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頁
這條路胤禛也認得。從清溪書屋的后角門進去,穿過側殿漆黑隱蔽的長廊,這條偏僻小徑只有他獨身一人行走。遠遠聽見的是前殿十阿哥胤俄扯著嗓子的喊聲:“把我們叫到這裡,又不讓進去,是什麼道理?四哥和老十三怎麼不見?”
原來老八他們都被擋在了院外,而他卻已經站在清溪書屋闊朗的石階前了。魏珠守在門前,門帘一掀,竟然是繡瑜矮身出來,兩眼腫得跟核桃似的,卻沒有眼淚,見了他開口竟然有長舒口氣的感覺。
“額娘。”
“進去吧,他在等你。”
一個等字,一切都已然明了。胤禛扶她坐在殿外美人靠上,解了披風,不由分說系在她身上,方抬腿進去。
康熙見了他,竟然失望地嘆息一聲:“怎麼,來得這樣快……印璽,給你了,西山的兵馬呢?”
胤禛驚得魂飛魄散,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見了他驚訝的樣子,康熙竟然虛弱一笑,臉上泛起些血色:“老六,自小就是你的跟屁蟲,那東西朕給了他,就是給了你。”
胤禛腦子裡嗡的一聲:“可,可那是康熙四十五年的事啊……”
那時候,十四剛剛大鬧上書房,眾人都在猜測他會被皇帝紅燒還是清蒸的時候,康熙卻把他驟然捧得高高的,給軍功給勢力給老婆,儼然一副當作未來太子培養的模樣。怎麼會在那時候,就屬意胤禛?
“自古成功易,守功難。江山難坐,咱們胡人的江山更難坐。只有知其難而不畏其難的人,才配享有這個位置。朕原本寄厚望於二阿哥,可惜他自甘墮落。老大老三,一武一文,都是莽撞小氣之輩。老六和老十三則是太過兒女情長。老八處處學朕,可學到了什麼呢?仁義,賢良……呵,什麼三綱五常,什麼仁義道德,那是以前的皇帝編出來,教化百姓,使他們服從管教的。矇騙底下人的東西,你自己先信了,還怎麼當皇帝?”
見他說得吃力,胤禛忙俯身上前,康熙扶著他的手微微喘息著說:“什麼是帝王?一是狠,對敵人下得去手,對自己更下得去手。二是欲,要能抓權、戀權,不因私情而移國權。”
“狠勁兒上,老十四最像朕,他在上書房反戈一擊對付老八的模樣,很有朕當年殺鰲拜的風範。可惜第二點他比你就差遠了,張口一個鐵帽子王,閉口舅舅舅舅舅舅,這個位置給了他,不是因私廢公嗎?所以,思來想去,還是為他擋了一劍的你最合適。”
“你今晚若是帶兵前來,朕高興。做得了唐太宗,是你的福氣,也是朕的福氣。可是你奉旨孤身一人來了,朕也高興……”
胤禛聽到這裡終於忍不住失聲痛哭,在床榻上向他叩頭:“兒子不敢隱瞞,起初是有過這個念頭。是額娘派人,讓我儘快入園,不要留下憾事。”
從四十五年算起,康熙這番道理至少也在心裡醞釀了近十年,如果他一字未聽,甚至以為自己是擁兵篡位,該是怎樣的憾事啊!
