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頁
胤祥又說:“四哥,我跟十四弟的關係你是知道的。可公是公,私是私。比起什麼鐵帽子王,我更想跟著你,把我們以前在江南沒有做成的那些事,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納糧,給好好地做下去。我敢打賭,額娘也是這個意思,甚至皇阿瑪也是!”
胤禛心神大動,回憶起往昔舊事,正唏噓不已之時,星禪跟著蘇培盛進來了,滿身污穢,喘息著捧上那串珠子:“六爺說這是要命的東西,奴才,奴才幸不辱命……”說完,竟然兩眼翻白,昏厥過去。
胤祥忙命安置了他,回來就看見胤禛撫著那串珠子微笑,不由調侃:“我們都是沖本事來的。瞧瞧,這才是公私不分,純粹偏心,你殺人他給遞刀的人。”
“大膽!”胤禛輕飄飄地瞪了弟弟一眼,把那串佛珠攏在袖子裡,“去了一趟蒙古,好的不學,嘴皮子功夫見長。日後再難得這麼清淨,來,切磋兩盤。”
這個手串的佛頭珠做了里做了一個機關,裡面藏的是康熙的一方私印,有了這個,小到出入關防,大到調兵遣將,都會方便許多。比起那子虛烏有的召見,這無疑是更能決定勝負的東西。
胤祥鬆了口氣,盤腿往他面前一坐,毫不客氣地執黑先行。外頭狂風肆虐、大雨傾盆,積壓的雲牆翻滾咆哮,仿佛能夠吞噬整個國家,而這個小小的風暴眼裡,竟然一派寧靜祥和。
兄弟倆閒聊對弈,正當樂時,門口一騎飛馬來報:“皇上詔各位阿哥前往暢春園,三爺、五爺、七爺、八爺、九爺、十爺都已經在那兒了!”
“所有?”胤禛胤祥異口同聲地反問。
“所有阿哥!”來人再一次重複,“大阿哥、二阿哥在圈所,萬歲爺命人拿了文書去提他們。六爺尚在途中,也發了關函去催他們。”
剛剛還豪情萬丈地鼓勵哥哥的胤祥,忽然怔怔地跌坐回炕上:“我的佛祖啊。”嘆過之後又猛地起身拉住胤禛:“你不能去!”
“現在要做最壞打算,隆科多的態度實在叫人摸不准。萬一皇阿瑪沒選你,或者選了你,但是隆科多反水了,把暢春園一圍,你陷在裡頭,連句話都傳不出來怎麼辦?必須有個人制約他!”
兄弟倆在極短的距離內對視,都看清了對方眼裡的一絲猶豫和恐懼。雍王府跟來的謀臣都知道決大事的時刻到了,呼啦啦地闖進來。
戴鐸拱手道:“如今您和十三爺必須分開行動。依奴才愚見,應該十三爺在園子裡聽詔,防止八爺他們篡改詔書。四爺拿著佛珠去西山調兵,防止隆科多一人獨大。戊時初刻,在園外碰面。如果戊時四刻還沒有消息,四爺就不能孤身一人進園了。”
西山大營的提督岳升龍是晉安的結義兄長,在賜婚事件之前,曾經是鐵桿兒的十四爺黨。武人重義,即便是岳鍾琪娶了烏拉那拉家的女孩,他的態度依然模糊曖昧。
除了這層比紙還薄的親戚關係,胤禛所有能取信於他的,唯有這串佛頭珠里藏有康熙私印的手串。而這顆“體元主人”的小印,平日裡主要用處是收藏一下書畫,開開門禁庫房之類的小事,而且落到胤祚手裡,也有六七年沒用過了。要想調兵,去的人必須有強大的口才、尊貴的身份和隨機應變的能力,才能震懾住岳升龍。因為佛珠的重要性,又必須是信得過的人。
這些要求疊加,沒有比胤禛本人更好的選擇了。這雖然是萬全之法,但是也有壞處,一來,不聽遺詔先動兵,未免有違逆之嫌。二來,胤禛十有八九要錯過跟康熙見最後一面的機會。
胤禛撫摸著袖子的佛珠,將那佛頭珠上的機關打開又合攏,合攏又打開,遲遲下不了決心。謀臣們雖急,卻一言不敢發。忽然一騎快馬遠遠停在門口,竟然是永和宮的小桂子從馬上翻身下來,冒雨狂奔到廊下,打千行禮的時候竟然甩了胤禛一身水。
“四爺,娘娘請您務必儘快趕往暢春園。”
胤禛胤祥都鬆了口氣。看來皇阿瑪總是有些安排的,額娘總不會特意叫他們去送死吧?
