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樣把自己生存的意義寄託於別人身上的信仰,實在是讓後世人無法索解。剛極易折,傷人傷己。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終戰詔書的錄音向全世界發布。包括占領中國的日軍、日本本土的軍隊和平民、太平洋上殘存的日軍、美國人的日軍戰俘營在內,幾乎所有的日本人,都同時聽到了天皇的詔書。

  第二百零九章 偽軍

  日本天皇的終戰詔書道——“朕深鑑於世界大勢及帝國之現狀,欲採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時局,茲告爾等臣民,朕已飭令帝國政府通告美英中蘇四國願接受其聯合公告。”

  “蓋謀求帝國臣民之康寧,同享萬邦共榮之樂,斯乃皇祖皇宗之遺範,亦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國所以向美英兩國宣戰,實亦為希求帝國之自存與東亞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國主權,侵犯其領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戰以來,已閱四載,雖陸海將兵勇敢善戰,百官有司勵精圖治,一億眾庶之奉公,各盡所能,而戰局並未好轉,世界大勢亦不利於我。加之,敵方最近使用殘酷之炸彈,頻殺無辜,慘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繼續交戰,則不僅導致我民族之滅亡,並將破壞人類之文明。如此,則朕將何以保全億兆之赤子,陳謝於皇祖皇宗之神靈。此朕所以飭帝國政府接受聯合公告者也。”

  “朕對於始終與帝國同為東亞解放而努力之諸盟邦,不得不深表遺憾;念及帝國臣民之死於戰陣、殉於職寧、斃於非命者及其遺屬,則五臟為之俱裂;至於負戰傷、蒙戰禍、損失家業者之生計,亦朕所深為軫念者也。今後帝國所受之苦難固非尋常,朕亦深知爾等臣民之衷情,然時運之所趨,朕欲忍其所難忍,堪其所難堪,以為萬世開太平。”

  “朕於茲得以維護國體,信倚爾等忠良臣民之赤誠,並常與爾等臣民同在。如情之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擠,擾亂時局,因而迷誤大道,失信義於世界,此朕所深戒。”

  “宜舉國一致,子孫相傳。確信神州之不滅,念任重而道遠,傾全力於將來之建設,篤守道義。堅定志操,誓必發揚國體之精華,不致落後於世界之進化。爾等臣民其克體朕意。”

  日本天皇的旨意雖然文采很好,但是內容其實很簡略——我打不過你,投降了!

  日本人聽到天皇的旨意。長久以來支撐的信念崩潰。舉國上下,頓時一片混亂。與之相對的是中國人,幾乎就是舉國歡慶。老蔣宣布即日起全國放假三天。全民狂歡。其實,即便老蔣不宣布放假,在日本投降這個喜訊的衝擊下,也沒有人會有心情關注其他的事情。

  隨後的三天,中國大地上的歌舞不斷。各種文藝演出,有組織的或者自發的,不計其數。有的人看著街邊歡慶日本投降的巨大條幅,不自覺的便喜極而泣。或者唱起歌來。

  此時的人們。唱起的歌,都是不經思考卻印象最深的。是發自肺腑的聲音。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茫茫,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恨欲狂,長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鄉!何惜百死報家國。忍嘆息,更無語,血淚滿眶!”“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我願守土復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睜開眼吧!小心看吧!哪個願臣虜自認?因為畏縮與忍讓,人家驕氣日盛。開口叫吧!高聲叫吧!這裡是全國皆兵!歷來強盜要侵入。最終必送命!”

  “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江山秀麗!疊彩鋒嶺!問我國家哪像染病?沖開血路,揮手上吧!要致力國家中興!豈讓國土再遭踐踏?個個負起使命!”

  “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江山秀麗!疊彩鋒嶺!問我國家哪像染病?”“沖開血路,揮手上吧!要致力國家中興!豈讓國土再遭踐踏?這睡獅已漸已醒!”

  歌聲飛揚,肆無忌憚。如果說,在餘生剛剛寫出這兩首歌的時候,人們唱起時,心情是悲壯沉痛。那麼,時至今日,雖然還是同樣的調子和歌詞,但是意趣卻全然不同,有三分對往日苦痛的懷念,卻有七分是百劫餘生的慶幸,和終於擊敗日本人的興奮。

  而據新聞媒體的統計和報導,在所有慶祝抗戰勝利的文藝匯演中,餘生從後世帶來的《精忠報國》和《萬里長城永不倒》是演唱頻率最高的兩首歌曲。排名第三位的,則是由中小學生唱的《讀書郎》。

  餘生當年在上海灘,為學生們的演講和歌唱,被電影院一遍又一遍的重播。

  “……所以,請允許我借用當年梁啓超先生的一篇雄文《少年中國說》,來警示諸位少年——日本人之稱我中國也,一則曰老大帝國,再則曰老大帝國。是語也,蓋襲譯歐西人之言也。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梁啓超曰:惡,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

  “……小呀么小二郎呀,備著那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那風雨狂。只怕先生罵我懶呦,沒有學問,我無顏見爹娘,浪里格朗里個郎,沒有學問,我無顏見爹娘!浪里格朗里個郎,沒有學問,我無顏見爹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