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盛宣懷,便是被清廷選中做這件事的人!

  而在這個時代,鐵路不但是交通工具,更是一個經濟的動脈。而且,在有鐵路的省份,有無數民眾是依附著鐵路生存的。清廷如此倒行逆施,自然會引起反彈。史上著名的四川保路運動就此而生!各地仿效,也紛紛抗命。

  清廷至此才知道是捅了馬蜂窩。為了平息民憤,便下旨處分盛宣懷,即行革職,永不敘用。盛宣懷手握數個生財利器,早已被有心人惦記上了,此時失勢,便有人落井下石,想將其明正典刑。

  而盛宣懷也早有準備,向日本人求援,被日本人掩護,從北京逃到大連,又逃到日本。傅筱庵作為盛宣懷的心腹,便也是此時與日本人有了勾結。而在盛宣懷逃亡日本時,被盛宣懷留下守衛盛家家業的,正是傅筱庵!

  而且,傅筱庵這一次做的很絕,在上海商界人士集會,討論是否要將盛宣懷的私人財產沒收時,傅筱庵竟然當眾下跪,磕頭不已。涕淚橫流,以求保留盛宣懷的財產。並且,四處奔走,旗幟鮮明的站在盛宣懷一方,絲毫不給自己留退路。

  盛宣懷也動用人脈,終於將財產保全下來。至此,傅筱庵成為盛宣懷的頭號心腹!而盛宣懷經此一事,受驚不小,身體每況愈下,精力不濟,而盛家子孫又不爭氣,盛宣懷便將許多盛家產業交由傅筱庵打理。

  到了一九一六年,盛宣懷病逝於上海灘。逝世後,據盛家眾人清點,盛宣懷這一世聚斂的財富達六千萬兩白銀之多!算得上是傾國之富!而盛家子孫不爭氣,在盛宣懷死後,便對薄公堂,瓜分財產。

  可是瓜分財產的前提,便需要將每項產業的價格估計的一清二楚。這其中,便有了傅筱庵的操作空間。傅筱庵經營盛家產業許久,便將一些早已看中的產業標以極低的價格。然後又隱居幕後,請人出手收購。如此鯨吞蠶食,便將盛宣懷積攢下的許多產業,侵吞到自己的口中。

  而這手法,卻是和盛宣懷當年侵吞洋務運動遺產並無不同!盛宣懷算是教了個好學生,後繼有人!

  外人雖然並不知道傅筱庵到底侵吞了多少東西,但是,其中有一樣,卻可窺得一斑——即原本盛宣懷手中中國通商銀行的股權!

  中國通商銀行,在清政府時期,還是官商合辦。而盛宣懷這個創始人想要些股權卻是容易至極的事情,只需要找些代理人即可。到了辛亥革命後,股權轉移,中國通商銀行的股東已有一千六百戶之多。傅筱庵除了趁機拿到盛宣懷手中比例極大的股權外,還趁機搜購各散戶手中的股份。

  到了一九一九年,隨著原先老一輩的辭世退隱和五四運動讓洋人的退避,傅筱庵便實際上掌握了這家由清廷創辦的中國第一家商業銀行,通商銀行!成為通商銀行的第一大股東!

  掌握實權後的傅筱庵,為了坐穩自己的江山。先是在上海灘的虹口和南市兩處,設立通商銀行分行。並任命心腹王心貫和方椒伯擔任分行經理。傅筱庵眼光獨到,兩個分行地處鬧市,而經理又有能力,業績上升的很快。到了一九一九年年中,通商銀行贏利達十七萬兩白銀!為通商銀行建行以來最高!

  而傅筱庵又將每股的股息從八釐改成了一分,旋即又增加到一分二厘,股東獲利甚多,就此擁護傅筱庵。稍後的董事會便通過決議,從今往後,通商銀行的一應存款、借貸、抵押各款及進出利息事宜,都需要經過傅筱庵同意後,方可實行。就此,傅筱庵坐穩了通商銀行的江山。

  此時的傅筱庵,不過四十七歲。白手起家三十二年,便成為上海灘有數的財閥之一!而此時的中國,最不讓人舒坦,便是各路軍閥。不但與外國軍閥勾結,而且手下的軍隊為非作歹,無惡不作,全然是一派土匪氣質。但也就是這些人,掌握著中國的實權和大量的軍隊。

  所以,北伐應運而生。

  第一百章 恩怨(二)(第二更)

  只是傅筱庵並不願意投資北伐,他下注的對象是各類軍閥。而北洋軍閥大量的軍費,也是由通商銀行的貸款支撐!與此同時,傅筱庵出任了北洋軍閥政府的國務院高等顧問、財政部駐滬特派員、中國銀行監理官、上海造幣廠和全國菸酒公賣局監督等要職。

  傅筱庵如此做,便是學習當年的呂不韋。只要他投資的這些軍閥有一個將來坐了江山,他便是開國功臣,地位青雲直上!財勢,財勢,有了錢財的傅筱庵,已然開始謀求權勢的力量!

  只不過,傅筱庵的才能似乎只集中在商業領域,他在支持北洋軍閥的同時,卻不能左右逢源。一來二去,便把老蔣給得罪的死死的。所以,當蔣介石的手下送上對傅筱庵支持孫傳芳等人的控告信後,便準備通緝傅筱庵,並將其積攢的億萬家財沒收。

  傅筱庵無計可施,便只能如當年盛宣懷一般,求助日本人。在日本人的幫助下,逃亡到大連。就此成為堅定的親日派。

  傅筱庵的政治投資雖然失敗,但是其這許多年積攢下的人脈,還是起了重要的作用。逃亡大連後,傅筱庵灑下大把鈔票,請動了包括杜月笙和張嘯林在內的重量級人物為其說情疏通。到了一九三一年,日本人在東北蠢蠢欲動,國民政府顧不上傅筱庵這個人,便撤消了對傅筱庵的通緝令。

  而蔣介石其實並沒有放棄對傅筱庵的報復。不過是換了個手段而已。傅筱庵回到通商銀行後,精簡結構,任人唯才,改良記帳方式,並擴大業務和鈔票流通範圍,除原有的寧波、定海兩個分支行外,於一九三二年起先後在漢口、南京、蘇州、廈門設立分行。在無錫、杭州設辦事處;南通、岱山設兌換處。其實,做的很不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