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既然賽珍珠主動請纓,餘生當然會同意。賽珍珠的嗓子雖然一般,但是經過一個月的排練,也已經唱的有模有樣。

  浩大的音樂聲在好萊塢一眾明星的掌聲中響起,他們不曾想到賽珍珠居然會為了這場慈善晚會走到台前來唱歌。

  “紅日照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看吧!千山萬壑,鐵壁銅牆!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氣焰千萬丈!

  聽吧!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我們在太行山上,我們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敵人從哪裡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裡滅亡!敵人從哪裡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裡滅亡!”

  一首《在太行山上》,賽珍珠用漢語和英語各唱了一遍。這首歌似乎還是很符合美國人的胃口的。簡短而浩大,特別是“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本身就是援引西方文化的意象。便讓台下的聽眾格外有觸感。

  第一百七十九章 幾首歌

  《在太行山上》唱罷,音樂聲一轉,賽珍珠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敵人向一條山溝掃蕩,山溝里掩護著後方機關,掩護著幾千老鄉。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時候,敵人快要走到山口,昏頭昏腦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帶路。二小他順從地走在前面,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四下里乒桌球乓響起了槍炮,敵人才知道受了騙。”

  “敵人把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我們那十三歲的王二小,英勇的犧牲在山間。幹部和老鄉得到了安全,他卻睡在冰冷的山間,他的臉上含著微笑,他的血染紅藍藍的天。秋風吹遍了這個村莊,它把這動人的故事傳揚,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歌唱著二小放牛郎。”

  這首歌,餘生當年在後世上學的時候也唱過。當時覺得沒啥意思,絲毫沒有看《黑貓警長》或者《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來得爽快。直到穿越到這個時代之後,再看這首歌,才能逐漸體味出其中一絲與眾不同的意味。

  拋開作品的宣傳意味不談,這部作品客觀看來,倒是有幾分少年意氣的慷慨激烈,和明知危險卻從容而往的史詩味道。

  如果將王小二這個人拉下神壇,單獨看來。那麼,他首先是個少年,十三歲的少年,正是中二的年紀,正是一旦熱血上頭,什麼都敢幹的年紀。正是褪去童年懵懂,認知世界與自我的年紀。而在如今日寇橫行的中國。當外敵入侵時,少年一怒,置自己的生死於度外,便是尋常事爾。

  不過,中國之強大,也正因為有如此少年。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賽珍珠先用中文唱了一遍,但是歌唱時,背景的大屏幕上,卻開始放映餘生當年在上海記錄的、諸多學生一起上街遊行。與日本人的走狗黃道會的景象。

  忽而,又轉為當年劉湛恩邀請餘生在上海灘各中小學文藝匯演上講話的影像。而且,居然還配有當年餘生講話的錄音。聲音由小而細瑣,逐漸變成大而清晰,在第一遍《歌唱二小放牛郎》唱完後,餘生的聲音完全由背景中凸顯出來,正是他當年借梁啓超的雄文《少年中國說》,勸誡上海青少年的段落。

  “日本人之稱我中國也,一則曰老大帝國。再則曰老大帝國。是語也,蓋襲譯歐西人之言也。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梁啓超曰:惡,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

  “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後顧茫茫。中國而為牛為馬為奴為隸,則烹臠鞭棰之慘酷。惟我少年當之!”

  “中國如稱霸宇內,主盟地球,則指揮顧盼之尊榮。惟我少年享之!”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文言文凝練成的文字,在大聲吟誦的時候,有如歌謠。這是完全不同於黑人,或者歐美文化的一種奇特的說唱。雖然大多數好萊塢明星聽不懂中文,但是青小藝從劉王立明那裡弄來的影像,同時有中英兩種字幕。

  當歌曲配上吟誦,當意味明確無疑,一種少年為國的意氣,便表達的清晰無誤,淋漓盡致,由不得好萊塢在座的眾人不動容。

  所以,還不等賽珍珠開始唱第二遍英文版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台下的眾人便鼓起掌來。

  第二遍《歌唱二小放牛郎》,賽珍珠是用英文唱的,這個時候,所有的觀眾都聽懂了。然後,一種蒼涼的史詩味道便浮泛開來。所謂史詩,便是用詩歌的形式,用押韻的文字,來敘述歷史。因為文字獨特的韻律,有許多的史詩是可以歌唱的。例如《荷馬史詩》或者《格薩爾王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