可是謀士們的臉色卻依然凝結著深深的憂慮,他們的身家性命都系在胤禛身上,戴鐸不由出言問道:“奴才僭越,但是這是娘娘的意思,還是i皇上的意思?怎麼話說得沒頭沒尾的?”
“是娘娘傍晚突然傳出話來,說得很急,只說讓四爺放心前去,千萬別留下憾事。”
放心前往,可又不說個放心的理由,這這……這完全是不講道理嘛,要不是知道胤禛隱藏得極深的娘控屬性,謀士們都要出言懷疑德妃是不是鐵了心要幫小兒子除掉他了。
果然,胤禛拍拍胤祥的肩膀:“我去暢春園。”
“王爺……”
“不必再勸!”胤禛抬手喝止他們,取了那串珠子出來遞給胤祥,“要是戊初刻沒有消息,就去西山調兵。”
這樣相當於還是採納了戴鐸的建議,只是把時間推後了兩個時辰,眾人臉色這才好看了幾分,集體目送他兄弟二人的身影消失在雨幕之中。
傍晚,天空竟然又開始陰沉沉地颳起風來了,鉛灰色的雲被這風推著,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壓去天邊那一絲霞光。
白眉飄飄的老太監,佝僂著腰帶領胤禛走在遊廊上,兩邊隔了很遠才點著一兩盞氣死風燈,也是搖搖擺擺,明暗不定。胤禛認得,這個老太監叫侯二,名字不好聽,但身份卻很高,是太皇太后在時留下來的老人,平日裡都榮養起來,一年到頭只在除夕國宴祭祀的時候,伺候皇帝用一回膳。
胤禛心神大動,回憶起往昔舊事,正唏噓不已之時,星禪跟著蘇培盛進來了,滿身污穢,喘息著捧上那串珠子:“六爺說這是要命的東西,奴才,奴才幸不辱命……”說完,竟然兩眼翻白,昏厥過去。
胤祥忙命安置了他,回來就看見胤禛撫著那串珠子微笑,不由調侃:“我們都是沖本事來的。瞧瞧,這才是公私不分,純粹偏心,你殺人他給遞刀的人。”
“大膽!”胤禛輕飄飄地瞪了弟弟一眼,把那串佛珠攏在袖子裡,“去了一趟蒙古,好的不學,嘴皮子功夫見長。日後再難得這麼清淨,來,切磋兩盤。”
這個手串的佛頭珠做了里做了一個機關,裡面藏的是康熙的一方私印,有了這個,小到出入關防,大到調兵遣將,都會方便許多。比起那子虛烏有的召見,這無疑是更能決定勝負的東西。
胤祥鬆了口氣,盤腿往他面前一坐,毫不客氣地執黑先行。外頭狂風肆虐、大雨傾盆,積壓的雲牆翻滾咆哮,仿佛能夠吞噬整個國家,而這個小小的風暴眼裡,竟然一派寧靜祥和。
兄弟倆閒聊對弈,正當樂時,門口一騎飛馬來報:“皇上詔各位阿哥前往暢春園,三爺、五爺、七爺、八爺、九爺、十爺都已經在那兒了!”
“所有?”胤禛胤祥異口同聲地反問。
“所有阿哥!”來人再一次重複,“大阿哥、二阿哥在圈所,萬歲爺命人拿了文書去提他們。六爺尚在途中,也發了關函去催他們。”
剛剛還豪情萬丈地鼓勵哥哥的胤祥,忽然怔怔地跌坐回炕上:“我的佛祖啊。”嘆過之後又猛地起身拉住胤禛:“你不能去!”
