出京巡視兵營而已。」

  「但是你肯定知道耿崇明的為人,張將軍死了,他是定然會為他報仇的。其實你在報信時,就已經算準了耿崇明定然會出手,對不對?」

  陳奉這小狐狸,懂人心啊!

  他如果直接跟耿崇明說,皇帝要出宮,是行刺的好機會,耿將軍不要放過。耿崇明說不定便要多想,反而不打算行刺了。可是陳奉什麼都不說,只給了耿崇明一個消息,這看似是把選擇權交到了耿崇明手裡,其實乃是已經算到了他必然會出手為張慈兒報仇啊。

  陳奉卻是喟然嘆道:「可惜我算來算去,沒想到狗皇帝居然放過了他們,我反倒失去了耿崇明這枚棋子,是我棋差一招。」

  「若是皇上殺了他們,義軍殘黨只怕人人自危,又豈敢相信朝廷當真會放過他們。」

  「狗皇帝不會有這種胸襟,定然又是賽先生從旁指點。可惜啊,那天我不敢露出行跡,只能遠遠地看一眼,沒發現賽先生究竟是何人,否則,定要親自會他一會。」

  顧勵切了一聲,心說賽先生本賽眼下就在你跟前,你卻有眼不識泰山,哈哈,待本賽先生脫下馬甲,保准嚇你一跳!

  顧勵正做美夢呢,就聽陳奉說:「這第一招,賽先生倒是接下了,可第二招,就不知道賽先生有沒有那個本事接了。」

  這小狐狸又要使什麼壞?顧勵連忙追問,陳奉卻勾著壞笑不說話了,被追問得急了,拿書拍拍顧勵的腦袋,作勢唬他:「你啊你,有功夫在這兒插科打諢,還不如多讀些書,學學人家賽先生!」

  顧勵回了宮,便把俞廣樂叫來。俞廣樂的傷已經養得差不多了,顧勵便舊事重提,說起辦報的事。

  俞廣樂說,既然辦報,那就得有人手,不知陛下能不能在宮裡撥幾個人給他。顧勵私下裡辦報,不想讓外人知道,不可能借調宮內的宦官們,便取內帑交給俞廣樂,讓他自行僱傭人手,便宜行事。

  俞廣樂又問:「陛下,這報紙該叫什麼名字好呢?」

  顧勵想了想,說:「就叫《後楚晨報》吧!」

  被譽為有著劃時代意義的《後楚晨報》,就這麼簡單地定了下來。俞廣樂是個伶俐人,知道顧勵的意思,在宮外選定報坊店面,僱傭人手,估摸著用不了多久就能讓第一期《後楚晨報》和北直隸的人民見面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