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誒誒誒……那誰來了。」一個面對著來路的中年婦人忽然喊了一嗓子。

  薛亞軒和其他幾人立刻起了身,招呼都沒打一聲,就朝揚場南邊去了。

  櫻草道:「姑娘,那個誰是常寧侯賈家的佃戶,叫吳翠花,嘴巴大,最喜無事生非,這兒的姑娘媳婦們都怕她。」

  尤其怕大傢伙兒跟俞輕說什麼——俞輕從某種成程度上講,是朝廷的細作。

  俞輕明白個中的潛台詞,站起身,朝場外走去。

  剛走幾步,就迎面遇上了一個瘦小枯乾、顴骨極高的中年女人。

  那女人見到俞輕喜笑顏開,快步走上來,東倒西歪地福了福,正要說話,卻見俞輕微微頷首,面無表情地與她擦肩而過,走了。

  她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想發脾氣又不敢,怨毒的目光掃了一眼看熱鬧的婦人們,腳下一跺,又轉身追俞輕去了。

  「俞大……」

  「姑娘快回家,世子他們帶著聖旨回來了。」湖綠的聲音先於吳翠花抵達,成功地阻住了後者的腳步。

  俞輕嚇了一跳,緊著幾步迎了上去。

  第14章

  「誰來傳旨?」俞輕問道。

  「大少爺說,來的是禮部侍郎田大人。」湖綠道。

  俞輕歪了歪頭,不是太監了,這么正式,難道有什麼大事不成?

  她心裡騰起一種不詳的預感。

  進了誠王宅邸,正堂已經擺好香案了。

  她和姬宴一起接了旨。

  聖旨所言的確是大事,但也的確不是好事。

  這是一道要求姬宴、俞輕在一個月內完婚的聖旨。

  欽天鑒擬定了兩個日期,一個是四月二十,一個是五月初八。

  四月二十日子太近,他們回不去,五月初八就逃不掉了。

  俞輕有些懵,不知廣安帝為何突然改變主意,自食其言——明明說好半年後大婚的。

  她不明白,姬宴卻猜到了。

  一來,俞一帆與魏家兄弟過從甚密,姬易擔心他從中渾水摸魚;二來,也可能是俞依依和太子看不上俞輕,不想讓她好過;三來,廣安帝和太子在向他施壓,警告他,不論在哪兒,你都得聽老子的。

  至於俞輕幫助軍戶種地,在邊關聲望鵲起的消息應該剛傳到京城不久,從時間上推斷,聖旨頒下來時,太子還沒收到這個消息。

  如果當真收到了,那麼,這個聖旨就不一定能頒下來了。

  以俞在銘等人的狡猾,他們又怎肯白白讓他承了這一份好名聲呢。

  送走田大人,三個少年坐在堂屋裡面面相覷。

  俞一帆一拍高几,朝姬宴吼道:「殿下病了是因為我家妹妹沒照顧好嗎?只要我家妹妹照顧你,你就永遠不會生病了嗎?這是都什麼事兒嘛!」

  聖旨上沒說提前成親的理由,但他收到了俞在越的親筆信。

  皇上說,姬宴之所以生病是因為身邊沒有穩妥的女人照顧,然而正妻未進門,側妃登堂入室不成體統,索性提前了婚期。

  這些都是扯淡!

  如果真的關心,怎能不派兩個太醫來。

  俞輕不相信這些藉口,但也暫時沒想出個一二三來。

  她說道:「哥你息怒,殿下也是受害者嘛。」

  姬宴不喜歡她,這麼快就大婚,他心裡一定不好受。

  「受害者?這是什麼話,他哪裡受害了?」俞一帆想不明白。

  姬宴明白俞輕說的「受害者」是什麼意思,害怕挨大舅兄的揍,趕緊說道:「此事確實因我生病而起,也不知哪個混帳拿著雞毛當令箭,偷偷摸摸地把消息傳到京城去了,咳咳咳……」

  魏家兄弟雖請來了隱州名醫關大夫,帶回了不少對症的好藥,可這場病卻一直沒好利索。

  俞一帆譏諷道:「院子裡統共就這麼幾個人,還出了細作,殿下可真是能幹極了?」

  「咳咳咳……」姬宴直勾勾地看著俞一帆,咳得臉都紅了,白皙的食指指著俞一帆,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小圓子和董嬤嬤憤怒地瞪著俞一帆。

  奈何兄妹倆根本就不把他們放在眼裡,自顧自聊了起來。

  俞輕道:「哥你息怒,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如果哥擔心我,成親後再來大燕關陪我多住一段時間便是。」

  俞一帆道:「對,哥到時候一定陪你回來。」

  儘管俞輕天天折騰他,但他知道妹妹是為了他好,再說了,他妹妹有那麼多厲害手段,他要是留在京城豈不是什麼都看不著了。

  才不要呢。

  俞輕點點頭,起了身,囑咐姬宴不要動氣,好生將養,拉著親哥施施然告辭了。

  姬宴的幾個下人氣得大眼瞪著小眼,卻偏偏發作不得。

  ……

  田大人剛到,馬上離開大燕關不可能,這就給了俞輕緩衝的時間。

  第二天,小五押回來的五大車高粱米運到了——總共三千斤。

  每天中午舍一次,足夠十天的量。

  沈清做事周到,不但贈了一車米,還置辦了三個大鍋和六把大勺,以及一些醃製好的鹹肉。

  第二天上午,微風,天色晴好。

  老張和老王在胡同口搭個了簡易窩棚,起了三個大爐灶。

  小凌子和小成子去鎮上買兩車柴火。

  俞輕和三個丫頭洗米做飯,多半個時辰後,飄著肉香的粘稠的高粱米粥就熬好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