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尹希眼眸一動,神色複雜,直接開口道:「元哥兒如今時常在御前走動,又是一人之下的安王,二妹妹不如把這事給安王說說,就算不能救父親,也好提前有個準備。」
回到院中,尹洛伊提筆寫了兩封信,兩封信上的內容一模一樣,說的都是她剛才所見之事。
用紅蠟把信封上,尹洛伊喚來容兒,把信遞給她:「去找燕叔叔,讓他把一封信給父親,另一封信送去宮中,交給二哥哥。記住,千萬不要把信落在他人手上。」
「放心吧姑娘,婢子這就去。」
看著容兒背影遠去,尹洛伊把狼毫掛好,看著被染污的清水,低聲說:「但願能趕上。」
尹洛依話音剛落,一封彈劾尹超私收賄銀、倒賣軍糧的奏殊已經放在今上案頭。
☆、將計
這封彈劾尹超的奏殊和其他奏殊放在一起, 端從表面上看,並沒有什麼不同。
夜已經深了,今上揉了揉發脹的眉心,驀然抬首, 看向窗外。
窗外一片寂靜, 天好似丟在墨中浸染過似的, 格外黑沉,連半點星光都看不見。
滾滾濃雲聚在天邊, 一時狂風驟起,風不斷拍打著窗柩, 像是一隻急欲掙脫枷鎖的怪物, 正在張開血盆大口向著人間嘶吼。
檐下掛著一排燈籠,恪盡職守的發出光亮,把殿外那一片照的透亮。
石階下走出兩道身影, 一個身穿朱紅蟒袍一個身穿大紅官服, 一前一後拾級而上, 正往勤政殿來。
今上收回視線, 把剛看完的那封奏殊挑出來,單獨放在一邊,看著案上火舌跳動, 眸色無端有些陰沉。
「聖上,安王與尹相求見,現下兩人正等在殿外, 不知聖上可要召見?」裕安彎腰把身子往前探了些,順手為今上換上熱茶,低聲詢問道。
聞言,今上側目往門外瞥了一眼, 孟元和尹傑並排站在那兒,今上眼眸微微垂下,淡淡地說:「讓他們進來。」
今上身子一向健朗,自那日御龍台昏倒之後,連著修養數日,身子卻越發不中用。一代帝王大感身子不如前,而今最重要的,莫過於確定繼任之人。
而孟元執意保下國公府,不知是好是壞。
孟元與尹傑一左一右站在几案前,孟元直直站在一旁,尹傑復行了一禮,跪在地上,叩首道:「臣有罪,未能及時發現家中二弟私收賄賂、倒賣軍糧。這樁樁件件皆是大過,臣治家不嚴,容二弟犯下如此過錯,實在愧對聖上隆恩。」
「想必明日彈劾臣和國公府的奏殊就會送到聖上案頭,臣實在愧對先祖與聖上,甘願自請辭官,以告慰皇恩浩蕩!」說完後,尹傑取下頭頂烏紗放在地上,一派情真意切。
「噢,尹相想要辭官?」
今上拾起几案上那封奏疏,一下一下點在几案邊,他右手撐著几案居高臨下看向尹傑,上眼皮微微向下壓,眼神輕飄飄的,有種趾高氣揚之態。
「朕剛看見彈劾尹副總督的奏疏,尹相跟著就趕來,還連帶著安王一起。尹相莫不是覺得你們聯合在一起,朕就不敢治國公府的罪了?」今上手握奏疏指著尹傑,字字清淡,卻句句誅心。
尹傑跪在地上,再次叩首,把姿態放得極低,低聲說:「臣也是剛剛得知此事,小女無意間聽聞二弟在書房中說起此事,發覺不妙,立刻派人寫明情況交予臣。」
尹傑抬首,把信遞到今上案前,今日拆開信看了,證明尹傑確實所言非虛。
「臣在京為官多年,知道茲事體大,不敢也知道這事壓不下去,是以立馬趕到宮中,將此事秉明今上。尹超雖是臣的二弟,國公府的二爺,但他要是真犯了這等不可饒恕之罪,臣定不會輕易包庇,舉全府之力,也要盡力為軍中填補虧空。」尹傑言辭懇切,目光坦然,看著不像是在說假話。
