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日本人的死傷,和戰爭的激烈程度,很快傳到了駐紮在中國的日本軍隊之中。雖然此時的硫磺島之戰才剛剛開始,大多數日本士兵並不清楚戰局如何,但是,軍隊上層的軍官和各類文職官員的心中卻是一清二楚。自然憂心忡忡。

  不過,雖然憂心忡忡,這些人還是不能亂。否則日本戰局失利的消息傳到了下層士兵的耳朵里,還不知道會鬧出什麼亂子呢!為了粉飾太平,一九四五年,日本人即將覆滅時,李香蘭在上海大光明大戲院舉行了演唱會。主打曲目,正是此時風靡上海灘的《夜來香》!

  “那南風吹來清涼,那夜鶯啼聲悽愴,

  月下的花兒都入夢,只有那夜來香,吐露著芬芳,

  我愛這夜色茫茫,也愛這夜鶯歌唱,

  更愛那花一般的夢,擁抱著夜來香,吻著夜來香,

  夜來香,我為你歌唱,夜來香,我為你思量,

  啊……我為你歌唱,我為你思量。

  夜來香,夜來香,夜來香……”

  第一百九十九章 演唱會

  《夜來香》這一曲,雖然與時代的沉重感並不搭調,甚至背道而馳,但正如經過屍體滋養的大地才能開出嬌柔的花朵一般,這種靡靡之音在李香蘭唱來,便讓人有驚心動魄的錯覺,和寧願沉浸於歌聲之中的幻覺。

  在一九四四年,當李香蘭在上海灘剛剛唱響這首《夜來香》時,日本軍部的上層,在聽過後,覺得這首歌太過華美柔婉,並不符合日本軍隊的鐵血風格,容易腐蝕軍人的心智,所以禁了這首歌一段時間。然而,越是生活殘酷,人的精神越是需要撫慰。這首《夜來香》很快在上海灘傳唱開來,灌制出來的唱片,不過幾天的時間,就被銷售一空。日本人根本就禁不住。

  而李香蘭又是日本人首屈一指的文化入侵工具,日本人在發現李香蘭的這首歌對中國人又如此大的吸引力後,便不再禁止了。李香蘭憑藉此歌,一舉成就歌后的地位,並藉此歌曲名留史冊。

  當然,關於《夜來香》的糾結並沒有到此的為止,這首歌誕生的時間,實在是太不適宜。滿篇歌調,只有風花雪月,歌曲的意境中,有一個絕美女子,在夜色深沉處獨對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一聲低唱,自然讓人魂消夢斷。雖然,這樣的意境營造,在藝術成就上,確是巔峰之作,但是,正因為其太過動人心魄,所以,在日本戰敗,離開中國後,這首歌也被視為會麻醉人心,腐蝕心智的靡靡之音。並且,一直禁絕到後世的八十年代。

  直到鄧麗君的嗓音在後世響遍中國大地,這首《夜來香》才混在諸多輕歌曼舞的調子中,再次在中國傳唱開來。後世國人所聽的《夜來香》,大多不是李香蘭的原版,而是鄧麗君的翻唱了版了。

  李香蘭的這一曲唱來。便讓觀眾在歌聲中迷醉。這個時代,沒有電腦和MP3,最簡便的音樂播放設備,便是唱片機,但是,這唱片機也不是普通人家能買得起的。大多數人,平日裡,並沒有經常聽音樂的機會。所以,音樂的感染力極強。完全不同於後世之人,只要一打開電腦。便可聽到成千上萬首歌曲,聽得口味越來越挑剔。如果不是自己的菜,連反應都不會有。

  一曲歌罷,掌聲響起。李香蘭對觀眾鞠躬致謝。其實,對於她這種生長在中國,並對中國有比較深的感情的人而言,唱一些無關於時局和兩國交鋒的歌最是恰當不過。當然,以李香蘭的心性,並不止於風花雪月。她最希望做的。便是讓中日兩國的戰爭停止,只不過身不由己,所以,算是個不那麼純粹的反戰人士。

  第一首歌唱罷。李香蘭唱起她從夜無光那裡得來的,曾經在她首場演唱會時,震驚全場的《漫步人生路》。這首歌的韻意,原本就是嚮往和平和反戰的。在當年唱過後,自然便被日本軍部的人反感,以至於連唱片都沒有灌制。

  但是。今時不同於往日,日本士兵不知道,但是日本的上層軍官卻是知道此戰日本必敗。對天皇狂野的信仰過去後,細想來,卻是極度悲涼的處境。日本國內經過幾年戰爭的消耗,如今已經是一片荒蕪。想來,在日本戰敗之後,天皇仍舊是天皇,財閥也仍舊是財閥,但是其他人,包括一些中上層的軍官,不但有成為戰犯被株連的危險,而且會一無所有。那麼這場戰爭為何而來?

  有意無意間,厭戰和反戰的情緒,已經在日本軍隊的上層滋生開來。所以,當李香蘭抱著試一試的心情,將《漫步人生路》加入到節目單中之後,卻並沒有受到日本軍部的責難與審核。

  “在你身邊路雖遠未疲倦,伴你漫行一段接一段,越過高峰另一峰卻又不見,目標推遠讓理想永遠在前面!

  路縱崎嶇亦不怕受磨練,願一生中苦痛快樂也體驗!愉快悲哀在身邊轉又轉,風中賞雪霧裡賞花快樂迴旋!……”

  當然,李香蘭在知道自己曾經的戀人,失陷在太平洋戰場後,反戰的力度,就絕對不會只停留在上一次歌唱《漫步人生路》的程度。李香蘭用盡方法,從夜無光那裡,把餘生留給夜無光的那個記錄著後世各種歌曲的本子要了過來。當然,夜無光也按照餘生的吩咐,在李香蘭撒潑耍賴,萬般求肯後,順水推舟的將本子給了李香蘭。換得李香蘭興奮之下,在面龐上的輕輕一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