“呵,婦人之仁。”康熙說著眼角卻滾下一顆淚來,抓著他的手顫抖不已,“老四,你拿這個皇位,並非因為父母之愛,而是靠本事,以前我沒有偏愛過你,日後的路也要靠你自己走下去了。”
第219章
鉛雲蔽月, 北風一起, 天氣乍然轉涼,輕飄飄的飛雨夾著雪沫子, 霧似的籠罩著京郊的山水。胤祥抹了一把臉,竟然全是雪渣子。在暢春園一里外的地方, 他伸手叫停了大軍, 喚來一個侍衛:“你,去前頭打聽消息。”
岳升龍打馬上來,就見他定定地坐在馬背上, 抬眼望向東方, 臉繃得緊緊的。岳升龍亦是唏噓不已:“皇上早有吩咐, 讓我見到順治爺的佛珠就借兵。姓岳的草莽寒門出身, 有爵祿高登這一日, 全賴皇上賞識。跟我論恩情, 誰也論不過皇上。想必張廷玉、隆科多等人亦如是,十三爺大可放心。”
胤祥回神一笑,仍是不減憂色:“大人高義。但是未必人人有這知恩圖報之心啊。”
岳升龍會意:“您是說隆科多?他是九門提督, 京城裡城門一關就數他說了算, 這不假。可這裡是暢春園, 外頭是四面曠野,無遮無攔。裡頭是大內侍衛守著,侍衛們都是八旗貴族出身, 背後的勢力比那秋天雜草還亂,他這個‘領侍衛內大臣’能唬住誰呀?”
“但願如此。”胤祥嘴上說著, 心底擔憂的卻是胤禩的垂死掙扎。康熙病了這些時候,連岳升龍這個武夫都知道皇上必有安排,胤禩豈不知?可是八阿哥一伙人到現在都毫無動靜,敵暗我明,總叫胤祥覺得心下惴惴。
就在這時,派去探路的人回來了,隨同的竟然是蘇培盛。胤祥鬆了口氣,又立馬瞳孔緊縮。蘇培盛身著素服,腰系麻帶,帽子上摘去了紅纓尾翎,一頭跪倒在他面前,激動得滿臉帶淚:“皇上傳位給了四爺。”
胤祥渾身一顫,先是長長鬆了口氣,才閉目落下兩行淚來:“皇阿瑪……”
“十三爺節哀,現在還不是傷心的時候。皇上臨終前只見了四爺一人,賜下遺詔。九爺十爺反口在靈前鬧事,非要說皇上是傳位給了十四爺,攔著眾人不叫拜;三爺在一旁煽風點火。四爺不便與他們相爭,張廷玉說不上話,隆科多袖手旁觀,馬齊一個舌頭敵不過那麼多張嘴,四爺讓您快些過去!”
原來老八他們都被擋在了院外,而他卻已經站在清溪書屋闊朗的石階前了。魏珠守在門前,門帘一掀,竟然是繡瑜矮身出來,兩眼腫得跟核桃似的,卻沒有眼淚,見了他開口竟然有長舒口氣的感覺。
“額娘。”
“進去吧,他在等你。”
一個等字,一切都已然明了。胤禛扶她坐在殿外美人靠上,解了披風,不由分說系在她身上,方抬腿進去。
康熙見了他,竟然失望地嘆息一聲:“怎麼,來得這樣快……印璽,給你了,西山的兵馬呢?”
胤禛驚得魂飛魄散,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見了他驚訝的樣子,康熙竟然虛弱一笑,臉上泛起些血色:“老六,自小就是你的跟屁蟲,那東西朕給了他,就是給了你。”
胤禛腦子裡嗡的一聲:“可,可那是康熙四十五年的事啊……”
那時候,十四剛剛大鬧上書房,眾人都在猜測他會被皇帝紅燒還是清蒸的時候,康熙卻把他驟然捧得高高的,給軍功給勢力給老婆,儼然一副當作未來太子培養的模樣。怎麼會在那時候,就屬意胤禛?
“自古成功易,守功難。江山難坐,咱們胡人的江山更難坐。只有知其難而不畏其難的人,才配享有這個位置。朕原本寄厚望於二阿哥,可惜他自甘墮落。老大老三,一武一文,都是莽撞小氣之輩。老六和老十三則是太過兒女情長。老八處處學朕,可學到了什麼呢?仁義,賢良……呵,什麼三綱五常,什麼仁義道德,那是以前的皇帝編出來,教化百姓,使他們服從管教的。矇騙底下人的東西,你自己先信了,還怎麼當皇帝?”