勤政殿很大,光點上宮燈還不夠,案上還放了一盞燭台。
風從窗戶口漏進來,吹打著蠟燭,燭火明明滅滅,在案上落下一片陰影。
靜默了約莫半盞茶時間,今上一直沒喚尹傑起身,尹傑也知趣,跪在地上沒有起身。
見孟元站在一旁一直沒說話,今上側目看向孟元,挑了挑眉,問:「安王所來為何,又為何同尹相一同來見朕。」
「恰巧遇見」「他正好要來勤政殿」...總之孟元有無數理由可以用。但他一個也沒有選,坦然面對今上的審視,青年淺灰的眼眸很是清亮,如一汪清潭,清澈見底,不參任何雜質。
片刻之後,今上聽到孟元如是說。
「因為臣也收到了尹二姑娘的信,小姑娘膽子小,乍然聽到如此可怖的消息,頓時被嚇住了。臣從前做了她幾年兄長,現下又與她定親,臣如今得蒙今上賞識被封為王,入議事堂,在小姑娘眼中已經頂頂厲害之人。」說到興處,孟元勾了勾嘴角,眼含濃濃笑意,「臣在國公府待了幾年,心知尹相為人剛正,就算為了小姑娘跑這一趟兒,也不算有違道義。」
「卻不想如此之巧。」孟元看向尹傑,稍微停頓了一下,他覷了一眼今上面色,接著說,「臣在宮門外遇上了尹相,尹相畢竟是臣未來岳父,臣自要上前詢問兩句,這才知曉尹相也是為這事而來。」
今上把視線落在孟元眉眼上,看著這熟悉的面容,面色逐漸緩和下來。
孟元接著說:「臣自知不該和尹相一道來拜見聖上,但『偶然』是真的,國公府無辜也是真的,臣更加不忍心未來王妃憂心,也不願欺瞞皇祖父,是以堅持和尹相一道進宮。事實真相為名,僅憑一紙空穴來風便給尹副總督定罪,未免太過草率,還望聖上下旨徹查!」
回到院中,尹洛伊提筆寫了兩封信,兩封信上的內容一模一樣,說的都是她剛才所見之事。
用紅蠟把信封上,尹洛伊喚來容兒,把信遞給她:「去找燕叔叔,讓他把一封信給父親,另一封信送去宮中,交給二哥哥。記住,千萬不要把信落在他人手上。」
「放心吧姑娘,婢子這就去。」
看著容兒背影遠去,尹洛伊把狼毫掛好,看著被染污的清水,低聲說:「但願能趕上。」
尹洛依話音剛落,一封彈劾尹超私收賄銀、倒賣軍糧的奏殊已經放在今上案頭。
☆、將計
這封彈劾尹超的奏殊和其他奏殊放在一起, 端從表面上看,並沒有什麼不同。
夜已經深了,今上揉了揉發脹的眉心,驀然抬首, 看向窗外。
窗外一片寂靜, 天好似丟在墨中浸染過似的, 格外黑沉,連半點星光都看不見。
滾滾濃雲聚在天邊, 一時狂風驟起,風不斷拍打著窗柩, 像是一隻急欲掙脫枷鎖的怪物, 正在張開血盆大口向著人間嘶吼。
檐下掛著一排燈籠,恪盡職守的發出光亮,把殿外那一片照的透亮。
石階下走出兩道身影, 一個身穿朱紅蟒袍一個身穿大紅官服, 一前一後拾級而上, 正往勤政殿來。
今上收回視線, 把剛看完的那封奏殊挑出來,單獨放在一邊,看著案上火舌跳動, 眸色無端有些陰沉。
「聖上,安王與尹相求見,現下兩人正等在殿外, 不知聖上可要召見?」裕安彎腰把身子往前探了些,順手為今上換上熱茶,低聲詢問道。
聞言,今上側目往門外瞥了一眼, 孟元和尹傑並排站在那兒,今上眼眸微微垂下,淡淡地說:「讓他們進來。」
