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年,日本明治時期,正值中國清末。這個時候的中國人,為了求一條生路,除了下南洋、去美國當勞工、去澳大利亞挖金礦之外,還有一部分人,去了日本。這部分中國人的祖籍,以廣東和福建為主。

  這些中國人到達日本之後,除了中國文化天生賦予的技能之外,並無其他擅長。所以,這些中國人便在日本橫濱定居下來。並以開設中餐館謀生。被這一批華人帶到海外的中國菜品中,便有中國人祖傳的制面技術和煮湯方法。

  從此之後,吃拉麵在日本成為一種風潮。隨後,拉麵便被日本人視為日本菜之一。直至後世,日本拉麵特別注重湯底的傳統,仍舊延續中國八大菜系中粵菜對湯底的重視。

  所以,後世的餘生品嘗日本拉麵時,幾乎便認為這是在吃粵菜。而如果把日本拉麵加入粵菜菜系中,即便是吃過五湖四海的老饕和頂級的粵菜廚師,也不會認為有畫風不符的感覺。算是日本菜,也算是中國菜。

  而日本原本自中國宋朝便學去的並自己加以探索的麵條吃法,迅速的銷聲匿跡。不見蹤影。

  有了這個先例在,餘生便有充足的信心,讓中國人的炸貨,逐漸代替日本菜的油炸天婦羅,讓中國的麻婆豆腐完全取代日本豆腐,讓中國的八大菜系完全淹沒日本人源於禪宗的、寡淡無味的懷石菜。

  ps:  今天寫這一章的時候,糾結了許久,刪改了許多次。其實,如果按照情節鋪陳,這個內容段落,以及前面的許多內容段落,只要加一些人物,就能拖出十幾章的內容來。並且,在其中應用踩人打臉的橋段,應該會更符合網絡眾的口味。不過,這麼寫了兩千餘字,回頭再看的時候,突然發現,清唱在這本書中,追求的那種比較濃縮的歷史感沒有了。清唱真心看不下去,所以刪了重寫。變成現在這樣。

  清唱知道眾口難調,不過,這部小說還是保持這風格吧——即便有時候清唱也覺得它有些像大綱。不過,回想起來,所讀的史書,哪一部不是大綱風味的呢?即便是以人物為中心的《史記》。又或許,大綱性的記述,才是史書的本味。

  發幾句牢騷。並,謝謝大家的點擊、收藏、推薦、訂閱。

  第二百七十一章 共同開發

  至於日本菜中講究的五色五味五法和餐具中的山水意境,倒是可以保留。反正,這是中國文化固有的東西。非常契合。只要中國菜就此推廣開來。那麼,到數十年後,日本人吃日本菜即吃中國菜,吃中國菜,還是在吃中國菜。

  那麼,整天吃中國菜、滿嘴偽中國語、遵從著從中國起源禮儀的日本人,到底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

  餘生這種賺錢方法,簡直如同搶錢。雖然如今的日本實行物資統制,不過,手錶、珠寶、古董、日元等東西,卻不在統制物資的名單上。而餘生的青魚中餐館又有已經在日本黑市上找不到什麼寶物可言的滿清遺老遺少們坐鎮,所以,只要是來吃飯,通通歡迎。

  結帳的時候,不用現金也可以。自然有對文物精熟的遺老遺少們,鑑定價值。甚至,還可以找零變現……

  這種如同搶錢的生意,自然會引起他人的眼紅。日本人不敢把餘生如何,但是,美國的大小財閥,各類地主土豪和投資人士,卻紛紛找上門來。

  阿爾伯特這種老朋友且不必說,梅耶和霍華德兩個人甚至親自跑到了日本,和餘生商討發財大計。與餘生有合作關係,憑藉著中國廣闊的市場,而賺得盆滿缽肥的美國大農場主喬伊斯、迪斯科爾和布萊斯勒更是用誠懇的語氣,向餘生提出了進一步合作的請求。

  掌握亨氏的傑克,更是對餘生過量捕撈,卻品質極佳的魚很感興趣。甚至,連詹姆斯斯圖爾特,都和餘生說起,在他老婆聽說餘生這麼會賺錢的時候,很有和餘生聯手開發日本市場的意向。

  這也就是如今的餘生,有千億資產,影響力極大,這些人才會如此客氣的商討。換個稍微次一級的人物。餘生的這些產業。早就被這些人想方設法一口吞了。

  雖然這些人是為了錢來的,但餘生並不打算拒絕這些人的要求。畢竟,日本的市場這麼大,他一個人也無法全部占據。並且。他想做的事情,如果只憑他一個人做,也做不完。

  所以,餘生很痛快的對所有提出要合作投資的人,都發出了一份邀請。請他們一同到餘生家中。共商發財大計。

  有道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對於以賺錢為目的的商人而言,錢的力量更是大的不可思議。到了餘生定下的日子,所有接到邀請的人,居然並無一個缺席,甚至連遲到的都沒有。

  雖然人加起來不過十幾個而已,但是,這些人聯合起來,卻能讓世界上大部分人退避三舍。餘生拿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統計資料,印成十幾份。分發給在座的這些人。

  在這些人將手頭的資料看過後,不僅面露喜色。這份資料上,餘生詳細的給出了日本人如今最富足的森林資源的統計數據。並且,給出了一份未來數年之內,值得在日本投資的行業表格。甚至,連具體所需的資金量和收益率都計算了出來。

  有了這份數據資料,這些富豪們已經覺得鈔票開始嘩嘩的流入自己的口袋。

  餘生道:“日本雖然是個資源貧乏的國家,但是,森林資源還是很豐富的。木材的質量都不錯,而且。應用範圍很廣。在目前日本人無力開發的條件下,我們進行投資,應該利潤很高。畢竟,戰後的日本需要重建。需要最多的,除了鋼鐵,就是木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