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喬晝還在畫畫,畫中是一片桃花林,只是那桃花只有樹枝。
他由地上沾了些鮮血,抬筆往那畫上一撒,便變出了萬里鮮艷桃林。
「這些桃林結的桃子,誰敢吃?」陳衿瞅了一眼那畫,突然問道:「對了,方才那捲軸上你寫的什麼?」
喬晝看向他,有些狡黠的說道:「那還能寫什麼?無非就是『先皇遺詔,特封你為大王八烏龜孫子』唄。」
陳衿聞言一愣,隨即撫掌大笑道:「對,就是大王八烏龜孫子!一群混蛋玩意兒們!」
他再向窗外看去,風將木頭窗棱刮的來回晃蕩,砸在窗框上發出不休的惱人響聲。
「南部,應該也好了吧?」陳衿小聲說道:「蘇淵,柳湛,你們兩個,雖然有時候有點煩人,但這時候可萬萬不能掉鏈子啊,不然可是要被我看不起了。」
第139章
兩日前。
已入秋日,南方的氣候卻更為溫厚。
山脊線綿延起伏平緩,和風拂過,深翠山林搖動恍惚如同海浪波涌,是與入秋後便極速干戈蕭索的北方全然不同。
再往遠看,是靜謐的海面,平靜的像是一塊巨碩的深色藍寶石。
一隻山雀惦著腳尖立於樹枝之上,忽見下方鬱鬱蔥蔥的草面里隱隱有亮光閃過,便扇著豐裕的翅膀落下。
它歪著腦袋,黑潤晶亮的小巧豆眼透著一絲不解。
由它所見,風捲起時草木下遍布著一個又一個閃亮的物件向前延綿。
雀兒不懂,這是藏身於山林中的兵卒身上甲冑的光芒。
「轟」的一聲,不遠處傳來一聲巨響,震的山石傾倒碎裂,小雀猛的騰起。
山林中的鳥雀也一併飛起,在天上帶出了一道匆忙的黑影;走獸連連而逃,逃向何方並不知道,但總是要走要逃,本能告訴它們此處很快便會被別的什麼侵占。
小雀在空中往下看,沿著那閃光的方向向前看,一直看到了盡頭。
「蘇淵怎麼辦?」柳湛耳中仍在嗡鳴,面色焦急問道。
晉國公在旁下達命令,令官將各側對略以不同旗色展示,待到切實部署完畢,晉國公這才轉頭看了柳湛一眼。
他沉聲說道:「蒙皇上聖恩,天下百姓和樂太平,如今逆賊以百姓性命為要挾,視其性命為草芥,若此等逆賊持天下權柄,豈為天下之禍?我蘇姓雖不及魏家數代傳承,但既為武將,既為皇上所信,精忠報國安定天下便是晉國公府之人肩上的擔子。不分男女,無有老幼。」
柳湛聞言,仔細端詳起眼前這位駐守南方的武將。
晉國公年近方百,體格強壯,卻在這幾日裡早早的白了頭髮。
蘇淵原本就是他中年得子,以往厚愛的不行,蘇淵的斷指被送到軍帳當中的那夜,晉國公便像被人抽空了氣力。
可那也只是一夜,如今在家國大義面前,他依舊是端的方正。
晉國公又說:「如今皇上為了南部百姓安危,以自身為餌將賊人的兵力引到京中去,吾豈能因為一子的性命而辜負皇上的期許?又豈能為了一子的性命而讓百姓枉死?」
柳湛後退一步,沖晉國公深深鞠了一躬:「晉國公高義,柳湛定然銘記於心。」
隨著下一聲巨響,被逆賊所據的城池城門大開,高旗一揮,山上潛伏的士卒猛的站起身,潮水一般向下奔流而去……
——————
京城三里亭外,一騎快馬掠過,馬背上的號吏風塵僕僕,儼然經歷了長途奔波。
