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雖然日本的飲食文化與中國不同,但是日本人到中國後,還是能吃得慣中國菜餚。

  所以,及至後世和平時期,當韓國電視劇中的主人公有如下對話——“我們國家的料理還真是多樣化,雖然中國有很多料理,可是大部分都是炒或者炸的”之時,除了中國人,絕大部分日本人也表示反對。

  ***************************

  馬六是在一九三七年,十月份,韓復渠奉命將他的部隊全部由膠濟線的高密一帶調往津浦線與日本人對峙時,覺得韓復渠靠不住,跟隨眾多逃亡的難民,一路逃亡到上海的。因為自小在濟南的酒樓打工,跟師傅學得一手地道的魯菜手藝。

  魯菜,是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山東是中國烹飪文化的發源地,魯菜是中國漢族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中唯一一個自髮型菜系,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全面、難度最高、最見功力的菜系。

  歷史上魯菜有三個最重要的時期:兩千五百年前的儒家聖賢們奠定了中國飲食注重精細、中和、健康的審美取向;一千五百年前《齊民要術》中的“蒸、煮、烤、釀、煎、炒、熬、烹、炸、臘、鹽、豉、醋、醬、酒、蜜、椒”奠定了中餐的烹調技法框架;明清時期大量菜品進入宮廷,形成了眾多極端考驗廚藝的菜品和技法。

  而所謂的滿漢全席,一百零八道菜餚中,魯菜獨居三十席!

  馬六雖然沒學全魯菜的手藝,實際上不過是個半瓶子醋而已。然而,單憑已經學會的手藝,便足以謀生。

  來到上海後,原本準備靠著多年的積蓄,開一間小小的魯菜館子謀生,卻不料手藝太好也會惹來禍端。當年常玉清自上海逃亡到大連時,便吃過數次正宗的魯菜。感覺味道難忘。這一日,經過馬六開的小館子,忽然聞到一股熟悉的香氣,便叫了兩個菜嘗了一下。

  這一嘗之下,但覺得馬六所做的魯菜,口味極為正宗。便也不管馬六同意與否,強行招攬到自己的麾下。讓馬六在新亞飯店,這個黃道會的老巢中,當了一個掌勺。

  馬六雖然是因為日本人入侵,才捨棄家業,逃亡上海。但卻是中國人最傳統的保守性格,他知道自己沒有什麼本事報仇,他所有的本事也不過就是做兩個好菜而已。而且,在新亞飯店中工作,至少可以全家衣食無憂。他的妻兒老小雖然遭人白眼,卻也是安全的。所以,馬六也就在新亞飯店中安心呆了下來。

  這一日,常玉清自己盤算該如何招待日本人,讓主子吃的開心時,便想起自己無意間收留的馬六來。讓馬六準備地道的魯菜,給日本的太君們慶祝節日。

  只是這一日,他覺得有些不對勁。後廚中的幫廚雖然比前幾天多了,卻明顯都是些他不熟悉的生面孔。而且,有幾個幫廚乾的活,簡直就是慘不忍睹,仿佛從來就沒下過廚一般。好好的菜葉子,在擇洗的過程當中,被蹂躪的缺東少西,慘不忍睹。如同狗啃的一般,完全不能用了!

  馬六大怒,上前踹了給幾個幫廚每人一腳:“你們幾個是誰招進來的?這麼胡鬧!知不知道這些菜是做給日本人吃的?如果做不好,大家都要掉腦袋!”

  有一個身材粗壯的年輕後生,被馬六踹了一腳後,明顯有些不忿,剛想要跳起來,卻被旁邊的一個少年拉住。正是和馬六關係不錯的小劉。

  小劉笑嘻嘻的遞給馬六一盒煙:“六哥,這幾個人都是我的幾個兄弟,花了好大工夫,才讓他們進來打打工,混點飯食餬口的。如果活乾的不好,我會教他們做好的,六哥不要生氣才是!”

  馬六很熟練的把小劉遞過來的香菸揣進兜里,這煙他現在還不能抽,在後廚抽菸容易影響菜的味道。香菸已經裝進兜里了,幹完活有的是時間抽,他可不想因為這個掉腦袋。

  這個小劉是他幾天前招進來的,黃道會已經把這個小劉的底子摸了個通透。小劉也是從山東逃難來此的,算是與馬六同鄉。家中已經只剩下他一個人。而且,這個小劉似乎為人的底線並不高,經常會做些偷雞摸狗的事情。這樣的人很合黃道會的胃口。

  更何況,小劉為了到後廚幫工,還給了馬六一份做羊肉湯的秘方!據小劉說,這份秘方可是他當年從蒙古館子裡面偷學來的!馬六雖然是魯菜廚師,但對於做菜的秘方卻是來者不拒。而且,按照小劉提供的方子,做出的羊肉湯味道確實極其鮮美!馬六算是又多了一門手藝,自然會給小劉一個好臉色。

  馬六嘆息一聲,對小劉道:“我自然知道在這個世道裡面,想吃口飽飯並不容易,所以,也不想為難他們。不過你這幾個兄弟實在不適合做這一行。這些精細的事情就別做了吧!你帶他們去後廚,再搬一袋麵粉和兩擔米過來吧!晚上除了日本人的頭頭,那些底下的小兵也不能怠慢了。要給他們準備些日本人喜歡吃的飯糰子!”

  馬六雖然是個紅案,但是最基本的白案還是會一點的,更何況日本人的壽司,只要有材料,做起來並不麻煩。雖然不專精,但是讓普通的日本兵覺得好吃還是毫無問題的。

  小劉道:“好嘞!我們幾個兄弟絕對聽六哥吩咐,搬東西這種粗活就教給我們兄弟便是!”

  小劉說罷,便從馬六手中接過鑰匙。帶著幾個粗手笨腳的少年去了。




章節目錄