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
葉妙安覺得自己走在霧裡,四下迷迷濛蒙看不清。
忽的煙散了,她看見一個垂髫小女孩,五六歲的樣子,高舉著長長的柳葉枝子,執著的往樹上捅。
蟬鳴被她嚇得都停了,只剩下樹葉被風拂動的沙沙聲。
「你這樣會把知了嚇跑的。」邊上小男孩嘟著嘴對小女孩說。他滿臉稚氣,胖墩墩的好像年畫娃娃。
「才不會呢。」小女孩無視他,繼續自己的操作,氣的小男孩蹲下去,扭過頭不理她。
遠處傳來女人的喊聲:「我的小祖宗,可算是尋到你了,不過上個香的功夫,你就跑沒影了。」
「嬤嬤來找我了。」小女孩瞥了瞥嘴。
「咱們藏起來吧,還能多玩一會。」小男孩提議。女孩還沒來得及回答,就看見走過來的除了奶娘嬤嬤,還有一個慈眉善目的中年男人,他朝小女孩張開了手,低聲道:「過來,妙安。」
「爹!」小女孩開心地跑了過去,拉住了父親的手,走了幾步,像想起什麼一樣,回頭沖小男孩大喊:「明日我還來,等我給你抓知了!」
小男孩站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土,一臉的不舍,點了點頭。
小女孩在父親身邊嘰嘰喳喳,分享著幾日沒見的喜悅,而父親只管拉著她,一言不發。
葉妙安跟著年幼的自己,一步一步往前走,越走,身邊的霧氣越重。
突然,她聽見一聲尖叫,於是三步並作兩步,直奔上前。
待葉妙安從霧中勉強看清,才發現小小的她被五花大綁,叫父親推進了深坑裡!
女孩哭泣,尖叫,但沒人理會。
父親手裡拿著鏟,表情木然,只管一下一下地往坑裡填土:「姐兒安心去吧,只當是為了葉家……是爹對不住你,來生托個男兒身……」
黃土一捧一捧的砸下去,鋪天蓋地、密不透風。
葉妙安撲上去,嚎啕著,用手拼死命扒拉著封土,但坑裡小女孩的聲音還是弱下去,漸漸聽不見了。
葉妙安倒在那殉人坑上,滿頭滿臉的土腥味,喉嚨一陣腥甜。
身後突然有一雙塗了蔻丹、養尊處優的玉手把她薅了起來。她回頭一看,卻是披頭散髮的田夫人,滿臉血淚,掐住了她的脖子,厲聲質問:「你怎麼還沒死?牌坊都立好了!你不死,我們都得死!」
葉妙安驚醒,驀地坐起,發現室內天光大亮,看著竟已是晌午了。她伸手摸了摸臉,一頭冷汗。
剛剛的夢太真實,她坐了一會才回過神,扭頭看向身旁,發現自己身邊的被子被疊的整整齊齊,李准已經不在了。
明晃晃的光透過窗子射下來,她身上卻一陣陣發冷。
「夫人睡的可好?」紅玉走進來,手裡捧著一摞衣物,俏生生的站在屋當中:「老爺天沒亮就走了,囑咐我別喊您起來。這都是剛漿洗過的新衣服,我伺候著您穿上。」
葉妙安應了,表情還是木訥的。
紅玉一邊忙著,一邊絮叨,「老爺還說,夫人成日見繡花,怪沒意思的。要是煩了就去院子裡轉轉,不必拘著。」
葉妙安先前只在自己屋裡呆著,不敢到處走。如今得了主人允許,也對李准減了幾分畏懼,早飯後果真隨紅玉出了屋。
李准置辦的院子不大,前堂後寢,兩進的規制。不像葉府有池塘假山,但勝在院中花不少,走走停停,也別有一番風味。行到一處廂房,門戶大開,可見其中立著琳琳琅琅的書架子。葉妙安不禁有點疑惑:「這是哪裡?」
紅玉脆生生地說:「老爺的書房。」
太監也識字麼?