今上身子一向健朗,自那日御龍台昏倒之後,連著修養數日,身子卻越發不中用。一代帝王大感身子不如前,而今最重要的,莫過於確定繼任之人。
而孟元執意保下國公府,不知是好是壞。
孟元與尹傑一左一右站在几案前,孟元直直站在一旁,尹傑復行了一禮,跪在地上,叩首道:「臣有罪,未能及時發現家中二弟私收賄賂、倒賣軍糧。這樁樁件件皆是大過,臣治家不嚴,容二弟犯下如此過錯,實在愧對聖上隆恩。」
「想必明日彈劾臣和國公府的奏殊就會送到聖上案頭,臣實在愧對先祖與聖上,甘願自請辭官,以告慰皇恩浩蕩!」說完後,尹傑取下頭頂烏紗放在地上,一派情真意切。
「噢,尹相想要辭官?」
今上拾起几案上那封奏疏,一下一下點在几案邊,他右手撐著几案居高臨下看向尹傑,上眼皮微微向下壓,眼神輕飄飄的,有種趾高氣揚之態。
「朕剛看見彈劾尹副總督的奏疏,尹相跟著就趕來,還連帶著安王一起。尹相莫不是覺得你們聯合在一起,朕就不敢治國公府的罪了?」今上手握奏疏指著尹傑,字字清淡,卻句句誅心。
尹傑跪在地上,再次叩首,把姿態放得極低,低聲說:「臣也是剛剛得知此事,小女無意間聽聞二弟在書房中說起此事,發覺不妙,立刻派人寫明情況交予臣。」
尹傑抬首,把信遞到今上案前,今日拆開信看了,證明尹傑確實所言非虛。
「臣在京為官多年,知道茲事體大,不敢也知道這事壓不下去,是以立馬趕到宮中,將此事秉明今上。尹超雖是臣的二弟,國公府的二爺,但他要是真犯了這等不可饒恕之罪,臣定不會輕易包庇,舉全府之力,也要盡力為軍中填補虧空。」尹傑言辭懇切,目光坦然,看著不像是在說假話。
勤政殿很大,光點上宮燈還不夠,案上還放了一盞燭台。
風從窗戶口漏進來,吹打著蠟燭,燭火明明滅滅,在案上落下一片陰影。
靜默了約莫半盞茶時間,今上一直沒喚尹傑起身,尹傑也知趣,跪在地上沒有起身。
見孟元站在一旁一直沒說話,今上側目看向孟元,挑了挑眉,問:「安王所來為何,又為何同尹相一同來見朕。」
「恰巧遇見」「他正好要來勤政殿」...總之孟元有無數理由可以用。但他一個也沒有選,坦然面對今上的審視,青年淺灰的眼眸很是清亮,如一汪清潭,清澈見底,不參任何雜質。
片刻之後,今上聽到孟元如是說。
「因為臣也收到了尹二姑娘的信,小姑娘膽子小,乍然聽到如此可怖的消息,頓時被嚇住了。臣從前做了她幾年兄長,現下又與她定親,臣如今得蒙今上賞識被封為王,入議事堂,在小姑娘眼中已經頂頂厲害之人。」說到興處,孟元勾了勾嘴角,眼含濃濃笑意,「臣在國公府待了幾年,心知尹相為人剛正,就算為了小姑娘跑這一趟兒,也不算有違道義。」
「卻不想如此之巧。」孟元看向尹傑,稍微停頓了一下,他覷了一眼今上面色,接著說,「臣在宮門外遇上了尹相,尹相畢竟是臣未來岳父,臣自要上前詢問兩句,這才知曉尹相也是為這事而來。」
今上把視線落在孟元眉眼上,看著這熟悉的面容,面色逐漸緩和下來。
孟元接著說:「臣自知不該和尹相一道來拜見聖上,但『偶然』是真的,國公府無辜也是真的,臣更加不忍心未來王妃憂心,也不願欺瞞皇祖父,是以堅持和尹相一道進宮。事實真相為名,僅憑一紙空穴來風便給尹副總督定罪,未免太過草率,還望聖上下旨徹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