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頁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今上握緊的拳頭已然舒展,心頭猜忌在孟元三言兩語之下已經所剩無幾。
賜婚之前,今上已經派人調查過尹洛伊,自然知曉尹洛伊是個什麼性子。
若是孟元隨便說個來意今上反而會忌憚,而孟元此刻卻很坦然,毫不在意道出原委,今上反而不願再過多苛責。
深深看了孟元一眼,今上嘆了口氣:「罷了,地上涼,尹相還是先起來吧。」
「謝聖上!」尹傑提著官袍起身,躬身行了一禮。
「咳咳!」
還未開口,今上忽然俯身重重咳了幾聲,胸腔中一陣翻湧,口中隨之泛起一股血鏽味。
孟元趕緊踱步上前,拍著今上後背,待今上緩過來後把案上熱茶遞到今上手中,眉心同時往中間一擰,語帶關切:「聖上可是不舒服。」
看著今上指尖血跡,孟元對外面喚了一聲,說:「快傳太醫過來!」
「不用了。」今上擺了擺手,強自把口中血鏽味咽下去,擺了擺手道。
孟元推到一旁,盯著帝王面容,帝王已經蒼老,不過熬了一會,眉宇間已儘是倦意,眼下青灰,隱隱有不好的跡象。
今上抿了一口熱茶,而後五指併攏在几案上輕扣,對著門外喚道:「裕安!」
裕安聽到傳喚,快步走進殿內,在孟元附近停下,瞧著殿內氣氛還算緩和,跟著鬆了一口氣,微微俯身:「今上有何吩咐?」
把手中奏疏遞給裕安,今上斂了神色,沉聲說:「去刑部找賀蘭衛,把這封奏疏交給他,叫他查清上面寫的是否屬實,查清之後,親自來宮中向朕稟告。」
等到裕安出去,冷靜了片刻之後,今上突然從中覺察出了些不同尋常,下意識拽緊指節。
尹超回京已有多日,為什麼御史台早不彈劾,晚不彈劾,偏偏趕在這個節骨眼彈劾。換做他剛回京,根基不穩,證據還未湮滅之時豈不是能容易成事?
尹傑聽到風聲,提前為此事跑一趟到是無可厚非,畢竟尹超身為國公府二爺,要是他出了事,國公府也難辭其咎。
孟元因尹洛依的緣故,鐵定會跑這一趟。
此事是真的也就罷了,誰做的自是誰來承擔。
如若不是,帝王震怒之下,輕則罷官流放,重則流血飄櫓,背後之人的心思可見一斑。
今上抬眸,視線在孟元和尹傑身上略過,最後說:「行了,這事自有刑部去查,如何處置,等結果出來朕自有定論。」
走下石階,尹傑刻意放緩腳步,看著前方巍峨宮門,緩緩開口:「今上不追究國公府,你是怎麼知道的?」
今上想要除去國公府,尹傑不是不知道,今上雖已下旨為孟元和尹洛依賜婚,但難保還存著除去國公府的心思。
賀蘭衛和孟元交好,孟元又是國公府未來的姑爺,刑部中能辦事的不止一個賀蘭衛,可今上最終把這事交給賀蘭衛去查,擺明了是要袒護國公府。
收到尹洛依的信,就是第一時間進宮,尹傑也並沒有多少把握,孟元一番言語,竟把帝王心思猜的一字不漏。
踩在青石板鋪的宮道上,兩側燃著宮燈,四下無人,光線略有些暗淡,孟元逐漸停下腳步。
因著對方是自家未來岳丈而忍住了口中諷刺之語,十分恭敬的解釋說:「因為他是一個帝王。」
帝王,手握生殺大權,執掌天下至高無上的權柄。所以,理所當然的自負。
尹傑慌忙進宮請罪,怕國公府被牽連,而後孟元扯出尹洛依害怕,讓他「照應」的幌子,無一不在彰顯國公府的懼意。
可按照常理來說,但凡私收賄賂和倒賣軍糧這等大事,沒有哪個會心大的不把證據抹乾盡再回京。
畢竟,山高皇帝遠,多年之後就是有些殘存的痕跡,也早就不可查了。
「原來如此,我入朝為官多年,現下卻不如你看的透徹,真的是老咯!」尹傑呼出一口氣,輕輕笑了。
孟元這一步棋走的很險,很刁鑽,大部分得益於對今上心思的把控。
不過,孟元卻說:「尹相還未看到我和阿洛成親,怎麼會老?」
*
一夜之間,「國公府二爺京城副總督尹超,在西南任職期間私收賄銀、倒賣軍糧」一事傳遍大街小巷。
更有甚者,把尹洛依與孟元的婚事拿來說事,一日的功夫不到,國公府由高不可攀的雲間跌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
尹洛依坐在家中,聽聞坊間流言,再一聯想昨夜孟元與尹傑一道進宮之事,回過神來,心中憂慮瞬間去了大半,跟著給自個兒斟了一杯茶,淺酌了一口。
容兒看尹洛依喝完一杯水,反而愈發泰然自若,面上愈發焦急:「姑娘,現在外頭都傳瘋了,說二爺以權謀私,甚至還說姑娘你不堪匹配安王,真是氣死我了!」
尹洛依拿起一個乾淨杯子,倒了一杯水,推到容兒手邊,以眼神示意容兒喝水,捏著茶盞不疾不徐地說:「喝口水歇歇,有什麼好氣的,你看你家姑娘我都不氣。」
「姑娘,那也未免太淡定了些,他們說姑娘你,婢子怎能不氣?」容兒捧著茶杯,一邊喝一邊說。