葉妙安有點好奇,看紅玉沒有攔她的意思,便走了進去。
架子上林林總總立了不少,四書五經儒家典籍與男歡女愛的話本子肩並肩站在一起,中間夾著《文心雕龍》、《資治通鑑》、《孫子兵法》等等,龐雜的讓人摸不到頭腦。
葉妙安對看書的興質遠勝於女紅。
她幼時跟著大哥識了字,自己也嘗試著諏過幾句詩。只是後來被教養的嬤嬤發現,送去田夫人那裡。詩被一把撕了,不許再寫,人被罰跪在堂上,專背女子無才便是德。這話她謹記著,不敢再犯,讀只讀《女誡》《內訓》,慎言、謹行、勤勵、柔順。
「夫人想做什麼,做就是了,咱家沒那些講究。」也許是看出了葉妙安的猶豫,紅玉暗搓搓的慫恿到。
葉妙安有如掉進了蜜罐,心裡知道不妥,但是實在沒忍住,左右看看,最後揣了本《稼軒長短句》,逃也似的回去了。
第7章 靈孝堂前
孝堂前魂幡迢迢,佛經高訟,香雲四繞,一派吉祥景象。
葉府的喪事已經辦了五天。此時大斂已過,棺槨停在靈上,哭喪的人一波一波的嚎著,合著高僧度亡,大悲大喜,一室之間。
張炳忠將手頭的孝帛轉給管事的,跪在香台前叩拜的時候,心裡還是有些恍惚,這麼一個鮮活的人,說沒就沒了麼?
一方金蓮停在他眼前,輕搖間帶著縷幽香。
他心裡一盪,抬頭一看,不禁有些失望,是穿著喪服的大姑娘葉妙婉。
葉妙婉原本就沒幾分姿色,眼皮子哭腫了,臉滂著,看著更狼狽。
「大姑娘節哀,二姑娘是個命好的,這便是去享福了。」張炳忠寬慰道。
葉妙安覺得自己走在霧裡,四下迷迷濛蒙看不清。
忽的煙散了,她看見一個垂髫小女孩,五六歲的樣子,高舉著長長的柳葉枝子,執著的往樹上捅。
蟬鳴被她嚇得都停了,只剩下樹葉被風拂動的沙沙聲。
「你這樣會把知了嚇跑的。」邊上小男孩嘟著嘴對小女孩說。他滿臉稚氣,胖墩墩的好像年畫娃娃。
「才不會呢。」小女孩無視他,繼續自己的操作,氣的小男孩蹲下去,扭過頭不理她。
遠處傳來女人的喊聲:「我的小祖宗,可算是尋到你了,不過上個香的功夫,你就跑沒影了。」
「嬤嬤來找我了。」小女孩瞥了瞥嘴。
「咱們藏起來吧,還能多玩一會。」小男孩提議。女孩還沒來得及回答,就看見走過來的除了奶娘嬤嬤,還有一個慈眉善目的中年男人,他朝小女孩張開了手,低聲道:「過來,妙安。」
「爹!」小女孩開心地跑了過去,拉住了父親的手,走了幾步,像想起什麼一樣,回頭沖小男孩大喊:「明日我還來,等我給你抓知了!」
小男孩站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土,一臉的不舍,點了點頭。
小女孩在父親身邊嘰嘰喳喳,分享著幾日沒見的喜悅,而父親只管拉著她,一言不發。
葉妙安跟著年幼的自己,一步一步往前走,越走,身邊的霧氣越重。
突然,她聽見一聲尖叫,於是三步並作兩步,直奔上前。
待葉妙安從霧中勉強看清,才發現小小的她被五花大綁,叫父親推進了深坑裡!
