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日軍占領區,他極度強調日本士兵的軍紀,和當地的治安。

  他曾經在日記中記載:“到達中支那戰場後,在聽取了先遣官宮崎參謀、中支那派遣軍特務部長原田少將、杭州機關長荻原中佐等人的報告才知道,派遣軍前線部隊一直以給養困難為藉口,大批處死俘虜,已成惡習。南京戰役時,大屠殺的人數多達四五萬之多,對市民進行掠奪、**的也大有其人。”

  並以此得出一個判斷日占區治安的方法——即從中國姑娘的眼神可以看出當地的治安情況的好壞,第一、絕對見不到姑娘的蹤影。系懼怕日本兵的佐證,為“治安不好”。第二、對我們的汽車、卡車感到稀奇而遠遠地從窗口眺望。為“治安稍好”。第三、在上項情況下,走出家門口眺望,中國姑娘神態自若地走在有日本兵往來的街道上,為“治安良好”。

  岡村寧次如此做的目的,並非對中國人友善。而是想要藉此收買人心,破壞敵後抗日武裝的群眾基礎。

  而對於並非是日本人占領區的地方,岡村寧次的政策就變成了殺光、燒光、搶光,和規模浩大的大掃蕩。

  不得不承認,岡村寧次的戰略確實有效。在岡村寧次出任華北方面軍司令的一段時間內,敵後抗日武裝的日子確實很難熬。近半的抗日根據地消失,總兵力由四十萬人縮減為三十萬人,太行山上的前方總部被日軍特種部隊突襲,參謀長左權戰死。

  正因岡村寧次有如此“功績”。所以戰後國內對於岡村寧次逃脫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一事一直不依不饒。

  而庇護了岡村寧次的,不是旁人,正是老蔣。正如後世《潛伏》中所演出的情節一樣,因為岡村寧次有著和敵後抗日武裝豐富的交手經驗。所以,在二戰結束後,岡村寧次先後以“中國戰區日本官兵善後總聯絡部長官”和“聯絡班長”等名義,被軟禁在南京。充當老蔣剿匪的秘密軍事顧問。

  雖然在一九四八年三月底,由於公眾輿論,老蔣不得不將岡村寧次解往上海候審。但是,這樣的審判,也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到了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六日,中華民國政府軍事法庭在上海宣布岡村寧次無罪釋放。

  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日上午十點,岡村寧次達成美國輪船威克斯號從上海灘返回日本。

  岡村寧次被無罪釋放一事,在中國和日本,都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餘生估計,這是老蔣剿匪失敗,輸急了眼,故意為之。給人添堵。反正到了如今“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這個地步,老蔣已然是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國內的人無論怎麼罵,他已經能泰然處之了。

  如果按照歷史原本的軌跡發展下去。岡村寧次回到日本後,還有十幾年的時間折騰。到處演講,寫回憶錄,並和困居海島的老蔣繼續眉來眼去。以至於後世日本人的野心仍在,餘毒未清。

  回到日本的岡村寧次,居住於東京。雖然如今已經失勢,但是其部下眾多,並對其崇拜非常。所以,每日總會有人拜訪,到深夜方休。日子過的優哉游哉,很是舒坦。

  這一日,岡村寧次又在家中請人飲宴,喝的酩酊大醉。回想戰敗經歷,仍舊覺得遺憾。直至睡去。卻不知身邊多了餘生這個暗中潛入之人。

  岡村寧次是一八八四年生人,至此時,已經有六十五歲。雖然由於位高權重,保養的不錯,可是也老態十足。餘生潛入後,發現岡村寧次已然醉倒,撇撇嘴——原本還想來兩句有紀念意義的對白。看來是不必了。

  手下毫不遲疑,按住了岡村寧次脖子上的動脈竇。不過片刻,岡村寧次停了心跳,成了一個死人。

  餘生靜待片刻,發現岡村寧次確實已經死透了之後,便再不遲疑,轉身離開。直奔碼頭而去。到了碼頭,已經是凌晨四點多。又等了一個小時,天蒙蒙亮的時候,陳天也趕到碼頭,和餘生匯合在一處。

  而此時,碼頭上的漁船已經準備好。兩人悄無聲息的上船後,船便全速離開,直追餘生和陳天原本乘坐的遠洋運輸船而去。陳天站在船頭,清晨海風浩蕩,吹起衣襟。

  餘生好奇問陳天道:“你殺了幾個戰犯,如此意氣風發?”

  陳天謙虛道:“沒數,大概十幾個吧。”說著將餘生在出發前給他的地圖還給餘生。餘生發現,地圖上有十幾處標註已經被塗黑。想來這些人是已經死了。

  其中,便有靠裝瘋傻逃脫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大川周明出席之外,還有玄洋社社長進藤一馬;日本陸軍中將,歷任陸軍省軍務局長、戰爭最高指導會議幹事長佐藤賢了;大倉精神科學研究所創辦人,歷任東洋大學及上海同文書院校長大倉邦彥;海軍大將,歷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軍事參議官、大政翼贊會興亞本部顧問高橋三吉;以及陸軍大將,歷任參謀本部次長、華北派遣軍總司令官的多田駿等等。

  這十幾處被塗黑的標註中,甚至還有一個大名如雷貫耳的漢奸胡蘭成。此人和張愛玲的一段情緣,在餘生穿越的這一世,也未曾改變。直到今日陳天一刺,才算是了結。

  餘生看著地圖,問陳天道:“你這也太勤快了吧,這麼多人,時間怎麼來得及?”

  陳天高深莫測的一笑:“他們有個聚會,正好讓我撞見了,就一窩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