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他撩起宛華的蓋頭,紅布的光照在她臉上,一張臉粉撲撲的,很生動很好看。在喝交杯酒之前,宛華攔住他,輕聲猶疑問:“田飛,我們以後會一直在一起嗎?”
他那時對她還是無限的愛意,並沒有責怪她在大喜的夜晚問這樣不吉利的問題,而是回答:“會的,我們會一直在一起。哪怕死,也要死在同一個地方。”
他那個時候是真心的。男人許下承諾的時候是真心的,說做不到也是真心的。
他想,他和宛華確乎是死在了同一處。
作者有話要說: 老杜的副本完結~這幾天想了想,寫文主要是為了開心和磨鍊自己的文筆,收藏什麼的數據固然重要,但心情也不能被數據影響和控制。我寫得開心,大家看得高興,這就夠了!感謝姐妹們的鼓勵!
第37章 往事知多少
從夏天到秋天是汪偽政府成立前最後的準備階段。
在程征對付杜田飛的同時,戴笠派出的軍統特務前往河內刺殺汪精衛。
刺客在房間裡一連開了十幾槍,誤將汪精衛的親信曾仲鳴當做前者殺死。雖然汪精衛命大沒死成,但一想起此事,便心有餘悸,只想要速速回國,保住命再說。
五月,汪精衛和陳璧君乘日輪“北光丸”號進入上海虹口虬江碼頭,就此結束了在海外漂泊之旅,正式投靠日本人。
上海的租界仍在英、美、法等列強手裡。租界被人稱為“孤島”,是因為雖然四周被日軍占領,但日軍不能隨便進入租界。而國民黨的軍統、中統特務們大多以“孤島”作掩護,活動頻繁。
是以“北光丸”號到達上海後,汪精衛遲遲不敢上岸。
直到日本方面的高級軍官再次上船邀請汪陳夫婦上岸,汪精衛一夥才在日本憲兵隊和特別行動處的森嚴保護下,下船住進虹口的“重光堂”。
汪精衛的住處原本也是偽政府頭痛的事情。既不能放在租界,又要相對繁華,這樣的地方上海找不出幾處。
直到程征提議,可以將汪陳夫婦的住處安排在程公館附近的重光堂。此處離日軍駐地很近,離程公館也很近,由特別行動處的人全天貼身保衛,可保證萬無一失。
此時汪精衛對程征已經是十分信任,況且長住在船上也不是辦法,這才答應“移駕”重光堂。
日本人早先便放出風聲,要建立專門的特務機構來打擊租界內的暗殺行為。他們早就從義大利軍警備區內的日占房產中精心挑選了極司菲爾76號作為特務機構的基地,特務頭子便是丁默邨、李世群和後來加入的吳世寶。
此時為了迎接汪精衛的到來,日本人便把76號撥給了汪。
程征提出要將汪精衛的住處安排在程公館的附近,無疑是一步險棋。
但唯有這樣做,把汪陳二人放在他的眼皮底下,才最方便獲取核心情報。否則在76號的嚴密護衛下,他手下縱使再多出五個特別行動處也束手無策。
人生的歲月,如流水地一般過去。
還有幾個月便要進入二十世紀的第四個十年了。
1992年,林念的小女兒決定在孫女菲比18歲生日的時候帶她回中國看一看。
臨行前,安琪兒一般的女孩問林念,外婆,中國是什麼樣子的,上海是什麼樣子的。
菲比出生在瑞士,少年時和做外交官的父母游遍了歐洲各國,只是對於遠在太平洋西岸的中國全然沒有什麼概念。
她所知道的中國,全是從外公外婆的嘴裡聽來的。然而外公雖然寵她,但平時話並不太多。菲比只好來問外婆。
林念去國已經五十餘載,對於故國的記憶留存在心底深處。
她慈愛地對著菲比笑了笑,從前的場景在她眼前栩栩如生地浮現。
“那裡,那裡是很好的地方。”
老去的林念回憶起中國來,最先想起的不是東坪,而是上海。
而上海也分裂成兩半。
一半是潛伏在偽政府的程征看見的上海,是腥風血雨,是暗流涌動,是金風未動蟬先覺,是暗算無常死不知;一半是混入上流刺探情報的林念看見的上海,是永遠年輕的東方巴黎,是無知無畏的風花月雪,是花滿堵,酒滿甌,十里綺羅外灘煙。
那時候的上海留給她最後的深刻印象是深秋的陽光和風。
雙十節前後,稀薄的一點陽光,照在人身上,看起來很明媚,卻不能帶來一點暖意。
舊時的陽光,舊時的風,商女不知亡國恨的摩登孤島。
這是林念記憶里最後的上海。
有薄薄陽光的下午,穿著輕綃法蘭絨套裝的女郎出入於大光明電影院、百樂大舞廳或美琪電影院。
淮海中路商業街上高高懸掛的歐洲皮草的招牌GG,《良友》畫報上的紅唇泳裝女郎,停在先施和永安百貨前面歇腳的人力黃包車或最新款的勞斯萊斯。
窄窄的人行道上,滿街的雪茄、香水、高跟鞋,成群的瑞士表、銀菸灰缸、清酒和蘇打水,空氣里飄浮著埃及香菸、法國香水、新出爐的歐包和新出鍋的生煎饅頭的溫和氣息。
人人都以為苦難的時間會過去的。
就跟翻書一樣,唰的翻過去,不想看的那一頁悲劇就能翻到腦後去了。
人們總是以為進了四十年代,戰爭就能馬上停止。到現在為止,還有小老百姓活在夢裡,以為中國泱泱的五千年,怎麼能亡在區區的彈丸小國手上。
他那時對她還是無限的愛意,並沒有責怪她在大喜的夜晚問這樣不吉利的問題,而是回答:“會的,我們會一直在一起。哪怕死,也要死在同一個地方。”
他那個時候是真心的。男人許下承諾的時候是真心的,說做不到也是真心的。
他想,他和宛華確乎是死在了同一處。
作者有話要說: 老杜的副本完結~這幾天想了想,寫文主要是為了開心和磨鍊自己的文筆,收藏什麼的數據固然重要,但心情也不能被數據影響和控制。我寫得開心,大家看得高興,這就夠了!感謝姐妹們的鼓勵!