他縱馬掠過驛點,驚覺今日京城三里亭外的兵卒換了一波人,更與平日不同的帶了一副嚴酷肅殺的模樣。除此之外,便更不要提周圍的動亂模樣,好似剛剛打了一場硬仗,地上的屍首尚未來得及收拾。
「南部戰訊!」號吏匆匆喊道。
駐守三里亭的兵卒揮了下手,大聲回道:「快去!」說罷,他又拽了一匹馬來翻身跟了上去:「就等你這個了,我送你進去。」
號吏愣了一下,心裡也知道京城定然發生了什麼境況,只是因為夜幕濃重,他看不見稍遠的境況,只有喝馬馳過的時候才隱隱感覺到地面好似被什麼覆蓋了似的,高低起伏軟硬不平。
提著的心方到城門,這才發現今日京城的外城門關的格外早。
「是南部的戰訊!」帶他來的那個兵卒沖城牆上大聲喊著:「快開門!」
城牆上有士卒往下看了一眼,確認對方身份且只有兩人後,這才開了一側小門讓他們下馬進來。
號吏有些奇怪,這些兵卒身上穿著的甲冑盔甲好似是魏家軍,如今那不是應當跟著秦王鎮守漠北嗎?怎得突然攬了京城的戍防?
「快去!」開門的士卒和前面的人說了同樣的話:「就等著南方戰報了!」說罷,推了號吏一下,讓他往前踉蹌兩步,也將他推出了這一方城牆下的天地。
號吏猛的一個踉蹌,被眼前的景象嚇得一個激靈。
暴雨此刻方歇,但又有濃重的水汽從地面蒸騰而起,往日生機勃勃的街道像是突然跌落到了什麼地方,見不到人影,卻又處處都是人影;見不到商賈小販,卻又處處是失了主的馬匹亂行;見不到燈火牌坊,卻又處處是猩紅的色澤。
整個京城都被籠罩在不詳之中,像是逢魔時刻由地下騰起的霧,魑魅魍魎,看不見前路。
他由地上沾了些鮮血,抬筆往那畫上一撒,便變出了萬里鮮艷桃林。
「這些桃林結的桃子,誰敢吃?」陳衿瞅了一眼那畫,突然問道:「對了,方才那捲軸上你寫的什麼?」
喬晝看向他,有些狡黠的說道:「那還能寫什麼?無非就是『先皇遺詔,特封你為大王八烏龜孫子』唄。」
陳衿聞言一愣,隨即撫掌大笑道:「對,就是大王八烏龜孫子!一群混蛋玩意兒們!」
他再向窗外看去,風將木頭窗棱刮的來回晃蕩,砸在窗框上發出不休的惱人響聲。
「南部,應該也好了吧?」陳衿小聲說道:「蘇淵,柳湛,你們兩個,雖然有時候有點煩人,但這時候可萬萬不能掉鏈子啊,不然可是要被我看不起了。」
第139章
兩日前。
已入秋日,南方的氣候卻更為溫厚。
山脊線綿延起伏平緩,和風拂過,深翠山林搖動恍惚如同海浪波涌,是與入秋後便極速干戈蕭索的北方全然不同。
再往遠看,是靜謐的海面,平靜的像是一塊巨碩的深色藍寶石。
一隻山雀惦著腳尖立於樹枝之上,忽見下方鬱鬱蔥蔥的草面里隱隱有亮光閃過,便扇著豐裕的翅膀落下。
它歪著腦袋,黑潤晶亮的小巧豆眼透著一絲不解。
由它所見,風捲起時草木下遍布著一個又一個閃亮的物件向前延綿。
雀兒不懂,這是藏身於山林中的兵卒身上甲冑的光芒。
「轟」的一聲,不遠處傳來一聲巨響,震的山石傾倒碎裂,小雀猛的騰起。
山林中的鳥雀也一併飛起,在天上帶出了一道匆忙的黑影;走獸連連而逃,逃向何方並不知道,但總是要走要逃,本能告訴它們此處很快便會被別的什麼侵占。
