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這樣一個小弟,老美也是蠻拼的!

  第一百三十一章 提供資料

  當然,對於親自經歷過日本偷襲珍珠港戰場的餘生而言。所收穫的絕對不僅僅是《偷襲珍珠港》這部紀錄片,和超高的票房,以及影迷以及各專家的各種分析與讚嘆。

  日本人偷襲珍珠港時,唯一留下的完整影像就是餘生的這部紀錄片了。而當時在珍珠港中的美軍,一片慌亂,根本沒有時間自己觀察偷襲的日軍。唯一清醒的旁觀者怕是只有餘生一人而已。

  所以,當美國人在東南亞遭遇到日本零式戰機,並節節敗退後,便想到了餘生。在《偷襲珍珠港》這部紀錄片的餘韻還未過去時,餘生便接到了美國五角大樓的邀請。

  前來接餘生的人,是一個穿得像《黑客帝國》中基諾里維斯的中年男子。以美國人一貫的嚴肅態度將餘生請上車。一路奔五角大樓而去。

  美國的五角大樓,在後世舉世聞名。是各種傳說和電影的發祥地,包括黑客和外星人。但凡是想襯托一下能威脅人類氣氛的電影,一般這個名字都會出現。

  美國五角大樓,在後世時美國國防部的所在地位於華盛頓。這座知名建築由建築師喬治貝格斯特羅姆設計,自一九四一年九月開始建造,至一九四三年一月方才完工。

  而這個時代,美國國防部還不存在,華盛頓只有美國海軍部和美國陸軍部存在。不過,為了督促和全程監控五角大樓的建造過程,美國海軍部和美國陸軍部已經派出了大量的人手,駐紮在五角大樓的建築工地周圍。當然,包括管理層!

  而這一次需要聽餘生匯報的,就是一位美國海軍部的准將。

  不得不說,美國人能夠在後世成為全世界唯一一個超級大國,並不僅僅是因為其本土沒有遭受過一戰二戰的好運氣,以及這兩場戰爭中帶來的戰爭財。在餘生看來,美國人雖然與中國人並不相同,並不講究勤勞勇敢。但是,美國人講究的一些東西,卻與中國人殊途同歸。

  比如說,專注!

  在中國,無論是後世還是這個時代,很多的時候,還講究個子承父業,講究個干一行愛一行。中國人的忍耐性確實是極好的,對於普通人而言,有一個能獲得穩定收入的工作,有家有室,能養活老小,就已經很不錯了。不管這份工作是什麼,為了妻兒老小,那麼就要認真專注的幹下去。

  而在美國,更多的時候是愛一行才會幹一行。而這也成為後世各種美國青春勵志大片的主要命題。非常能切中正在迷茫期的美國年輕人的要害。所以,很多的時候會大火。其職業的維繫取決於興趣,而這種興趣,會讓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保持專注。

  所以,雖然動機不一樣,但是所獲得的專注和結果,卻是一樣的。餘生見到的美國海軍准將,在後世並沒有太過顯赫的名氣。至少,對於關注過二戰史的餘生來說,是從沒聽說過。

  這位海軍准將自稱托馬斯。在見到餘生後,沒有太多的寒暄,不過幾句話,便將話題引向了工作。

  “余,在你拍攝日本人的飛機轟炸珍珠港的時候,讓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款呢?”

  “零式飛機!”

  “哦,為什麼?”

  “在中國的時候,因為日本人侵略中國的原因,我也關注過日本人的飛機,和相關報導。據說,陳納德先生就曾經遇到過這種飛機,而且,中國空軍也曾經和這種飛機交過手。結果慘敗。而在珍珠港被偷襲的時候,美國飛機並非沒有能成功起飛的。我記得我拍攝的錄像里,有幾架F4F野貓和P-40成功飛起,並和這種飛機纏鬥的影像。然而,在纏鬥中,那幾架F4F野貓和P-40很快便被零式飛機擊落了。所以,我對零式飛機的印象非常深刻。”

  托馬斯准將點頭:“余先生,不得不說,你觀察的非常仔細。我們留在菲律賓和東南亞的空軍,已經遭遇到了這種飛機。而且,結果很讓人遺憾。雖然我們的飛行員很英勇,但是由於飛機本身的差異,還是損失慘重。”

  “所以,我想問問余先生,你對零式飛機有什麼看法?在如此近的距離中,是否觀察到了零式飛機有什麼明顯的缺點?畢竟,我也知道,鏡頭的視野總是有限的,不可能將所有的東西都記錄下來!”

  餘生道:“零式飛機本身很靈活。按照術語來說,就是爬升率和轉彎半徑極好。非常善於低空纏鬥。但是似乎在高空的時候,好像沒有這麼靈活。”

  “另外,在戰鬥中,我發現許多零式戰機雖然很輕巧,但是,似乎是因為太輕了的原因,俯衝的時候加速似乎不快。而且,不知道為什麼,許多零式戰機都會出現向右滾轉的動作。不知道是日本人這麼訓練的,還是飛機本身的問題。”

  “並且,在所有與零式戰機遭遇的美國飛機中,有一個動作的逃生率似乎特別高。即在被零式戰機咬尾追擊時,高速度俯衝並向左滾轉。我覺得這不是巧合。”

  托馬斯和幾個副手聽餘生如此說,精神大振,筆下記得飛快。當然,餘生說的這些根本就不是他自己觀察來的。他在日本偷襲珍珠港,飛機從頭上掠過時恨不得在灌木叢里藏得越深越好,哪有時間觀察這些。

  餘生所說的,都是後世人研究二戰史和二戰時候著名的武器後,才得出的現成結論。這些結論本來是要在美國人被擊落無數架飛機後才得出的血的教訓,此時被餘生提前說出來。只要這些技術被下發到美國飛行員手中,不知道可以救美國空軍多少條小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