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九二一年十月,三個軍銜都是少佐的日本駐外武官,在德國萊茵河上游的黑森林貴族城堡區,一個叫巴登巴登的礦泉療養地聚會。此三人在巴登巴登縱論時事,大罵此時日本國內上層,並立志輔佐天皇。

  這三人便是永田鐵山、小畑敏四郎和岡村寧次。而東條英機在這次聚會中,不過是個把門放風的人而已。

  這三個聚會者,都算是日本陸軍的精英人物。不但能從以訓練嚴酷的日本軍校中生存下來,還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永田鐵山的畢業成績是士官學校第四名、陸軍大學第二名;小畑敏四郎的成績為士官學校第五名,陸軍大學第一名;岡村寧次則為士官學校第六名,在陸軍大學則因成績優異接受過大正天皇頒獎。

  只有東條英機的成績不算是優異。所以,只能把門望風。

  而這次機會,被後世日本史學家視為昭和軍閥的誕生之日。這些精英,在隨後裕仁進行的歐洲遊學中,向此時還是皇太子的裕仁,宣誓效忠。而裕仁也有將日本做大的野心,所以,一拍即合。

  而核心人物,便是被這三個被後世稱為“三羽烏”的永田鐵山、小畑敏四郎和岡村寧次。而以這三個人外加東條英機為基礎,裕仁又提拔了七個日本軍中精英。

  即駐柏林武官梅津美治郎、駐伯爾尼武官山下奉文、駐哥本哈根武官中村小太郎、駐巴黎武官中島今朝吾、駐科隆武官下村定、駐哈爾濱武官松井石根、駐北京武官磯谷廉介。總共十一人。

  這十一個人便是後來裕仁如臂使指,統治國內,侵略亞洲諸國的核心骨幹。被稱為昭和軍閥。岡村寧次,憑藉其才華,是這十一個骨幹中的核心人物。

  而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昭和天皇裕仁很有選用人才的眼光。岡村寧次曾經在一九一五年到達中國,並先後在青島和北京工作過。並在上海一二八事變後,出任臨時軍事調查委員長。所以,對中國的情況較為熟悉。

  一九三二年,日本人占據東北後,東北到處都是對抗日本人的抗日武裝。日本人一時頭大無比。眼見得星星之火,將要燎原。裕仁便將岡村寧次派往東北。而岡村寧次到達東北後,便先後頒行了《治安警察法》,《暫行懲治叛徒法》和《暫行懲治盜匪法》等條例。

  對東北實行胡蘿蔔和大棒共用,打壓和拉攏並存的政策。收買了大量的土匪,同時招募了數量不少的偽軍。並利用這些數量眾多的雜牌部隊,對中國的抗日武裝形成包圍之勢。以“步步為營,重點突破”的戰術,將中國東北三省的抗日武裝剿滅一空。

  至此,岡村寧次對中國抗日武裝的戰術初步形成。

  第二百八十七章 同時暴斃

  一九三七年,日本人全面發動侵華戰爭,岡村寧次越級提拔,組建第十一軍,主要的目標便是武漢等地。岡村寧次借用德國人慣用的閃電戰戰術,集中二百五十門重炮和一百三十輛坦克,用七天的時間,便攻陷了南昌。

  此時,老蔣的軍隊戰鬥力比不上日本人。雖然經常進行正面戰場的會戰,但是,輸多贏少。不過,在整體戰略上,老蔣制定的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方法,還是正確的。日本人很快便陷入持久戰中。

  岡村寧次因此認為:“敵軍抗日勢力之中樞既不在於中國四億民眾,亦不在於政府要人之意志,更不在於包括若干地方雜牌軍在內之二百萬抗日敵軍,而只在於以蔣~jie石為中心、以黃埔軍官學校系統的青年軍官為主體的中央直系軍隊的抗日意志。只要該軍存在,迅速和平解決有如緣木求魚。”

  在一九三九年,岡村寧次制定了對中國第五、第九兩戰區施以政、戰謀略的方案和指導大綱。其核心思想是——以政治、軍事和派遣特務等各種手段,策反雜牌軍,孤立以黃埔軍校少壯係為主的中央軍,然後殲滅中央軍。

  不得不說,岡村寧次的方法,還是奏效的。在抗戰時期,日本人建立了大量的偽軍。其數量,甚至超過侵華日軍的數量。給中國的抗日武裝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如果,按照岡村寧次的戰略執行下去,日本人甚至可以達到以華制華的目的。讓偽軍去和抗日武裝作戰。一旦中國人打中國人的態勢最終形成,那麼,無論誰勝誰負,最終得到好處的,都是日本人。

  而且,如果岡村寧次要求增兵,一舉擊垮中央軍的戰略達成。那麼,日本人就會順理成章的占據整個中國。而此時,敵後抗日力量還沒有完全生長起來,並不足以對日本人造成強烈的威脅。

  不過,日本人入侵中國,本身就是蛇吞象的舉動。岡村寧次要求增兵一舉擊垮中央軍的計劃,日本人並沒有力量施行。岡村寧次因此被閒置一年。

  直到一九四一年,岡村寧次被授予大將軍銜,被天皇欽點出任日本最大的一個戰略集團、華北方面軍司令。從此之後,開始了著名的三光政策。按照日本人在華北的舉動,這三光政策便是殺光、燒光、搶光。而且,許多日本士兵對此執行的非常徹底。

  而且,據說這條命令便是由岡村寧次發布的。不過,在岡村寧次日記的辯解中,將這三光政策解釋為“不殺、不搶、不淫”。因為漢語和日語的語序差異,雖然這兩個解釋截然不同,誰也不知道岡村寧次的命令到底是“不搶”還是“搶到什麼都不剩下”。但是,觀岡村寧次的治軍方略,卻也不是全然嗜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