小雀在空中往下看,沿著那閃光的方向向前看,一直看到了盡頭。
「蘇淵怎麼辦?」柳湛耳中仍在嗡鳴,面色焦急問道。
晉國公在旁下達命令,令官將各側對略以不同旗色展示,待到切實部署完畢,晉國公這才轉頭看了柳湛一眼。
他沉聲說道:「蒙皇上聖恩,天下百姓和樂太平,如今逆賊以百姓性命為要挾,視其性命為草芥,若此等逆賊持天下權柄,豈為天下之禍?我蘇姓雖不及魏家數代傳承,但既為武將,既為皇上所信,精忠報國安定天下便是晉國公府之人肩上的擔子。不分男女,無有老幼。」
柳湛聞言,仔細端詳起眼前這位駐守南方的武將。
晉國公年近方百,體格強壯,卻在這幾日裡早早的白了頭髮。
蘇淵原本就是他中年得子,以往厚愛的不行,蘇淵的斷指被送到軍帳當中的那夜,晉國公便像被人抽空了氣力。
可那也只是一夜,如今在家國大義面前,他依舊是端的方正。
晉國公又說:「如今皇上為了南部百姓安危,以自身為餌將賊人的兵力引到京中去,吾豈能因為一子的性命而辜負皇上的期許?又豈能為了一子的性命而讓百姓枉死?」
柳湛後退一步,沖晉國公深深鞠了一躬:「晉國公高義,柳湛定然銘記於心。」
隨著下一聲巨響,被逆賊所據的城池城門大開,高旗一揮,山上潛伏的士卒猛的站起身,潮水一般向下奔流而去……
——————
京城三里亭外,一騎快馬掠過,馬背上的號吏風塵僕僕,儼然經歷了長途奔波。
他縱馬掠過驛點,驚覺今日京城三里亭外的兵卒換了一波人,更與平日不同的帶了一副嚴酷肅殺的模樣。除此之外,便更不要提周圍的動亂模樣,好似剛剛打了一場硬仗,地上的屍首尚未來得及收拾。
「南部戰訊!」號吏匆匆喊道。
駐守三里亭的兵卒揮了下手,大聲回道:「快去!」說罷,他又拽了一匹馬來翻身跟了上去:「就等你這個了,我送你進去。」
號吏愣了一下,心裡也知道京城定然發生了什麼境況,只是因為夜幕濃重,他看不見稍遠的境況,只有喝馬馳過的時候才隱隱感覺到地面好似被什麼覆蓋了似的,高低起伏軟硬不平。
提著的心方到城門,這才發現今日京城的外城門關的格外早。
「是南部的戰訊!」帶他來的那個兵卒沖城牆上大聲喊著:「快開門!」
城牆上有士卒往下看了一眼,確認對方身份且只有兩人後,這才開了一側小門讓他們下馬進來。
號吏有些奇怪,這些兵卒身上穿著的甲冑盔甲好似是魏家軍,如今那不是應當跟著秦王鎮守漠北嗎?怎得突然攬了京城的戍防?
「快去!」開門的士卒和前面的人說了同樣的話:「就等著南方戰報了!」說罷,推了號吏一下,讓他往前踉蹌兩步,也將他推出了這一方城牆下的天地。
號吏猛的一個踉蹌,被眼前的景象嚇得一個激靈。
暴雨此刻方歇,但又有濃重的水汽從地面蒸騰而起,往日生機勃勃的街道像是突然跌落到了什麼地方,見不到人影,卻又處處都是人影;見不到商賈小販,卻又處處是失了主的馬匹亂行;見不到燈火牌坊,卻又處處是猩紅的色澤。
整個京城都被籠罩在不詳之中,像是逢魔時刻由地下騰起的霧,魑魅魍魎,看不見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