“現在要做最壞打算,隆科多的態度實在叫人摸不准。萬一皇阿瑪沒選你,或者選了你,但是隆科多反水了,把暢春園一圍,你陷在裡頭,連句話都傳不出來怎麼辦?必須有個人制約他!”
兄弟倆在極短的距離內對視,都看清了對方眼裡的一絲猶豫和恐懼。雍王府跟來的謀臣都知道決大事的時刻到了,呼啦啦地闖進來。
戴鐸拱手道:“如今您和十三爺必須分開行動。依奴才愚見,應該十三爺在園子裡聽詔,防止八爺他們篡改詔書。四爺拿著佛珠去西山調兵,防止隆科多一人獨大。戊時初刻,在園外碰面。如果戊時四刻還沒有消息,四爺就不能孤身一人進園了。”
西山大營的提督岳升龍是晉安的結義兄長,在賜婚事件之前,曾經是鐵桿兒的十四爺黨。武人重義,即便是岳鍾琪娶了烏拉那拉家的女孩,他的態度依然模糊曖昧。
除了這層比紙還薄的親戚關係,胤禛所有能取信於他的,唯有這串佛頭珠里藏有康熙私印的手串。而這顆“體元主人”的小印,平日裡主要用處是收藏一下書畫,開開門禁庫房之類的小事,而且落到胤祚手裡,也有六七年沒用過了。要想調兵,去的人必須有強大的口才、尊貴的身份和隨機應變的能力,才能震懾住岳升龍。因為佛珠的重要性,又必須是信得過的人。
這些要求疊加,沒有比胤禛本人更好的選擇了。這雖然是萬全之法,但是也有壞處,一來,不聽遺詔先動兵,未免有違逆之嫌。二來,胤禛十有八九要錯過跟康熙見最後一面的機會。
胤禛撫摸著袖子的佛珠,將那佛頭珠上的機關打開又合攏,合攏又打開,遲遲下不了決心。謀臣們雖急,卻一言不敢發。忽然一騎快馬遠遠停在門口,竟然是永和宮的小桂子從馬上翻身下來,冒雨狂奔到廊下,打千行禮的時候竟然甩了胤禛一身水。
“四爺,娘娘請您務必儘快趕往暢春園。”
胤禛胤祥都鬆了口氣。看來皇阿瑪總是有些安排的,額娘總不會特意叫他們去送死吧?
可是謀士們的臉色卻依然凝結著深深的憂慮,他們的身家性命都系在胤禛身上,戴鐸不由出言問道:“奴才僭越,但是這是娘娘的意思,還是i皇上的意思?怎麼話說得沒頭沒尾的?”
“是娘娘傍晚突然傳出話來,說得很急,只說讓四爺放心前去,千萬別留下憾事。”
放心前往,可又不說個放心的理由,這這……這完全是不講道理嘛,要不是知道胤禛隱藏得極深的娘控屬性,謀士們都要出言懷疑德妃是不是鐵了心要幫小兒子除掉他了。
果然,胤禛拍拍胤祥的肩膀:“我去暢春園。”
“王爺……”
“不必再勸!”胤禛抬手喝止他們,取了那串珠子出來遞給胤祥,“要是戊初刻沒有消息,就去西山調兵。”
這樣相當於還是採納了戴鐸的建議,只是把時間推後了兩個時辰,眾人臉色這才好看了幾分,集體目送他兄弟二人的身影消失在雨幕之中。
傍晚,天空竟然又開始陰沉沉地颳起風來了,鉛灰色的雲被這風推著,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壓去天邊那一絲霞光。
白眉飄飄的老太監,佝僂著腰帶領胤禛走在遊廊上,兩邊隔了很遠才點著一兩盞氣死風燈,也是搖搖擺擺,明暗不定。胤禛認得,這個老太監叫侯二,名字不好聽,但身份卻很高,是太皇太后在時留下來的老人,平日裡都榮養起來,一年到頭只在除夕國宴祭祀的時候,伺候皇帝用一回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