拿帕子拭了拭唇角,尹洛依眉目舒展,甚至含有笑意,望著枝頭桃花,說:「有二哥哥在,他不會讓國公府出事,我當然淡定了。」
賜婚之前,今上已經派人調查過尹洛伊,自然知曉尹洛伊是個什麼性子。
若是孟元隨便說個來意今上反而會忌憚,而孟元此刻卻很坦然,毫不在意道出原委,今上反而不願再過多苛責。
深深看了孟元一眼,今上嘆了口氣:「罷了,地上涼,尹相還是先起來吧。」
「謝聖上!」尹傑提著官袍起身,躬身行了一禮。
「咳咳!」
還未開口,今上忽然俯身重重咳了幾聲,胸腔中一陣翻湧,口中隨之泛起一股血鏽味。
孟元趕緊踱步上前,拍著今上後背,待今上緩過來後把案上熱茶遞到今上手中,眉心同時往中間一擰,語帶關切:「聖上可是不舒服。」
看著今上指尖血跡,孟元對外面喚了一聲,說:「快傳太醫過來!」
「不用了。」今上擺了擺手,強自把口中血鏽味咽下去,擺了擺手道。
孟元推到一旁,盯著帝王面容,帝王已經蒼老,不過熬了一會,眉宇間已儘是倦意,眼下青灰,隱隱有不好的跡象。
今上抿了一口熱茶,而後五指併攏在几案上輕扣,對著門外喚道:「裕安!」
裕安聽到傳喚,快步走進殿內,在孟元附近停下,瞧著殿內氣氛還算緩和,跟著鬆了一口氣,微微俯身:「今上有何吩咐?」
把手中奏疏遞給裕安,今上斂了神色,沉聲說:「去刑部找賀蘭衛,把這封奏疏交給他,叫他查清上面寫的是否屬實,查清之後,親自來宮中向朕稟告。」
等到裕安出去,冷靜了片刻之後,今上突然從中覺察出了些不同尋常,下意識拽緊指節。
尹超回京已有多日,為什麼御史台早不彈劾,晚不彈劾,偏偏趕在這個節骨眼彈劾。換做他剛回京,根基不穩,證據還未湮滅之時豈不是能容易成事?
尹傑聽到風聲,提前為此事跑一趟到是無可厚非,畢竟尹超身為國公府二爺,要是他出了事,國公府也難辭其咎。
孟元因尹洛依的緣故,鐵定會跑這一趟。
此事是真的也就罷了,誰做的自是誰來承擔。
如若不是,帝王震怒之下,輕則罷官流放,重則流血飄櫓,背後之人的心思可見一斑。
今上抬眸,視線在孟元和尹傑身上略過,最後說:「行了,這事自有刑部去查,如何處置,等結果出來朕自有定論。」
走下石階,尹傑刻意放緩腳步,看著前方巍峨宮門,緩緩開口:「今上不追究國公府,你是怎麼知道的?」
今上想要除去國公府,尹傑不是不知道,今上雖已下旨為孟元和尹洛依賜婚,但難保還存著除去國公府的心思。
賀蘭衛和孟元交好,孟元又是國公府未來的姑爺,刑部中能辦事的不止一個賀蘭衛,可今上最終把這事交給賀蘭衛去查,擺明了是要袒護國公府。
收到尹洛依的信,就是第一時間進宮,尹傑也並沒有多少把握,孟元一番言語,竟把帝王心思猜的一字不漏。
踩在青石板鋪的宮道上,兩側燃著宮燈,四下無人,光線略有些暗淡,孟元逐漸停下腳步。
因著對方是自家未來岳丈而忍住了口中諷刺之語,十分恭敬的解釋說:「因為他是一個帝王。」
帝王,手握生殺大權,執掌天下至高無上的權柄。所以,理所當然的自負。
尹傑慌忙進宮請罪,怕國公府被牽連,而後孟元扯出尹洛依害怕,讓他「照應」的幌子,無一不在彰顯國公府的懼意。
可按照常理來說,但凡私收賄賂和倒賣軍糧這等大事,沒有哪個會心大的不把證據抹乾盡再回京。
畢竟,山高皇帝遠,多年之後就是有些殘存的痕跡,也早就不可查了。
「原來如此,我入朝為官多年,現下卻不如你看的透徹,真的是老咯!」尹傑呼出一口氣,輕輕笑了。
孟元這一步棋走的很險,很刁鑽,大部分得益於對今上心思的把控。
不過,孟元卻說:「尹相還未看到我和阿洛成親,怎麼會老?」
*
一夜之間,「國公府二爺京城副總督尹超,在西南任職期間私收賄銀、倒賣軍糧」一事傳遍大街小巷。
更有甚者,把尹洛依與孟元的婚事拿來說事,一日的功夫不到,國公府由高不可攀的雲間跌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
尹洛依坐在家中,聽聞坊間流言,再一聯想昨夜孟元與尹傑一道進宮之事,回過神來,心中憂慮瞬間去了大半,跟著給自個兒斟了一杯茶,淺酌了一口。
容兒看尹洛依喝完一杯水,反而愈發泰然自若,面上愈發焦急:「姑娘,現在外頭都傳瘋了,說二爺以權謀私,甚至還說姑娘你不堪匹配安王,真是氣死我了!」
尹洛依拿起一個乾淨杯子,倒了一杯水,推到容兒手邊,以眼神示意容兒喝水,捏著茶盞不疾不徐地說:「喝口水歇歇,有什麼好氣的,你看你家姑娘我都不氣。」
「姑娘,那也未免太淡定了些,他們說姑娘你,婢子怎能不氣?」容兒捧著茶杯,一邊喝一邊說。
拿帕子拭了拭唇角,尹洛依眉目舒展,甚至含有笑意,望著枝頭桃花,說:「有二哥哥在,他不會讓國公府出事,我當然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