見他說得吃力,胤禛忙俯身上前,康熙扶著他的手微微喘息著說:“什麼是帝王?一是狠,對敵人下得去手,對自己更下得去手。二是欲,要能抓權、戀權,不因私情而移國權。”
“狠勁兒上,老十四最像朕,他在上書房反戈一擊對付老八的模樣,很有朕當年殺鰲拜的風範。可惜第二點他比你就差遠了,張口一個鐵帽子王,閉口舅舅舅舅舅舅,這個位置給了他,不是因私廢公嗎?所以,思來想去,還是為他擋了一劍的你最合適。”
“你今晚若是帶兵前來,朕高興。做得了唐太宗,是你的福氣,也是朕的福氣。可是你奉旨孤身一人來了,朕也高興……”
胤禛聽到這裡終於忍不住失聲痛哭,在床榻上向他叩頭:“兒子不敢隱瞞,起初是有過這個念頭。是額娘派人,讓我儘快入園,不要留下憾事。”
從四十五年算起,康熙這番道理至少也在心裡醞釀了近十年,如果他一字未聽,甚至以為自己是擁兵篡位,該是怎樣的憾事啊!
“呵,婦人之仁。”康熙說著眼角卻滾下一顆淚來,抓著他的手顫抖不已,“老四,你拿這個皇位,並非因為父母之愛,而是靠本事,以前我沒有偏愛過你,日後的路也要靠你自己走下去了。”
第219章
鉛雲蔽月, 北風一起, 天氣乍然轉涼,輕飄飄的飛雨夾著雪沫子, 霧似的籠罩著京郊的山水。胤祥抹了一把臉,竟然全是雪渣子。在暢春園一里外的地方, 他伸手叫停了大軍, 喚來一個侍衛:“你,去前頭打聽消息。”
岳升龍打馬上來,就見他定定地坐在馬背上, 抬眼望向東方, 臉繃得緊緊的。岳升龍亦是唏噓不已:“皇上早有吩咐, 讓我見到順治爺的佛珠就借兵。姓岳的草莽寒門出身, 有爵祿高登這一日, 全賴皇上賞識。跟我論恩情, 誰也論不過皇上。想必張廷玉、隆科多等人亦如是,十三爺大可放心。”
胤祥回神一笑,仍是不減憂色:“大人高義。但是未必人人有這知恩圖報之心啊。”
岳升龍會意:“您是說隆科多?他是九門提督, 京城裡城門一關就數他說了算, 這不假。可這裡是暢春園, 外頭是四面曠野,無遮無攔。裡頭是大內侍衛守著,侍衛們都是八旗貴族出身, 背後的勢力比那秋天雜草還亂,他這個‘領侍衛內大臣’能唬住誰呀?”
“但願如此。”胤祥嘴上說著, 心底擔憂的卻是胤禩的垂死掙扎。康熙病了這些時候,連岳升龍這個武夫都知道皇上必有安排,胤禩豈不知?可是八阿哥一伙人到現在都毫無動靜,敵暗我明,總叫胤祥覺得心下惴惴。
就在這時,派去探路的人回來了,隨同的竟然是蘇培盛。胤祥鬆了口氣,又立馬瞳孔緊縮。蘇培盛身著素服,腰系麻帶,帽子上摘去了紅纓尾翎,一頭跪倒在他面前,激動得滿臉帶淚:“皇上傳位給了四爺。”
胤祥渾身一顫,先是長長鬆了口氣,才閉目落下兩行淚來:“皇阿瑪……”
“十三爺節哀,現在還不是傷心的時候。皇上臨終前只見了四爺一人,賜下遺詔。九爺十爺反口在靈前鬧事,非要說皇上是傳位給了十四爺,攔著眾人不叫拜;三爺在一旁煽風點火。四爺不便與他們相爭,張廷玉說不上話,隆科多袖手旁觀,馬齊一個舌頭敵不過那麼多張嘴,四爺讓您快些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