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同樣,西方的文化也是如此,講求的是追求原理,解構自然萬事。全然不同於中國人的追求,從萬事萬物中,推導出四象八卦,最後還要由四象合為兩儀,兩儀融合成太極。太極趨近於混沌。最好什麼都模糊,什麼都遵循唯一的道法,才是上上之境。

  而西方文化對於文明的追求也是如此,一旦遇到其他與自己不同的文明,必然會將其原本的體系解構破壞,然後才是同化,並成為自己的一員。所以,當大航海時代開啟時,西方文明在征服諸大陸的過程中,有太多的文明。在他們的征服中消失。印第安文明只是其中的一種。

  大規模的排斥,屠殺與掠奪,同時存在於非洲,澳大利亞,北美洲,南美洲,甚至亞洲。所有當地的土著文明在西方人主導的大航海中,趨於式微,或者消失。在這種征服之中,真正得以傳承的。似乎也只有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文化圈而已。甚至連印度這個非常古老的文明,都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嚴重變形。

  而相比西方人的征服。中國人的大航海則溫和許多,鄭和下西洋,並沒有導致哪一個文明就此消失。最多交換一下土特產就到頭了。甚至連地盤都沒占。以當時中國和南洋各國的軍力對比,只是鄭和下西洋帶領的那些士兵和水手,就足以將從東南亞沿海,直到非洲的各種小國通通滅掉。然後據為己有。

  中國人對於環境的破壞,還是在古典文化後繼無力。西方文化大規模影響中國後,才開始的。

  餘生雖然是遵照麥可·布雷克的原著,和凱文·科斯特納的電影原版複述的劇本,但是。當他複述時,也難免受到自己的文化背景的影響。各種細節,從印第安化,逐漸變為中國化。而且。不得不說,印第安文明在某些觀點上,真的很像中國文明。這種不經意間的變化。毫無違和感。

  所以,最終,餘生版的《與狼共舞》,變成了中國化的版本。主角鄧巴身為白種人,對自然的臣服,讓以白種人為主的美國人,覺得震撼。而且極有代入感。反思從此開始。

  而《狼改變美國》這部紀錄片,則是在拍攝《與狼共舞》的過程中,順帶拍攝的。動物學家西頓,對於狼這種動物,有靈性的講述,也讓已經全然征服了西部荒原的美國人覺得惋惜。

  這部紀錄片,為了保證上映,和觀看的人數足夠多,所以,採取的是和《與狼共舞》這部故事片捆綁銷售的模式。在上映之前,梅耶還有些擔心,但是,到了上映之後。效果卻出乎意料的好。有許多觀眾甚至要求單獨上映這部《狼改變美國》。

  這兩部電影上映之後,美國人似乎突然意識到了自己只不過是這個自然界物質與能量循環中的一環而已,大量的環保組織因此而生。甚至已經年老退休的西頓,也被人請了出來。這比原本歷史上美國人反思自身與環境關係,早了幾十年時間。

  而出乎餘生意料的是,在《與狼共舞》這部中國化的印第安人影片上映後。除了出演電影的,溫德河領保留地中的印第安人得到了關注,並且生活大幅度改善之外。中國人的文化視角,似乎也正式進入美國人的視野。特別是傳統文化。大量的學者開始探討中國古代文明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在此情況下,與美國人有不同文化傳承的中國人,明顯比以前受到的尊重多了些。日子好過了不少。

  三部電影和一部紀錄片一戰成名。而隨之大紅大火的,便是出演這幾部電影出挑角色的出挑演員。當然,出於這幾部電影的與眾不同,這些演員中,最出名的並不是伊莉莎白泰勒或者瑪麗蓮夢露,又或者海蒂拉瑪這樣的美女。

  而是一群非人類的動物。在拍攝《與狼共舞》和《狼改變美國》的時候,原本劇組是想找兩隻狗,化妝成狼。完成拍攝的,而餘生卻堅決不同意。他打發人從牛頭牧場開始,沿著當年他走過的路,重新走了一遍。並找到了當年在山林中,原本想打劫餘生,結果變成了組團賣萌的一窩狼。

  然後餘生抽空去了一次,把兩大五小一窩狼帶回了好萊塢。和小細犬關在一起。這幾隻狼,天不怕地不怕,唯獨怕餘生這個將其臭揍了幾十分鐘的人類。特別是兩隻成年狼。

  至於那五隻小狼崽子,很快便被好萊塢青魚中餐館剩下來的美食給征服了。到後來,攆都攆不走。簡直就是重現了當年人類先祖,將狼馴化成狗的案例。兩隻成年狼野性難馴,除了餘生的話,誰也不搭理。但是五隻小狼卻十分配合拍攝。

  在有好吃的情況下,非常容易的便成了片場獨特的風景線。其中的一隻,都已經和一個明星家的拉布拉多學會搖尾巴了……

  好萊塢的狗明星好找。但是狼明星,卻是頭一回見。物以稀為貴,這五隻小狼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在電影上映後火了起來。且不說普通觀眾從來沒有見過賣萌賣得如此自然清新的狼,很是稀罕。就連一些美國著名的動物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動物心理學家,也紛紛致電餘生,想要研究一下,人類世界碩果僅存的初代馴化的狼。

  餘生一一答應下來,隨後,數十篇研究論文便發表了出來。餘生的狼,成為好萊塢的知名影星。青小藝把這五隻小狼,取名為傑克。按照體型大小,命名為傑克一號。傑克二號,直至傑克五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