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才是姐姐!為什麼出嫁的是妹妹!為什麼?現在外頭人把她說的有多難聽?曾婉兒不停攪著帕子,緩解心頭的憤怒。

  曾婉兒看到母親進屋,這才調整表情,帶著笑意迎上來,「娘,外面怎麼樣了?」

  陳氏拍拍她的手背,小聲說:「好著呢!你整理下衣物妝容,外頭有的是青年才俊等你去選。」曾婉兒故作嬌羞的跺腳,「說這個幹什麼啊!」

  「我當母親的不說,誰來給你們說?」陳氏道,「女人一生最重要就是先抓住男人,再抓住兒

  子。只要做好這兩樣,一生就能平安順遂。」

  「妍兒,出嫁之後你一定要做到孝順公婆,調養好身體,早日生下男丁,這樣你的日子就好過。聽說姑爺前頭的只留下一個姑娘,對你沒什麼妨礙,你只當養個小貓小狗玩就是。」

  曾妍兒滿嘴的話都被堵回去,她怏怏點頭稱是。

  姑爺的確只留下一個姑娘,都十歲了,跟她相差不過五歲,她這個年輕繼母怎麼管教啊?

  母女三人說了私房話,正熱鬧著,喜婆進來通報,說是姑爺的迎親隊伍已經到村口,讓新娘準備起來。

  曾妍兒連忙蓋上蓋頭,安靜的坐在床邊,等著喜婆的指揮。

  程家的迎親隊伍吹吹打打進來村,坐在高頭大馬上的新郎看著周邊的環境,略略皺眉,這裡真是頗為簡陋。如果是之前的程子琅,絕對看不上眼。

  他第一任的夫人是國子監祭酒的獨女,第二任夫人是戶部員外郎的嫡出姑娘,要不是後來出了點事.....他怎麼也不會娶一個秀才的次女。

  說的再好聽,也就是秀才的次女,祖上的人脈關係早就人走茶涼,對他一點幫助沒有。不過嘛,新娘至少兄長還算上進,也許能起點作用,程子琅摸下巴,讓能收起幾分不耐。

  說話間人已經到了曾宅的外面,他跳下來,對著大門的曾宣榮草草行禮,「岳丈,小婿有禮。」

  「有禮有禮。」曾宣榮習慣性想回禮,這才想起面前的人是女婿是小輩,他完全沒必要緊張,又抬起頭,「賢婿裡邊請。」

  程子琅抽了抽嘴角,按照習慣這時女方的兄弟要出來攔一攔,以示女孩金貴不能輕易求娶,總要為難為難新郎,曾宣榮連這個流程都省了。

  曾宣榮身後的稚嫩少年忍了忍,還是站出來,「未來姐夫,您才學出眾,不妨做首催妝詩來聽聽?」

  曾二叔在後頭不停扯兒子的衣袖,大房的事情摻和什麼!人家又不會感激你!但少年郎曾源庭一動不動,堅定站在原地。

  好在程子琅也早有準備,他拿出當年做的詩句念出來,順利過關。

  先進花廳,程子琅老遠就看到曾湖庭在側面站著,身邊有個儒雅的中年人,兩人很是親近,至少比跟面前的人更像一對父子。

  程子琅若有所思,回首看著曾宣榮。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小天使投的雷,嗚嗚嗚,感動感謝在2020-07-03 23:06:42~2020-07-04 17:24:0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遊手好閒妞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7章

  曾宣榮自然也看到那一幕, 但他的臉皮可比別人想的厚,愣是視而不見,含著笑意問, 「賢婿,有什麼問題?」

  「並無。」程子琅搖頭, 邁步進門。

  少了一道程序,程子琅比想的更早來到繡樓,自然這裡也沒有什麼人阻攔,想進就進。喜婆本來守在門口, 看到新郎進來一愣,怎麼沒人攔?她靈機一動,高喊一聲, 「新郎來了, 要紅包的人在哪裡?」

  屋子裡的曾妍兒一驚,來的好快,她急忙蓋上蓋頭,再次坐好。

  於是程子琅站在門外,等著下一步動作, 新娘的兄弟把她背出來,一直背到門口送上花轎。新娘在進入夫家前, 是不能走一步路的。

  可是....新娘的親弟弟才六歲,肯定背不起。

  二房的曾源庭咬牙就上,這次他爹扯都沒用,畢竟是同出一姓的姑娘, 大喜之日被人看了笑話,以後二房的姑娘也不好嫁。

  曾妍兒還不知道家中是怎麼安排的,她只從繡床邊站起, 然後感覺到一個單薄的身子背著她離開房門,在紅珠串蓋頭下,只能瞧出是二房的源庭。

  「二弟是你嗎?」曾妍兒小聲問。

  害怕泄了力氣,曾源庭哼一聲以示答應,他年紀還小,橫著一口氣背比他大的姐姐,走到二門外時已經兩股戰戰,快脫力了。他咬緊牙關,右手往上一扶,正要一鼓作氣走到花轎前,突然有兩隻手扶住新娘,「源弟我來吧。」

  曾湖庭站在他背後,身材頎長,比曾源庭有力的臂膀接過新娘,放在自己的背上。曾源庭一愣,就聽著湖庭說,「走啊,愣著幹嘛。」

  不是說好送嫁嗎?

  曾源庭傻乎乎的跟著,一直看到平時很少碰面的堂兄送堂姐穩穩進了花轎。曾妍兒急的想要掀開蓋頭,最後還是按捺住小聲問,「大哥?是大哥?」

  「嗯是我,安心出嫁吧。」曾湖庭站直身體,輕輕吐一口氣,終究還是他不忍心。

  「嗯。」曾妍兒一陣鼻酸,濕意模糊了眼前。

  新娘坐穩,花轎起身,吹打隊重新啟動,鑼鼓喧天。他們會先送新娘到隔壁程家租下的院子,安置好之後,再跟新郎一起趕到婆家拜堂,而女方家的親眷便不用跟去,在自家宴請賓客即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