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並且,在古代,由於天然染料中。黃色與紫色的難以獲得。所以黃色和紫色成了人身份和地位的標誌。紫蓋黃旗,便應借得赤壁東風。紫檀天然的紫色正好滿足了上層貴族,對於顏色的追求。

  隋唐時代,魏晉遺風和胡人的文化相融合。中國的家具製造方始開始成熟。紫檀製造的小物件大量出現。並有部分流傳至後世。日本奈良正化院中,保存歷代天皇器物的倉庫中,便有數件中國唐朝皇帝賜予的紫檀器物。

  當然,由於紫檀的生長緩慢。所以,大部分木料都不大,只能做小件。紫檀大件的出現。還是在明清時期。在中國的紫檀很快供不應求,被砍伐一光。所以,明朝永樂初年,朱棣派鄭和下西洋,一路給沿途各小國派發禮品,以彰顯國威。

  回程時,由於需要重物壓倉。產於東南亞熱帶的紫檀木大料,便成為最佳的選擇。於是,大量的紫檀木大料進入中國。然而,中國人對於某一種高質量產品的追求,一直是很執著的。就如中國人再愛國,也要把日本的馬桶和電飯鍋買乾淨一般。到了明末的時候,東南亞各國的紫檀木大料,因為中國人的需求,已經被砍伐的差不多了。此時的中國,基本上集中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紫檀大料。

  而紫檀生長緩慢,不長個百十年的,根本就沒法用。所以,滿清入主中原後,便到處尋找紫檀大料。沿海的私商販運,便絡繹不絕。清宮造辦處收購紫檀木的記載幾乎每年都有。而且,由於皇室的需求,清朝的官場上甚至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無論是哪一個級別的官吏,只要見到紫檀木,便絕對不能放過,必須要全部買下,然後上交皇家。

  可是,即便如此,到了康乾盛世時,大部分的紫檀料也已經被收買乾淨了。此時,在中國擁有紫檀大料的,唯有皇家而已。

  而皇家所用的紫檀大料,卻大多是明朝的時候積攢下的。到了清末慈禧太后過六十大壽時,已經所剩無幾。而袁世凱登基時,更是全數用光。青小藝以木料的紋理判斷出手提箱的選材,並且進一步推斷出這是皇家之物,並不算是過度猜想。況且,這個手提箱也只不過是看起來樸實無華而已。打開後,其做工之細膩周詳,實在是不同一般。

  青小藝邊說邊打開手提箱小巧的木質門,然後拉開三個小抽屜。這三個小抽屜中自然沒有東西,只剩下一些灰塵而已。不過,餘生眼睛餘光掃過,便覺得不太對頭。這三個小抽屜設計巧妙至極,雖然可以拉到盡頭,但是顯然沒法整個取下。而拉出來的這個長度,似乎有些問題。不仔細看,絕對看不出來。

  青小藝卻似乎對這個木質手提箱的結構熟悉至極。她一邊擺弄,一邊對餘生道:“這個手提箱,是有夾層的。而且,似乎還沒有人打開過。當年清廷的工匠,都是這麼一套手藝。原本,我也有這麼一個小箱子的,不過不是用紫檀木,而是用金絲楠木做的。結構和這個箱子幾乎完全相同。”

  “一般來說,女子的至愛之物,都不會放在很顯眼的地方。都會放在這夾層中。而如果,真是當年八國聯軍入京時候帶走的這個箱子,估計為了保證自己的心愛之物不被外人所得,這個首飾箱的原主,也必然會將自己的心愛之物放在夾層之中!”

  說話間,青小藝不知道按了個什麼位置的木塊,原本看似是一塊木板的箱子背面的板材頂端,竟然打開了一條三厘米左右的口子。竟是一個小巧的機關!

  而這其中,竟然又有數個小小的匣子,整整齊齊的塞得滿滿當當。若是不知道機關,真的很難發現其存在。而且,即便有人提著其走動,也不會有絲毫的聲響發出。讓人察覺到其中有夾層存在!

  青小藝將所有的小匣子都取出,整整九個。打開後,發現其中都是用明黃色綢緞緊密包裹的物件。第一個被青小藝拿出來的,是一個長寬都在三厘米左右的掛件。掛件質地通透明澈,做工古樸,顏色一端是清淡草綠,另一端卻是明亮正紅!這竟是用一整塊西瓜碧璽做成的掛件!

  雖然這個掛件沒有元青花和粉彩瓷那麼值錢,但是就憑這一個掛件,在後世國內的二線城市換套不錯的三居室還是可以的……

  有了這個出人意料的驚喜,剩下的小匣子中的東西,便不免讓餘生有些失望。雖然也都是些名貴之物,但不過是錯金鏤彩,鑲嵌著寶石的女子飾物,髮簪、步搖、梳子、戒指、耳墜……雖然材質頂尖,但是價值卻沒有那麼高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八國聯軍

  唯一讓餘生和青小藝都有些疑惑的,是這九件珍品中,居然有一個玻璃球,而且看起來質量不佳,並沒有那麼通透,這讓兩人頗為費解。

  餘生開了一路車,青小藝便鑑定了一路的文物。為了避免這些值錢的文物損傷,也避免餘生自己走神,撞到其他車。所以,車速不快。回到洛杉磯的住處時,已經是午後時分。略微吃了些東西,兩個人便休息了。

  等到醒來時,已經入夜。兩個瓶子和九件珠寶,被青小藝放在桌子上。餘生醒來時,雖然天色已黑。但卻見滿屋儘是清濛光輝。而這些清濛濛的光,居然都是從那可不怎麼透明的看似不起眼的玻璃球上發出來的!此時青小藝也醒了,見此異象,低呼一聲:“這是夜明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