第37章 往事知多少
從夏天到秋天是汪偽政府成立前最後的準備階段。
在程征對付杜田飛的同時,戴笠派出的軍統特務前往河內刺殺汪精衛。
刺客在房間裡一連開了十幾槍,誤將汪精衛的親信曾仲鳴當做前者殺死。雖然汪精衛命大沒死成,但一想起此事,便心有餘悸,只想要速速回國,保住命再說。
五月,汪精衛和陳璧君乘日輪“北光丸”號進入上海虹口虬江碼頭,就此結束了在海外漂泊之旅,正式投靠日本人。
上海的租界仍在英、美、法等列強手裡。租界被人稱為“孤島”,是因為雖然四周被日軍占領,但日軍不能隨便進入租界。而國民黨的軍統、中統特務們大多以“孤島”作掩護,活動頻繁。
是以“北光丸”號到達上海後,汪精衛遲遲不敢上岸。
直到日本方面的高級軍官再次上船邀請汪陳夫婦上岸,汪精衛一夥才在日本憲兵隊和特別行動處的森嚴保護下,下船住進虹口的“重光堂”。
汪精衛的住處原本也是偽政府頭痛的事情。既不能放在租界,又要相對繁華,這樣的地方上海找不出幾處。
直到程征提議,可以將汪陳夫婦的住處安排在程公館附近的重光堂。此處離日軍駐地很近,離程公館也很近,由特別行動處的人全天貼身保衛,可保證萬無一失。
此時汪精衛對程征已經是十分信任,況且長住在船上也不是辦法,這才答應“移駕”重光堂。
日本人早先便放出風聲,要建立專門的特務機構來打擊租界內的暗殺行為。他們早就從義大利軍警備區內的日占房產中精心挑選了極司菲爾76號作為特務機構的基地,特務頭子便是丁默邨、李世群和後來加入的吳世寶。
此時為了迎接汪精衛的到來,日本人便把76號撥給了汪。
程征提出要將汪精衛的住處安排在程公館的附近,無疑是一步險棋。
但唯有這樣做,把汪陳二人放在他的眼皮底下,才最方便獲取核心情報。否則在76號的嚴密護衛下,他手下縱使再多出五個特別行動處也束手無策。
人生的歲月,如流水地一般過去。
還有幾個月便要進入二十世紀的第四個十年了。
1992年,林念的小女兒決定在孫女菲比18歲生日的時候帶她回中國看一看。
臨行前,安琪兒一般的女孩問林念,外婆,中國是什麼樣子的,上海是什麼樣子的。
菲比出生在瑞士,少年時和做外交官的父母游遍了歐洲各國,只是對於遠在太平洋西岸的中國全然沒有什麼概念。
她所知道的中國,全是從外公外婆的嘴裡聽來的。然而外公雖然寵她,但平時話並不太多。菲比只好來問外婆。
林念去國已經五十餘載,對於故國的記憶留存在心底深處。
她慈愛地對著菲比笑了笑,從前的場景在她眼前栩栩如生地浮現。
“那裡,那裡是很好的地方。”
老去的林念回憶起中國來,最先想起的不是東坪,而是上海。
而上海也分裂成兩半。
一半是潛伏在偽政府的程征看見的上海,是腥風血雨,是暗流涌動,是金風未動蟬先覺,是暗算無常死不知;一半是混入上流刺探情報的林念看見的上海,是永遠年輕的東方巴黎,是無知無畏的風花月雪,是花滿堵,酒滿甌,十里綺羅外灘煙。
那時候的上海留給她最後的深刻印象是深秋的陽光和風。
雙十節前後,稀薄的一點陽光,照在人身上,看起來很明媚,卻不能帶來一點暖意。
舊時的陽光,舊時的風,商女不知亡國恨的摩登孤島。
這是林念記憶里最後的上海。
有薄薄陽光的下午,穿著輕綃法蘭絨套裝的女郎出入於大光明電影院、百樂大舞廳或美琪電影院。
淮海中路商業街上高高懸掛的歐洲皮草的招牌GG,《良友》畫報上的紅唇泳裝女郎,停在先施和永安百貨前面歇腳的人力黃包車或最新款的勞斯萊斯。
窄窄的人行道上,滿街的雪茄、香水、高跟鞋,成群的瑞士表、銀菸灰缸、清酒和蘇打水,空氣里飄浮著埃及香菸、法國香水、新出爐的歐包和新出鍋的生煎饅頭的溫和氣息。
人人都以為苦難的時間會過去的。
就跟翻書一樣,唰的翻過去,不想看的那一頁悲劇就能翻到腦後去了。
人們總是以為進了四十年代,戰爭就能馬上停止。到現在為止,還有小老百姓活在夢裡,以為中國泱泱的五千年,怎麼能亡在區區的彈丸小國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