女孩哭泣,尖叫,但沒人理會。
父親手裡拿著鏟,表情木然,只管一下一下地往坑裡填土:「姐兒安心去吧,只當是為了葉家……是爹對不住你,來生托個男兒身……」
黃土一捧一捧的砸下去,鋪天蓋地、密不透風。
葉妙安撲上去,嚎啕著,用手拼死命扒拉著封土,但坑裡小女孩的聲音還是弱下去,漸漸聽不見了。
葉妙安倒在那殉人坑上,滿頭滿臉的土腥味,喉嚨一陣腥甜。
身後突然有一雙塗了蔻丹、養尊處優的玉手把她薅了起來。她回頭一看,卻是披頭散髮的田夫人,滿臉血淚,掐住了她的脖子,厲聲質問:「你怎麼還沒死?牌坊都立好了!你不死,我們都得死!」
葉妙安驚醒,驀地坐起,發現室內天光大亮,看著竟已是晌午了。她伸手摸了摸臉,一頭冷汗。
剛剛的夢太真實,她坐了一會才回過神,扭頭看向身旁,發現自己身邊的被子被疊的整整齊齊,李准已經不在了。
明晃晃的光透過窗子射下來,她身上卻一陣陣發冷。
「夫人睡的可好?」紅玉走進來,手裡捧著一摞衣物,俏生生的站在屋當中:「老爺天沒亮就走了,囑咐我別喊您起來。這都是剛漿洗過的新衣服,我伺候著您穿上。」
葉妙安應了,表情還是木訥的。
紅玉一邊忙著,一邊絮叨,「老爺還說,夫人成日見繡花,怪沒意思的。要是煩了就去院子裡轉轉,不必拘著。」
葉妙安先前只在自己屋裡呆著,不敢到處走。如今得了主人允許,也對李准減了幾分畏懼,早飯後果真隨紅玉出了屋。
李准置辦的院子不大,前堂後寢,兩進的規制。不像葉府有池塘假山,但勝在院中花不少,走走停停,也別有一番風味。行到一處廂房,門戶大開,可見其中立著琳琳琅琅的書架子。葉妙安不禁有點疑惑:「這是哪裡?」
紅玉脆生生地說:「老爺的書房。」
太監也識字麼?
葉妙安有點好奇,看紅玉沒有攔她的意思,便走了進去。
架子上林林總總立了不少,四書五經儒家典籍與男歡女愛的話本子肩並肩站在一起,中間夾著《文心雕龍》、《資治通鑑》、《孫子兵法》等等,龐雜的讓人摸不到頭腦。
葉妙安對看書的興質遠勝於女紅。
她幼時跟著大哥識了字,自己也嘗試著諏過幾句詩。只是後來被教養的嬤嬤發現,送去田夫人那裡。詩被一把撕了,不許再寫,人被罰跪在堂上,專背女子無才便是德。這話她謹記著,不敢再犯,讀只讀《女誡》《內訓》,慎言、謹行、勤勵、柔順。
「夫人想做什麼,做就是了,咱家沒那些講究。」也許是看出了葉妙安的猶豫,紅玉暗搓搓的慫恿到。
葉妙安有如掉進了蜜罐,心裡知道不妥,但是實在沒忍住,左右看看,最後揣了本《稼軒長短句》,逃也似的回去了。
第7章 靈孝堂前
孝堂前魂幡迢迢,佛經高訟,香雲四繞,一派吉祥景象。
葉府的喪事已經辦了五天。此時大斂已過,棺槨停在靈上,哭喪的人一波一波的嚎著,合著高僧度亡,大悲大喜,一室之間。
張炳忠將手頭的孝帛轉給管事的,跪在香台前叩拜的時候,心裡還是有些恍惚,這麼一個鮮活的人,說沒就沒了麼?
一方金蓮停在他眼前,輕搖間帶著縷幽香。
他心裡一盪,抬頭一看,不禁有些失望,是穿著喪服的大姑娘葉妙婉。
葉妙婉原本就沒幾分姿色,眼皮子哭腫了,臉滂著,看著更狼狽。
「大姑娘節哀,二姑娘是個命好的,這便是去享福了。」張炳忠寬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