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威士忌在經過蒸餾之後,必須要在橡木桶中陳釀數年才能上市出售。蘇格蘭人為了保證威士忌的品質,甚至還通過了相關的法規。美國人對於威士忌,雖然沒有蘇格蘭人那麼執著,但是也非常重視。

  因為威士忌釀造的原料配比不同,所以,口味也各異。並且,最後一步的調配勾兌,是每一個威士忌酒廠的絕密配方。經過混配後的威士忌,才高下立判。

  餘生在後世喝的威士忌,大多是要加綠茶的。正如中國人在和葡萄酒的時候,會加入雪碧或者可樂一樣,這種喝法,完全屬於中國人自創。雖然中國人和歐洲人的口味不同,不能說哪一種喝法更好,不過,在美國人眼中,這種喝法真的很是奇怪。

  哈默喝的可是純粹的威士忌。連水都沒兌過。這一來二去,餘生和哈默兩個人就都喝大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夜來香

  中國人的禮儀文化中,一項講究個酒逢知己千杯少,感情深一口悶。無論是這個年代,還是後世,生意場和各種社交場合的交情,都是在酒水裡面培養出來的。雖然,這的確不能算是個優良傳統,但是也有一定道理。人一旦喝醉之後,一些真實的性情便很容易顯露出來。正所謂,從酒品看人品。

  而且,喝酒之後,大腦短路,相處起來會比平常少些禁忌。平日裡,可能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交往與磨合後,才會吐露出的實話,在酒桌上,便會以千百倍的速度,將兩個人的距離拉近,然後在醉眼矇矓,面酣耳熱之時,說出實話來,迅速拉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而且,這種拉近關係的方式,並不是只有在中國存在。中國人的酒桌文化在歐美文化中,被剝離開來。歐美人喝酒交流感情的地方是酒吧,而不是飯店。當然,這也和歐美國家沒有中國那麼多美食有關。牛排可以配紅酒,可是威士忌和白蘭地呢?難道要配薯條或者沙拉麼?

  後世的餘生酒量一般,也沒怎麼在酒桌上混過。但是,這一世可不一樣,身體素質好的一塌糊塗。酒量也大增了起來。而且,喝的是用綠茶勾兌後的威士忌。所以,堅持的時間遠比哈默長。而哈默,喝了幾杯純威士忌後,便有些醉了,和餘生說的話也放肆了起來。

  兩個人談天說地,縱論國際風雲變換,和隔壁老王喝醉了的德行並沒有什麼兩樣。哈默經歷豐富,幾乎走遍世界,本身又是醫學博士,學識自然不一般。而作為後世生活在網絡發達,信息爆炸時代的餘生,知識體系也豐富非常。兩個人這一聊天。竟是棋逢對手,不但餘生能從哈默講述的自己的人生經歷中得到感悟,哈默也能從餘生處,得到一些自己以前根本沒想過的觀點。竟是談得非常投契。

  這一老一少便就此引以為知己。直到餘生也堅持不住,醉倒過去,這場扯淡才算結束。餘生和哈默的交情,便算是建立了起來。

  當然,這也是餘生有意為之,這位在後世活到將近百歲的老頭,手中的資源和人脈不可限量。而其眼光之獨到,也讓人嘆為觀止。與哈默有了交情,以後賺錢的機會,簡直不要太多!別的不說,就是西方石油公司一案,如果哈默能帶餘生一起玩,餘生就會賺得盆滿缽肥!

  時間飛速流逝,餘生運營的各種項目,終於全然步上了正軌。不經意間。時間便到了一九四五年。這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天平,正式朝著盟軍傾斜。勝利的曙光已經隱隱可見。

  在中國國內,日本人已經陷入泥潭。已經被日本人占領的地區。資源已經幾乎掠奪乾淨,不可能再有一夜暴富的事情發生。雖然日本人把老蔣逼得動彈不得,只能蜷縮在中國的西南。但是,敵後抗日隊伍。卻經過幾年的發展後,逐漸壯大了起來。不經意間,力量居然已經不比老蔣差太多了!而餘生捐贈的大量物資。讓這些部隊更是沒了後顧之憂。

  只要日本人稍有退縮之意。迎面而來的,便是帶著仇恨的反攻。所以,日本人只能強撐。

  在歐洲,蘇聯人在龐大的戰爭潛力完全被激發出來後,開始了大反攻。一九四五年一月十七日,蘇聯人占領華沙,一月二十七日,蘇聯紅軍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二月十三日,蘇聯軍隊占領布達佩斯。此時,德國人自顧不暇,日本人是絕對指望不上這個盟友了。

  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人已經無力進攻,剩下的只有收縮防禦,將美軍的步伐,儘量的拒之於本土之外。並且,困獸猶鬥,日本人的狠厲與沉澱在骨子裡的瘋狂,在美軍即將踏上日本本土的時候,顯現了出來。

  一九四五年一月,美國軍隊在呂宋島西北的仁牙因灣登陸,日本人在阻擊美國人的過程中使用了神風特工隊,對美國軍隊實施自殺式的攻擊!

  日本人這種沉浸在骨子裡的狠厲,源於其特殊的島嶼文化。自古以來,雖然日本文化受中國文化影響甚深,但是,還能在中國文化巨大的同化力中,保持自己的特色,並不是因為日本人天生有多麼聰明。而是因為其所處的自然環境。

  日本人所在的島鏈,正好處於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日本海溝正好處在大型地幔流上方的太平洋板塊的沉降部,日本列島是跨在地幔流前鋒的鋒面上。並且,日本人所在的島嶼,也處在季風氣候活動劇烈的緯度上。

  所以,日本自古以來,便是地震不斷,氣候災害不斷。並且,由於可以耕作的土地很少。所以,生存極為艱難。倒是死亡很是容易。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自然不會像中國人一樣,將生死作為文化體系中的頭等大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